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农村怎么养大麦虫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为什么我养的大麦虫味道很大,怎么办吧(大麦虫臭吗)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为什么我养的大麦虫味道很大,怎么办吧
需要经常筛除虫粪,否则虫粪会分解生成氨气,不仅有味道,还会影响大麦虫的健康。
黄粉虫和大麦虫的区别是什么?
黄粉虫和大麦虫的区别是:
(一)面包虫,也叫黄粉虫;全身为**(刚刚蜕皮是为白色)。
(二)大麦虫是面包虫和黑粉虫杂交出来的新品种,颜色呈深褐色和浅褐色,体型是面包虫体型的3-4倍。
(三)大麦虫的营养价值远远超过面包虫。
(四)大麦虫的繁殖速度是面包虫的5倍,价格是面包虫的4倍。
(五)大麦虫55元/斤;面包虫15元/斤。
一、饲料方面
两种昆虫在饲料方面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在饲料报酬上大麦虫略高与黄粉虫,养殖一斤黄粉虫的饲料在三斤麦麸、另加三到五斤的青饲料。而养殖一斤大麦虫的饲料用量是四斤麦麸,五斤青饲料。
二、种虫
大麦虫的种源来源于东南亚,我国很少有野生的大麦虫,目前在国内只有不多的几家养殖场有少量的种源,且养殖技术都不是很成熟。而黄粉虫养殖已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种源分布全国各地,但因长期的家庭饲养种源的品质已大大退化了。要想取得优良的黄粉虫种源必须要经过远源杂交,但大麦虫的种源目前正处在最初期,而且繁殖技术也很少有人掌握。
三、幼虫
大麦虫的幼虫最长可达到五到七公分,而黄粉虫的幼虫最长也只能达到三到三点五公分,且黄粉虫的体壁直径只有大麦虫的三分之一,幼虫期的两种昆虫的死亡比例相差很大,黄粉虫的正常死亡比例是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五。
但大麦虫的正常死亡比例只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养殖周期基本上相同,饲料成本大麦虫比黄粉虫高了三分之一,大麦虫的目前的市场价稳定在40到70元不等,而黄粉虫的市场价一般都在5到10元不等。在经济效益方面大麦虫的经济效益高出黄粉虫5到8倍。
家中饲养面包虫、大麦虫哪个更好养?
单纯说饲养的话,都好养,事实上拟步甲类虫子可吃的食物很丰富,只要有吃的就行。但就条件而言,面包虫要好应付些,毕竟虫体相对较小,所需要的容器也容易配置。大麦虫要是有大盆或盘的话,也行。假如您识别一些拟步甲的话,不妨多试几种,看看哪种更适合您的条件。比如伪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角拟步甲、面包虫、大麦虫等等,大同小异,都非常好养。
另外一个,要看您喂什么动物用,如果喂微型或小型动物,面包虫是最好的(更微小的动物可喂杂拟谷盗幼虫),如果食量大的动物,那当然还是大麦虫好。
希望能帮到您!^_^
我是个江西农村的人 有什么致富的好道路吗 成功人士 指导一下
家里有田地或者住在河边的话可以试试养殖呢,不过要科学养殖哦,多向专家请教哦,那个**七套经常会有那个农村养殖户的节目的,可以去看看……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大麦虫怎么养才能化蛹
其生其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8℃~30℃;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60%~70%较适宜。大麦虫化蛹必须满足几个条件方可顺利化蛹。场地必须通风透气,防止太阳照射和雨水,温度和湿度必须适宜,温度在正常温度下,湿度要在50%-70%,湿度过大容易腐蚀病,过于干燥则会化蛹困难造成畸形率增高。
大麦虫最佳化蛹时间应该是初春,初夏,这段时间化蛹的率比较高,大麦虫化蛹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要提高化蛹的成功率必须选择一个最佳的化蛹时间和场地。
生殖习性:大麦虫成虫具有生殖能力,繁殖期雌雄虫比例为1:1。成虫性成熟时体色变黑,雌性成虫体形比雄虫个体明显偏大。具有持续交配和产卵的习性。
雌虫交配2~3天后产卵,并可多次交配产卵,雌虫可连续产卵250~1000余粒。产卵期平均90~120天,产卵高峰为羽化后10~30天。饲料质量对产卵量影响较大。
大麦虫喜群居,适于高密度饲养。但大麦虫更具有自相残杀习性,自相残杀习性是指成虫吃卵、咬食幼虫和蛹,高龄幼虫咬食低龄幼虫或蛹的现象。
请问黄粉虫和大麦虫有什么不同啊,养殖那一个效益更好啊
大麦虫是近年从东南亚国家引进,是一种步甲科种类的幼虫。老熟幼虫最大体长6厘米左右,比一般的黄粉虫大3-4倍,产量是黄粉虫的5倍,营养价值更是远远超出幼体蟋蟀和黄粉虫。雌性成虫体形比雄性成虫个体明显偏大。由于它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相信不久就会替代黄粉虫进入大宾馆、大饭店把它经过精细加工,成为人们的盘中大餐,将更受大中城市各阶层人士的欢迎。大麦虫(超级面包虫)的起源问题,实际上大麦虫完全个新品种,也就是由黄粉虫和黑粉虫杂交出来的一个新品种,第二是大麦虫(超级面包虫)的个体大小的误区,一般正常的第一代黑粉虫和黄粉虫杂交出来的的大麦虫是3.5厘米左右(即是到化蛹前大麦虫幼虫的大小),那些所谓说能长到7厘米的是喂了一种女性避孕药,该避孕药的成分可以使大麦虫推迟生长周期从而达到7厘米,并且这种大麦虫(超级面包虫)变成成虫以后是无法产卵繁殖的。第三从经济角度上说因为大麦虫对青饲料的要求很高,和自相残杀的情况较为严重,导致生长成本较高。一般目前大麦虫的主要用途就是和4代以上黄粉虫杂交防止种虫退化,在就是其皮较薄更适合喂一些经济价值高的宠物,像龙鱼,蜥蜴等等。(个别养殖厂大量养殖大麦虫还是有经济价值的,但他如果大家都养的话就供大于求啦)第四,大麦虫的营养成分和黄粉虫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反而因为其水分含量较高导致有效物质较少。
补充:未来和现实问题并存。楼主在看到未来希望的同时也要考虑目前市场所面临的问题,在查阅了有利方面的同时忽略了负面消息。
1、黄粉虫养殖业利润不高导致没有大量的资金和人才进入,因而在餐饮方面的研发和销售人才都不行。 2、关于黄粉虫菜肴消费定位的问题,作为普通食物材料的进入一些低档的餐馆,由于饮食习惯和餐馆小老板的思维有局限导致推广效果不理想,定位于高端餐饮的话黄粉虫幼虫的产量又比较大,蛹的话产量,运输,保存都没有比较好的办法,到是一些农家乐和一些以昆虫为主题的餐饮方式做的比较好。 3、黄粉虫富含这种Ento-蛋白质,可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的蛋白源来代替现在的鱼粉,另一个问题,Ento-蛋白质由于脱敏过程复杂,人们大量食用后少数人后有轻微皮肤过敏现象,因此,它的选择性受到限制。目前,黄粉虫做保健品仍不是最佳选项,我们试图找出影响脱敏Ento-蛋白基因点,如果去掉Ento过敏基因,食用黄粉虫蛋**将会形成巨大市场。
普通黄粉虫在繁殖过程中会出现退化:比如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下降,繁殖率低,幼虫个体偏小,对环境适应能力下降等现象,基于大麦虫体型大,产量高,喜干燥,生命力强,并耐饥、耐渴,全年都可以生长繁殖这些特点,将大麦虫和普通黄粉虫进行杂交起到复壮的效果。
(不好意思,说得有点乱,一派胡言,仅供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