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养殖大棚鱼塘如何搭建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大棚养鱼池怎么建设?(大棚养鱼池怎么建设好看)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大棚养鱼池怎么建设?

、渔池建设应缩短战线
集中人、财、物用于重点区位的渔池施工;施工一处完工一处,特别注意渔池的整形与夯实。要避免施工建设中的盲动性,摊子不宜铺得太大,否则建成半拉子工程,生产经营活动无法展开。
第二、渔池工程造型多样化
渔池工程的造型常为长方形、坑塘式,以便充分发挥养殖水体的立体效益。单口渔池面积可在10亩左右,池深2.5-3米,长宽比5∶3,边坡系数2-3,池埂宽5-10米,每口渔池挖方量约5000-6000立方米。渔池施工造型可先易后难,搞点过渡性的渔池,如,“回”字型、“高低型”、“井”字型、“田”字型等形状,它们特别适用于低洼湖田、沼泽、滩涂处的渔池建设。其中“回”字型渔池是最理想的过渡性渔池。
第三、排灌系统及时配套
一个完整的进排水系统应包括泵站、水泵、进水渠道等进水系统,以及涵管、排沟、排水闸等排水系统。此外,还有结合进排水系统设置的拦鱼设施。开春后,渔池工程建设由于时间紧,养殖生产季节又迫在眉睫,因此要求在工程总体部署与安排上,抓住关键部分的建设,如将排灌系统与渔池建设同步进行。在规划设计中,预留好排灌沟渠的位置。在具体施工建设中,重点建设好定型渔池的支渠、斗渠。总渠、干渠及排水沟可因陋就简,留待工程全部完工时建设好。在建筑形式与取材上,采用明渠形式,定位、定型渠道可用砖石材料;未定位、定型的就用土渠。对于拦鱼设施的建设,最好采用钢材制成的栅栏,基本要求是(鱼)拦得住,(水)流得畅、抗(风浪)冲击。
第四,保障能源动力供给
以10亩水面的渔池工程建设作为一个生产单元为例,按设计单产为750公斤的技术经济指标要求:每亩配套总动力1千瓦,配备0.3千瓦的增氧机,功率为13千瓦、口径为10厘米
的轴流站1座,以及口径15厘米、功率2.2千瓦的潜水泵3台,这样可保证7、8、9三个月的高温季节,每天可交换池水量的1/5左右,使池水的量与质符合鱼类生长的需要。
第五、科学选定养殖模式
对新开渔池,由于水质清淡,宜选用以草食性鱼类为主,杂食性类为辅,并适当配养滤食性鱼类的养殖模式。

养鱼大棚怎样建造?

养鱼大棚怎么建造?先挖好大棚鱼塘。然后用不锈钢钢管儿做棚架,上面盖上塑料薄膜。

大棚养鱼养殖新技术?

即采用塑料大棚保温养鱼。在池上空用钢管或竹子架起拱形大棚,用尼龙布密封,并在大棚两侧开棚门方便空气流通与人工投喂。  淡水鱼的大棚管理,主要是水温、水质、饲料投喂及防病的管理,在越冬期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适当更换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淅,同时要注意到水温的相对稳定,一次换水不宜过大,通常1/5不超过1/4。必要时泼洒水质改良剂。  ②及时清除残饵、粪便、杂物和死鱼保持越冬环境的卫生。  ③使用膨化配合饲料,饲料的蛋白含量要求在28%~30%左右。  ④因是集约化养殖方式,越冬的中后期增氧机应保持24小时开机。

大棚养鱼池怎么建设?

  4、鱼病防治  淡水白鲳在越冬期间病害较少,但在水温较低时(21℃以下)鱼体受伤不易恢复,也易被细菌感染发病,极易得小瓜虫病而造成死亡,应引起注意。定期使用0.7ppm硫酸铜亚铁合剂与1ppm漂**交替使用进行鱼病预防。

玻璃大棚内养殖鲟鱼水池砌筑方法?

一种规模化在玻璃大棚砌筑大型鲟鱼养殖池,包括池塘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本体(1)内竖直设置有隔墙(22),所述隔墙(22)将池塘本体(1)的内腔分隔成养殖腔(32)和缓冲腔(24),所述隔墙(22)的高度低于池塘本体(1)的内腔高度,所述隔墙(22)的底部设置有连通孔(28),所述连通孔(28)上安装有电磁阀(29),所述隔墙(22)的上部设置有多个水位调节孔(23),每个水位调节孔(23)内均安装有水位调节阀,所述鲟鱼砌筑养殖池需要设置养殖腔(32)内的底部安装有鸡粪层(33),所述养殖腔(32)的上部分别设置有进水管(6)和供氧管(16),所述进水管(6)上从进水端到出水端依次安装有过滤网(9)、调温器(8)和进水阀(11),所述调温器(8)内安装有制冷片(7)和加热棒(10),所述供氧管(16)上安装有制氧机(12),所述养殖腔(32)内的上部在沿着养殖腔(32)的内壁方向上设置有1圈布水总管(18),所述布水总管(18)与进水管(6)连通,所述布水总管(18)上竖直安装有多根与布水总管(18)连通的布水支管(20),所述布水总管(18)的内部安装有布氧总管(19),每根所述布水支管(20)的内部安装有与布氧总管(19)连通的布氧支管(21),所述布氧总管(19)与供氧管(16)连通,所述布氧支管(21)的底端封闭,且布氧支管(21)上安装有多个伸出到布水支管(20)外的喷气嘴(30),所述养殖腔(32)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和氧气浓度监测器(5),所述养殖腔(32)的上方设置有滚筒喂料器(15);
所述缓冲腔(24)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26),所述出水管(26)上安装有出水阀(27),所述缓冲腔(24)内安装有ph检测仪(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规模化鲟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腔(32)内的底部安装有紫外线杀菌器(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规模化鲟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本体(1)内从外到里依次设置有保温层(2)和防水层(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规模化鲟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本体(1)的上方安装有遮阳支架(17),所述遮阳支架(17)的上方铺设有遮阳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规模化鲟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腔(32)的上方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上方安装有太阳能供热装置,所述太阳能供热装置包括依次电

养彩霞鱼的大棚怎么建?

养鱼大棚怎么建造?先挖好大棚鱼塘。然后用不锈钢钢管儿做棚架,上面盖上塑料薄膜。

鱼塘建造与养殖技术

一、养鱼池塘的条件和建造工程

池塘时养殖鱼类栖息和生长的环境,直接影响鱼类的生理活动和生长,间接影响天然饵料生物的繁殖,两者都会影响池塘的鱼产量。

(一)池塘条件 饲养食用鱼的池塘和苗种饲养池有所不同,主要是面积不大,水较深,注、排水便利,水质容易得到控制。

良好的食用鱼池塘应具备以下条件:

1:水源和水质 水是养鱼的首要条件。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溶氧量高,不含超量有毒物质。

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的水源,加上池塘注、排水方便,这样的池塘有利于密放精养,提高水体载鱼量的鱼产量。

2:面积 面积大小的要求,以能满足鱼类生态和生长的需要为宜。渔谚说:“宽水养大鱼”,充分反映了池塘面积的重要性。

面积大,受风面也大,易使水面形成波浪,促使空气中氧溶入水中,增加水质的溶氧量和促进池水上下对流。

加速上下层水的混合,提高下层水中的溶氧量,这对改善水质,促进物质循环十分有利。

生产实践表明,池塘面积以6670平方米为好。池塘过大,投喂饲料时易造成鱼类摄食不均,水质也不易控制。

日常操作管理、成鱼起捕都有一定困难,鱼产品过于集中,影响鲜活鱼货均衡上市。

3:水深 渔谚说:“一寸水,一寸鱼”,反映了水深和鱼类生长、鱼产量的关系。具备必要的水深,是夺取池塘高产的重要条件。

但过深的池塘,下层光合作用弱,上下层水混合困难,下层溶氧不足,阻碍物质循环,降低池塘生产力,同时对新开挖的池塘也增加土方投资。

因此,池水过深也不好。池水深度一般以2.5~3米为宜。池塘面积较小时,水可略浅些。

4:池形和池坡 池形以长方形为好,长与宽之比以2:1或5:3为宜,这样便于投饲、起捕操作以及起捕网具的规格化,且能节省劳动力。

池子的方向,可根据地形和当地经常刮风的风向而定。因夏季多刮西南风,冬季多刮西北风,一般以南北向为好。

可使塘埂收到风浪冲击的面积大大缩小,同时池水受风面积增大,也有利于池水增氧。池底应平坦,略向排水方向倾斜,高差10~20厘米。

池塘埂面宽度为4~6米,中间埂面宽为8米,土地较多的地区还可适当放宽。塘埂上可留一定面积用于种植青饲料。

池塘坡度以1:2.5或1:3为好。沙土或沙壤土土质松散,可适当将坡度放大些,以减少塘埂倒塌的可能性。

养鱼大棚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淡水池养鱼用保温大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淡水池养鱼用保温大棚,包括养鱼池,所述养鱼池的上表面两侧均通过膨胀螺丝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内部设有对位槽,所述对位槽的内侧滑动套接有对位杆,所述对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棚,所述对位杆的内部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支撑杆的内部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旋钮,所述第一螺纹旋钮的另一端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槽的内侧,所述顶棚的内部嵌入有透明钢化玻璃。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内侧锚固有第一曲杆和第二曲杆,第一曲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壳,防护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端口位置轴连接有驱动轴,第二曲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轴座,驱动轴的另一端活动套接轴座的内侧,驱动轴的中部位置固定套接有联动套,联动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打料片。优选的,所述第一曲杆的另一端和第二曲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弧形板,弧形板的内侧通过螺丝连接有下料筒,下料筒的两侧均连通有下料管道,下料管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下料漏斗。优选的,所述顶棚的下端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端口位置轴连接有绕线盘。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