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对虾杀白斑病的药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南美白对虾白斑病怎么治(南美对虾白斑怎么治疗)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南美白对虾白斑病怎么治
拌料内服**清,正常情况下三天左右即好,水产养殖中需提前做好预防。
南美白对虾怎样养殖
一、 调控水质 由于南美白对虾是海水虾,所以对池水中藻类的要求特别高,一般最适应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这些藻类是虾塘中的良性生物群落,有固氨、氮的净化作用。常讲的养虾要管好一池水,一个重要点就是采取措施使用水色调节至这一颜色。我市面上常用的方法是施有机肥,像颗粒鸡粪10-15公斤/亩.米。 南美白对虾适的PH值为7.8-8.5,若池水PH值低于7.5则需轻施工生石灰1.5-2.5公斤/亩.米,施用天数视PH值变化而定,一般在晴天上午9-10时施。 南美白对虾长至5厘米后,除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外,最好施用光合细菌来调节水质,促进生长。但像东太湖地区,由于一般池性偏酸,每下雨一次后,须立即泼洒生石灰,同时配以光合细菌,以调节PH值,改善水质。
二、严格投饲 由于南美白对虾饵料系数较低,一般为1.5-2.0,所投饵不宜过多。在对虾体长小于2厘米前,若不考虑池内的基础饵料(红虫),则日投饵料店量为150克/万尾,以后随时着虾的逐渐长大,投饲量也逐渐增加,以投饲后2小时全部吃完为标准。 投饲管理要做到相对合理,既要吃饱、吃好,又要兼顾养殖环境和节约成本,一般坚持: 1.勤投少喂(每天不少于4次); 2.傍晚后和清晨前多喂; 3.水温高于32℃,水质变劣时少喂; 4.对虾大量蜕壳的当日少喂,蜕壳1天后多喂; 5.池内竞争性生物(蝌蚪)多时适当多喂(今年这个问题较普遍)。 投饵量的多少、时间均要灵活掌握,一般养殖前期池内基础饵料较多,可少喂;中期应投优质对虾专用料;后期为了促生长,像我们吴江地区应适量投喂一些轧碎,清洗后的新鲜螺蛳,以改善海水虾淡养过程中壳薄、色淡的问题。
三、 适时增氧 对南美白对虾而言,对溶氧要求较高,一般养殖要求3-5毫克/升,因此特别要重视增氧问题。所以我们提倡在白对虾3厘米以后开始开启增氧机,从起始的每天2小时逐渐增加开启时间,对虾长至6厘米以后,每天至少要开10小时,特别是晴天中午的5小时更重要。又因我市是淡水养殖,一般池水水质不十分差的情况下,尽量不换水或少换水,强化投饲管理,以光合细菌得以调节,同时延长增氧机的开启时间,这样既改良了水质,又对增强南美白对虾的活力,提高成活率有益处,这一点去年在东太湖得到了良好的验证。当然,每5亩配3KW的增氧机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为保证南美白对虾的色泽、提高运输成活率,最好在后期适当施些食盐以调节盐度。
四、 防病 南美白对虾(特别是巴西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力,但不是说不得病,象**性、细菌性及其它营养性、真菌性疾病都有要做到积极预防,及时治疗。象常规的烂尾、黑鳃 、褐斑、红腿等只要采用普遍的杀菌消毒剂即可。这里提的重点是**性疾病,主要症状为病虾形体消瘦,甲壳变软,体色变深;胃不饱满,活动差,附着物增多,黄鳃、肿鳃,头胸甲出现明显的白色斑点。**感染后对虾不一定发病,但环境压力可诱发**,细菌的原发**染也可引起**感染。对虾**目前尚无特效方法,但淡水养殖切断了垂直传播――这一**传播的重要途径,使发病率大大降低,应做到以防为主。
青虾白斑病如何防治?
【症状】白斑病属于**性疾病,病虾停止吃食,消化道特别是胃不饱满,反应迟钝,壳软,离群,游泳无力,时而慢游于水面或伏于池边水底;虾体颜色变暗变红,附着物增多,断须,有黄鳃、肿鳃现象,甲壳内侧有直径0.5~2.0毫米的圆点白斑(有些白斑不规则),尤以头胸处更为显著,但也有的病虾白斑不明显,将病虾甲壳剥离后,对着光线可见白点。濒死的虾体色微红或暗褐色,对外界**极为迟钝,鳃水肿,鳃叶变黄、红、黑;肝脏的白**扩大,肝胰腺肿大,颜色变淡,糜烂。甲壳变软,甲壳与肌肉容易剥离,血淋巴不凝固,混浊。【防治方法】白斑**病目前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只有以防为主,主要通过健康养殖技术,减少和预防该病的发生。加强预防措施:①加强养虾池消毒,放养前用1~1.5毫克/升漂**清池;②严格苗种检疫;③新虾严格消毒;④用药治疗时,结合外用药全池泼洒和内服药拌饵料投喂。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物种资源检验鉴定》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要点有哪些?
。斑节对虾养殖的管理工作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早期即在虾苗放养后的30-40天幼虾体长6厘米以内。这个阶段虾苗从育苗池进入养殖池,由于生长和生态环境起了很大变化,虾体幼小,活动范围窄,游泳摄食能力弱,抗御敌害和病害的能力差。因此,不仅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态条件,还要制订相适应的生产技术措施,以提高虾苗的成活率,加速生长,为以后养殖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好基础饵料
通过人工施肥的办法,繁殖水中的浮游植物,进而繁殖浮游动物和小型的底栖动物,以适应对虾摄食的需要,这是养虾过程**别是早期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4厘米以内的幼虾,由于受其游泳能力和摄食能力局限,底栖硅藻,浮游动物和小型的底栖动物,是其必要的饵料。
二、控制水位
虾池经过曝晒、清淤、消毒后,便可灌入海水,水位视季节、气候差异而有不同。早春(2-3月)光照较差,水位可控制在0.6-1.0米;夏季特别是盛夏季节,光照强烈,池水要相应加深。
三、合理施肥
肥料分为有机肥(禽畜肥)和无机肥(化肥)两种。瘦漏的虾池要施用有机肥,肥效较长;而一般的虾池可多施化肥,快捷省事。如施禽畜肥每亩第一次施用量为200-300千克(干品);化肥的用量为尿素1.5-2千克,磷肥0.5-0.6千克,均匀泼撒。此后,视水色的变化,每隔3-6天追肥1次,每次施尿素1-2千克,磷肥0.3-0.6千克。整个施肥阶段,从放苗前的10天左右开始至放苗后25天左右结束。
四、理化因子控制
培养基础饵料期间,使池水pH值维持在8.4-9.2,透明度25-45厘米,水色控制在茶褐色或黄绿色为好。根据基础饵料培养情况,掌握好放苗时间。在第一次施肥后,池中浮游生物开始繁殖起来,如果水色渐变呈黄绿色或茶褐色,便可以放苗。但由于受光照和气候的影响,早春时间要适当长些,一般10-15天。谷雨过后,光照时间相对较长,水温较高,一般7-10天放苗。如培养基础饵料的时间过长(超过30天),造成水质老化,五须虾繁殖起来,则应重新使用敌百虫和茶麸毒塘,继续施肥培养基础,待药性消失后再放苗为好。
南美白对虾白斑病怎么治
拌料内服**清,正常情况下三天左右即好,水产养殖中需提前做好预防。农学与农业工程类包括哪些专业
其中农学类属于第9大类,农学专业主要包括:植物生产类,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动物生产类,动物医学类,林学类,水产类,草学类7小类。从微观分子细胞的研究,到宏观农业产业的经营,都是农学专业研究的范畴。还有很多交叉学科,比如农林经济,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扩展资料:
农学与农业工程类注意事项:
农学专业并不属于特别热门的专业,不是所有学校的录取分数都高,各批次院校的招生计划人数有多有少,录取分数有高有低。报考实力强的院校,竞争是很激烈的,考生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力和分数情况斟酌选择。
农学专业的招生形式主要有两种。一个是按照农学专业招生,另一个是按植物生产类大类招生。在报考农学类专业时,考生家长还要留意查看招生章程,特别是各高校对该类专业是否有身体条件等要求,如色盲色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学类专业
【南美白对虾】细菌感染,得了红体病,虾一天天死去,岸边都可以捡到不少,塘底更多,怎么处理?
如果虾到了50头以内的话我建议卖虾,治病的话可能会损失很多治病的话,我的建议:
先用二**氯消毒,然后改底,换水,用杀弧菌的药,最后再用解毒的药
等虾退一次或者两次壳就行了
但是风险高,能卖就卖
南美白对虾白斑病的病因是啥?如何治疗对虾白斑病?
由于白斑**的来势较快,感染率较高,死亡率较大,且**病没有药物可治。因此,对于对虾的白斑病,我们要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及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及防治。肝胰腺是对虾重要的免疫防御**,预防对虾白斑病,保护肝胰腺提高对虾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保护对虾的肝胰腺,胆汁酸不可或缺。
首先,胆汁酸可增强肝脏功能,提高对虾超**物歧化酶、溶菌酶、谷胱甘肽过**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提高对虾的免疫力以及抗应激能力;其次,胆汁酸可以促进脂肪消化吸收,清除内毒素,减轻肝脏负担;最后,在对虾饲料中添加胆汁酸,能有效地促进对虾对胆固醇以及脂溶性维生素的摄取和吸收,增加蜕皮激素的合成,保证生长过程中的正常蜕皮。
对于**性的疾病,一旦发病,人类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药物能够处理。所以对于对虾的白斑病,搞好预防工作才是正道,我们不仅要强化饲养管理、改善池塘环境,还要保护对虾的肝胰腺提高对虾的抗病力。
今天去市场买虾回来,虾头下面有小白点,这是什么东西?这个能吃吗?
是钙化点吧,钙化点很大的话虾就之后脱壳~ 脱壳后白点就没了,能吃冻虾有很多白斑点,是坏了吗
选购时,首先应注意冻虾仁的外包冰衣表面完整清洁,无溶解现象。好的虾仁肉质应清洁完整,呈淡青色或*白色,且无异味;劣质虾仁则肉体不整洁,组织松软,色泽变红并有酸臭气味。购买时一定要注意,如果冰冻虾肉中的蛋白质在空气中已经**变黑就不要购买。下图是已经变质、**的冻虾,可以看到虾头和虾身明显发黑,这样的虾表示不能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