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对虾养殖怎么降氨氮呢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养殖水氨氮高怎么处理?(养殖水氨氮高怎么处理最好)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养殖水氨氮高怎么处理?
对虾养殖中氨氮过高求解
对虾养殖过程中氨氮过高比较常见,我也不清楚你所说的氨氮过高是在什么时期或者什么情况下的出现的,我就针对所有的情况专门写一篇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氨氮过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氨氮对水生物起危害作用的主要是游离氨,其毒性比铵离子大几十倍,并随碱性的增强而增大。而铵离子相对基本无毒。由于离子铵NH4+和非离子氨NH3在不同pH值条件下相互转换,因此在控制养殖水体氨氮积累的同时,应注意pH值的调节。水体中的氨氮在pH值为7的中性条件下,非离子氨仅为氨氮总量的0.55%,95%以上是离子氨。养殖过程中的氨氮来源:1,深井水很多地方的养殖塘都有抽取**咸水用作水源或者用于补充水体盐度和矿物质的习惯。很多深井水的氨氮含量都很高,严重的甚至达到2.0mg/L以上。2,肥水不当或者肥水过度没有针对池塘具体所缺,盲目的使用水产肥料;在气温和水温较低的早春时节,使用肥水后未见起色,又加倍补肥。尤其是使用如尿素,碳铵等化肥和大量鸡粪的池塘。3,重度消毒或者杀藻水色较肥绿的池塘使用较重的消毒剂后,水中的藻类短时间里大量死亡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出大量的氨氮。4,高密度标苗塘或者水中浮游生物旺盛虾苗比大虾滤食藻类的能力强很大,池塘中的轮虫和枝角类也同样具有非常强的滤食藻类能力。高密度的标苗或者浮游动物旺盛,导致吸收氨氮的藻类被虾苗和浮游动物吃掉,同时这些虾苗和浮游动物的代谢废物又增加了氨氮的来源。有时候养殖朋友看到水色比较清,又错误的肥水,导致氨氮的进一步升高。5,加水水源为水稻田河沟有时候加水进来后发现水中氨氮比较高,多为水稻种植者施用了较大量的化肥养殖过程中氨氮高的处理方法:1, 针对深井水氨氮比较高的池塘,进水后建议把增氧机多开几天,增加曝气。施用科沐“水毒净”10亩/瓶进行解毒,利用“水毒净”中的多元有机酸和EDTA,解除深井水中重金属的毒性。解毒后引进小球藻种或者老池塘水,如此操作,等水色肥起来后,氨氮就自然被藻类吸收利用了。2, 根据池塘水质的实际指标情况,正确的进行肥水,若出现因肥水过度导致的水体氨氮过高情况,可以选择多开增氧机的方法促进肥水速度。3, 使用强氯精,漂**等卤素消毒剂进行消毒后,建议使用硫代硫酸钠2亩/斤,用于去除水体余氯残留。如果是倒藻等原因出现的氨氮过高,建议使用“优水爽”(芽孢杆菌等)5亩/包分解水中有机杂质和老化藻类,活化水体。使用“菌活一号”(*酸粪肠球菌)发酵液泼水,20斤/亩,补充水体有益菌,降低水体PH。4, 对于浮游动物旺盛或者高密度标苗塘,建议早喂料,多喂料,少肥水。让虾苗和水蛛有足够的食物,让水体中的藻类能够抽空生长繁殖起来。水蛛旺盛的池塘不建议肥水,建议等水蛛高峰期过了后再开始肥水。标苗的池塘等过苗后再进行肥水。因为氨氮高,很多时候,水蛛高峰期过后和过苗后,水色很快就肥起来了。5, 进水时要多留意水源的水质,避免农田插秧施肥季节补水。尤其是有的地方福寿螺泛滥,水稻种植者甚至会使用高毒的五氯酚钠等水产违禁药品杀螺,这样的河水进入池塘后果极其严重。没放苗的池塘进了这种毒水,有的一个多月都试苗失败。
对虾养殖中如何避免养殖中后期水浓、藻类老化、水质和底质变差?
一、调节好虾池水质①pH值偏低时(<7.5),加换薪水,少量多次使用生石灰。连用2--3次,每天一次,每隔24小时监测一次pH值,直到调回理想数值,也可以使用速效肥水膏配合钙力神适当肥水并且逐步稳定pH值。②pH值不稳定,可使用强化多糖/虫草多糖+氨基酸营养液,稳定水体pH值,提高水的缓冲能力。③溶氧偏低,加注新水;合理开增氧机;关注藻类变化,视情况追肥,促进藻类光合作用;定期改底,减少底部耗氧,使用分解底改,超能底改,底加氧,遇到闷热、气压低、连绵*雨定期泼洒解毒百分百+底加氧,高温天气,在夜间10点前泼洒。④水体**酸盐偏高,适当减料或者停料1-2餐,全池泼洒熟石灰将pH值调到8.2-9.2之间,开足增氧机,全池泼洒强化多糖+克硝先锋,2-3天后,用氨基酸营养液或者速效肥水膏稳定水质。⑤养殖水体氨氮、硫化氢超标,适当换水,全池泼洒熟石灰,调节pH值,开增氧机,先用沸石粉与颗粒氧混合泼洒,第二天用速效肥水膏+钙力神全池泼洒。二、调节水色养虾中后期虾池水体保持透明度30—40厘米,此透明度反映池水藻类和肥度是最佳状态。①藻相不佳、突变 用强化多糖+速效肥水膏进行肥水保藻,保持透明度在750px左右。倒藻出现,说明底质老化,先排500px水,用分解底改+解毒120或者解毒倍爽进行改良底质,第二天使用海龙高浓芽孢菌+速效肥水膏混合泼洒,再将水加回原位②水质或者底质不佳 用底加氧,超能底改,解毒120,解毒倍爽,解毒百分百进行解毒调水。三、投喂优质饲料,减少水体污染1、坚持水质良好多投,水质差时少投或不投。2、风和日暖时多喂,大风、暴雨不喂或少喂。3、水温低于18℃或高于33℃时少喂。4、白天少喂,黄昏、晚上多喂。5、对虾大量蜕壳当日少喂,蜕壳1天后适当多喂。6、池内竞争生物多时适当多喂。在饲料中添加海龙三黄粉,强化多糖,黄金**等增强对虾体质,提高抵抗力。四、延长增氧时间,防止对虾浮头增氧不但是增加虾池水中的溶解氧,也是改善水质的重要措施。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对虾的生长,虾池对虾密度不断的增加,对水中的溶解氧需求量越来越大。养殖前期所配的增氧机数量也不一定够用,要根据养殖到中后期,当时南美白对虾的密度,适当增加增氧机的数量和类型。不但要在水体的上中层增氧,也要底层增氧,尤其虾池水深1.5米以上,除了配水车式的之外,要配一定数量的潜水式的增氧机,保证底层有充足氧气,防止底层氧气不足,发生偷死虾等现象。如果是高位池精养对虾,每亩每造(茬)产虾1吨以上,每亩要配增氧机1.5—2千瓦,采用水车式与潜水式的增氧机配置,一般比例是2:1为较理想。五、防控疾病的暴发 南美白对虾养殖到中后期丰收在望,由于养殖时间较长,虾池的水质较差。要采取预防虾病措施,如果不注意随时会发生虾病。具体的技术措施;1、要了解周围养虾情况,是否有虾病发生?排灌水设施是否受到污染?以便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2、加强巡池观察、检查。每次投饲料前后要检查对虾摄食和活动的情况。要坚持每天早晚巡池观察虾池水质情况、对虾活动情况,对于在池边游泳的对虾,要重点观察、检查,是否有病灶,从而采取有效措施。3、调节池水pH值。南美白对虾养殖到中后期,由于残饵、对虾排泄物多等原因。往往引虾池底质、水质変酸性,在淡水养殖区尤为明显,从而影响浮游藻类的生长和对虾蜕壳生长。要适当投放石灰,调节池水酸碱度到正常范围,有利对虾生长。4、根据对虾生长情况,要适当投喂保健预防疾病的药物,在水中适当施一些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中拌入抗应激维C、多糖、肝胆康等中草药等,增强对虾体质。5、检查池中异常的对虾,如果发现到病虾,要及早采取措施,有病早治,对症下药,防止蔓延。但是要注意防止滥投医,乱用药。
我想问南美白对虾养池水太浑浊好不好?如果不好的话要怎么把它调好?我池十亩水看起来好像是绿色的?
白对虾养殖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池水pH值过高,可施用降碱菌(醋酸菌及*酸菌制剂)或工业醋酸调节;pH值过低,可施用熟石灰调节;若pH值不稳定,上午和下午变化差值太大,可施用大理石粉、白云石粉(碳酸钙)和小苏打,以提高水体的缓冲能力(即增加水体中二**碳的浓度)。 2、水色发红、发白、发黑的处理。虾池水色发红是甲藻繁殖过盛,而水体发白一般意味着细菌大量滋生,发黑则是水质严重老化、有机物含量过多。 解决方案:先排掉50%的池水,在晴天上午施用强克202,3小时后加水,下午施用超级底净,晚上增加增氧机开动时间,72小时后再施用绿水利生素或益水宝(芽孢杆菌),水质即可转为正常。 3、防止“转水”和“倒藻”。在“转水”发生前,虾池水体表面暗淡,此时排水30-40厘米,施用活性黑土(腐植酸钠),再加水至原水位。养殖前期出现“倒藻”,主要原因是水体缺乏营养盐类,应施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保持水体透明度在25-30厘米;养殖后期出现“倒藻”,是因为水质老化,应先排水30-40厘米,施用益水宝,然后加水至原水位。 4、怎样抑制丝状藻。南美白对虾虾苗下池后,池底产生丝状藻,主要原因是肥水后时间过长,池水太浅,水质偏瘦。此时不能施肥,否则丝状藻会迅速长满整个池底,也不能使用药物。 解决方案:添加新水至水位达1米左右,每亩水面1米水深施用光合细菌5公斤,或从其他健康池抽水引进藻种,在晴天上午施用活性黑土处理水质,并遮挡阳光,再施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快速肥水,保持水体透明度20厘米,两天后丝状藻会因得不到阳光而死亡。 5、暴雨之后的虾池管理。台风、暴雨容易造成养殖池水体温度、盐度、溶解氧出现严重分层现象,pH值急剧下降,并可能产生底部缺氧,出现“倒藻”现象,对南美白对虾生长极为不利。 解决方案:暴雨过后要开启增氧机,用熟石灰调节池水pH值至正常,投饲量适当减少,也可以暂时停喂。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维生素C、对虾**净及生物酶活性添加剂等,增强对虾抗应激能力。 6、养殖前期不宜大排大灌。关于养虾能否“大排大灌”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论,但这主要看对虾体质、虾池水质和水源供应情况而定。南美白对虾养殖前期和中期(养殖60天以内),不宜大排大灌。养殖后期(养殖90天左右)水色浓,透明度低,可以进行大排大灌,排水量可达到或超过50%。但在疾病发生期,则不能大排大灌。 7、怎样提高淡水养殖成活率。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虾类,在淡水内养殖,生长速度和病害防治比海水养殖更具优势。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虾苗淡化技术和提高虾苗下池成活率技术。虾苗从海水到淡水,需要一个渐进的淡化适应过程,淡化时间不能过短。南美白对虾育苗场只能将盐度淡化到2-5‰,养殖场要设置小水池(30-50平方米),配制与育苗场盐度相同的人工海水,用工业盐和海水微量元素配制,也可用盐卤或自然海水配制。先将虾苗放到小水池中,投喂虾片或丰年虫,并充气以防缺氧,每天添加淡水,注意观察虾苗的反应,每天可降低盐度0.5-1‰,约经10天左右,盐度降到0.5‰以下时,虾苗适应淡水,可以从小水池转移到大池中养殖。在养殖后期,要控制蓝藻过度繁殖,防止水华危害。 8、虾池水体发光怎么办。造成南美白对虾养殖水体发光的原因是发光细菌、发光甲藻和夜光虫大量繁殖。水体发光时,如果尚未放苗,应排掉池水,重新进水、消毒、培肥。已经放苗的水体发光池,应使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迅速培肥水质,使水体透明度保持20厘米以内,发光现象即可消失。 9、快速处理严重恶化的虾池底质。造成虾池底质严重恶化的原因有:养殖前期肥水过度,肥料施用过多;饲料投喂过多,饲料残留、粪便沉积;水质调控处理措施不妥,消毒剂种类和用量使用不当,杀灭菌藻严重,尸体腐烂,造成底质严重恶化,流质性淤泥过厚、发臭、发黑,水体透明度极低,各种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 解决方案:⑴每次排换水30厘米,连续2-3次。保持水深在1.3米左右,开启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利用水流的向心力,将淤泥推送到池塘中部,利用中间排污系统将淤泥排出池外,保持池塘四周底部干净。⑵使用绿水利生素等有益微生物活化后拌沙遍撒,让其沉入底部,分解**淤泥。捞除水面浮物。5天后,加水恢复到原水位。 10、辨因解决对虾游池问题。南美白对虾游池表现为虾沿池边不停狂游,直至体力衰竭,若处理不当,会发生重大损失。南美白对虾游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饲料投喂不足,产生饥饿性游池。判断方法:有部分虾沿池壁来回游动,寻找食物。解决方案:增加投喂量,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或利胃宝,并适量换水。 ⑵底质严重恶化,底部缺氧造成游池。表现症状为虾快速狂游。此时应检查池底,化验水质,看溶解氧、**酸盐、氨氮含量是否超标。解决方案:排换水30厘米,开启增氧机,并施用绿水利生素、益水宝或中鱼高能复合菌等,改善水质。 ⑶习性性游池,每逢初一或十五,月缺月圆,潮涨潮落时,对虾会随潮汐的变化规律而活动频繁。这种游池不很强烈,但吃食量明显减少,1-2天可恢复正常。解决方案:在游池时排水30厘米以上,快速加水复位,同时停止投料,促进对虾同步脱壳,促进生长。 ⑷由于环境(气候、水质)突变或感染病症,虾产生强烈不适,引起应激性游池。解决方案:提高水位,施用活性黑土,在饲料中添加对虾**净和免疫多糖及生物酶活性添加剂等抗应激药物,采取防病措施,预防病害发生。 ⑸水下游池(也称暗游池)。这种情况很难发现,危害也大,需要养殖者认真观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迅速解决。 11、治病解毒防“死底”。南美白对虾养殖到50-60天,体长6-7厘米时,普遍存在“死底”问题。“死底”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种:感染桃拉**和**酸中毒。 解决方案:⑴排换水30厘米,用强克101消毒,连续2天;施用超级底净处理底质。⑵开启增氧机,3天后,施用硝化宝或硝化素,用沸石粉拌和,使之沉入池底。⑶在饲料中添加对虾**净或强肝灵和免疫多糖等,每天喂2次,连喂7天,“死底”现象会逐步减少,直至停止。在治愈后要勤观察,做好预防工作,否则会周期性出现死亡高峰。 12、弱毒性白斑病可以治愈。南美白对虾白斑病分细菌性白斑病和**性白斑病。细菌性白斑病采取常规方法治疗。**性白斑病又可分为强毒性白斑病和弱毒性白斑病。强毒性白斑病(又称硬壳白斑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具体症状:对虾全身布满白斑,斑点很有规律,呈花朵状,圆心明显,甲壳很硬,容易剥离,肝脏、胰脏肿大、糜烂。这种情况应果断处理,不得拖延。弱毒性白斑病可以治愈,主要是通过调节水质和增加虾体免疫抵抗能力。用强克101进行水体消毒,连续2次,用活性黑土处理水质。72小时后,用益生素、绿水之源活菌改善水质,辅以内服对虾**净、免疫多糖、维生素C等。切勿使用**性强的化学消毒剂,否则会加速南美白对虾死亡。 13、虾苗长不大重新放苗。南美白对虾虾苗长不大的原因有4种:⑴种虾近亲繁殖,引起虾苗严重退化。⑵育苗过程大量使用抗生素,或高温育苗(超过35℃)。⑶感染细小**,即患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症。⑷对虾饲料缺乏营养或配方不合理。 解决方案:对前3种情况,应及时处理,重新放苗。对第四种情况应更换饲料,适当投喂鲜活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利胃宝、免疫多糖,强化营养,同时加强换水,促进南美白对虾脱壳。 14、预防对虾缺氧浮头措施。南美白对虾对水中的溶解氧要求较高(4毫克升以上),一旦出现缺氧浮头,对虾免疫抗病能力和生长速度急剧下降,致病微生物趁虚而入,导致疾病发生。因此,南美白对虾养殖最忌缺氧浮头。在规模化的大型养殖场,每天都要检测水质,测定溶解氧含量。当水中溶解氧下降到2毫克升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缺氧浮头。小型养殖场或个体养殖户,应根据天气、水质、养殖密度、对虾生理状态进行综合判断,及时预防。对虾缺氧浮头有如下征兆:⑴高温闷热或*雨天气,气压下降;⑵养殖后期,池底恶化、水色较浓;⑶对虾摄食量突然减少,池壁有大量对虾静伏不动。 解决方案:缺氧浮头容易发生在早晨6点左右,在养殖季节,特别是恶劣天气,要加强巡池,发现南美白对虾有缺氧征兆时,立即开启增氧机,加大进水量,并拌沙遍洒高能氧。缺氧浮头现象暂时解除之后,使用超级底净或绿水利生素改善水质,防止再次缺氧。对虾养殖场应随时备用增氧剂。 15、快速控制池水氨氮和**酸盐。养殖水体产生氨氮、**酸盐和硫化氢的原因是:底质严重恶化,残留饲料、粪便和死亡生物尸体等有机物沉淀;由于使用消毒剂,水体生态系统失衡,有机物得不到完全**和分解。 解决方案:在养殖前期,使用绿水之源活菌调理水质,营造水体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养殖中期,使用益水宝或绿水利生素,改善底质和水质;养殖后期,使用硝化宝或硝化素,促进水体良性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并在饲料中添加对虾**净,提高南美白对虾活力。 16、软壳病防治方法。南美白对虾软壳病的症状为甲壳薄而软,壳与肉接近分离,有时壳下有积水,甲壳粗糙,病虾瘦弱,活力差。软壳病虾不耐运输,商品价值低。发病原因有:⑴投喂的饲料营养不全面,钙、磷比例不平衡,或者饲料投喂量长期不足,这是南美白对虾发生软壳病的主要原因。⑵使用某些杀虫剂不当,直接导致产生软壳病。⑶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含量过高,中后期水质恶化。 解决方案:⑴严把饲料质量关,选择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切勿投喂霉变过期饲料。⑵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和维生素C,适当投喂新鲜饲料。视对虾吃料具体情况,增加投喂数量。⑶加强排换水,定期施用芽孢杆菌、EM菌等微生物活菌制剂,并经常使用活性黑土改善水质和底质,维持水体生态系统平衡。⑷适当控制虾苗放养密度。养殖后期注意保养池底,防止虾池底质恶化。 17、非生物性鳃丝黑变防治方法。南美白对虾发生非生物性鳃丝黑变(俗称黑鳃病)的原因有以下4种。 ⑴中毒性黑变。养殖水体受到化学物质的污染,特别是重金属离子,如铜、镉、汞、锰等,氨氮、**酸盐浓度过高,pH值偏低,产生慢性中毒等引起黑变。解决方案:经常检测水质,使用清洁水源,定期施用沸石粉、活性黑土、超级底净、EDTA钠盐,以吸附和络合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⑵药物性黑变。由于使用药物不当造成,如高锰酸钾、硫酸铜用量过大,药物粘附于南美白对虾鳃丝表面,损伤鳃丝,引起黑变。解决方案:避免使用此类药物,或使用后加强换水,切勿超量使用。 ⑶营养性黑变。饲料中缺乏维生素C或维生素C含量不足,引起鳃丝黑变。这种情况比较常见。解决方案: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 ⑷环境性黑变。养殖水体淤泥、有机碎屑、残留饲料、粪便等有机污染物含量过高,粘附于对虾鳃丝,常伴有固着类纤毛虫,引起黑变。解决方案:强化换水,加强营养,开启增氧机增氧。定期施用绿水利生素等微生物制剂,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18、脱壳不遂症防治方法。南美白对虾发生脱壳不遂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种。 ⑴对虾感染慢性疾病,进食减少,体质衰弱,脱壳时体力衰竭,导致死亡。解决方案:在饲料中添加脱壳素、维生素C和免疫多糖。 ⑵ 水质**,底质恶化,池水长期处于低溶氧状况下,或夜间溶解氧偏低,水底有害物质含量过高,对虾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无力脱壳。解决方案:加强换水,换水后用超级底净、活性黑土处理水质和底质,2天后施用益水宝或绿水利生素,维持良好的水质和底质。 ⑶饲料缺钙或虾体钙代谢出现障碍,造成脱壳困难。解决方案:在饲料中添加利胃宝,适当投喂鲜活饲料,同时加强换水,增强南美白对虾对钙磷的吸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