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东北林蛙半人工养殖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吉林哪里林蛙养得好?(吉林哪里林蛙养得好些)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吉林哪里林蛙养得好?
东北林蛙养殖在东北三省都有分布。其中,半人工养殖直接受当地**领导和指导的是吉林省舒兰市,他们那里搞得比较热火;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是辽宁省的清原一带,他们是最早被授予“林蛙之乡”的地区;全人工养殖发展比较正规的,是在黑龙江省铁力市。这是因为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林蛙专业委员会研究所设在那里,对周边的养殖指导比较集中。
中国林蛙半人工养殖建造越冬池有何要求?
林蛙饲养圈的建设林蛙饲养圈是饲养幼蛙和成蛙的场 所,林蛙要在圈内取食生长达4〜5个月。建饲养圈可根据养殖者的经济条件而定,可建立永久性或简易性的。建立永久性的可 利用砖和水泥或用水泥制成专用的水泥板,水泥板或砖墙地上部分高为70cm,上沿向圈内倾斜呈90°角,沿长10cm。圈的边长 5m,每圈面积25m2,可养幼蛙10 000只,成蛙5 000只。圈内 各角要形成圆形,避免直角。小圈外再设一层围栏,高lm,将 全场区围住,围栏可用水泥板、砖墙或塑料布制成。简易性的养殖场可用塑料布围成。方法是在需要围栏的地方割成一条小道, 铲平,每隔2m设立一向圈内倾斜25°角的木桩,高lm,钉有横 梁,塑料布上方穿上铁线,然后钉在木桩横梁上,下面用土埋住底边,每圈面积20〜30m2,圈内避免形成直角。这样围栏形成后,外面还要设一层围栏,将整个养殖场围住,高度lm。用水设施的建设人工养殖林蛙,水源是个主要条件。如 果水源不足,不能保持圈内经常性的湿润状态,以及水质被污 染,这些对林蛙养殖是十分不利的。饲养场内可人工设置一条小 水沟,圈**建一贮水坑,水要经常更换;二是在饲养圈上面架设喷水设施,利用水泵提水喷洒。如抚顺市清原林蛙研究所,他们在圈墙上面架设硬质6。6cm塑料管,并在管壁上扎孔,安装塑 料喷头,利用一台水泵抽水进行人工降水,每天2〜3次,使圈内始终保持湿度在85%〜90%。如果养殖面积大,可在圈内安装自控喷头,进行人工降雨,效果更佳
东北林蛙人工养殖时间?
人工养殖的时间;每年4月中旬至5月初冰消雪化后,林蛙从长达5-6个月的冰下水中的冬眠场所里(或河中或越冬池里)爬上岸来进行交配产卵,5月中旬以后天气转暖,万物复苏以后,大林蛙结束交配产卵,小林蛙结束冬眠,便开始进入大森林中开始其长达近5个月的森林生活期,9-10月份,林蛙结束森林生活,开始从大森中回到水中越冬,而此时正是回捕林蛙的收获季节。人们将回河的林蛙捕住,三年生以上的大蛙用作商品,三年生以下的小蛙放入越冬池中越冬至次年4月出河。而每年春天4-5月林蛙所产蛙卵孵化成蝌蚪以后经2个月的人工养殖蝌蚪,于6月未7月初变成林蛙以后便进入大森林中开始其森林生活,9-10月份回到水中越冬。
东北人为什么敢吃林蛙?
林蛙是东北特有的一种可以食用的动物!林蛙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特定季节的时候数量巨大!成为东北某些地域的特定美食!蛙肉和林蛙肚子里的籽更受欢迎 ,东北人敢吃很正常!
林蛙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养殖场地的选择场地的选择,要结合林蛙的生活习性、当地的自然资源、自身投资能力。林蛙喜欢温暖潮湿、林木水草多的地方,一般来说,资金不多的情况,可以选择当地山区沟谷,林木水草丰茂,湿地面积较大的地方,架设围栏等进行散养或半人工养殖资金实力强的呢,可以选择全人工模式,通过各种围栏、或者网箱或者网棚;再或者投资建设日光温室大棚,可以大大延长林蛙生长时间,缩短养殖周期。2、繁殖场地选择繁殖场地是林蛙孵化的重要场所,一般选择在光照充足、向阳背风的地方,根据养殖场地需要量,建设繁殖场的标准,分别建设产卵孵化池、饲养**池。3、食物转入饲养池的蝌蚪,7天后第一次开始以单细胞藻类、豆腐渣、豆浆等作为食物,一周后开始可以将麦麸、豆饼、玉米面和鲜小雨渣混合蒸熟投喂,,也可以喂食青菜叶、猪肺、蛋黄、豆饼粉等,早、晚各一次,在控制好水温、水质、食物的情况下,一般35+天左右完成**发育形成幼蛙。幼蛙的食物,一般可以通过堆放发酵养殖动物粪便或秸秆等有机质,滋生一些蝇蛆、蚊蝇等小昆虫供取食,也可补充黄粉虫、蚜虫。20+天的幼蛙,食量开始增大,可以补充配合饲料。4、越冬/降温的措施,东北养殖重点在越冬准备避免冻死,南方养殖重点预防40℃会热死。冬天只要北方养殖注意在入冬前加强饲养提高林蛙抗寒能力,水深保持2m,尽量保持水中含氧量和水温。而在南方的夏季,可以多架设遮阳遮荫设备,喷洒降温设备、勤换水、增加水深等措施避免夏眠,延长生长期。5、防止**、蛇类等天敌捕食幼蛙个体较小,此时应加强天敌防范,主要防备蚂蚁、老鼠、蛇、步甲科昆虫。成蛙防备老鼠、蛇、猛禽等的捕食。此外还有水质的管理,要结合林蛙的生长时期,以保持水质清洁、水温、含氧量合理为主。
东北林蛙养殖技术?
、搭建养殖场地
林蛙喜欢没有强烈光照、湿润凉爽的环境中生活,对于养殖环境无特别的要求,可利用一闲散空地搭建养殖场地。最好时地势较高、有清洁水源、排水方便的地区,也可利用河水、井水和自来水。在搭建时用没有薄膜、网片或者修剪墙将养殖场地围成防逃网,高度在1.5米左右,还要做好防鸟网,顶部要做好遮*避阳措施,场地中可适当的种植一些树木或植物进行遮*保湿。这样一个适宜林蛙的生存环境就搭建好了,在养殖场地中可挖掘几个小面积的池塘,供林蛙产卵和孵化之用,池面的水位在30-40cm即可。
林蛙的养殖技术
2、饲料管理
在蝌蚪孵化后,经过50天的左右后即可变为幼蛙上岸,这时幼蛙主要以小虫类为食,所以这时的饲料主要是小虫,蚊蝇、黄粉虫、蝇蛆等,到了温度适宜的时期,林蛙机会自行捕食。将虫类均匀撒在养殖场地的四周地面,要另外生长快速,必须提供的充足的饲料,现在饲养一般使用黄粉虫和蝇蛆,而购买会增加养殖成本,一般养殖户会自行培育。黄粉虫可用稻壳、米糠配,蝇蛆可用动物血加入玉米或稻壳,装入容器放置在室外,2-3天后即可繁殖出大量的蝇蛆,这种方法方便快捷,而且数量大。
林蛙的养殖技术
3、养殖管理
在每年四月时在养殖池中投放足够的蛙卵,在孵化后后要注意养殖密度,每平米建议不超过2000尾,在蛙卵孵化期,要注意水质的清新,及时换水。要注意卫生环境,及时对孵化池消毒,如果消毒使用的是石灰粉或其他药剂,要在10天后等毒性消除后,在开始孵化,以免毒性正常蛙卵死亡。在幼蛙**后,及时将其引入养殖场地中饲养。在饲养时哟注意温度和湿度,高温时及时增加湿度,来到达降温的效果,将湿度保持在70%以上,才能使林蛙能正常的呼吸,在养殖场地可安装喷灌设施,方便增湿。
林蛙的养殖技术
养殖林蛙和野生林蛙怎么区别?
人工饲养的蛤蟆利用价值由于环境,食物等因素,其价值含量和野生 蛤蟆 相比大大降低。野生,也就是半人工养殖的林蛙:蝌蚪期(二个月)人工喂饲料。长腿上山后二年至四年时间均在山上和河里生活,吃的是大自然山林里的昆虫。全人工养殖林蛙:从蝌蚪养殖到林蛙伺喂(用麦麸加白菜土豆等养的黄粉虫),全程人工管理。半人工养的蛙如卖一百元,那全人工养的蛙能卖三十元。全人工我养过二年,赔好多钱。零四年开始半人工养殖林蛙,效益还可以。
东北林蛙怎么养在家?
1、场址选择
东北林蛙对养殖环境要求非常高,尤其对水质、土质、空气质量、周围植被覆盖、声光噪音强度等有严格要求。水质要清洁,要达到《渔业水质标准》;土质要没有任何污染,而且要易于排水。空气要清新,附近没有工厂污染的气体排放。没有过强的噪音,周围植被覆盖要好,要有大量昆虫的滋生。圈舍要选于春秋没有强风,夏季不低洼易涝之地。具备以上条件才能作为东北林蛙的养殖场地。
在建造养殖场前,应对水源周密考察。优良的水源条件应是充足、清洁、不带病原生物、无污染和无有毒物质,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应适合林蛙的生理需求。
2、控制密度
合理放养是对养殖环境的一种优化。人工养殖林蛙,大蛙、小蛙放养密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2龄林蛙在30~40只/平方米,1龄林蛙在100~150只/平方米。依据本地的气候、自然环境、已养殖时间、场地条件、饵料状况和饲养管理技术水平等,决定养殖密度,切勿过密。
3、环境控制
林蛙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5~30℃。林蛙为变温动物,温度过高过低对其生长发育都不利。在15℃以下林蛙活动减少、食量减少,生长发育缓慢。温度过高,易导致死亡。要在养殖过程中结合大棚加温、遮*、加湿、通风和设置地面隐蔽物等来实现温度的控制,如在春秋时期用大棚来增温,在夏季用遮*网、隐蔽物和加湿器来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