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人工养殖水蛭情况及全国的网络倍息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本人想养水蛭(蚂蝗),求问蚂蝗的饲养及价格(水蛭蚂蝗多少钱一斤)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本人想养水蛭(蚂蝗),求问蚂蝗的饲养及价格
一条大约0.5元,如果成批的买会便宜一些大约0.3元.也有成盆的,每盆20多元.只要给它吃活鱼就可以了. 一般在买鱼的地方就有买的,或上专卖店都可以,不过要提醒你:注易安全啊!
蚂蝗好养殖吗?
好养殖。
蚂蝗人工高产养殖技术:
一、选址建池
选择面南背北,避风向阳,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地方。小规模养殖可建水泥池,刚建好时不能立即投种,应注满水并加入食醋、尿素经一个月左右时间的浸泡,直至池壁长满青苔,这样池体中含碱物质才能清除。
二、种池准备
池塘周围接近水源处用富含腐殖质的疏松沙质土壤(必须非污染,非碱性),建成宽约60厘米的平台。池底铺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栖息,至少1/2以上的区域面积种上水草等植物。同时应设置深(40厘米以上)、浅(20厘米)水域,或每隔5米自池底将屋瓦正反相叠铺至平台处,供蚂蝗栖息及躲避高温、强光(新建池用)。为了增加水的肥度,供螺、蚌类、水草生长以及微生物的生成,每亩撒入发酵晒干的鸡、牛、羊、猪粪13立方米,放入池底并用泥土覆盖20厘米,放入清洁无污染的水。旧鱼池应清塘后或用茶饼、巴豆等药物杀灭水中的有害昆虫。提前3天用食醋10克/立方米或浓度0.4克/立方米优氯净或强氯精(鱼安)消毒,绝不可用生石灰。做好前期工作,再加上充足的阳光、空气和水,就能获得食物链的良性循环。这样成本低、效果好,食物链匹配的越合理,水质也越清新,溶氧也越充足,浮游及底栖动物的生长就越快,随之蚂蝗放养密度就能提高,为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
三、苗种放养
应到正规科研单位或信誉较高的养蛭场购买,或自繁。其小规模放养密度为:日本医蛭1千条/平方米;茶色蛭、宽体金线蛭1-3千克/平方米。种蛭要求个体肥大,以每条12-20克的青年蛭为最好,活泼好动、体表光滑、颜色鲜艳无伤痕。个体在35克以上的老蛭应淘汰。若亲自到购种场,建议您在距育种池1米处吹一口气,如能作出迅速反应为佳。如是大规模养殖,其放养密度为30-50千克/亩,约2400-4000条,只要食物链搭配合理,100千克/亩也是可以放养的。种蛭宜春、秋投放。
四、日常管理
1、投喂饵料。放种时即投放螺蛳、河蚌80千克/亩,因前期工作做得较好,这时基本上无需更多的工作。当幼蛭出茧而食料不够时,可投放畜、禽、鱼用饲料,或每天泼熟豆浆3-4次,5千克/100平方米,或喂些蚯蚓、昆虫、灭菌蝇蛆等,也可根据需要合理投食。只有日本医蛭才吸血(每周投放动物鲜血凝块放入池中,4小时后应及时清除残渣,以免污染水质)。蚂蝗耐饥性很强,一次饱食可15天不进食,能依靠体内储存的能量来维持新陈代谢,不会饿死。
2、调节水质。水源是蚂蝗生存的主要条件,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繁殖。7-8月水温较高,可考虑架设防晒网遮*。要注意适当换水,当水透明度小于25-35厘米时需换水,同时清理已死亡漂浮在水面的螺、蚌尸体。注意,很可能螺壳内有幼蛭,用镊子将其取出,以减轻对水的污染。
3、产卵孵化。蚂蝗在南方2月出土,长江流域3月,北方4月份,如温度过低常躲在枯草或平台附近的腐殖土内,10℃时伸展身体静伏于池塘内,游动时头端迎着水流。15℃左右时交配,头端方向相反,雄孔对着对方的雌孔,受精率约70%,因此并非每条都产卵,交配后约1个月开始产茧。交配和产卵期内池塘附近要保持安静,否则易造成蚂蝗产空茧,孵化期内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在此期间的水位低于平台10厘米左右,直至幼蛭全部出完,即使暴雨淹过平台,应于3天内复位,否则将会造成卵茧内的幼蛭窒息死亡。受精蛭产2-4个卵茧,呈椭圆形,大小约为28毫米x20毫米,茧重1.5克,茧内幼蛭30条左右,约经20天左右即孵出幼蛭,3天后可自行采食螺、蚌类的体液。水温达30℃蚂蝗停止生长。
4、自然越冬。蚂蝗耐寒力较强,一般不易被冻死,气温低于10℃便钻入潮湿疏松的泥土中越冬,也有的在池底淤泥中越冬。一旦进入越冬状态,禁止进入越冬区域搅动,防止破坏蚂蝗越冬环境。为防止温度偏低,冰冻达越冬层,可在平台上覆盖厚约5厘米的水生植物或碾碎的麦秆保暖。水面结冰,应经常破冰,以保持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此外有条件的可利用大棚、地热水、太阳能热水器保温越冬。这里值得提醒的是蚂蝗必须经过1-3个月的冬眠才能产卵。
5、天敌与疾病的防治。天敌为鱼、虾、蟹、田鼠、蛙类、黄鼠狼、蛇等,可用微电网防治及工具捕捉。
现在养殖水蛭前景怎么样,一亩地成本大概是多少,销路怎么样啊?求大神解答,谢谢!
水蛭现在药材市场统货收购已经达到1200左右一公斤了,折算鲜水蛭约240元一公斤。前景很好,但水蛭养殖风险成本非常大,一个不小心全部跑光死光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你真有心养水蛭,最好先去水蛭养殖场学习一年(包括但不仅限于过冬技术),有了8成以上把握,再开始自己养殖。
寻找水蛭
水蛭又名蚂蟥,是一种吸血环体动物。在野**到蚂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蚂蟥叮人吸血后容易引起感染,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同是在遭到侵袭时,冷静地处理。
蚂蟥分旱蚂蟥、水蚂蟥、寄生蚂蟥三种。前两者是常遇到的。旱蚂蟥的“老巢”多在溪边杂草丛中,尤其是在堆积有**的枯木烂叶和潮湿隐蔽地方的为多。这些家伙平时潜伏在落叶、草丛或石头下,伺机吸食人畜血。水蚂蟥则潜伏在水草丛中,一旦有人下水,它们便飞快地游出附在人畜的身体上,饱餐一顿之后离去。
当这些“吸血鬼”叮在你身上时,你千万别用手去把它拔下来,那是很愚蠢的做法。因为蚂蟥有两个吸盘,很可能你会适得其反,令它吸得更紧。同时硬拔,会让它的口器断落于皮下,引起感染。
把蚂蟥弄下来的方法很多。你可以拍拍手臂大腿或其它被叮咬的地方,这种震荡会蚂蟥会脱落。
用浓盐水涂在蚂蟥身上是一种常见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蚂蟥身上涂肥皂水、烟油、酒、醋等等。很快,蚂蟥就会掉下地来。
用火也可以让蚂蟥吃不消,用火柴烤一下它,它便受不了。
蚂蟥脱落以后,对于被叮咬的伤口要进行必要处理,不然引起感染便麻烦了。涂一些碘酒或酒精消毒。如果没有这些东西的话,也不用着急,教你一个土方,用竹叶烧焦成炭灰,或将嫩竹叶捣烂敷在伤口上,一样可以达到防感染和止血的目的。
虽然我们有对付蚂蟥的办法,但被它叮咬,吸一通毕竟不是件舒服的事,所以最好是做一些防备工作。
穿长裤,并且把袜子套于裤腿外,扎紧裤脚,因为蚂蟥是无孔不入的。*露的地方要涂抹防蚊剂或防扩油膏。当你全身都散发出这种味道,蚂蟥便敬而远之。
小斑点,纵纹是由断成一小节一小节的棒状纹所组成,腹面暗灰或淡黄褐色,无斑纹,体前后各有一个吸盘,很发达,前吸盘的**为口,后吸盘的背侧为*门。
(2)医蛭身体共分27体节103体环,生殖带不显著,在第X—Xlll节(第28—42体节)占15环。眼点5对,雄孔位于31/32环沟,雌孔位于36/37环沟,两孔彼此相隔5环,肾孔17对,体壁像蚯蚓,体腔退化消化、背血窦、腹血窦和侧血窦代表缩小的体腔。
(3)医蛭科中体腔进一步被实质组织占据,真正的血管系统已完全消失,血体腔液通过体腔的定型管道循环,血体腔系统主要由一根背血体腔管,一根腹血体腔管、两根侧血体腔管,以及一些粗横连接支和皮下血体腔细支组成,侧血体腔在身体两侧从尾吸盘伸头部,管道比较粗大,多弯曲,特别在体后1/3都具有能收缩的次生肌肉性壁。
在蛭纲中,体腔大多由肌肉、结缔组织或葡萄状组织构成复杂的管道网,在一些水蛭的成体中可以看到明显的间隔体腔和隔膜,有纵走的背、腹血管以及身体前、后端的血管环,是完全封闭的系统,形成体腔和血管两种充液循环系统。在蛭纲中所谓窦是指血管系统内的腔,而腔隙则是指体腔系统的腔,这种区分在肠部特别重要。血液在背血管中流向前,而在腹血管中流向后,体腔液的流动是通过水蛭的运动以及背腔隙和**腔隙里背血管的搏动来实现的,体腔液执行气体交换、运输养料和排泄的功能。
(4)蚂蟥以皮肤为呼吸**,进行体表呼吸,除前后端的几个体节外,体中部的第Vll—X、Xlll节,每节有一对大肾管,故共有17对肾管。
(5)神经系统:为链状神经系统。环节动物是首先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无脊椎动物。在水蛭中,神经细胞体部都集中在神经节内,神经元为单极类型,细胞分布在神经节的表面,神经节**称髓部,为神经纤维丛所构成,这与脊椎动物的脊髓不同,脊髓的神经细胞体在**灰质内,纤维在外围的白质内。
在环节动物中已发现一些普通的化学递质,而且证明,5-羧色胺对水蛭的特殊行为有影响(摄食、引起游泳等),因此5-羧色胺可能是一种神经调整(调剂)物。
(6)生殖系统:雌雄同体,雄性生殖**有精巢10对,在第Xll—XXl节内,各有输精小管通入腹神经索两侧的输精管,输精管由后向前平行延伸至前端膨大的贮精囊,再到细的**管然后进入*茎,在**管的细管汇入膨腔处的壁上有疏松的前列腺,其分泌物可包囊**。
雌性生殖**有卵巢一对,由两条输卵管在第Xl节内会合成总输卵管,通入膨大的*道末端,开口于雌孔[3,4]。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目前水蛭养殖的前景如何?
以目前养殖3333㎡(5亩)宽体金线蛭为例,介绍水蛭养殖的大致经济效益。租赁土地资金为0.3万0.4万元,基地开挖0.4万元,防逃网0.25万元,大部分饵料可以自己养殖,初期需要购买,费用大约0.3万元,施用农家肥0.05万元,种蛭250千克约8万元,管理费用1.2万元,消毒0.02万元,水电费0.15万元,总计投资大约10万元。投资大小决定着养殖规模大小,其养殖效益不是看场地大小,而是看亩投放的水蛭种苗来确定,只有种蛭繁殖,幼苗长大,才可以增重。上市时,按亩产50千克,每千克60条,每条产70条幼蛭,每条幼蛭10克来计算,则年产量为60*50*70*10+1000=2100千克,收获3040千克干品,目前水蛭干品价格为700元/千克,减去基本费用和种蛭投资,第一年可以基本保本。如果坚持饲养,效益定会逐年增长。水蛭虽然生命力强,然而一旦水源被污染,极有可能“全军稷没”;水蛭虽然繁殖率高,但真正养殖成功并不容易,我国水蛭养殖尚处于研究阶段,技术还不成熟。水蛭主要有宽体金线蛭、医用蛭、茶色蛭3种。前一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后两种黄河以南分布较多。茶色蛭形如柳叶。有些推广商把性猛嗜血的医用蛭和体大温和的金线蛭混为一谈,引种者要注意分辨。药市交易和人工养殖的主要是宽体金线蛭。此蛭在野生状态极易捕捉,晚春季节常于夜晚浮于水草或水边不动。
人工养殖水蛭要达到规模化、实现产业化,首先关键是开发优良品种,同时应用科学的生物繁殖技术来扩大水蛭优质种群的数量,尽快地把成熟的养殖技术推广到农村养殖户中去,引导广大农户依靠科学技术发展水蛭的人工养殖。
从风险规避方面来讲,水蛭饲养两年以上才有繁殖能力,20克以下的最好不要引种,15克以下的绝对不用,6月份后不应引利,以免引进巳排过卵的蛭或幼蛭,使当年不见效益。其次,引种户应到药材市场亲自考察了解,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这是特种养殖的致富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