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唐山哪里有母猪采食槽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母猪绝育针在猪哪个部位打(给猪打什么绝育针)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母猪绝育针在猪哪个部位打
母猪绝育针在猪猪耳朵背面的内侧,靠近脑袋的位置。原则是针头的长度应大于猪的皮厚加脂肪层的厚度,至少还要长25px,才能保证将药液注射在肌肉内。
因猪皮下有较厚的脂肪层(肥膘),而脂肪层内血管很少,如将药液注射在其内,很难被吸收,不仅不能发挥治疗作用,而且延误了病情。故作肌内注射时,一定要根据猪的大小,肥瘦,选用一定长度的针头。
猪打针方式:
①肌内注射法。选择猪耳根后或股内侧、臀部某个位置为注射部位,5%碘酊消毒后,用75%酒精棉球脱碘,右手持注射器垂直刺入后,注入药液或**,拔出针头,用碘酊棉球消毒。大猪一般用6号针头,**9号,仔猪用12号针头,针头刺入的深度视猪的大小和肥胖程度而定。
②皮下注射法。大猪站立保定,仔猪徒手保定,在耳根外或股内侧、肘后注射部位剪毛,5%碘酊消毒后,用75%酒精棉球脱碘,左手捏起注射部位皮肤使成皱褶,右手持注射器由皱褶基部刺入2~3厘米,注入药液或**,拔出针头,用碘酊棉球消毒。
③静脉注射法。将猪保定,将耳朵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后,左手拇指和食指**耳大静脉近心端,右手弹静脉使其努张,然后用6~8号针头与静脉水平方向平行刺入静脉,连接注射器,徐徐注入药液。用输液器输液时,需用医用胶布固定针头,防止针头脱落。
④腹腔注射法。大猪站立保定,小猪侧卧保定,但需将后驱垫高,腹部待刺部位用5%碘酊消毒后,用75%酒精棉球脱碘,右手持针稍向骨盆腔入口方向刺入腹腔,将少许药液滴入针座孔,药液流入,说明针头进入腹腔,连接注射器或输液器注入药液。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猪
猪的生活习性
猪有群居生活的习性,合群性较强,这样加强了它们的模仿反射,不会吃料的仔猪跟随会吃料的仔猪吃料。同时,群体互促作用明显。例如,群饲猪比单饲的猪吃得快、吃得多,增重也较高。因此,猪宜群饲而不宜单饲。在组群时,群内个体体重差异不宜悬殊,更不宜把不同品种的猪混合编群管理,以免拒食或采食时不均匀,造成生长发育不整齐。当一头陌生的猪进入另一群中,这头猪便成为全群猪攻击的对象,攻击往往是严厉的,轻则致伤,重则致死。猪的争斗行为多受饲养密度的影响,当猪群密度过大,每猪所占空间下降时,群内咬斗次数和强度增加,从而影响采食量和增重。新合群的猪群主要是为了争夺群居位次而争斗。在人们的传统想法中,猪是“污物”。事实并非如此,猪是所有家畜中最爱清洁的动物,通常要保持其睡窝清洁、干燥,并避免被粪尿污染。猪的排粪和排尿都有一定的地点,决不会在吃、睡的地方排泄粪便。猪在宽敞的圈舍里时,经常选定一个角落排泄,并在靠近水源、低湿的地方排泄。
(二)猪的营养需求基因型和饲养环境、生理阶段等不同,猪的营养需要有别。猪的营养需求在生产过程中,可分为仔猪、生长猪(包括生长肥育猪和后备猪)、母猪(包括空怀母猪、妊娠母猪、哺*母猪)、种公猪。
建猪舍申请怎么写
××县国土资源局:××养猪场项目属××环保节能型项目,该项目建成对推动农村环保节能养殖生产具有重意义,该项目位于××县××乡(镇、办事处)××村,拟占用农用地××公顷(其中:耕地××公顷)、建设用地××公顷、林地××公顷、未利用地××公顷),共计××公顷。现该项目的前期相关工作已完成,特向贵局提出申请,并提供如下相关资料。
1、用地申请;
2、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批复或核准文件;
3、建设单位有关资质证明;
4、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5、有资质的单位提供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和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及其备案材料和评审意见;
6、建设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7、环保、林业等有关部门的审批文件(涉及林地的);
8、有资质的单位出具的拟征(占)用土地的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和勘测定界图;
9、补充耕地方案或说明材料,涉及25度以上坡耕地的,提供证明及确认材料;
10、经批准的土地复垦方案及相关材料;
11、经批准的社保方案及相关材料;
12、土地预存款缴费凭据;
13、其他相关资料。
申请单位:
××年××月××日
母猪一天要吃多少料?
母猪喂料的多少根据母猪所处阶段来定1.母猪配种当天立即降低饲喂量至1.6-1.8公斤/天,转喂怀孕母猪料(粗蛋白含量14%)。
母猪获得的营养总是优先供应给发育中的胚胎,而胚胎的需要量又很小,在通常情况下,妊娠期的营养水平不太可能影响窝产仔数。
2.配后40-60天,喂怀孕母猪料2.0公斤/天。
3.配后60-90天,喂怀孕母猪料2.0-2.5公斤/天。
母猪怀孕35-90天阶段是生长、机体储备、体况调整恢复时期,对过肥或过瘦的母猪适当地进行减料或加料,使怀孕母猪在分娩前达到良好状态,各胎次母猪分娩时的P2背膘厚都应为18-19毫米。
4.怀孕90天—喂哺*母猪料2.5-3.0公斤/天。(日粮粗蛋白含量16%)
①此阶段是胎儿的快速生长和*腺生长期,建议无论小母猪还是母猪,应采食9500千卡消化能/天。
②产前母猪喂料过多会使母猪产后食欲降低,采食量减少,影响母猪泌*量。
③通过产前母猪增加饲喂量提高仔猪出生体重的做法成本不合算。
5.哺*母猪—饲喂量以3Kg+330g×带仔数/头母猪计算。少喂多餐或自由采食的饲喂方法。
①哺*期间母猪要尽量增加饲喂次数,如分4-6餐饲喂。夏天早晚多喂,中午少喂。
②哺*期母猪掉膘过多会影响断奶后**正常和下一胎产仔数。带仔多和瘦弱母猪尽量多喂。
③夏天由于母猪食料减少,要注意调整饲料营养。
④注意清理食槽剩料,防止母猪食用霉变饲料。
6.哺*母猪—饲喂量以3Kg+330g×带仔数/头母猪计算。少喂多餐或自由采食的饲喂方法。
①哺*期间母猪要尽量增加饲喂次数,如分4-6餐饲喂。夏天早晚多喂,中午少喂。
②哺*期母猪掉膘过多会影响断奶后**正常和下一胎产仔数。带仔多和瘦弱母猪尽量多喂。
③夏天由于母猪食料减少,要注意调整饲料营养。
④注意清理食槽剩料,防止母猪食用霉变饲料。
7.断奶母猪—母猪断奶当天减低喂料量至3.0-3.5公斤/天,喂哺*母猪料。
扩展资料:
母猪的选择方法
1、根据市场需求,结合饲养管理水平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母猪品种。如育肥猪拟运往大中城市销售,或与大型屠宰加工企业合作,对屠宰率和胴体瘦肉率要求高,就要选瘦肉率较高的引进品种杂交母猪,如长大二元母猪或者大长二元母猪,也可饲养培育品种母猪;如果对瘦肉率要求不高,可以选择地方品种与引进品种的杂交母猪。养猪技术缺乏、经验少的养殖户,宜选择适应性好,抗病抗逆性能强且生长育肥性能较高的培育猪种及其配套杂交组合。具备一定生猪养殖经验,有技术积累的专业化养殖户,建议选择长大或大长杂交母猪。
2、了解不同品**的繁殖性能特点进行选择。相比而言,地方品种和培育品种繁殖性能优势较引进品种明显。地方猪种性成熟早,排卵数多、产仔多,*头数多、泌*力强,**症状明显,繁殖力高。引进品****症状不明显,配种时间不易掌握,因不**、屡配不孕、产仔少或头胎猪断奶后不**等原因引起的淘汰率高,泌*力、护仔性等方面不如国内地方猪种,但其生产性能高。
3、注重后备母猪的个体选择。后备母猪适宜选择4-5月龄,体重50-75公斤的个体。此阶段的猪生长发育、体型外貌、生殖**及*头状况等基本定型,易于外观选择。选择后备母猪的主要外貌特征要求是:品种特征明显(毛色、 头型、 耳型等),体形良好、面目清秀、头颈较轻、体格健壮、背线平直;*头排列均匀整齐,有一定间距,没有瞎*头、副*头,有效*头6对以上;生殖**发育良好,外*较大且下垂;肢蹄结实,无明显跛行和蹄裂。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所选母猪的健康状况。最好对已选好的母猪进行血样采集,送具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后,再根据结果进行取舍。一般应从防疫制度完善且执行严格的**场引进**,**来源于非疫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母猪
母猪的定位栏,产床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母猪定位栏以及母猪产床围栏都是用铁做的,上面可以镀一层锌,比较结实耐用。下面铺的是漏粪板,母猪位置用铸铁漏粪板,小猪位置用塑料漏粪板即可。母猪产床的管壁有国标的和非国标的,一般非国标是1.8mm厚,国标是2.5mm厚。对于长度来说,主要有2.1*3.6m的和2.1*3.7米的,如果要其他规格的,可以让其定做的。我家现在用的农盛乐母猪产床,是**的,有产床腿,横梁,花梁,围栏,塑料板,铸铁漏粪板,仔猪保温箱,电热板,母猪食槽,仔猪食槽等配件,基本上是拿回来可以直接安装使用了。
国标2.75mm壁厚2.1*3.7米农盛乐母猪产床配件主要有: 球墨铸铁人字腿10根,2.1米球墨铸铁横梁8根,1.85米球墨铸铁花梁4根,50*70纯白色加重型原生塑料漏粪板*15块,60*70全实心球墨铸铁板*2块,60*70全漏球墨铸铁板*2块,60*70半实心球墨铸铁板*2块,2.75壁厚热镀锌围栏一套,塑钢保温箱*2个,红色玻璃钢电热板*2个,母猪钢板食槽*2个,仔猪铸铁补料槽*2个,螺丝配件1套。本产床采用10个人字腿,有20个支点,是普通10个一字腿的2倍,是产床更加稳定。全部框架采用球墨铸铁件,比角铁横梁花梁更加耐用,不易被压弯。采用加重型原生塑料漏粪板,比复合料很耐用,母猪位采用3种不同的铸铁板,摆脱了普通产床的烦恼,母猪食槽位放置半实心铸铁板,更容易回收母猪浪费的饲料,中间采用实心铸铁板,避免了漏粪板缝隙夹*头对母猪造成的伤害。围栏采用热镀锌不易生锈,增加了本产床质量的稳定性。加长型产床2.1*3.7米,比普通产床仔猪位空间长10公分,仔猪的活动区域更大,更有利于仔猪成长,仔猪补料槽是铸铁的加重型,与塑料的相比更加耐磨耐用。希望对您有用哦。
如何养猪,该怎么样设置猪圈
FDSFSDFDFDS如何根据哺*仔猪的生理特点来饲养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哺*仔猪的生理特点及饲养技术作一简要的论述,以其提高幼猪的成活率。【关键词】哺*仔猪;生理特点;饲养哺*仔猪是指从出生到断奶前的仔猪。仔猪出生后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恒温到常温,从被动获取氧气和营养到主动吮*和呼吸来维持生命,生理上发育不完善,导致哺*期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生理阶段。因此,这一阶段是幼猪培育的关键环节。
1.哺*仔猪的生理特点
1.1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
与其他家畜比较,猪出生时体重相对小,还不到成年时体重的1%,而羊为3.6%、牛为6%、马为9%-10%,但猪出生后生长发育特别快。一般仔猪出生重在1千克左右,10日龄时体重达到出生重的2倍以上,30日龄达出生重5~6倍,60日龄增长至10-13倍或更多,体重达15千克以上。如按日龄的生长速度计算,第1个月比出生重增长5-6倍,第2个月比第1个月增长2-3倍,以第1个月增长最快。
仔猪出生后的快速生长,是以旺盛的物质代谢为基础的。一般出生后20日龄的仔猪,每千克体重要沉积蛋白质9-14克,相当于成年猪的30-35倍。每千克体重所需代谢净能是302千焦,为成年母猪 95千焦的3倍。
矿物质的代谢速率也比成年猪高,每千克增重中含钙7-9克,磷4-5克。
由此可见,仔猪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相对较高,对营养不全的反应也更加敏感。因此,供给仔猪全价的平衡日粮尤为重要。
1.2消化**及消化腺机能不完善
尽管哺*仔猪胃肠道生长发育很快,但比起成年猪来说还是不发达的,且排空速度快。根据这些特点,对哺*仔猪的饲养,应采取少喂勤添的方法,即每天饲喂的次数应多些,而每次的喂量应少些,以适应其“易饱易饿”的特点。
20日龄前的哺*仔猪胃液中有胃蛋白酶原,但因无**而不能活化胃蛋白酶,因此在胃中不能消化蛋白质。此时胃内只有凝*酶,能使*汁凝固,凝固后的*汁可在小肠内消化,天然*汁在小肠内不能被消化。直到40~45日龄,仔猪胃内才有**,才具备消化蛋白质的作用。
成年猪的消化液是在条件反射的影响下分泌的,即在看、听、闻的**下分泌消化液。而20-30日龄的哺*仔猪只有当饲料吃人胃内直接**胃壁时,才分泌少量胃液。为此,早补料、勤补料、补好料对促进仔猪胃液分泌、提高仔猪消化机能与生长发育极为有利,这也是提高仔猪断奶窝重与猪场经济效益的最重要手段。
1.3缺乏先天免疫力
初生仔猪体内基本缺乏先天性免疫力,而初* (产后3天内的*)中含有大量免疫抗体,只有及早吃到初*,才能使初生仔猪获得被动免疫力。仔猪3周龄左右才开始产生自体免疫抗体,此时母猪泌*量开始下降,*中抗体也开始减少,仔猪处于抗体转换期,极易得病,如患仔猪白痢等肠道疾病。
为此,在饲养管理上除了增加泌*母猪饲料中的蛋白质外,还应加强哺*仔猪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营养,搞好平时的清洁卫生及消毒防疫工作。
1.4体温调节机能发育不全
仔猪初生时,体温调节及适应环境的应激能力很差,特别是生后第1天,在寒冷的环境中不能维持正常体温,易被冻僵、冻死。
初生仔猪对体温的调节主要靠皮毛、肌肉颤抖、竖毛运动和挤堆共暖等行为,但仔猪的被毛稀疏,皮下脂肪又很少,达不到体重的1%,因此保温、隔热能力很差。
当环境温度低于临界温度下限时,体温靠机体物理调节已不能维持正常,此时就要靠化学调节增进脂肪的**、甲状腺及肾上腺分泌,进而提高物质代谢,增加热量的产生。如化学调节也不能维持常温时,便出现体温下降甚至冻僵。仔猪由于大脑皮层调节体温的机制发育不全,不能协调进行化学调节,因此其体温是在寒冷的直接**下降温的。同时,初生仔猪体内的能源贮备也是很有限的,每100毫升血液中,血糖的含量是100毫克,如吃不到初*,2天后可降至10毫克或更少,即会发生低血糖症而出现昏迷。即使吃到初*,得到脂肪和糖的补充血糖含量可以上升,但这时脂肪还不能作为能源被直接利用,要到24小时以后**脂肪的能力才开始加强,到第6日时,化学的调节能力仍然很差,从第9天起才得到改善,20日龄接近完善。所以对初生仔猪进行保温是养好仔猪的特殊护理要求。
根据仔猪的这一生理特点,当母猪是在冬季或早春产仔时,要特别注意搞好仔猪的防寒保温工作,提高仔猪成活率。
2.哺*仔猪的饲养
2.1及时吃足初*
初生仔猪不具备先天性免疫能力,必须通过吃初*而获得。让仔猪尽可能早地吃到初*,是初生仔猪获得抵抗各种传染病抗体的惟一有效途径,推迟初*的吸食,会影响免疫球蛋白的吸收。初*中除含有足够的免疫抗体外,还含有仔猪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初*中的*糖和脂肪是仔猪获取外源能量的主要来源,可提高仔猪的御寒能力;初*对促进代谢,保持血糖水平有积极作用。仔猪出生后立即放到母猪身边吃初*,还能**消化**的活动,促进胎粪排出。初生仔猪若吃不到初*,则很难成活。
2.2仔猪补铁、补硒
铁是猪所需的一种重要的矿物质元素。初生仔猪体内铁的贮存量很少,每1千克体重约为35毫克,仔猪每天生长需要铁7毫克,而母*中提供的铁只能满足仔猪需要量的1/10,若不给仔猪补铁,仔猪体内贮备的铁将很快消耗殆尽。给母猪饲料中补铁不能增加母*中铁的含量,只能少量增加肝脏中铁的储备。仔猪缺铁时,血红蛋白不能正常生成,从而导致营养性贫血症,导致抗病土下降,生长受阻,死亡率上升。所以需要从3-4日龄开始对仔猪进行补铁,补铁的方法很多,目前最有效的是给仔猪肌肉注射铁制剂,如培亚铁针剂、右旋糖酐铁注射液、牲血素等,一般在仔猪3-4日龄注射100-150毫克,2周龄时再注射一次即可。
在严重缺硒地区;仔猪可能发生缺硒性下痢、肝坏死和白肌病。可在仔猪生后3日内注射0.1%的**酸钠、维生素E合剂 0.5毫升/头,10日、龄进行第二次注射。注意硒是有毒物质,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上的使用剂量进行注射。
2.3铜的补充
铜是猪必需的十种微量元素,广它与机体造血机能和神经细胞、骨骼、结缔组织以及毛发的发育有关;仔猪缺铜会减少对铁的吸收和血红素的形成+进而引起贫血。仔猪对铜的需要量不大,通常情况下不易缺乏。在养猪生产中,添加高剂量铜还具有抗菌作用,并能提高仔猪的日增重。但是添加过量铜会引起铜中毒,添加量以不超过250毫克仟克饲粮为宜。
2.4水的补充
哺*仔猪生长迅速,新陈代谢旺盛,需水量较多;而*汁和仔猪补料中蛋白质和脂类含量较高,若不及时补水,就会有口渴之感,生产实践中便会看到仔猪喝尿液和污水,不利于仔猪的健康成长。可在仔猪补料栏内安装自动引水器或适宜的水槽,随时供给仔猪充足的饮水。
2.5提早开食补料
仔猪初生1周后,前臼齿开始长出,喜欢啃咬硬物以消解牙痒,这时可向料槽中投入少量易消化的具有香甜味的颗粒料,供哺*仔猪自由采食,其主要目的是训练仔猪采食饲料。开始补料后1周左右,仔猪才习惯采食饲料。提早开食补料,不仅可以满足仔猪快速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提高日增重,,而且可以**仔猪消化系统的发育和机能完善,防止断奶后因营养性应激而导致下痢,为断奶的乎稳过渡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