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甲鱼皮肤溃烂怎么办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甲鱼腹部变红溃烂怎么治疗(甲鱼肚子发红溃烂能吃吗)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甲鱼腹部变红溃烂怎么治疗

在甲鱼的养殖当中,在进行转塘、放养时会因为甲鱼体表出现伤口而发生皮肤溃烂、烂头烂脚等情况,是日常甲鱼的养殖预防重点,大家要引起重视:

甲鱼烂头、烂脚的发病机理

甲鱼体表具伤口,继而出现伤口感染,细菌滋生,甲鱼伤口扩大,出现糜烂性溃烂。若得不到有效治疗,溃烂恶化至甲鱼肢体断裂,出现甲鱼断肢现象或无头。甲鱼肢体出现溃烂时,其他健壮甲鱼亦将对其进一步撕咬加速其死亡。

甲鱼腹部变红溃烂怎么治疗

甲鱼烂头、烂脚致病因

甲鱼烂头、烂脚的情况较为普遍,通常出现在甲鱼中后期,即甲鱼养殖至三个月及以后。甲鱼烂头烂脚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有:甲鱼投放密度、水体理化情况、水体肥瘦层度、水温、空温、甲鱼烦躁层度。归集影响主体,主要为:1、放养密度与池塘设置;2、养殖水体理化与肥瘦;3、温度。

三、甲鱼烂头、烂脚的防治方法

1、养殖密度过大(放养密度多于40只/㎡),若甲鱼投放密度过高,出现拥挤应激,缺乏有效隐蔽场所,甲鱼撕咬几率上升。增挂网片可作为补充,观察网片甲鱼数量决定是否增加网片数量;

2、水体透明度过高,隐蔽性差,甲鱼互相撕咬的可能性趋高;养殖水体恶化,有害微生物滋生,甲鱼皮肤粘膜褶皱有害微生物富集,甲鱼本身易抓挠,进而出现伤口。该种情况下,甲鱼烂头情况较烂脚情况严重。

3、水温控制过高,一般日本甲鱼水温控制在29~30℃为佳,温度长期过高,甲鱼精神亢奋,甲鱼撕咬几率上升,可适量添加清热解毒与安气凝神的中药制剂:远志、茯苓、大青叶等。水温过高,甲鱼脖颈与四肢外侧出现伤口几率较大。水温与空温差别大,甲鱼脖颈与前爪较易腐烂。

通过排除法,确定甲鱼病因,针对性采取措施。大规模出现烂头、烂脚时,使用聚维酮碘、高锰酸钾等外消制剂进行体表消毒。烂头、烂脚病程长,治疗期长,应尽量选择**性小的外消药。若烂头、烂脚甲鱼只是零星出现,可使用土霉素、高锰酸钾单独药浴,药浴时间12小时。

甲鱼身上腐烂能吃吗

甲鱼身上腐烂不能吃。这个是腐皮病,如果甲鱼已经死亡建议扔掉。如果甲鱼还活着建议治疗控制,等病症好了再吃。
腐皮病是由单孢杆菌感染引起。因其他原因导致皮肤受伤,此病菌趁虚而入,引起受伤部位皮肤组织坏死。 肉眼可见病龟的患部溃烂,表皮发白。 首先清除患处的腐烂表皮和死皮,然后用金霉素眼膏涂抹患处再在饲料里加入抗生素药品口服配合治疗。
感染 :
在饲养过程中,龟体出现伤口并因外部环境而导致伤口感染! 局部红肿,组织坏死,有脓液。 对刚形成的伤口应立即用双氧水清洗伤口,然后涂抹抗生素药品进行防腐。如果已经形成感染,那么应先将伤口里的脓液和坏死物质清除,形成新鲜创面,再按上述治疗刚形成伤口方法进行治疗。
体外寄生虫 :
龟在野外活动中感染到的寄生虫,种类有蜱、螨、蚤、水蛭等。人工饲养的龟发病率很低。 病龟体表用放大镜可以看到寄生虫,龟体消瘦! 发现龟的体表有寄生虫后立即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病龟20-30分钟,每天一次,一周后可治愈。
体内寄生虫:
龟进食时将各种寄生虫的卵或虫带入体内,寄生于龟的肠、胃、肺、肝等部位,造成内脏功能衰竭,导致死亡!体内寄生虫的种类有盾腹吸虫、血簇虫、锥体虫、吊钟虫、隐孢球虫、线虫,棘头虫等。 体型消瘦,食欲差,摄食量少。 在龟的饲料里拌入少量驱虫药,如肠清虫、左咪唑等。禁止投喂腐烂变质的食物。

甲鱼的皮肤腐烂该怎么办?

大家帮忙看一下,我家的小甲鱼怎么了,一开始是身上长了白色的小斑点,然后我又观察了一下发现它的壳子上

症状:甲鱼皮肤腐烂、脱皮,背部或底部有孔,里面有脓或出血。

  治疗:1、用3ppm高锰酸、1ppm硫酸铜、3ppm盐全塘泼洒.隔日重复一次。

     2、红霉素1ppm利福平1ppm.

     3、中药,五倍子、连翘、鹅不食草、5斤/亩,聚维酮碘1斤/亩。

注:严重时内服利福平、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甲鱼身上出小白点怎么回事,看能治不,怎么弄 这是自己家养着玩的

疥疮病吧,具体判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如下

甲鱼现在背部出现烂疮,有少许表皮脱落,该怎么办?

1.用盐水将甲鱼泡15分钟,之后将其取出。(每天2次)
2.取出之后,用高锰酸钾泡1分钟后,将其取出。(每天1次)
注意:每2天换一次水缸里的水!!!

甲鱼养殖一般容易出现什么病?如何处理?

  疾病防治 由于池塘环境、水质、饲料及放养鳖种本身的状况,在养殖鳖的各个阶段均会产生鳖病。随着中国“养鳖热”的兴起,鳖的病害有增加及蔓延的趋势。当前发现的鳖病主要有下列几种。
  1、出血病 由气单胞杆菌引起。症状为全身炎症显著,腹部充血发红,口、鼻、肠管出血。病鳖呆滞,摄食减少。 防治方法:使用抗菌类药物,磺胺0.2克/公斤体重,混入饲料中喂,饲料要少喂些,使病鳖吃光,以达到治疗效果。或用土霉素7.5克/100公斤体重混入饲料中投喂。也可使用其他抗菌类药物。
  2、毛霉病(白斑病) 由霉菌寄生全身引起。症状为鳖甲、四肢、 裙边、颈部均寄生霉菌,出现白斑,使表皮坏死,产生溃烂。该病主要危害3月龄以内的稚鳖,死亡率很高。成鳖患此病后死亡较少,但影响正常生长。进行病鳖检查时,把整个鳖浸入清水中,鳖甲上如有白斑,即为此病。
  防治方法:主要从预防做起,池塘中要施肥,保持一定肥度,抑制霉菌发生,在各项操作时要细心,避免鳖体受伤。池中要建造 晒台,使鳖经常晒背,可有效地防止霉菌的寄生。发现病鳖后,用磺胺软膏涂 擦患处,或用10毫克/升漂**溶液浸洗3~5小时。同时,全池泼洒1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2次(每天或隔天一次)。
  3、水霉病 鳖由真菌引起,一年四季皆可发生。
  防治方法:
  (1)病鳖池用100毫克/升福尔马林或2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溶液消毒。
  (2)病鳖用100毫克/升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5分钟。 (3)在饲料中拌喂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
  4、红脖子病 由**引起。颈部发红、充血、肿大,死亡率很高。
  治疗方法:
  (1)肌肉注射 金霉素、氯霉素等药物,用量为15万单位/公斤体重,注射部位在鳖的后腿基部与腹板之间,约1.5厘米深。
  (2)土法免疫**(同 草鱼),用病鳖的肝、脾制成**,注射剂量为100毫升/公斤体重。
  5、腹甲红肿病(红底板病) 由鳖与池底或鳖之间摩擦及水质恶化引起。
  防治方法:
  (1)防止高密度的暂养和堆压装运。
  (2)用1毫克/升孔雀石绿溶液浸洗或搽涂。 (3)注射15万单位/公斤体重的抗生素。
  6、穿孔病 裙边和腹甲处出现疮疤,充血、穿孔。
  防治方法:
  (1)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片。
  (2)用漂**药浴。
  7、鳃腺炎病 鳖
  全身浮肿,口鼻出血,肠内充满凝固血块。
  防治方法: (1)发现病鳖后将其捞出隔离饲养,以防蔓延。
  (2)池水用200mg/L漂**溶液彻底消毒。
  8、鳖寄生虫病 鳖体上可寄生蛭、螨、原生动物、 吸虫、 棘头虫等多种虫害,引起皮肤、内脏出血及 肠穿孔等。
  防治方法:体表寄生虫可用8毫克/升硫酸铜溶液,或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洗30分钟即可。
  9、 饲料性疾病 由于鳖食用不洁饲料引起。鳖全身浮肿或极度消瘦,裙边发硬、无光泽。
  防治方法:不用变质饲料,添加维生素E。最好是使用鳗鱼饲料。
  10、水质恶化引起的病 由于水质恶化,引起鳖四肢、腹部明显出血、溃疡、红肿、 裙边消失。
  防治方法:将池水全部更换,10天左右会变好。 冬眠期的死亡 与细菌性疾病相同。 防治方法:冬季放鳖时对池子用100mg/L漂**溶液消毒,放干水,日晒,改良池底泥沙。
  11、腐皮病 症状与病原 腐皮病的发生是由于鳖的相互搏斗撕咬受伤后细 菌感染所致。外部症状主要表现为鳖的四肢、颈部、尾部 及甲壳边缘部的皮肤糜烂, 皮肤组织变白或变黄, 不久 坏死, 产生溃疡甚至骨骼外露, 爪脱落。此病常年发生, 于春季流行, 有时与疖疮病并发, 危害严重。在高密度囤 养池, 并发症死亡率可高达20%。腐皮病的病原菌以产 气单胞菌为主。
  防治方法 预防
  ①经常保持池水清洁, 合理安排放养密度, 按规格大小分级饲养, 以防鳖相互撕咬, 这是防止该病发生的主要措施之一。
  ②每周用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 保持水中有效氯浓度为017mg/kg。
  ③对于已出现 症状的鳖, 应按其大小分别暂养于隔离池中进行治疗;先用含氯消毒剂或高锰酸钾全池泼洒, 第2 d 用土霉素20~40 mg/L 浸浴48 h。
  ④放养前用3%食盐加100mg/L 呋喃唑酮浸浴3~5 min, 既起到预防作用, 又可进行早期治疗。 治疗 在饲料中按011%~013%的比例添加磺胺类或喹诺酮类药物, 口服5 d, 对于并发疥疮病的用土霉素或四环素40mg/L 药浴48h有显著疗效。

温室甲鱼养殖出现氨氮和pH值偏低怎么办

**酸盐或氨氮偏高在温室甲鱼养殖过程中时有发生,虽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但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反反复复,甚至造成甲鱼中毒,着实困扰了不少养殖户。
一、甲鱼症状

如果是由氨氮引起的中毒,甲鱼会成堆的**在饲料台上;如果是**酸引起的中毒,则会出现很多甲鱼在水面上漂浮的现象。但无论是哪种中毒,其共同症状是:甲鱼反应迟钝,吃料量减少或停料,底板的肋骨发黑,把甲鱼剖杀后血液呈现“酱油”色(健康的甲鱼血液为粉红色)。

二、**酸盐、氨氮偏高的原因

**酸盐偏高:

1、养殖初期,水体中有机物本来就不多,此时若增氧太大,有机物很快就会被分解殆尽,pH降低,水体中的有益菌死亡,水清瘦,水体**酸偏高。

2、养殖中后期,由于增氧太大或增氧时间过长,水体变清,继而**酸盐开始偏高。

3、在大量换水后如果不注意重新培肥水体,也会导致**酸偏高。

氨氮偏高:

养殖中后期,增氧不足,饲料浪费,甲鱼排泄物增多,导致水质恶化,继而容易引起氨氮偏高。

三、参考解决办法

**酸盐偏高:

第一步,部分换水,如果已出现**酸中毒则应把水全部换掉;

第二步,泼洒“维生素C”和“葡萄糖”,起到解毒作用;

第三步,泼洒降解**酸盐的药物,如“**速降”、“除硝改水宝”等;

第四步,泼洒一次碘制剂或常规抗菌类药物,起到水体消毒并防止甲鱼疾病发生的作用;

第五步,至少隔48小时后,再泼洒EM菌,重新培肥水体,后续尤其注意要控制好增氧量。

氨氮偏高:

第一步,排污换水,部分或全部换水,根据甲鱼的情况而定;

第二步,泼洒“维生素C”和“葡萄糖”,起到解毒作用;

第三步,泼洒一次碘制剂或常规抗菌类药物,起到水体消毒并防止甲鱼疾病发生的作用;

第四步,至少隔48小时后,再泼洒EM菌,后续要调控好增氧量,减少饲料浪费,防止水质再次恶化。

死甲鱼能不能吃

不可以吃
因为甲鱼肉含有较多的组氨酸,组氨酸是具有特殊鲜味的重要成分,它分解后可以产生组氨。组氨是一种强烈的直管扩张剂,它可以引起一系列过敏物质的释放,浓度过高时,可以引起人体虚脱,休克等症状。死后的甲鱼肉能自行分解产生组氨,人吃了死甲鱼,就会引起食物中毒。


本来是可以吃的,但是你放在冰箱里也太久了,最好不要吃了!

衣服长斑怎么办

1.衣物上的霉斑可先在日光下暴晒,后用刷子清霉毛,再用酒精洗除,或用绿豆芽搓洗。

2.把被霉斑污染的衣服放入浓肥皂水中浸透后,带着皂水取出,置阳光下晒一会,反复浸晒几次,待霉斑清除后,再用清水漂净。

3.用2%的肥皂酒精溶液(250克酒精内加一把软皂片、搅拌均匀)擦拭,然后用漂白剂3-5%的次氯酸钠或用双氧水擦拭,最后再洗涤。这种方法限用于白色衣物,陈迹可在溶液中浸泡1小时。

4.还可用5%**或松节油揩拭,再用水洗涤,即可除去。

5.丝绸衣物可用柠檬酸洗涤,后用冷水洗漂。6.麻织物的霉渍,可用氯化钙液进行清洗。

7.毛织品上的污渍还可用芥末溶液或硼砂溶液(一桶水中加芥末二汤匙或硼砂二汤匙)清洗。

扩展资料:

这些习惯让衣服霉菌疯长

衣物攒着洗。雨季洗衣篮或洗衣机内筒潮湿,易滋生霉菌。被汗浸湿的衣物也容易发霉,如果和其他待洗的衣物混放,污染范围就会扩大,并成倍增长。此外,积累大批衣物一起洗涤,不易让洗衣液充分接触,难以洗净。

不晾干洗衣网。洗**裤时经常要用到洗衣网袋,它也是霉菌的重灾区。有研究数据显示,若使用后处理不当,会多出1万~10万倍的细菌附着在上面。因此,洗衣网袋用完后务必和衣物一道晾干。

不清洁洗衣机。要从根本上预防霉菌滋生,就要定期清洁洗衣机内筒,尤其是梅雨季节,最好1~2周就用专门清洗剂给内筒做一次消毒。

衣服摆太密。衣柜里衣物摆放太紧密,会阻碍通风,导致湿气**,从而滋生霉菌。因此,衣柜里的衣服宜在彼此之间留出空当;晴天时打开衣柜让空气流通,给衣服透透气;定期更换樟脑丸等防腐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去除衣物霉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这些习惯让衣服霉菌疯长

甲鱼皮肤溃烂怎么办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