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母猪成本的控制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浅析如何控制养猪的成本(养猪怎么节省成本)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浅析如何控制养猪的成本
( 1 )根据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制订适合本地区,价格便宜的饲料配方,可降低饲料成本。
( 2 )实行自繁自养,可以降低育肥用断奶仔猪的成本费用,减少疫病发生,从而降低饲养成本。
( 3 )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节约其他各项开支,压缩非生产费用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第一,充分合理利用猪舍和各种机具及其他生产设备,尽可能减少产品所应分摊的折旧;第二,节约使用各种原材料,降低消耗,减少浪费,其中包括饲料、垫草、燃料、医药费用等;第三,努力提高出勤率和劳动生产率,在实行工资制的劳动报酬时,在每个工作日报酬不变的条件下,劳动生产率越高,产品生产中支付的工资越少;第四,尽可能精简非生产人员,精打细算,节约企业管理费用。
( 4 )采用科学管理技术,为猪的生长育肥创造适宜的条件,加快猪的生长速度,缩短饲养期,即可相对地降低饲养成本。
怎样降低养猪成本?
降低养猪成本的主要途径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产量,二是尽可能节约一切费用,并即“增产节约”四个字,而要做到这个要求,一是采用先进技术措施,二是要改善经营管理,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根据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制订适合本地区,价格便宜的饲料配方,可降低饲料成本。
(2)实行自繁自养,可以降低育肥用断奶仔猪的成本费用,减少疫病发生,从而降低饲养成本。
(3)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节约其他各项开支,压缩非生产费用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第一,充分合理利用猪舍和各种机具及其他生产设备,尽可能减少产品所应分摊的折旧;第二,节约使用各种原材料,降低消耗,减少浪费,其中包括饲料、垫草、燃料、医药费用等;第三,努力提高出勤率和劳动生产率,在实行工资制的劳动报酬时,在每个工作日报酬不变的条件下,劳动生产率越高,产品生产中支付的工资越少;第四,尽可能精简非生产人员,精打细算,节约企业管理费用。
(4)采用科学管理技术,为猪的生长育肥创造适宜的条件,加快猪的生长速度,缩短饲养期,即可相对地降低饲养成本。
怎样降低养猪成本
降低养猪成本的途径大致有以下六条:
1.喂**一代猪
当地土**虽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等优点,但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低。用良种公猪(如杜洛克猪、汉普夏猪、长白猪等)配当地土种母猪所生的苗猪称杂交一代猪,其生活力强,生长速度快,饲养效果好。因此,要在养猪户普遍推广公猪良种化、母猪地方化、仔猪杂交一代化的“三化”技术。
2.喂配合饲料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猪的营养需要,将多种原料配合在一起而制成的全价配合饲料,营养全面而不浪费,且日粮容积与猪的采食量相适应,饲喂效果好,料肉比低。配合饲料必须生喂,严禁煮熟,可拌成湿拌料(手捏成团、松手即散),不可拌成粥料。
3.实行保护性养殖
①改善猪舍小气候。传统的土法养猪,猪舍内温度、湿度均顺其自然,导致夏秋高温多湿,冬季寒冷,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猪的生长潜力。因此,夏秋季可在猪舍外栽植藤蔓类植物遮阳降温,冬季推广塑料薄膜暖棚养殖技术,不断改善猪舍小气候。②定期搞好驱虫和疫病免疫注射。
4.改吊架子育肥为直线育肥
传统的吊架子育肥是把猪的育肥期分成几个阶段,按各个不同阶段采用精料、粗料结合进行催肥。此法饲料单一,营养不全面,不能满足猪的生长需要,猪生长慢,周期长,出栏率低。如果改用断奶后的小猪到出售前的肥猪一直采用全价配合饲料,并根据日龄的增加逐步提高日粮营养水平的直线育肥,可有效地缩短育肥期,提高出栏率。
5.供给充足的饮水
猪体内1/3~1/2的重量是水,细胞代谢及各种生化反应都要在水的参与下才能进行。缺乏水则影响猪的食欲,降低对饲料的利用率。
6.适时屠宰
肉猪生长可分为幼猪、中猪和大猪三个阶段,各阶段猪每增重1千克平均耗料量依次为2.5、2.9和5千克,而且当体重达到90~100千克后,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猪超过90千克后越养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多;不足90千克屠宰,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屠宰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千克屠宰最合适。
我想知道养一头猪到出栏需要的成本是多少?净利润是多少?
自繁自养利润:按现在生猪价格6.5元/斤计算,一头猪的养殖利润为6.5元/斤*200斤-成本865=435元,利润率50%。计算如下:
1、母猪一年饲养成本:一天按5斤饲料/头算,一年365天*5*0.9元/斤*天=1642元,再加上点防疫费用100元,及其他杂费,最多2000元。一年一头母猪理论上生2.45窝,按2窝算,一窝平均是10头,按8头算。一个小猪的成本就是2000元/16=125元/头。
2、饲料成本:小猪30斤前一般吃*猪饲料(颗粒)按2元一斤算,30天奶期,吃1.2斤饲料长一斤算,小猪长到30斤成本30*1.2*2=72元,按80元算。
30斤到200斤育肥猪,育肥猪吃配合饲料(就是料精20%加80%左右的玉米,分3个阶段)。理论算平均料肉比3:1,用饲料3*(200-30)=510斤。再差的养猪场,需要600斤饲料。饲料按1.1元每斤(料精2.5元*20%+0.6~0.7元/斤玉米*80%=1.06),即660元。
3、总计成本:125元(母猪生小猪成本)+740元=865元。
扩展资料:
养猪注意事项
1、母猪是在养殖过程中比较重要的角色,把母猪喂得好了,生出来的小猪自然就健康。而且给母猪喂些好的饲料,让母猪吃好,那母猪的母*自然就好。小猪如果吃了好的母*,那小猪的免疫力就会增强,这样让整个猪群都是健康的,所以母猪料是非常重要的。
2、猪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在中大期的时候是吃的最多的。在猪中大期的时候养殖户们就要用大量的饲料来喂猪,那么带来的是成本的增加,所以养殖户们需要在这个阶段控制好成本。
3、在猪成长到中大期的时候对饲料质量的要求就没那么高了,所以养殖户们在这个阶段可以使用混合饲料来进行喂养,只要是饲料能保证不发霉、没过保质期就可以,养殖户们也可以选择把一些玉米、豆粕等来替代饲料。
养猪场养一头猪的成本是多少?
养猪场养一头猪的成本是多少?
我想知道养一头猪到出栏需要的成本是多少?净利润是多少?
自繁自养利润:按现在生猪价格6.5元/斤计算,一头猪的养殖利润为6.5元/斤*200斤-成本865=435元,利润率50%。计算如下:1、母猪一年饲养成本:一天按5斤饲料/头算,一年365天*5*0.9元/斤*天=1642元,再加上点防疫费用100元,及其他杂费,最多2000元。一年一头母猪理论上生2.45窝,按2窝算,一窝平均是10头,按8头算。一个小猪的成本就是2000元/16=125元/头。
2、饲料成本:小猪30斤前一般吃*猪饲料(颗粒)按2元一斤算,30天奶期,吃1.2斤饲料长一斤算,小猪长到30斤成本30*1.2*2=72元,按80元算。
30斤到200斤育肥猪,育肥猪吃配合饲料(就是料精20%加80%左右的玉米,分3个阶段)。理论算平均料肉比3:1,用饲料3*(200-30)=510斤。再差的养猪场,需要600斤饲料。饲料按1.1元每斤(料精2.5元*20%+0.6~0.7元/斤玉米*80%=1.06),即660元。
3、总计成本:125元(母猪生小猪成本)+740元=865元。
扩展资料:
养猪注意事项
1、母猪是在养殖过程中比较重要的角色,把母猪喂得好了,生出来的小猪自然就健康。而且给母猪喂些好的饲料,让母猪吃好,那母猪的母*自然就好。小猪如果吃了好的母*,那小猪的免疫力就会增强,这样让整个猪群都是健康的,所以母猪料是非常重要的。
2、猪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在中大期的时候是吃的最多的。在猪中大期的时候养殖户们就要用大量的饲料来喂猪,那么带来的是成本的增加,所以养殖户们需要在这个阶段控制好成本。
3、在猪成长到中大期的时候对饲料质量的要求就没那么高了,所以养殖户们在这个阶段可以使用混合饲料来进行喂养,只要是饲料能保证不发霉、没过保质期就可以,养殖户们也可以选择把一些玉米、豆粕等来替代饲料。
企业如何降低成本
降低企业的成本,就是要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节省一切不必要的开支。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必须用的地方。一般说来,降低生产成本应该注意四个问题:(1)制度的制定与落实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有很大难度的。要想使企业发展顺利,应该建立一套相应的管理制度,特别是财务制度,从制度上杜绝一切不必要的成本。制度制订之后,还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促进制度的落实。
(2)设备改进与科技更新
对生产上的一些高耗能、低效率、污染重的落后设备进行有计划地淘汰,同时引进相应的低耗能、高效率、无污染的设备。企业设备的完好率与正常生产率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指标。这就需要企业有一支技术过硬的设备检修与保养队伍,要求他们不仅技术过硬,还要有责任心,出勤率高,才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同时,还要注意引进一些实用的高新科技,利用高新科技生产出优质产品,并促进企业的整体效率提高。
(3)加强教育,树立勤俭办企业的精神
应该对创业队伍加强勤俭办企业精神的教育,并把这样的要求落实到创业的方方面面。理想的状态是所有的创业队伍人员都应该有这样一个概念:“该花的钱就花,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花”。那种企业不是我的,垮了与我没关系的思想在企业内部不能够有市场。对于有这种思想的人,应该予以批评,并在制度上予以限制。
(4)违规现象的惩罚效应
在企业的创业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会有一些违规现象出现。如何处理这种现象,也事关企业生存与发展。按照制度管事、制度管人的原则,对于违反相应制度的人和事,应该按照制度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批评、赔偿、处罚。这是因为,一次不处理,就会以后产生更多的违规现象,数量和影响也会越来越大,直到无法收摊。“小洞不补,大洞吃虎”的意思就是这样。
此外,创业者还要通过生产实践观察,对那些在经济上过不了关的人要慎重使用,特别是经济上不能够委以重任,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