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对虾虾苗发酵饲料生产厂家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如何有效的改变饲料利用效率 破解养虾难的困局(养虾发酵饲料制作方法)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如何有效的改变饲料利用效率 **养虾难的困局
只有有效的改变饲料利用效率和投喂管理模式才能最终改善水质和底质,为对虾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一、如何改善饲料的物理特性?
一般的硬颗粒料耐水性差,营养物质在水中溶失率较高,这不仅造成浪费,而且会严重影响到对虾的养殖环境。此外,硬颗粒料普遍采用高含量淀粉作为黏合剂,高糖会增加肝胰腺的代谢负担,引起疾病暴发。
那么具有什么样的物理特性的饲料才能改善对虾养殖环境呢?全熟化饲料先进的制粒技术采用低淀粉含量即可完美解决饲料的粘合问题,生产出的全熟化料在水中软而不散、耐水溶、耐撕咬,符合对虾抱食特点,不易产生啃食碎屑。同时,较少的淀粉添加量和较高的熟化度可以显著提高对虾的消化率,减轻肝胰脏代谢负担,并且对虾排出的粪便易成型,显著降低水质污染。全熟化料的这些物理特性使其成为工厂化棚虾养殖户的首选饲料。
二、量化投喂管理,选择合适饲料粒径
量化投喂管理是养殖成功的关键,直接决定对虾的生长速度和最终的养殖产量效益。若饲料投喂不足,会影响对虾的生长;若过量投喂,不仅会浪费饲料,而且污染水质与底质。
主要养殖区域在对虾不同规格时期的投饵率
如东地区的小棚虾养殖户平均投喂量仅为山东莱州地区的工厂化模式50%-75%,经分析主要是由于如东地区养殖户为了调控水质,因而控料严重,养殖前期的投饵率一般控制在6%-10%。由于前期投喂不足,转肝之后的养殖中后期上料慢,养至40-50头/斤的出虾规格则需要90多天。
浙中南地区的工厂化大水体模式中习惯在转肝期采用较高投饵率,且标粗期和8公分中后期阶段的投饵率也略高于如东地区的工厂化模式,生长速度略超过如东模式,养至40-50头/斤的出虾规格需要约80天,但饲料系数往往偏高,存在一定比例的过量投喂值得引起注意。
广东地区高位池合理控制放苗密度模式下在投饵率并不很高的情况下,对虾产量却成果喜人,80多天就能达到30头/斤的出虾规格,主要是因为投喂不过量,并配合采用了合适的投喂粒径,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
山东莱州地区由于采取大量换水,投放密度大(30万/亩以上),标粗期、转肝期、8公分中后期阶段的投饵率都远高于其他地区,因此在山东工厂化小水体养殖模式中,80多天就能达到30头/斤的出虾规格,不同阶段投饵率都超过如东小棚虾一倍水平,虾的生长速度也获得大幅提升,饲料系数并没有偏高。
除了在投喂管理上做到量化外,选择合适饲料颗粒粒径也很重要。目前,市场上对于对虾的投喂规格认知较为混乱。同样为体长8cm的对虾,浙中南(舟山)高位池习惯用1.6mm粒径的饲料,而如东小棚虾选用1.3mm粒径、山东工厂化模式选用1.6mm粒径、如东工厂化模式选用2.2mm粒径。对此,宁波天邦水产饲料研究所赵帅兵博士研发团队专门进行了试验,分别用6种粒径(1.3mm、1.6mm、2.2mm、2.8mm、3.3mm、4.3mm)的饲料投喂体长8cm的对虾,观察发现对虾的摄食可分为3类:小颗粒步足钳食,中颗粒颚足抱食,大颗粒步足抱食。对于体长8cm的对虾,当饲料粒径大于2.8mm,需要步足辅助颚足抱食,因完全摄食一粒饲料耗用时间长达半小时,摄食后期饲料易产生碎屑;当饲料粒径为2.2mm时,对虾基本可以实现用颚足抱食;当饲料粒径小于1.6mm,对虾可以直接用步足钳端夹住饲料送进口器;但是当饲料粒径小于1.3mm时,对虾每餐则需要频繁用步足钳食,甚至多达几十次才能饱食(粒径太小,钳端饲料易滑落),这样会造成摄食能耗增加。结合对摄食能耗和时间的综合考虑,建议体长8cm的对虾摄食1.6-2.2mm粒径的全熟化饲料为宜,而非粒径越小越好。
养虾一亩一般赚多少
9000元左右/亩
例如:福建、广东、广西三省一般一年养殖三造虾,放苗时间排序:三月底或四月上旬放苗(一造虾)、六月底或七月上旬放苗(二造虾)、九月底或十月上旬(三造虾,后期要搭薄膜大棚,春节前后卖出,价格高);第一造20元/斤,成本12000元,净利润6000元/亩;第二造成本9000元/亩,18元/斤,净利润5400元/亩,第三造成本15000元(需要搭建薄膜、升温),30元/斤,净利润9000元/亩。
扩展资料:
工厂化养虾,全年随时可以放苗。但对设备、厂房要求高,投入大、技术难度高。一般亩产达一万斤以上。低温时成本达20元/斤,主要是升温的成本和水质调节剂成本高。一般来说工厂化养殖只在冬天养殖,价格最大,一般可达42元/斤的价格,除去成本20元/斤的价格,净利润可达22万元。
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有产量吗?
有不错的产量。淡水养殖南美对虾技术:
池塘选建的要求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方便、堤埂不漏水、地质为砂壤土的地方建池,最好使用新开池;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一般在5~10亩,池深2.5~3m,水深0.8~1.5m,池埂坡度1:3;每个池塘最好安装合适功率的增氧机,增氧机除了保证虾塘有充足的溶氧量以及施肥、施药后可
搅拌均匀的作用外,还能使池水以一定的流速形成环流而使污物集中在池的**区域,尽可能为虾生长创造洁净的栖息场所。
放养前池塘的准备
1、清整池塘:放苗前20天左右,清淤、整理池塘。清整池塘10天后,往池中注水10cm用50~75kg/亩生石灰,或漂**8公斤/亩消毒。7~10天后注水入池,使水深达到0.8~1.5m。注、排水口分别用60目和40目筛绢网套上。
2、培肥水质:每亩水深1m,施碳酸氢铵30kg,过磷酸钙10kg或颗粒鸡粪30~40kg培养饵料生物,使池水呈黄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25~40cm,pH值8.0左右,确保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量为5mg/l以上,富含营养。
放养前池塘的准备
1、清整池塘:放苗前20天左右,清淤、整理池塘。清整池塘10天后,往池中注水10cm用50~75kg/亩生石灰,或漂**8公斤/亩消毒。7~10天后注水入池,使水深达到0.8~1.5m。注、排水口分别用60目和40目筛绢网套上。
2、培肥水质:每亩水深1m,施碳酸氢铵30kg,过磷酸钙10kg或颗粒鸡粪30~40kg培养饵料生物,使池水呈黄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25~40cm,pH值8.0左右,确保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量为5mg/l以上,富含营养。
苗种放养
1、虾苗的选择:选择健壮活泼、体节细长、大小均匀、体表干净、肌肉充实、肠道饱满、反应灵敏、游泳有明显的方向性、躯体透明度大、全身无病灶的虾苗。最有效的办法是进行抗离水试验:从育苗池随机取出若干尾虾苗,用拧干的湿毛巾将它们包埋起来,10分钟后取出放回原池,如虾苗存活,则是优质虾苗,否则是劣质苗。
2、虾苗的规格:放养优质虾苗是提高成活率和高产的保证。虾苗规格最好2cm以上,一般1.2~1.5cm,不低于0.8cm;太小的虾苗养成成活率较低。
3、适时放养虾苗:该虾最适生长水温为22~35℃,在此水温范围内放虾苗养殖,生长速度快、摄食量大、体质健壮、抗病力强。该虾生活在偏低水温的环境中则摄食量小、体质弱、生长慢,从而养成成活率低。因此,该虾在我国南方的放养时间是4~5月份较合适,具体我地放养时间一般可选在5月下旬~6月上旬(水温22℃以上);
4、放养密度:放养规格1.2~1.5cm的虾苗,养殖90天左右,按70%成活率计算:精养池塘放苗密度为30000~40000尾/亩,可产虾250~300kg;进行高密度精养,采取轮捕的方法,放养密度可高达50000~60000尾/亩,亩可产350~400kg鲜虾,每亩效益达到10000元左右,利润较高。
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南美白对虾养成成活率、产量和经济效益。故在南美白对虾整个养殖过程中,对池塘水质、饲料、日常工作要进行科学的管理。
1、水质调控:
⑴池塘水色调控:最常规的方法是在池水中按氮磷比20:1施放氮肥和磷肥,如瘦水池塘早期施放有机肥,追肥量视池塘水体透明度、PH值、水色等灵活掌握,可每星期施追肥一次,使池水保持黄绿色或茶褐色的理想水色。在养殖中后期,由于水色变深,应适当换水或施一定量的沸石粉或生石灰控制水色。有条件时,应尽可能在池中施放有益微生物,如光合细菌以改善水色、水质。
⑵池水PH值、溶氧量、透明度调控:适宜PH值为7.8~8.5,可每20天施一次生石灰;在养殖中后期会出现PH值偏高, 应特别注意调控, 否则,会增加氨氮的毒性,抑制虾的生长。在该虾的养殖过程中,随着虾体增长,对水中溶氧量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所以,要视水质状况间隙性开动增氧机,以后逐渐延长开机时间,精养和高密度养殖池,到养殖中后期必要时需24小时开机,以保证池水溶氧量在5mg/l以上,池塘底层溶氧量要在3mg/l以上,不能低于1.2mg/l。要购买水质快速测定仪,随时监控池水的pH值、溶氧量、氨氮等变化,保证养虾万无一失。养殖前期池水透明度保持25~40cm,中后期保持在35~50cm,若小于20cm,应换水、加水或施沸石粉或生石灰;若透明度过大,可追施氮肥和磷肥。在淡水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可搭养鲢、鳙,用以调控池塘水质。
2、科学投饵:
⑴前期(放苗后15天内)以生物基础饵料为主,并每天交叉投喂蒸鸡蛋糕、花生麸、煮熟的鱼糜和小虾料,日投饵量为虾湿重的10%,每天7:00和19:00投喂2次即可。
⑵中期(体长3~10cm)以投喂粒径0.5~1.5mm颗粒虾料为主,每5天投一次煮熟捣碎的鱼肉,日投饵量为虾湿重的6~8%,每天7:00、19:00、23:00三次投喂。
⑶后期(虾体长10 cm以上)投喂粒径1.5~2.0mm的虾料,日投饵量为虾湿重的4~5%,每天7:00、12:00、19:00、24:00投喂4次,方法是沿池塘边均匀投喂。(可设饵料台,以检查虾摄食情况,并结合天气、水温、水质等情况调整投喂量。)
3、巡塘:每天坚持黎明、白天、傍晚、午夜四次巡塘,检查设施完好情况,水色、水质情况,虾的活动与摄食情况、生长情况等,以调节投饵量和是否开启增氧机。
虾病防治
南美白对虾病害防治要坚持“虾病靠防,防重于治”的原则,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始终做好预防工作。
1、严格检疫:了解孵化场及育苗场种虾及虾苗来源,进口渠道是否认真淡化,是否经有关部门检疫等;对进口虾苗要进行严格的检疫。
2、药物预防:养殖开始时,池塘施泼2㎎/l的土霉素于水体中;以后每隔一周,用1~1.5mg/l的呋喃西林泼洒一次;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一些药物,以增强抗病力。拌饵投喂的药物有维生素C、E、大蒜素、土霉素、氯霉素、伏碘、大黄等;对虾池要进行科学的管理,使虾池持续保持生物生态平衡,平衡虾池藻相和菌相,能有效防治虾病的发生。
及时收获
收虾应注意:当寒潮侵袭,气温突然降低(超过8℃时)不能收虾,气温回升后再收虾;水质突然变坏,要尽快提早收虾;虾生长停滞,开始出现虾病时要突击收虾。高产精养虾塘要采取轮捕的方法,当部分虾长到商品规格时就分疏起捕,分几次收获。
养虾用的EM菌怎样使用效果好,
你好,农盛乐水产EM菌在养虾上的主要功效:1.减少病原微生物和**藻类;明显增强养殖对象的免疫力和抗病性,提高成活率。
2.浮游动物、有益藻类增多,特别是红虫明显增多。
3.稳定和改善水质,水体清爽,不臭不腐,无硫化氢、氨气等异味,能见度在25-50厘米的时间长且稳定,换水时间延长2倍。
4.鱼虾粪、下脚料等不会变成淤泥而呈散沙状。
5.促进生长,增重率明显提高。
农盛乐水产em菌液在养虾上的使用方法:
1、池塘养殖,放苗或水花前3-4天每亩用2000ml农盛乐水产em菌液全池泼洒,放苗或水花时,用30ml兑水10公斤,浸泡15分钟,每亩泼洒2000ml,以后每隔15-20天,每亩用2000ml泼洒。
2、水库使用,每亩按1000-2000ml使用一次,每15天使用一次,最好配合使用有机复合肥,
这样效果更佳。
3、全池泼洒:0.5~0.8ppm,即1米水深,每亩使用约1000ml,10~15天使用一次,养殖种,
后期可酌情加大用量至2000ml 。
4、拌料喂养:使用饵料重量的0.3~0.5%,即每100公斤饲料用300~500ml,可以喂养鱼类,
虾类、黄鳝,龟类等各种动物。
5、饲料处理:可用水产em菌液对鸡粪鸽子粪等糟渣饲料进行发酵,将发酵好的饲料按15-20%的比例均匀混入饲料中投喂。也可用300倍农盛乐水产em菌液稀释液拌入饲料中混匀后投喂。
农盛乐水产EM菌液一箱12瓶,一瓶1公斤重,零售220元一箱,量大从优。EM菌液拿回去可以直接使用,适合小规模客户和初次使用者。量大的话建议使用水产EM菌种,自己培育EM菌液。一瓶菌种30元,可以培育一箱的EM菌液,更经济划算。农盛乐水产EM菌液主要是由枯草芽孢杆菌、微生物活性菌、光合菌、硝化菌、*酸菌、放线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组成。
怎样用温棚标粗淡化南美白对虾虾苗
大部分的养殖户都是利用半咸水或低盐度的淡水进行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仔虾培育池的盐度(27‰-32‰)与养殖池的盐度(2‰-15‰)差异很大。因此,从南方育苗场购进的虾苗必须进行淡化标粗,其操作的正确与成功对养殖的最终效益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现将南美白对虾苗淡化标粗的关键操作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淡化标粗的目的 所谓淡化标粗,即把体长0.3-0.5cm的虾苗在温室或尼龙大棚、空闲的小池或养成池的一角进行淡化暂养10-20天,期间投喂专用的淡化标粗虾片饲料,使虾苗体长达1.0cm以上;同时,根据进苗场的池水盐度调配好标粗暂养池的池水盐度,然后逐渐淡化,每天降低的盐度不超过1‰,直到池水的盐度与户外池塘水的盐度相近。通常,尼龙大棚淡化标粗暂养的最早时间要根据气候而定,一般在4月中旬左右,用锅炉加温暂养可以适当提早放苗;户外放养时,池塘水温要达到20℃以上,否则会影响虾苗的生长。 通过淡化标粗可以使虾苗更适应养殖的环境条件,提高下塘虾苗的规格,其优点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育池的面积较小,便于彻底清池除害,饵料利用率高,可提高虾苗成活率,在60%-80%; (2)经过淡化标粗的虾苗适应环境和避敌害能力强,养成成活率高,一般可以达到80%以上; (3)淡化标粗培育后能够准确掌握养成池中放养对虾的数量,便于较精确地计算投饵量,做到合理投饵,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通过淡化标粗培育,使双季虾养殖的第1季虾收集和第2季虾苗入池的时间得到调节,利用时间差,做到合理地衔接而避免时间的冲突; (5)投喂营养丰富的专用淡化标粗虾片饲料有利于虾苗的生长发育,缩短淡化标粗时间,减少了病害发生,利于对虾的生长,提高成虾养殖的成活率。 2 淡化标粗前的准备 暂养池 利用上池淡化标粗,池塘的面积一般宜在2000-3300㎡,在池塘的一角用用40-60目筛绢网围出若干平方米的暂养池,水深50cm左右;利用大棚、温室淡化标粗,水泥池面积以15-20㎡为宜,池深1m左右。 彻底清塘消毒 水深15-25cm施川生石灰75-80kg/667㎡,均匀泼洒。可杀灭池中有害生物和病原生物,经3-4天晒池后,进水5-10cm,然后全池泼洒溴氯海因200-250g/667㎡,彻底杀灭病原和有害生物。 培养基础饵料生物 利用土池淡化标粗,培养基础饵料的时间一般在放苗前10-15天进行。在清塘后1周左右进水50cm,施经发酵后的有机肥和生物制剂培养基础饵料生物,施有机肥100-150kg/667㎡,或过磷酸钙1.5kq/667㎡,使水呈黄绿色或茶褐色,池水透明度25-35cm。 调节水质 pH值7.8-8.5、溶解氧6mq/L以上、氨氮0.1mq/L以下。在进苗的当天—上午:淡水入淡化标粗池,水深0.6m,然后用粗盐或海水精把水调至与苗场相似的盐度,并按3-5g/㎡浓度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微:微量增氧,力求使淡化标粗池水质与育苗池水质接近一致。 3 虾苗的选择 虾苗要求健壮活泼,体形细长,大小均匀,体表干净,头胸甲边缘不卷起,双眼清澈对称,尾扇张开,肌肉充实,肠胃饱满,对外界**反应灵敏,游泳有明显的方向性,且有顶水游动(逆水性)和沾壁行为,放在手掌上会跳动,身躯透明度大,全身无病灶;从育苗池随机取若干尾虾苗,用拧干的湿毛巾包裹,10min放回原池,如虾苗存活,则是优质虾苗,否则是劣质苗。淡化标粗放养的南美白对虾规格最好达0.5cm以上。个体太小养成的成活率较低。 4 虾苗放养 虾苗土池放养时水温要求在20℃以上,放养时选择晴天上午或傍晚进行,切忌在中午太阳直晒或雨天水质混浊时放苗。江浙地区土池放苗时间以5月中下旬较合适。在从育苗场拿苗时应注意,由于虾苗蜕壳**大都是在下半夜进行,刚蜕壳的虾苗体表较软,体质相对较弱,须经一定时间才能恢复自如。虾苗场排水集苗等工序最好选在中午或下午进行,并且要用原育苗池水装袋,这样可以使虾苗减少应激反应,提高虾苗的成活率。 虾苗运回后,先将虾苗袋放进标粗池,待袋内外水温平衡后,将虾苗放入池中。虾苗下池后,应及时适度加大增氧量。体长0.3-0.5cm虾苗每立方水体投放2万-3万尾。 5 淡化 虾苗下塘时,用粗盐或海水精把池水调至与苗场相似的盐度。苗下池后,每天上午添加淡水5cm,使池水比重每天降低“1格”,即海水比重计上的一刻度,即1.015→(降至)1.014→(降至)1.013等等。6天后池水水位升至90cm以后,每天上午先排池水10cm,接着加淡水5cm,下午再加淡水5cm,池水水位仍维持在90cm,使池水比重同样每天能降低“1格”。当池水比重降至1.006-1.005,每天上午排池水15cm,4-5天后每天上午排池水20cm,池水水位始终保持90cm,使池水比重每天能降低“0.6-0.7格”,最后池水盐度约为0.5%。 土池放苗2天后开始加水淡化,进水口用60目网片过滤,开始2天每天加水深5cm,第3天后隔天加1次,每次加水深15cm。5天后水位加至1.0m左右时,每天早晚分2次向池内添加3-5cm淡水,每天盐度降0.5格左右,经10-15天培育,气候适宜,虾苗长至1cm时收虾,粗略过数后转成塘养殖。 6 投饲管理 饲料选择 淡化标粗的前3-7天可选用高质量的“普威牌”育苗虾片饲料作为虾苗的主要饵料,后8-15天用“普威牌”淡化标粗大虾片,之后饲料逐步转为0#颗粒虾料(粒径20-25目)。有些养殖户为了图便宜,虾苗下塘后即开始使用颗粒虾饲料的粉末作为饵料,往往给虾苗的生长和健康带来了隐患。因为粉状饲料实际上是饲料厂在制造破碎虾颗粒饲料时收集的粉尘,其营养成份和平衡性无法得到保障。高质量淡化标粗专用的虾片饲料色泽均匀、无霉变、含粉率低、鱼腥味较浓、粒径0.2mm左右,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8%,脂肪含量不低于8%;同时,在水中悬浮性好,不破坏水质。 投饲方法 虾片饲料置于60-80目的尼龙筛绢袋中,放在桶里加水用手捏挤,使12582农信通网站饲料全部溶化于水中,然后将其均匀拨洒投喂。饲料应现配现投,不能留置时间过久,以防变质。每万尾虾苗每次投喂20-30g,每天100-150g,每天投喂4-6次,必要时可增投1-2次,每天递增饲料20%-30%。原则上是“量少勤投”,即根据虾苗密度、规格大小、水质等情况灵活掌握。 7 其它 在整个淡化标粗过程中,必须进行水质监测和虾苗生长情况测定。每次投食1.5h后对虾苗的游动、摄食、成活率等随机抽样检查,并用显微镜观察虾苗体表是否有杂物附着或寄生虫等。每天上、下午各测记水温一次,每隔5天测定虾苗体长、pH值、溶解氧、氨氮。0.3-0.5cm的虾苗经15-20天的淡化标粗成活率一般都在80%以上,体长可达1.0cm左右,此时可将其投放池塘进行养殖。大学理工类都有什么专业
室内养虾靠谱吗
还可以 ,我刚刚养了一批 室内养比室外养产量要高一点 ,得慢慢积累经验养 刚开始也有担心会不会失败 好不好养 养的不多 也挣了一点钱 现在骗人的公司太多 要找正规一点的公司 教技术也要靠谱一点 打算再扩大一点 就是资金不太充足 要不然就想多样一点,去年本人投资了将近4万多元,还放3次苗,一次来个技术员,完全是忽悠人的,最后找公司,又说我们水源不行。开始来技术员又说我们水质没问题。为什么用EM菌调水来养虾,都有什么好处
水产养殖最重要的就是水质,水质问题的好坏同样也影响这对虾养殖的好坏,好的水质怎么把控,好的水质怎么调节,都是需要技术经验的,同样也有可以改善水质的产品,可以让我们时时刻刻来改善它,预防水质变坏等问题。就想缺钙补钙,缺锌补锌一样,我们缺什么,就是用什么来补。水产EM菌就是像食补一样,慢慢的来补充改善水质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浑浊,长藻多等这些明显问题。和食补一样,没有经常用药的副作用,同时还可以实时把控,补充缺少的部分,效果比较长久,不过相对于药来讲,调整会慢一些,不过效果确实长久可行的。
针对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低产多病的难题,用EM菌液在南美白对虾养殖全过程进行处理,在老式自然纳潮进水的虾塘,试验组池塘水质稳定,85天养成52尾大规格商品虾,产量达每亩227公斤,比对照组产量(138公斤)每亩净增产89公斤。可见EM菌技术确实是一项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1)试验处理
试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面积为7.5亩,对照组面积为12亩,均选用自然纳潮进水老式虾塘,每池设置两台增氧机,试验期间水温24~32℃,海水盐度为10‰~22‰,两组均投虾苗每亩1.3万尾。
① 清塘处理:试验组先按常规办法清除野杂鱼虾,于放养前2周用EM菌液处理塘底。具体方法:将池塘水排至尽可能低的水位,但必须保持池底湿润,按每亩2.5公斤EM菌液的量泼洒塘底,先泼洒其中的一半,翻耕后再泼洒另一半;一星期后进水,同时按每亩1公斤菌液的量泼洒池塘,然后按常规方法培育水质,适时投放虾苗。
② 水质处理:南美白对虾放苗后每半个月泼洒一次EM菌液,用量为每亩1.5公斤,后期延至1个月泼洒一次。
③ 饲料处理:用好旺农EM菌直接喷洒饲料后再投喂,用量为每公斤饲料喷25毫升EM菌液,每天一次。
在养殖全过程中不施用任何消毒剂。共换水两次,不定期抽淡水补充到正常水位。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清塘及养殖。试验期进行三次水质和底质分析,即清塘前一次,投苗后一个月和投苗后两个月各进行一次。
(2)结果与分析
① 溶氧:由于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有增氧机,溶氧相差不显著。
② 水质:试验组水色为黄绿色,体现水体中绿藻占多数,能很好地保持水质稳定。对照组水色多变,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质不稳定。
③ 氨氮含量:从三次水质分析看,试验组氨氮由每升0.2毫克上升到0.6毫克,表明随养殖时间的延长,水体污染程度并不加重。对照组氨氮由每升0.2毫克上升到0.8毫克,甚至达到每升1.2毫克,表明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
④ 生化需氧量:试验组生化需氧量低于对照组,并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而对照组生化需氧量则明显升高,表明水体污染日趋加剧。
⑤ 硫化氢含量:试验组硫化氢污染(0.08毫克/升)低于对照组(0.25毫克/升),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试验组硫化氢污染增加不明显。
⑥ 底质分析:从感观上,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黑化区域明显增大,并且随养殖时间的延长,硫化氢味也逐渐加浓;而试验组有发酵香味,可能由于EM菌群使底质有机残饵、虾粪等发酵的结果。
⑦ 成活率和产量:对照组后期水质污染严重,白斑病暴发,陆续出现死虾,为减少损失,于9月25日起捕,只养殖了70天,规格较小,为每公斤76尾。试验组成活率为79%,比对照组高,并且养殖期间水质稳定,始终未发生过疾病,能养成较大规格,每公斤52尾,因而产量大大提高,产量可达每亩227公斤,比对照组每亩138公斤增产89公斤。
⑧ 饵料系数:试验组饵料系数为1.2,低于对照组的1.4。这可能是EM菌有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和提高饵料蛋白质质量的缘故。
通过上述试验,可以肯定的是EM菌可以改良底质,稳定水质,是保证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的重要技术。EM菌液运用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必须将塘底处理、水质处理、饲料处理三项措施结合进行,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花鸟鱼虫,养什么宠物好呢?
懒人就养养多肉这种好伺候的植物。不懒就养狗,天天出去跑。
占地面积小的宠物:鱼类,爬宠(宠物蛇、守宫、蜘蛛等),仓鼠。
喜静不养鸟,那是真的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