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养鸡场鸡啄鸡怎么办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小鸡“啄羽”是怎么回事?(小鸡啄羽是什么情况)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小鸡“啄羽”是怎么回事?

  啄癖是鸡的一种**嗜好,啄癖在育雏鸡群、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都有发生,而以育雏鸡群和育成鸡群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或笼养条件下更易发生。轻者头部、背部、尾部的羽毛被啄掉,鸡冠、头部、尾部的皮肤背啄伤出血,脚趾被啄破出血而跛行。啄癖鸡易使鸡群受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肉鸡生长发育、产蛋鸡产蛋下降。发生啄癖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营养方面

  1.1 蛋白质不足或日粮氨基酸不平衡:因为羽毛为含硫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当鸡发生啄羽癖时主要是由于蛋白质不足而导致含硫氨基酸不足或日粮蛋白质虽然很高但氨基酸不平衡。

小鸡“啄羽”是怎么回事?

  1.2矿物质缺乏:日粮中常量元素(钙、磷、氯、钠等)或微量元素(铁、铜、锌、锰、硒、碘、硫等)缺乏或比例失调而不能满足机体对这些营养物质的需要而使新陈代谢紊乱,而食盐缺乏是诱导鸡啄羽、啄*、啄蛋的主要原因。

  1.3粗纤维缺乏:对于杂食性的鸡来说,粗纤维过多导致鸡特别是雏鸡的消化**、腹泻、严重时会造成消化道阻塞;粗纤维过少,肠道蠕动不充分,胃肠道空虚产生饥饿感而引起啄羽、啄*等恶癖。

  1.4维生素缺乏:VA、B1、B3、B12等缺乏常会引起啄趾现象的发生。

  2饲养管理方面

  2.1温度过高或鸡舍通风**,造成鸡体内热量散失受阻,同时CO2、H2S、NH3等有害气体过多破坏了鸡体的生理平衡,使鸡体烦躁不安引起鸡的啄癖。

  2.2饲养密度过大拥挤、湿度过大使鸡感到闷热不舒,湿度过小,则空气干燥污浊都可导致鸡乱啄产生啄癖。

  2.3光照强度过大、光照制度不合理尤其是产蛋初期,强烈光照使鸡*门紧缩而导致微血管出血引起啄*。

  2.4公母鸡、强弱鸡、不同日龄鸡、不同群的鸡、不同颜色的鸡混养由于改变了群序或不同生理条件而引起鸡的啄癖。

  2.5饲喂时间不合适、饲料喂量不够或饮水供应不足,长时间缺水、缺料、产蛋箱放置不合理或不足都可引起鸡相互啄斗。

  2.6利用饥饿法强制换羽期间,鸡易自啄解痒或由于饥饿而相互啄斗。

  2.7环境突变或外界惊扰,如防疫、转群等可引起啄癖,如产蛋鸡在捡蛋时由于不适应而有啄食蛋盘的奇怪现象。

  3疾病方面

  3.1当鸡发生白痢、球虫或其他疾病时常由于*门上粘有异物而 引起相互间的啄斗。

  3.2体表寄生虫病:由于鸡体表生痒而造成鸡自啄。

  3.3母鸡病源性或生理性脱*、皮肤外伤等因素都可诱发啄癖的发生。

  4遗传因素

  4.1初生雏鸡对外界事物感到好奇,或转群时鸡进入陌生的环境都可造成鸡乱啄。

  4.2性成熟时由于体内性激素分泌增多,常有异常行为发生,其中最常见的为自啄或乱啄的恶癖。

  4.3部分品种鸡生性好斗,也是引起啄癖的一个原因。如地方品种、麻鸡、黄鸡鸡群发生啄癖的现象远远大于罗曼、海兰等鸡群。

  啄羽是鸡饲养中存在最为普遍而严重的问题。

  1.营养原因:营养缺乏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如饲料中蛋氨酸不平衡,尤其羽毛生长所必需的含硫氨基酸、胱氨酸、蛋氨酸时更易发生;铜、铁、硫、锌、钙、硒、钠等微量元素缺乏,尤其是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维生素B12、生物素、泛酸、烟酸的缺乏;饮料中纤维素含量过低也会引起啄羽。

  2.遗传因素:试验已证明,基因型不同的蛋鸡啄羽发生率存在很大的差异。

  3.环境因素:鸡舍中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通风**、光照强度过强、照明时间过长等。

  4.管理因素:饲养密度过大、过分限饲、不同品种和日龄的蛋鸡混养等也易引起啄羽现象发生。

  5.疾病因素:如鸡虱、剌皮螨等。

蛋鸡为什么啄羽、啄*?由哪些因素造成?

肉鸡尤其是三黄鸡啄羽,主要是免疫、高温、公鸡地域意识增强导致的,主要啄尾根部羽毛,解决办法向饲料中添加鱼粉1.5%以上即可,强啄羽立即向饮水中添加食盐0.5%,马上即可停止。蛋鸡啄羽是由于体内缺乏一些营养素造成蛋鸡异嗜,这些营养素当中,最重要的是烟酸、泛酸、叶酸、生物素等,解决的方法是向饲料或饮水中添加这些单项维生素,或者换一种这些成分含量高的**素产品。蛋鸡啄*是由于蛋鸡产蛋时间过长,鸡舍光线太亮造成,因为鸡对红色特别敏感,如果其他鸡看到正在产蛋鸡外翻的红色的子宫,就会去啄。如果光线暗到其他鸡不能发现,啄*的发生率就会减少,但是光线太暗会影响到产蛋率;造成产蛋时间太长的原因有蛋个太大、或者蛋个不大但是鸡的子宫收缩无力,影响子宫收缩的因素有蛋鸡育成时的体重,饲料中的酸碱和离子平衡,饲料中B族维生素含量,尤其是B1、B6等,改善的方法是提高饲料中赖氨酸的含量,增加B族维生素的含量或者换一种质量可靠的维生素,向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改善鸡舍饲养条件和育成期管理。霉菌毒素中毒也会引起平滑肌松弛,产蛋无力,造成产蛋时间延长,发生啄*。克服蛋鸡啄壳的问题由于饲料中缺乏某种营养素或者搅拌不均匀,造成个别蛋鸡异嗜,而鸡蛋的口感对于这些某种营养缺乏的鸡来说是最好的,一旦这种鸡吃过一次鸡蛋,就会不断去吃,解决的方法是重新计算饲料配方,全面平衡饲料中各项营养指标,采用成分含量确实的原料,调整好鸡笼的坡度。一般爱吃鸡蛋的鸡也啄毛。

鸡啄*,啄肉是怎么回事?

啄,是禽类的一种天然本性,禽类通过不断地互相啄食来确定自己在整个种群中的权力和地位,同时啄也是为了抵御敌人的入侵和保护自己,所以啄又是禽类防御功能的外在表现。在被人类驯化以后,人类按着自己的不同需要,把鸡逐渐培育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种群;如有专供观赏的斗鸡;专供吃肉用的肉鸡;专供吃蛋用的蛋鸡;专供制药用的乌鸡等。尽管鸡的野性不断被驯化,但是互啄这一天然的野性还是被不同程度地保存下来了。因此出现了啄*、啄羽、啄冠、啄趾、啄尾等,给人们在规模化饲养方面增添了许多麻烦。鸡发生啄*的原因比较复杂,就产蛋鸡而言,与体形、营养、管理、疾病、短喙等因素有关。 一、体形:一般来说轻型鸡体形小、采食少、产蛋多、易造成营养供应不足,再加上它对外界的**反应能力很强,活泼好动而容易发生啄*、啄羽。而重型鸡则较少发生啄*啄羽现象 二、营养:日粮中缺乏某些蛋白质和氨基酸、或微量元素、矿物质、维生素等 三、管理:鸡舍通风**,密度大、过分拥挤,闷热,氨气味过浓,光线太强以及光照制度不合理等 四、疾病:由于防疫工作疏漏,鸡群患病,致使鸡对营养的消化吸收受阻,造成生长发育**,开产时体重小,体质弱,易造成泄殖腔脱垂,引起啄*。 五、断喙:不及时或质量不高 预防 一、原种场在品种培育过程中应剔除有啄食癖习惯的种鸡 二、重视和加强后备鸡的培育工作;扭转以往那种在养鸡生产中“重两头,轻中间”的观念,(即重视雏鸡和产蛋鸡阶段,而轻视育成鸡阶段)实践证明,后备鸡饲养的好坏与鸡群开产后是否发生啄*及轻重程度有很大关系,一般情况下,同一品种的鸡饲养管理条件好、体重和均匀度都达到标准的鸡群很少发生或不发生啄*,而饲养管理条件差、体重和均匀度不达标的鸡群发生较多。因此必须重视后备鸡的饲养管理,饲喂全价配合饲料,使各项指标都达到本品种要求,消除引起啄*的潜在因素。 三、加强育成阶段的光照控制:在育成阶段(7-16周),光照应控制在每日8小时为易,如果过早的增加光照,可使性成熟早于体成熟,鸡开产过早,引起脱*,继而发生啄*现象。 四、加强防疫工作,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是保障后备鸡阶段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最有效措施。因为一旦鸡群发病,肯定影响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使体重达不到标准,均匀度差,开产后容易发生啄*。 鉴于雏鸡阶段采食量小,免疫频繁,应激多,易患病,使体重和均匀度常达不到标准。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1-15日龄喂肉雏鸡料的方法加以解决 五、做好断喙工作:雏鸡应于8日龄断喙,6周龄时再修剪一次,可有效地防止啄*。 治疗:可在饲料中加入2%石膏粉或1%硫酸钠或1%食盐,连用3-5天 查看原帖>>

小鸡老是打架是什么问题

你好,鸡是天生好斗的动物,而且很多鸡会争斗的很凶,所以才会有斗鸡这样的鸡,才形成了斗鸡这种竞技。

如果小鸡老是打架,如果是两只公的话,可以把经常打架的分开喂养;如果是一公一母,抓住那只比较厉害的吓唬吓唬它,这样就不容易争斗。如果小鸡比较多的话,那就让它们适者生存好了,打斗的久了,可以分出来胜败,失败的那只以后就不会主动挑事。

鸡吃鸡毛是什么原因

鸡啄毛怎么回事

1、饲养场的母鸡终其一生都会生活在狭窄的笼子里,最大限度地生产下蛋,直到它们再也生不出来。这些母鸡因为环境恶劣加上必须不停生产,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会自行啄掉身上的羽毛。

2、鸡有体表寄生虫,主要是鸡虱和螨虫。螨虫在皮肤下,会导致皮肤发炎,发痒。

3、饲养密度大。所以圈养鸡时不要养殖密度过大,导致行动自由受限。

4、饲料和水供应不足,饲料营养失衡。 营养因素,日粮营养不全面,如蛋白质含量偏少,氨基酸不平衡,尤其是含硫氨基酸缺乏,粗纤维含量过低;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食盐不足,玉米含量过高,食槽、水槽太少,争食抢水等都是引发啄癖的因素。

扩展资料:1 、被啄的鸡,一般是鸡舍中个头偏向,发病或者体质弱的鸡,才会被欺负。这样的鸡,也是潜在的发病源。可以隔离出来,一方面有助于弱鸡的恢复,减少死亡,同时减少交叉感染。

2、当鸡舍密度小,光线暗的情况下,鸡的好奇心就不会那么重,同时给鸡舍放入少量的青饲料,吸引鸡的注意力,鸡的精力放到青饲料上,相互之间就不会啄的很厉害。采用合理的养殖密度,一般每一1000只鸡需要60~70平方米的圈舍,用人为措施遮挡室外光线,室内晚上照明的电灯瓦数不宜过大(灯不能太亮)。

3、鸡的寄生虫问题,是慢性消耗性鸡病,50日龄以后的鸡,定期的驱虫,可以减少鸡的肠道病发症,鸡的抵抗力上升,营养吸收更彻底。

4、饲料和水供应要充足,但也不能浪费,常在鸡的饮水里补充维生素和氨基酸。全价料要比单喂粗粮效果要好,到中期后,可以在饲料里同时混加粗粮。

5、在30日龄左右对小鸡进行切嘴,可以减轻鸡群里相互啄毛。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母鸡压力大爱啄毛:女子为鸡织五颜六色毛衣过冬

我家的公鸡为什么总是互相啄,急急急,在线等?

公鸡相互啄,一般有几下几个原因。

1.寄生虫感染:

一些体表的寄生虫感染也会造成奇痒而引起鸡啄羽。预防可以定期的给鸡子驱虫一般在20--40天驱虫2次。

2.饲养管理不当

鸡粪清除不及时,发酵产生毒素、氨气等有害物质,**鸡体表皮肤发痒,圈养、羽毛脏乱、污秽也能造成自啄,转而互啄。

预防可以定期的清理鸡粪,做好消毒

3.营养缺乏

饲料单一或日粮营养配比不合理,造成蛋白质含量不足或含硫氨基酸缺乏,无机盐、维生素不足或因长期不补盐,饲喂时间不固定,时饱时饥等。另外,钴元素缺乏而造成的鸡脱毛症也易诱发鸡啄羽现象。预防可以在食料里加入速补增加多种维生素和提高鸡子免疫力

4.蚊虫叮咬

夏日蚊子、苍蝇等大量繁殖,并叮咬鸡使其体表奇痒而引起啄癖。因鸡翅尖部的大毛刚好在24日龄左右开始生长,故此部位被啄最严重,造成出血、毛囊受损等。可以在鸡舍放入秒杀苍蝇来避免苍蝇和蚊虫。

5.环境条件差

如饲养密度过大,运动不足、过热、过湿,圈舍通风**,氨气和二**碳浓度超过鸡群耐受程度,光照过强,光线明暗分布不均或光色不适宜等。预防,可以保温通风和控制密度

晚上家里的鸡打架是怎么了?有什么预兆

没什么预兆,晚上家里鸡打架,你可能开灯了,有光线了,把灯关了,它们就不打架了!

家里养的鸡,下了蛋就吃了是怎么回事

产蛋的母鸡吃鸡蛋多是因饲养管理不善造成的,归纳起来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饲料中矿物质含量不足。尤其是钙、磷、食盐及其他微量元素缺少,易出现产蛋母鸡抢食鸡蛋等异食癖。 二是日粮中动物性蛋白质偏多,如果经常喂鱼、肉等动物性饲料的鸡,易发展到吃刚生下来的鸡蛋。 三是饲料中蛋白质缺乏,或氨基酸不平衡,产蛋母鸡就会食鸡蛋。 四是饮水不足。如果母鸡经常处于**状态,为了补充水分,也容易食鸡蛋。 五是日粮中粗纤维偏低,或者经常不喂砂砾,尤其是农村冬季由散养突然转到圈养或笼养的鸡,最容易出现食鸡蛋的现象。 六是产蛋箱数量不足,蛋产在地上,一旦出现破损,也会造成产蛋鸡食鸡蛋。 七是强光照明,引起产蛋母鸡烦躁不安,促进产蛋母鸡到处乱啄,甚至啄食鸡蛋。 为了预防产蛋鸡吃鸡蛋,应采取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一是在日粮中,矿物质含量要充分。日粮中钙应占3.5~4.0%;磷应占0.6%;盐应占0.37~0.5%。 二是日粮中,要保持蛋白质充足和氨基酸平衡。要求每只产蛋母鸡每天要有340毫克蛋氨酸,700毫克赖氨酸的含量。 三是饮水要充足。每天要保持清洁饮水,做到供水充足。 四是产蛋鸡的日粮中,要有3%~4.5%的粗纤维含量。 五是要准备充足的产蛋箱,放在光线较暗的地方。 六是要保持产蛋鸡的生活环境相对稳定尽量减少应激反应。

蛋鸡啄鸡蛋怎么办

首先,应该弄清楚蛋鸡啄蛋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进行治疗。
母鸡刚产下蛋,鸡群就一拥而去啄食,有时产蛋鸡也啄食自已生的蛋,主要发生在产蛋盛期。多由于日粮中蛋白质、钙、食盐不足,常伴有薄壳蛋或软壳蛋。或开始啄破损蛋直至发展到啄完好的蛋。
(1)及时移走啄癖鸡,单独饲养。
(2)断喙。首次断喙在7~10日龄,二次断喙在12~14周龄进行。尽量把喙修成斜面,既防止啄癖,又可以节省饲料,同时在饲料中添加VC和VK防止应激。
取生鸡蛋皮3一5个,操碎后放进锅里炒糊(不可妙得过于焦糊),取出趁热立刻喂给啄蛋的鸡
(鸡特别爱吃),一次见效。治鸡啄蛋**
取生鸡蛋皮3—5个,揉碎后放进锅里炒糊(不可炒得过于焦糊),取出趁热立刻喂给啄蛋的鸡(鸡特别爱吃),一次见效

在日常饲喂中《维生素和增蛋类药物》添加量过大也会引起啄*,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养鸡场鸡啄鸡怎么办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