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海螺养殖技术大全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海螺养殖技术您能不能教我技术?(海螺人工养殖技术大全)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海螺养殖技术您能不能教我技术?
上网查阅有关海螺的资料!多向养过海螺的人请教!积累经验!然后自己尝试去饲养,从中获得更过经验!
大棚养殖海螺的技术?
1、养殖环境
养殖海螺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养殖环境,不可与其他贝类共同养殖,远离同种贝类,防止抢夺营养,出现争斗现象。根据资金、养殖技术等确定好养殖数量,然后合理控制好养殖面积。养殖场要用铁网围住,保证足够牢固,防止养殖过程中海螺逃跑或者是其他贝类进入养殖区域。在围网中插入适量的小竹竿,便于在夏季高温缺氧时帮助海螺爬上竹竿进行呼吸。
2、苗种选择
海螺的苗种选择非常简单,一般是在海洋内进行捕捞,选择色泽较淡、螺壳完整且薄等体园鲜活海螺。现在我国人工育苗的数量比较少,只在沿海省份的少数码头有少量售卖。选好苗种之后将其洗干净,然后放入箩筐中进行匀速,在放养的时候要注意放养密度,绝不可放养过密,要均匀的播撒在事先准备好的养殖海域中。然后做好管理工作,保证海螺的生长,提高成活率。
3、喂养管理
放养后要注意海水温度,将水温控制在15-30度左右。海螺属于杂食性贝类,人工养殖时饲料主要以小鱼虾及贝类等为主。我们还要注意海水中硅藻的含量,因为海螺还会以硅藻为食,因此硅藻较少的时候要增加投喂量,反之则要适当减少。大概3天左右要检查海螺的进食情况,防止投喂过量导致水质变差,底泥发黑,引发海螺的病虫害。如果爬杆现象的话,要及时增氧,调整水质,促进海螺的生长。
4、注意事项
海螺的主要养殖方法是以圈养为主,是一种密养水产项目,在每年7-8月的时候可以适当捕捞,采取留强补弱的原则。对于一些没有达到上市标准的海螺,要继续饲养,第二年可以当做苗种或者上市售卖。海螺的适应能力强,但是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速度加快,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水质变化。调整好水中的菌藻比例,定期清洗围网,控制好饵料用量,控制好溶氧量,发生疾病后要及时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田螺养殖技术与饲料配方?
回答:养田螺饲料技术配方配方:食用菌渣20-80份、花生麸或豆麸5-20份、骨粉3-15份、玉米粉或大米粉10-30份、桑叶粉5-20份。生产方法:用上述物质按照适当的比例充分粉碎,然后用80目筛网进行过筛,再用专门的鱼饲料环模造粒机将其制成颗粒饲料。饲料的粒径以1-3毫米为宜。
海螺怎么养不会死?
想要提高养殖海螺的成活率,要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搭建养殖场。养殖场要有足够的空间,养殖密度不能太高。要提供给海螺适宜的食物,主要喂小鱼以及贝类,偶尔投喂一些藻类。水环境要适宜,水温最好在10-35度之间,盐度最好在1-3%之间。要注意定期清理水中的杂质,还要定期检测海螺的生长状态,发现异常后要及时处理。
福寿螺养殖方法三种?
一、养殖方式 在有水源的地方均可养殖福寿螺,可采用池塘、小土坑、水沟和网箱等方式养殖。养殖面积不宜过大,农村庭院也可养殖。水深以0.5~1米为宜。池堤要求高出水面30厘米以上,并在进、排水口处安装栏网,防止敌害进入和成螺外逃。在池面投放一些浮性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水葫芦等,既可防暑御寒,又可调节水质,提供饲料。 二、螺种放养 成螺池经清塘消毒后,注入清水,即可放养螺种。螺种个体重达20~25克的,每亩投放120只(雌雄比为5∶1),一般5~7天就可产卵1次,每个卵块中含有500~2000粒卵,一般孵化率为80%,成活率为50%。放养个体重1~3克的小螺作种螺,网箱或小池养殖每平方米可放养1千克,大塘每亩放养5万~10万只。 三、饲养管理 福寿螺的饲料以青料为主,精料为辅。青料包括青草、水草、草皮、菜叶及各类瓜果等,精料包括米糠、粉渣、麦麸等。投喂的饲料应新鲜无霉烂。每天投喂1~2次,保证螺吃饱。饲料残渣要及时清除,以防败坏水质。同时根据水质情况,不定期的适时进行换水排污。注意防止敌害、农药及污水进入养殖池中。冬季管理是福寿螺养殖的重要环节。 当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幼螺就会冻死。可在室内,或在室外利用防空洞、沼气池或覆盖薄膜越冬。越冬期间,要求水温保持在10℃以上,且要注意换水和投放少量饲料。
田螺最佳饲养方法?
一、田螺养殖场地选择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最好有流水。二、放养量与饲养管理 1、田螺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0-120个,同时,每平方米套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养殖。田螺放养时间一般都在3月份。 2、施肥投饵。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游浮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田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鱼内脏或菜饼、豆饼等。青角、鱼内脏要切碎与米糠等饲料拌匀投喂。菜饼、豆饼等要浸泡变软,以便于田螺摄食。投喂量视田螺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按田螺总量的1%-3%计算,每2-3天投喂一次。投喂时间每天上午,投饵的位置不必固定,饲料隔天投放。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不需投饵。 3、水质调节。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尤其是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30厘米左右。二是调节水的酸碱度。当池水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公斤,每隔10-15天撒一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4、田螺越冬管理。当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开始冬眠时,冬眠时,田螺用壳顶钻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呼吸。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4天交换一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养殖海螺都需要哪些条件?
海螺为暖海产种类,主要生活栖息在低潮线、水深1-30米的碎珊瑚底质的浅海。吃起来肉质嫩滑,略带筋道,丝丝鲜香。那么,海螺怎么养?
1、养殖环境养殖海螺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养殖环境,不可与其他贝类共同养殖,远离同种贝类,防止抢夺营养,出现争斗现象。根据资金、养殖技术等确定好养殖数量,然后合理控制好养殖面积。养殖场要用铁网围住,保证足够牢固,防止养殖过程中海螺逃跑或者是其他贝类进入养殖区域。在围网中插入适量的小竹竿,便于在夏季高温缺氧时帮助海螺爬上竹竿进行呼吸。2、苗种选择海螺的苗种选择非常简单,一般是在海洋内进行捕捞,选择色泽较淡、螺壳完整且薄等体园鲜活海螺。现在我国人工育苗的数量比较少,只在沿海省份的少数码头有少量售卖。选好苗种之后将其洗干净,然后放入箩筐中进行匀速,在放养的时候要注意放养密度,绝不可放养过密,要均匀的播撒在事先准备好的养殖海域中。然后做好管理工作,保证海螺的生长,提高成活率。3、喂养管理放养后要注意海水温度,将水温控制在15-30度左右。海螺属于杂食性贝类,人工养殖时饲料主要以小鱼虾及贝类等为主。我们还要注意海水中硅藻的含量,因为海螺还会以硅藻为食,因此硅藻较少的时候要增加投喂量,反之则要适当减少。大概3天左右要检查海螺的进食情况,防止投喂过量导致水质变差,底泥发黑,引发海螺的病虫害。如果爬杆现象的话,要及时增氧,调整水质,促进海螺的生长。海螺的适应能力强,但是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速度加快,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水质变化。此外,还需注意海螺不适宜在淡水中养殖。
400斤田螺养殖技术?
1.种螺放养 田螺大多数是自然繁殖,养殖时可以到河边、水田等地人工收集,也可以去市场上购买。要选择色泽淡褐、壳薄、体圆尾钝的鲜活螺作种螺。 田螺适宜生长在15~30℃的环境中,放养时要要注意避开高温炎热的时间,自然环境内放养,每平方放10~15个种螺即可,如果是人工建设的池塘,可高密度养殖,每平方可放100~500个(根据池塘大小),底泥厚度在10厘米以上,以方便田螺取食、休息,将雌雄螺一起放养就可自然繁殖。 2.养殖场地 田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人工建设水泥池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要设置进出水口并装好防逃网,只要底泥厚度保持在15厘米左右,水深30~50厘米,大小不限。池面可养殖藻类、水浮莲、菱白等水生植物,供田螺食用、遮荫避暑和栖息。池边四周种些花生,作田螺栖息遮荫之用。 放养田螺前,用石灰清除敌害,然后施基肥培育天然饵料,基肥用75%的鸡粪和25%的切细稻草,每平方米施450~530克。7天后水质变肥,即可投放亲螺。新建的水泥池,每平方洒白醋0.5~0.75千克,清洗后注入清水放螺。 3.饲养管理 自然水域中粗放的养殖方式,只需保持水体肥度,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的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田螺生长需要。在高密度精养情况下,则必须投人工饵料。田螺对营养要求不高,简单地用米糠、麦麸、豆粉以60%、25%和15%的比例配合即成田螺的上等饲料。 田螺有越水潜逃的习性,所以要经常检查维修进出水口的防逃设备。除此之外,田螺疾病少,重点是防止受化肥农药污染的水流入池中,防御杂食性和肉食性鱼类、鸟类、家禽、猫、鼠等天敌混入池塘捕食田螺。平时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高温季节要加大水流量及水位,以防止水温升高,保证水体溶氧量。寒冷天气田螺进入泥土冬眠,此时,每周换水1次-2次,并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 4.捕捞上市 一般体重15~25克的田螺便达性成熟,在温度15℃以上便可繁殖,雌螺大而圆,雄螺小而尖。南方每年4~5月和9~11月是繁殖期,雌螺一般是分批产子,每只田螺每次可产20~30个小田螺,母螺产仔后需14~16个月才能再次繁殖,刚产出的小螺重0.5~1.5克,养6个月后可达3~5克以上,9个月便可达9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