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猪场建设布局图片设计图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生物猪舍三维图(猪舍构建图)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生物猪舍三维图
农村猪场猪舍建设,目前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选址不当;二是猪舍结构不合理,其如不及时纠正,会对猪的生长、猪的健康、猪场的经济效益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农村建造猪舍时,就注意以下几点:
1、忌选择场址不当
有的地方建养猪场,出于方便参观学习的想法,将猪场紧靠公路建造。这主要有两点不利,一是因公路白天黑夜人流、车流、物流太频繁,猪场易发生传染病;二是噪声太大,猪整天不得安宁,对猪生长不利。猪场场址的选择,宜离公路100m以外,应远离村庄和畜产品加工厂、来往行人要少、要在住房的下风或祷风方向,地势高燥、避风向阳、土质当实、渗水性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且水源清洁,取水方便的地方。
2、忌猪舍配置不佳
安排猪舍时要考虑猪群生产需要。公猪舍应建在猪场的上风区,既与母猪舍相邻,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哺*母猪舍、妊娠母猪舍、育成猪舍、后备猪舍要建在距离猪场大门口稍近一些的地方,以便于运输。
3、忌猪舍密度过大
有些养猪户为了节省土地、减少投入,猪舍简陋、密集、不能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和布局,致使猪的饲养密度较大,易造成环境污染及猪群间相互感染。猪舍之间的距离至少8m以上,中间可种植果树、林木夏季遮荫。
4、忌建筑模式单-
母猪舍、公猪舍、肥猪舍模式都有各自的具体要求,不能都建一个样。比如,母猪舍需设护仔间,而其它猪舍就不需要。公猪舍墙壁需坚固些,围墙需高些等。所以,养什么猪,就要建什么猪舍才行。
5、忌建猪舍无窗户(或窗广太小)
有的猪场猪舍一个窗户也没有,有的虽有窗户,但窗户太小、太少,夏天不利舍内通风降温。一般情况下,能节养10头育肥猪的猪舍,后墙需留60~70cm的窗户4个、两山头50~70cm窗户两个。
6、忌粪便污水乱排
猪舍外无粪池,一是收集粪尿区难,肥料易流失,肥力会降低;二是会影响猪舍清洁卫生。猪舍内污水沟应有足够的坡度,以利于污水顺利流出舍内;污水的流出顺序应遵循就近原则不要让污水在场内绕圈。猪舍外必需建造沤粪池或沼气池;沤粪池(或沼气池)大小,可根据养猪的规模大小而定。
7、忌缮瓦多缮草少
农村猪场猪舍屋顶都是缮瓦多,缮草少。这样做一是瓦比草贵,加大了养猪成本;二是更降温、冬防寒瓦不如草好。缮瓦夏热冬冷,缮草冬暖夏凉。
8、忌饲槽规格不当
有的猪舍内的饲槽未按要求规格建造。如有的因饲槽太大,猪会进入槽内吃食,从而造成污染和浪费饲料,仔猪舍如果料槽过大,有的仔猪喜欢钻进料槽,易造成夹伤、夹死现象;育肥猪的饲槽过小,会使饲料外益,造成浪费,猪头过大的猪采食后头会被卡在槽内导致脖、耳受伤。猪舍内的饲槽一般要依墙而建,槽底应呈“U”形,饲槽大小应根据猪的种类和猪的数量多少而定。
9、忌猪舍内无水槽
缺少清洁饮水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所以,在猪舍内必须设置水槽或者自动饮水器。
10、忌猪舍小围墙矮
猪舍太低不利于空气流通,有害气体易导致猪患病,且夏季猪舍温度高不利于降温。猪舍的运动场围墙若太矮小,一是不利于采用塑棚养猪,即因围墙太矮,猪一抬头,就会碰坏塑料薄膜;二是猪会轻易地越墙外逃,给管理带来麻烦。一般猪舍后墙高宜为1.8m左右,围墙高宜在1.3m左右。
小型养猪场应该如何设计?
小型养猪场设计图,养猪场设计图,大养猪设计图库 选择场址应注意: 1.要求地形整齐、开阔,以便于充分利用场地和合理布置建筑物,减少施工前清理场地的工作量。要求地势高燥、南向、平坦或有缓坡。 2. 粪尿最好通过附近的农田、果园、渔塘等自然消化,它是很好的肥料;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3.交通要便利,否则会给生产、职工的生活及产品的销售等带来困难。 4.应建在离城区、居民点、交通干线等较远的地方。 5.水源和电源方便并且成本较低。 猪舍建筑应注意: 1、圈舍朝向,坐北朝南偏东15-30度最好。 2、配套设施齐全,有进场人员消毒设备,有足够的病死猪处理去处等。 3、猪舍对环境的可调控能力,保证猪舍温度、湿度、空气质量饲养密度。 4.结合实际预定养猪生产的可能指标来设计工艺流程。 建场前业主应考虑: 1.育肥猪或**或苗猪的销售渠道。 2.猪场占地面积、使用面积及预留地等充足。 3.排污通畅。 4.资金充足。 5.饲料原料有保障。
建养猪场需要什么手续?
建养猪场需要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才可以凭此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注册手续,领取营业执照。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是单位和个人开办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动物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的生产经营活动;经兽医管理部门审查,符合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等条件批准后,发给的动物防疫条件许可凭证。有注册备案的许可证号。
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选址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500米以上;距离种畜禽场1000米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200米以上;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之间距离不少于500米;
(二)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米以上;
(三)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500米以上。
第六条 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布局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场区周围建有围墙;
(二)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
(三)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并有隔离设施;
(四)生产区入口处设置**消毒室,各养殖栋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
(五)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
(六)生产区内各养殖栋舍之间距离在5米以上或者有隔离设施。
禽类饲养场、养殖小区内的孵化间与养殖区之间应当设置隔离设施,并配备种蛋熏蒸消毒设施,孵化间的流程应当单向,不得交叉或者回流。
第七条 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具有下列设施设备:(一)场区入口处配置消毒设备;
(二)生产区有良好的采光、通风设施设备;
(三)圈舍地面和墙壁选用适宜材料,以便清洗消毒;
(四)配备**冷冻(冷藏)设备、消毒和诊疗等防疫设备的兽医室,或者有兽医机构为其提供相应服务;
(五)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污水污物处理设施设备;
(六)有相对**的引入动物隔离舍和患病动物隔离舍。
办个体户营业执照需要的材料是:***原件和复印件,店铺的房产证明文件(房产证复印件或者土地证复印件等东西),租赁合同原件和复印件,**相片一张。
根据具体问题类型,进行步骤拆解/原因原理分析/内容拓展等。具体步骤如下:/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
如何科学建造养猪场?
养猪场建设养猪场怎么建设比较合理,养猪场怎么计算成本
一.场址的选择
1.地形地势
猪场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
2.交通便利
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又不可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同时,要距离居民点500米以上。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3.水源水质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具、用具等)的要求。
4.场地面积
猪场占地面积依据猪场生产的任务、性质、规模和场地的总体情况而定。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每头繁殖母猪40~50平方米或每头上市商品猪3~4平方米计划。
二. 猪场的规划与布局
1.生产区
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这是猪场中的主要建筑区,一般建筑面积约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舍要求与其他猪舍隔开,形成**区。**区应设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种公猪在**区的上风向,防止母猪的气味对公猪形成****,同时可利用公猪的气味**母猪**。分娩舍既要靠近妊娠舍,又要接近培育猪舍。育肥猪舍应设在下风向,且离出猪台较近。在设计时,使猪舍方向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成30~60度角,使每排猪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风条件。总之,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从而在布局上做到对生产最为有利。在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以便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
2.饲养管理区
饲养管理区包括猪场生产管理必需的附属建筑物,如饲料加工车间、饲料仓库、修理车间;变电所、锅炉房、水泵房等。它们和日常的饲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个区应该与生产区毗邻建立。
3.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
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这些建筑物应远离生产区,设在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以免影响生产猪群。
4.兽医室
应设在生产区内,只对区内开门,为便于病猪处理,通常设在下风方向。
5.生活区
包括办公室、接待室、财务室、食堂、宿舍等,这是管理人员和家属日常生活的地方,应单独设立。一般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与风向平行的一侧。此外猪场周围应建围墙或设防疫沟,以防兽害和避免闲杂人员进入场区。
6.道路
道路对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对卫生防疫及提高工作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场内道路应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净道的功能是人行和饲料、产品的运输,污道为运输粪便、病猪和废弃设备的专用道。
7.水塔
水塔自设水塔是清洁饮水正常供应的保证,位置选择要与水源条件相适应,且应安排在猪场最高处。
8.绿化
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也可以防暑、防寒,改善猪场的小气候,同时还可以减弱噪声,促进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猪场总体布局时,一定要考虑和安排好绿化。
三. 猪舍的建筑设计
1.猪舍的形式
(1)按屋顶形式分
猪舍有单坡式、双坡式等。单坡式一般跨度小,结构简单,造价低,光照和通风好,适合小规模猪场。双坡式一般跨度大,双列猪舍和多列猪舍常用该形式,其保温效果好,但投资较多。
(2)按墙的结构和有无窗户分
猪舍有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无墙,通风透光好,不保温,造价低。半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半截墙,保温稍优于开放式。封闭式是四面有墙,又可分为窗和无窗两种。
(3)按猪栏排利分
猪舍有单列式、双列式和多列式。
2.猪舍的基本结构
~列完整的猪舍,主要由墙壁、屋顶、地面、门、窗、粪尿沟、隔栏等部分构成。
1)墙壁
要求坚固、耐用,保温性好。比较理想的墙壁为砖砌墙,要求水泥勾缝,离地0.8~1.0米水泥抹面.
2)屋顶 比较理想的屋顶为水泥预制板平板式,并加15~20厘米厚的土以利保温、防暑.目前,北京瑞普有限公司的新技术产品,其屋顶采用进口新型材料,做成钢架结构支撑系统、瓦楞钢房顶板,并夹有玻璃纤维保温棉,保温效果良好。
3)地板
地板的要求坚固、耐用,渗水良好。比较理想的地板是水泥勾缝平砖式(属新技术)。其次为夯实的三合土地板,三合土要混合均匀,湿度适中,切实夯实。
4)粪尿沟
开放式猪舍要求设在前墙外面;全封闭、半封闭(冬天扣塑棚)猪舍可设在距南墙40厘米处,并加盖漏缝地板。粪尿沟的宽度应根据舍内面积设计,至少有30厘米宽。漏缝地板的缝隙宽度要求不得大于1.5厘米。
5)门窗
开放式猪舍运动场前墙应设有门,高0.8~1.0米,宽0.6米,要求特别结实,尤其是**舍;半封闭猪舍则与运动场的隔墙上开门,高0.8米,宽0.6米;全封闭猪舍仅在饲喂通道侧设门,门高0.8~1.0米,宽0.6米。通道的门高1.8米,宽1.0米。无论哪**舍都应设后窗。开放式、半封闭式猪舍的后窗长与高皆为40厘米,上框距墙顶40厘米;半封闭式中隔墙窗户及全封闭猪舍的前窗要尽量大,下框距地应为1.1米;全封闭猪舍的后墙窗户可大小,若条件允许,可装双层玻璃。
6)猪栏
除通栏猪舍外,在一般密闭猪舍内均需建隔栏。隔栏材料基本上是两种,砖砌墙水泥抹面及钢栅栏。纵隔栏应为固定栅栏,横隔栏可为活动栅栏,以便进行舍内面积的调节。
3.猪舍的类型
猪舍的设计与建筑,首先要符合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其次要考虑各自的实际情况。黄河以南地区以防潮隔热和防暑降温为主;黄河以北则以防寒保温和防潮防湿为重点。
(1)公猪舍
公猪舍一般为单列半开放式,舍内温度要求15~20度,风速为0.2米/秒,内设走廊,外有小运动场,以增加种公猪的运动量,一圈一头。
(2)空怀、妊娠母猪舍
空怀、妊娠母猪最常用的一种饲养方式是分组大栏群饲,一般每栏饲养空怀母猪4~5头、妊娠母猪2~4头。圈栏的结构有实体式、栏栅式、综合式三种,猪圈布置多为单走道双列式。猪圈面积一般为7~9平方米,地面坡降不要大于1/45,地表不要太光滑,以防母猪跌倒。也有用单圈饲养,一圈一头。舍温要求15~20度,风速为0.2米/秒。
(3)分娩哺育舍
舍内设有分娩栏,布置多为两列或三列式。舍内温度要求15~20℃,风速为0.2米/秒。分娩栏位结构也因条件而异。
①地面分娩栏:采用单体栏,中间部分是母猪限位架,两侧是仔猪采食、饮水、取暖等活动的地方。母猪限位架的前方是前门,前门上设有食槽和饮水器,供母猪采食、饮水,限位架后部有后门,供母猪进入及清粪操作。可在栏位后部设漏缝地板,以排除栏内的粪便和污物。
②网上分娩栏:主要由分娩栏、仔猪围栏、钢筋编织的漏缝地板网、保温箱、支腿等组成。
(4)仔猪保育舍
舍内温度要求26~30度,风速为O.2米/秒。可采用网上保育栏,l~2窝一栏网上饲养,用自动落料食槽,自由采食。网上培育,减少了仔猪疾病的发生,有利于仔猪健康,提高了仔猪成活率。仔猪保育栏主要由钢筋编织的漏缝地板网、围栏、自动落食槽、连接卡等组成。
(5)生长、育肥舍和后备母猪
这三**舍均采用大栏地面群养方式,自由采食,其结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在外形尺寸上因饲养头数和猪体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选择与猪场饲养规模和工艺相适应的先进而经济的设备,是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1.猪栏
1.公猪栏、空怀母猪栏、配种栏
这几**栏一般都位于同一栋舍内,因此,面积一般都相等,栏高一般为1.2~1.4米,面积7~9平方米。
2.妊娠栏
妊娠猪栏有两种:一种是单体栏;另一种是小群栏。单体栏由金属材料焊接而成,一般栏长2米,栏宽0.65米,栏高1米。小群栏的结构可以是混凝土实体结构、栏栅式或综合式结构,不同的是妊娠栏栏高一般1~1.2米,由于采用限制饲喂,因此,不设食槽而采用地面食喂。面积根据每栏饲养头数而定一般为7~15平方米。
3.分娩栏
分娩栏的尺寸与选用的母猪品种有关,长度一般为2~2.2米,宽度为1.7~2.0米;母猪限位栏的宽度一般为0.6~0.65米,高1.0米。仔猪活动围栏每侧的宽度一般为0.6~0.7米,高0.5米左右,栏栅间距5厘米。
4.仔猪培育栏
一般采用金属编织网漏粪地板或金属编织镀塑漏粪地板,后者的饲养效果一般好于前者。大、中型猪场多采用高床网上培育栏,它是由金属编织网漏粪地板、围栏和自动食槽组成,漏粪地板通过支架设在粪沟上或实体水泥地面上,相邻两栏共用一个自动食槽,每栏设一个自动饮水器。这种保育栏能保持床面干燥清洁,减少仔猪的发病率,是一种较理想的保育猪栏。仔猪保育栏的栏高一般为0.6米,栏栅间距5~8厘米,面积因饲养头数不同而不同。小型猪场断奶仔猪也可采用地面饲养的方式,但寒冷季节应在仔猪卧息处铺干净软草或将卧息处设火炕。
5.育成、育肥栏
育成育肥栏有多种形式,其地板多为混凝土结实地面或水泥漏缝地板条,也有采用1/3漏缝地板条,2/3混凝土结实地面。混凝土结实地面~般有3%的坡度。育成育肥栏的栏高一般为1~1.2米,采用栏栅式结构时,栏栅间距8~10厘米。
2.饮水设备
猪用自动饮水器的种类很多,有鸭嘴式、杯式、*头式等。由于*头式和杯式自动饮水器的结构和性能不如鸭嘴式饮水器,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鸭嘴式自动饮水器。鸭嘴式猪用自动饮水器的结构见。它主要由阀体、阀芯、密封圈、回位弹簧、塞和虑网组成。
3.饲喂设备
(1)间息添料饲槽
条件较差的一般猪场采用。分为固定饲槽、移动饲槽。一般为水泥浇注固定饲槽。 图中A与B的饲槽一致,都在隔墙或隔栏的下面,由走廊添料,滑向内侧,便于猪采食。饲槽一般为长形,每头猪所占饲槽的长度应根据猪的种类、年龄而定。较为规范的养猪场都不采用移动饲槽。集约化、工厂化猪场,限位饲养的妊娠母猪或泌*母猪,其固定饲槽为金属制品,固定在限位栏上,见限位产床、限位栏部分。
(2)方形自动落料饲槽
一般条件的猪场不用这种饲槽,它常见于集约化、工厂化的猪场。方形落料饲槽有单开式和双开式两种。单开式的一面固定在与走廊的隔栏或隔墙上;双开式则安放在两栏的隔栏或隔墙上,自动落料饲槽一般为镀锌铁皮制成,并以钢筋加固,否则极易损坏。
(3)圆型自动落料饲槽
圆型自动藩料饲槽用不锈钢制成,较为坚固耐用,底盘也可用铸铁或水泥浇注,适用于高密度、大群体生长育肥猪舍。
养猪场沼气池设计图?
1、沼气池的设计原理建造“模式”中的沼气池,首先要做好设计工作。总结多年来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的经验,设计与模式配套的沼气池必须坚持下列原则:
(1)必须坚持“四结合”原则“四结合”是指沼气池与畜圈、厕所、日光温室相连,使人畜粪便不断进入沼气池内,保证正常产气、持续产气,并有利于粪便管理,改善环境卫生,沼液可方便地运送到日光温室蔬菜地里作肥料使用。
(2)坚持“圆、小、浅”的原则
第一,根据几何学原理,相同容积的沼气池, 圆形比方形或长方形的表面积小,比较省料。
第二,密闭性好,且较牢固。圆形池内部结构 合理,池壁没有直角,容易解决密闭问题,而且四周受力均匀,池体较牢固。
第三,我国北方气温较低,圆形池置于**,有利于冬季保温和安全越冬。
一、沼气池的工作原理:当池内产生沼气时,储气间内的沼气不断增多,压力不断增高,迫使主池内液面下降,挤压出一部分料液到水压间内。当人们打开炉灶时,沼气池内的压力逐渐下降,水压间料液不断流回主池。这样,不断地产气和用气,使发酵间和出料间始终维持压力平衡地状态。
二、沼气发酵原理:
微生物代谢的过程称为发酵,是指有机物质在一定的水分、温度和厌氧条件下,通过各类微生物的分解代谢,最终产生沼气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以下三个阶段:
(1)液化阶段:为产甲烷菌提供营养和为甲烷菌创造适宜的厌氧条件,消除部分毒物。
(2)产酸阶段
(3)产甲烷阶段:产甲烷菌群,利用以上以上两步所分解转化的小分子化合物等生成甲烷。
附:发酵间与储气室称为主池。
水压间的作用一是起着存放从主池挤压出来的料液作用;二是用气时起着将沼气压出的作用。
要养20头母猪要多少钱~~能否提供猪舍图纸!!谢谢
成**猪价格在5块一斤左右 每只猪一年产两窝计算 所需的药品 饲料、等开销 每只在2000不到点 20只母猪的猪舍标准化点在5万以内(不包括产小猪后需增加的猪棚)以上指的是黄毛猪 纯种的话母猪价格12块左右 配种饲料等还要贵点求规模养猪场的建筑图及平面图
简单说这个是一整个系统,也要根据你的选址的实际情况决定需要增加哪些东西。进出的大门处的车辆及人员消毒通道这是必须的,最好周围都有围墙做成全封闭的,假如在郊外,生活区需要跟猪舍分开,供水排水系统也最好分开,猪的粪便等也需要考虑周全。除了这些以外,完善的管理制度也需要跟上,不允许员工带任何外来的肉类入内等等。还有食堂、猪食加工、化验室、兽医等设施也需要考虑。再就是最好对猪的饮水及食物都有监控和检测的设备。
最后是人,如果设施及设备不齐全就只能靠人的能力去进行弥补,不要舍得花几百万上千万去建设施买设备不舍得花大价钱请人。
养猪场设计图
猪圈要东西建,面朝南,宽六米,猪舍四米一个,舍下建议一个十立方沼气池,进粪口放在圈内,一个圈可养七八头猪,挨着猪舍建一个大棚,用沼液种植蔬菜,沼气增温,蔬菜净化空气。养猪场的设计规划
长远规划。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养猪业是个长期的产业,所以猪场建设应顺应城市的发展,如果能成为城市菜篮子工程的一部分,将该猪场建于城市规划的畜牧生产基地,则可以避免拆迁的尴尬。为了隔离灰尘、气味、噪音,该猪场应设在居民区下风向,距离在300~500m以上,距交通主干线不少于100~200m,而且选择地点有足够的拓展空间。猪舍的方位。猪舍应坐北朝南,根据地势、纬度不同也可以有一定的偏斜,以利冬季向阳采暖、夏季迎风凉爽。现代机械化养猪采取人工控制气候,对方位要求不严格,更多地着眼于便利集中管理和实现机械化生产。
水、电、交通等因素。一个1000头机械化养猪场,日用水量达16t,洁净而稳定的水源是必须首先考虑的。猪场的装机容量较大,一般为30kW,且不能停电,一旦停电,猪渴了喝不到水,热了不能通风降温,仔猪冷了不能加热保温,将严重影响生产。因此,最好将猪场建在电网供电稳定的地区,同时还应自备小型发电机,以防不测。一个1000头猪场,每天进出的饲料、粪便、生猪等约4t,将猪场建在交通便利的地点,则可以减少运输成本。
卫生防疫。为了保持良好的卫生防疫条件,场址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地形开阔、通风良好的地方,同时要远离居民区和医疗机构、屠宰场等场所,最好只设一个进出通道。
粪污处理。1000头猪场的粪污量很大,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将会污染周围环境,造成生态不平衡。所以,场址的选择应该考虑远离饮用水源,同时为污水处理留出空间。粪便处理,结合鱼塘养殖,果蔬种植及其他农作物的生产等进行,变废为宝;还可以将粪便干燥后作为肥料出售。
生产区其他建筑主要包括出猪台、出粪台、沼气池、饲料间、兽医室、人员消毒间、车辆消毒间及道路等。其规划设计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生产区最好只设一个出入口,并设有人员消毒、车辆消毒及值班室。
出猪台和集粪池置于围墙外边,外来运猪、运粪车不必进入生产区即可操作。
外来车辆将饲料运至饲料间,再由生产区内车辆将饲料运至各猪舍。
生产区的道路设置,按用途区内道路可大致分为人行道、饲料道和运猪、运粪道。
隔离猪舍应远离生产猪舍,且处于常年下风向或侧风向。
水源、电源应靠近各猪舍,方便使用,减少浪费。同时,对水源应有切实的保护措施,避免被污染,电源应做到安全用电。
粪便污水处理应统一规划,结合实际条件,充分利用。并注意污水和雨水分开,减少污水处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