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猪场附红细胞体检测仪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猪附红细胞体病能否传染给人(猪附红细胞体传染性强吗)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猪附红细胞体病能否传染给人

猪附红细胞体病

一、病原

附红细胞体有人认为是单细胞原虫的一种,属寄生虫,也有人认为是立克次氏体目,乏浆体科,属附红细胞体属,真菌类。目前尚未形成共识。一般以寄生宿主命名,但病原的种类与宿主之间的关系不甚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其形态呈环状、哑铃状、S形、卵圆形、逗点形或杆状。大小介于0.1-2.6um之间。无细胞壁,无明显的细胞核、细胞器,无鞭毛,属原核生物,2800倍显微镜下,可见分布不均的类核糖体。外有一层胞膜,下有微管(**镜下)。增殖方式有二**法,出芽和裂殖法。一般认为增殖发生在骨髓部位,但尚存在争议。常单独或呈链状附着于红细胞表面,也可游离于血浆中。附红细胞体发育过程中,形状和大小常发生变化,可能也与动物种类、动物抵抗力等因素有关。对干燥和化学药品的抵抗力很低,但耐低温,在5度时可保存15天,在冰冻凝固的血液中可存活31天,在加15%**的血液中于-79度条件下可保存80天,冻干保存可活765天。一般常用消毒剂均能**病原,如0.5%的石碳酸于37度3个小时就可将其**。

猪附红细胞体病能否传染给人

二、流行病学

附红细胞体病的出现在我国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近年猪的附红细胞体病有趋于严重的态势,很多猪场因此损失惨重。附红细胞体对宿主的选择并不严格,人、牛、猪、羊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且感染率比较高。 有人做过调查,各种阶段猪的感染率达80-90%;人的感染阳性率可达 86%;而鸡的阳性率更高,可达 90%。但除了猪之外的其它动物发病率不高。

猪附红细胞体病可发生于各龄猪,但以仔猪和长势好的架子猪死亡率较高,母猪的感染也比较严重。患病猪及隐**染猪是重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猪通过摄食血液或带血的物质,如舔食断尾的伤口、互相斗殴等可以直接传播。间接传播可通过活的媒介如疥螨、虱子、吸血昆虫(如刺蝇、蚊子、蜱等)传播。注射针头的传播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在注射治疗或免疫接种时,同窝的猪往往用一只针头注射,有可能造成附红细胞体人为传播。附红细胞体可经交配传播,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播。在所有的感染途径中,吸血昆虫的传播是最重要的。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疾病,仅仅通过感染一般不会使在正常管理条件下饲养的健康猪发生急性症状,应激是导致本病爆发的主要因素。通常情况下只发生于那些抵抗力下降的猪,分娩、过度拥挤、长途运输、恶劣的天气、饲养管理**、更换圈舍或饲料及其它疾病感染时,猪群亦可能爆发此病。

一般认为附红细胞体病多发生于温暖的夏季,尤其是高温高湿天气。冬季相对较少。最早见于广东、广西、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后来逐渐蔓延至河南、山东、河北、甚至新疆和东北地区。

如何区分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猪瘟?

弓从表现特征来说弓形体和猪瘟很像,但无包皮积尿。附红体身上出血点、后期发黄。弓形体能造成猪只气喘。形体猪瘟肾有出血点有出血点有出血点膀胱无出血点有出血点有出血点肝脏肿大、灰**条斑

肿大,散在针尖至黄豆大小的灰白或灰**坏死灶

肿大、紫红色肺无明显状无气肺、浆液多

紫红色或黑色外观:外观苍白或通体发红毛根有出血斑或锈斑,胯下尤为明显:粪便干燥:先拉稀后呈球状、低烧转为持续高烧,嗜睡、黄尿或血尿

全身蜡黄、后期败血,尿呈棕**胯下有针尖状出血点,全身后期败血严重,出现紫斑、尿呈浅**。

从表现特征来说弓形体和猪瘟很像,但无包皮积尿。附红体身上出血点、后期发黄。弓形体能造成猪只气喘。

猪蓝耳病与附红体病的区别

附红体病

1、附红细胞病简称附红体病,是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散发的热性、溶血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呈现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全身皮肤发红,故又称红皮病。病猪感染后可大批死亡。3、临床症状:体温升高到42℃,呈稽留热:病猪不愿走动,喜爬卧挤堆:呼吸困难,可视黏膜苍白,黄疸。全身皮肤发红,以耳部,鼻镜,腹部皮肤最为严重,有些猪耳部、腹下、腹股沟及四肢部位可见先发红后出现不规则的紫斑,指压不褪色。耳尖放血稀薄,血红蛋白浓度降低。2、治疗方案:**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3ml,静脉注射;血虫净外粉,每千克体重10mg, 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卡那霉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4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土霉素,每千克体重5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纳加诺尔,50kg体重1.5g,溶于7ml柴胡注射液中,肌肉注射。注意:对于病程稍长和症状严重的猪无效;土霉素每天每千克体重1.5g,分2次肌肉注射,可以连续应用,如果用来预防,可在每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600g,连续应用。

3、防治措施:预防该病的重点工作是灭蚊,驱蚊和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断尾时应注意器械的消毒工作;注射时应注意更换针头,减少人为传播的机会。

猪蓝耳病又称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动脉炎**科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引起的,由外国传入我国、严重影响养猪业的传染病,以繁殖障碍、呼吸困难、耳朵蓝紫、并发其他传染病为主要特征。由于春季温差大、气候异常,极易引发本病,加之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做好本病的预防十分必要。

临床特征:①母猪:发热、厌食,沉郁、昏睡,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咳嗽。妊娠晚期流产、死胎、弱仔或早产。产后无*,少数病猪耳部发紫、皮下出现血斑。个别母猪可见神经麻痹等症状。②育成猪:双眼肿胀、结膜炎,有眼屎或脓性分泌物,并出现呼吸困难,耳尖发紫、沉郁昏睡等症状。公猪感染后表现咳嗽、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急促,暂时性**减少和活力下降。③仔猪:以一月龄内仔猪最易感染。体温可达40%以上,呼吸困难,有时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后肢麻痹,共济失调,眼睑水肿,死亡率高达80%。④猪蓝耳病常继发猪瘟、附红细胞体等病,如果治疗不及时,猪只死亡率较高。

三、防治

1.不论是单一感染还是混合感染,圈舍消毒,加强饲养,减少应激是其重要环节,单纯控制达不到效果,只有配合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消毒可选用齐鲁百毒净;治疗可选用紫锥败毒针,每1kg体重0.3ml,连用3-5天;同时配合富络欣注射液以防止细菌性继发感染。

2.**预防:采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浓缩型:公猪,采精或配种前2-3个月首免,皮下或肌肉注射2ml/头,间隔20天后以同样剂量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每6个月免疫1次。母猪:配种前5-7天首免,皮下或肌肉注射2ml/头,间隔20天后以同样剂量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6个月免疫1次。仔猪:在21日龄时皮下或肌肉注射1ml/头。

怎样防治猪附红细胞体病?

什么是猪附红细胞体病?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立克次氏体中附红细胞体侵入血液,寄生在红细胞表面,使红细胞变形为星芒状、齿轮状或不规则形状,继而发生破裂的一种高热贫血性传染病。该病多经吸血昆虫传播。

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感染断奶仔猪和育肥猪,表现为持续高热,体温升高到40~41.5℃,患病猪只没有精神、无力、喜卧,吃食减少或不吃食,先拉干粪球、尿**,后拉稀下痢、尿红色,呼吸加快,黄疸、贫血,耳朵、腹下、腿内侧呈紫红斑,最后衰竭死亡,大猪病程10~15天,小猪死亡较快。在临床上,发病猪常与链球菌、弓形虫混合感染,病情复杂,死亡率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预防]

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认真做好综合防治措施。夏季常用速灭杀丁或溴氢菊酯杀灭吸血昆虫。在饲料或饮水中加一些群体预防**物,如1吨饲料加虫菌净1000克,调匀后饲喂,连喂5~7天,或1吨饲料中加精制土霉素500克+阿散酸100克+氟苯尼考100克,调匀后连喂5~7天。

[治疗]

(1)长效土霉素每千克体重20毫克,一次性分点注射。

(2)血虫净(三氮脒)按每千克体重5毫克,用生理盐水稀释成7%的溶液深部肌肉一次注射。

(3)益附清(多种磺胺)按每千克体重0.2~0.5毫升,一次肌内注射。

(4)30%安乃近每头5~10毫升+**胃复安注射液每千克体重1~2毫克+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10毫升混合,一次肌内注射。

以上药品分开应用,上午使用(1)和(2),下午使用(3)和(4),连用3天。也可用多西环素每千克体重0.1毫升+福易来每千克体重0.1毫升混合后,一次肌内注射,连用3天。

猪附红细胞体病怎样有效地治疗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哪些?

猪附红细胞体病怎样有效地治疗

猪场附红细胞体检测仪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