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斑节虾养殖重点在哪里呀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日本斑节虾养殖技术?(日本斑节虾的养殖技术)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日本斑节虾养殖技术?
1、清池消毒新挖的虾池,应及早放水浸泡,待池中的pH值稳定后再消毒;而对于旧虾池,则在收虾后,就应将池内积水排净,封闸晒池,并清除池中污泥和杂草,再消毒。目前用于消毒的药物主要有茶子饼、生石灰等。
2、培养基础饵料毒池后2-3天,便可进水施肥,培养基础饵料。一般应投入氮肥、磷肥和有机肥。常用的氮肥有尿素和硫酸铵、***,磷肥有过磷酸钙和汤姆斯磷肥,有机肥有鸡粪和牛粪等。氮、磷肥用量之比为3:1或3:2,每吨水施肥2-3克。前期3-5天施肥一次,后期7-10天施肥一次。以透明度25-30 厘米为佳。虾苗及幼虾阶段的水色控制应以稳定为原则,好能保持**或浅褐色。
水质的好坏是养虾成败的关键,在养虾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水质的变化。观测水质可以用透明度来做标准。在幼虾阶段透明度应控制在25-35 厘米,幼虾以后应在35-45 厘米,若虾体达到8-10厘米时,透明度小于30厘米,一周内就有可能出现黑鳃病。
斑节虾的养殖技术是什么?
1.处理虾池 先对虾池进行处理,选择废弃的池塘作为虾池,将池塘中的淤泥和水分清理干净,在进出水口安装铁丝网,以防止斑节虾逃脱。在虾池中用氯制剂消毒,一个月后,即可开始养殖斑节虾。2.投放虾苗 在养殖斑节虾时,必须挑选优质的虾苗,选择个头相近、生长健康的虾苗进行养殖。在投放前将虾苗装入一个笼子中,在其中试养一周左右,然后去除生长**的虾苗,再将其余的虾苗投放在虾池中。3.预防疾病 在养殖斑节虾时做好疾病预防,每隔一周向虾池中撒入生石灰,以消灭虾池中的细菌。或者每隔三天清理一次虾池,更换一次水,防止斑节虾的粪便在水底发酵而产生有害气体,危及斑节虾的健康。4.科学喂食 对斑节虾进行科学喂食,为斑节虾提供以鱼粉、贝壳粉、蚯蚓、动物内脏以及米糠、麦麸等制成的颗粒状饲料,促进斑节虾的生长。还可以为其提供青菜叶等根茎类食物,提高斑节虾的免疫力。
南非白对虾技术?
南非白对虾饲养技术:一、养殖水质南非白对虾体型与中国对虾酷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一般可达11-325px。南非白对虾为广盐性热带虾类,常栖息在泥质海底,白昼多匍匐爬行或潜伏在海底表层,夜间活动频繁,喜静怕惊。养虾用水为无污染的河水或与经曝晒过的井水混合后使用,水质的主要技术指标为:pH值7.6-8.6,水温为16-35℃(渐变幅度),盐度0.5-40‰(渐变幅度),氨氮l,溶解氧>5mg/l,其它指标应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渔业水质标准。水质处理1、水色急剧变化理想水色应为忧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茶褐色。养殖前期,由于池水中浮游动物过多远超过虾苗所能利用的数量,且大量摄食进行光合作用的单胞藻类,导致池水造氧功能降低,水色变浑浊和清白,影响对虾的正常生长。处理方法:(1)适当补水和施肥,以调节池水中藻类的组成,使绿藻或硅藻成为优势种群,并形成一定的数量。(2)如果是纯淡水养殖,还可以施用适量的粗制海盐或海水晶,以维持水体微量的盐度,满足南非白对虾的生理需要。(3)施用生石灰合沸石粉,以调节水色,使水体pH7.5~8.8范围内,水体透明度维持在750px~1000px。2、地衣过度生长(1)在天热炎热季节放苗,一次注足池水1.2m~1.5m,并且尽快施肥,将池水水质控制好,抑制池底地衣的生长。(2)采取人力捞出,一般在晴天中午进行,否则容易造成池中虾体缺氧浮头。(3)使用粒状的含氯消毒剂,在地衣生长区域投撒,当药物沉降到池底后慢慢溶解而发挥药效,使地衣的基部枯死腐烂,约一天后,成团的地衣将浮上水面,在用人力将其捞出。3、有害物质超标养殖南非白对虾的池水水质要求是氨态氮0.3mg/L~1.9mg/L,**酸盐0.02 mg/L~0.09 mg/L。如果水质严重恶化,处理方法有:(1)用枯草杆菌或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全池泼洒。(2)使用水质改良剂,如沸石粉、活性炭、陶土等。(3)合理补水或换水,最好直接将较差的池水放掉,再注入新鲜水体入池,并正确使用增氧机。4、蓝藻泛滥成灾养殖后期,在虾池下风口处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翠绿色的“水华”,这些“水华”是由于饲料投喂量过大,在池水中的残饵及虾体排泄物降解转化过程中,而使池水有机质含氮量升高,水体pH值一般达到8.0~9.5,偏碱性,导致虾体不易消化的蓝藻大量繁殖,并最终成为池水中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当池水中溶解氧含量不足时,很快导致蓝藻大量死亡,藻体死亡后的蛋白质容易分解而产生大量的有毒羟胺、硫化氢,引起严重的“泛池”事故。处理方法有:(1)经常加注清水,并注意调节好水质,可以控制蓝藻的繁殖。(2)当池塘有蓝藻大量繁殖时,选择在晴天的中午于下风口处排放池水,尽可能降至最低水位,一般可以排放到池水1/3左右,然后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以杀灭蓝藻,但要注意观察,随时能够采取加水、增氧等抢救措施,否则不宜使用。(3)在池塘下风口处的水面用密眼筛绢网捞取蓝藻,也可以局部泼洒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以杀灭蓝藻。5、水质改良定期定量使用水质改良剂,目的是为提高溶解氧,稳定藻相的波动,减少PH的波动、降低氨氮、降低有机物及其分解产生的有害物质。正确使用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等,调整和保持水体稳定的微生态环境,以减少环境变化对虾的影响,达到生态养殖的目的。具体做法:每半月加麦饭石、沸石粉或以沸石粉、过**钙为主要成分的水质改良剂。沸石粉的使用量,正常情况下,每半月至20天每亩加20-30公斤,或按产品销售使用说明使用。水质改良剂除沸石粉、麦饭石外,还有微生物制剂.微生物制剂又称益生菌、利生菌、益生素,主要包括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EM原露等,微生物制剂能降低水体中的氨氮、**酸盐、有机污染物及其分解产生的有害物质等,稳定pH值,提高水中的DO及水体生态环境中微生物和浮游生物的生物多样性。另外,有些微生物制剂如芽孢杆菌还能利用其分泌的多种酶类及抗生素,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减少甚至消灭病原体的影响来改善水质,达到防病的目的。据有关研究检测表明,一定的微生物制剂可以大幅度减低**的感染能力,其机理和这些微生物在水体增殖过程中分泌的胞外物质有关,这种物质对白斑**等的感染性有抑制作用。因此为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要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制剂,进行无公害健康养殖,在养殖过程中做到少用药或不用药。二、入塘准备养虾池塘可新开发也可利用原池进行改造,养虾池每个池塘的适宜面积为5-30亩,长方形或正方形,池深2.5-3.0米,养殖期可保持水深2.0-2.5米,池底平整,堤坡完好,保水性能强。养虾池的防渗材料一般选择HDPE土工膜。虾池设进排水系统,进排水闸要有过滤网,也可不设进排水系统,用泵提水即可,虾场最好要有蓄水池,以供养虾换水用。1、清淤整池虾池中的残饵、对虾排泄物、动物尸体、死亡的藻类和枯死的水草等是综合形成淤泥的基础,也是造成虾池老化、病害发生和低产的原因之一。清淤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些有害的沉积物清除掉。具体做法为:收虾之后,应将池内积水排净,封闸晒池,维修堤坝、闸门,并彻底清除池中污泥与杂草,清淤的深度为10-20厘米,对投饵马道和池塘死角进行重点清理。新建池塘可不清淤,但需药物消毒。2、药物清池1、清池前要尽量排除池水,以节约用药量;2、应选择晴朗天气进行,以提高药效;3、顺风施药,可借助风力泼洒均匀;4、药物下池后要不断搅水,做到边泼洒边搅动,使药物与积水均匀混合;5、注意池内死角、积水边缘坑洼处和蟹洞内都应与药液接触;6、清池后要全面检查药效,如果施药后仍发现有活鱼,则应再次清池;7、各种药物均有一定毒性和腐蚀性,操作时要注意安全,不要和人体皮肤接触,用过的器具应及时清洗。3、消毒除害由于虾苗下塘时仅为0.7-25px,体质较瘦弱,避敌害能力差,尤其在蜕皮时更易遭袭击,因此,养虾的池塘比养鱼池塘要求条件高,必须做到年年清淤消毒,将池塘内的敌害生物及病原菌杀掉。清塘药物及使用1)、生石灰生石灰是广谱性消毒剂,对**、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均有杀灭作用,生石灰还能稳定水质条件,改变土壤结构,增加底质通透性,同时还可起直接施肥的作用,有利基础饵料生物的生长。因此,生石灰是比较理想的清池药物。用法为:在春季放养虾苗以前,每亩用75-100公斤生石灰,全池遍撒,然后进水洗池。也可带水清塘,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0.5-1.0公斤,用铁锹均匀撒入池中即可。2)、漂**或漂白精漂**或漂白精是广谱消毒剂,可以全面地**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及**、细菌等各种微生物病原体等。漂**进入水中后,能产生具有很强杀菌能力的次氯酸,漂**的有效氯越高,杀菌能力越强。用量是:每立方米水体加入含有效氯25%-30%的漂**50-70克或含有效氯60%的漂白精25-35克,用水溶解后泼洒全池,并将此液泼洒在干露的池面上。3)、茶籽饼茶籽饼是山茶科植物油茶果实榨油后所剩下来的渣滓,其有效成份是皂角甙。皂角甙是一种溶血性的毒杀剂,能选择地**鱼类和软体动物,但对甲壳类和其它饵料生物的毒害较小。皂角甙对鱼类的毒性要比虾类大50倍。这种药物的药效持续期短,只需几天药性即可因生物降解而消失。因此茶籽饼对于清除害鱼效果较好,但对**、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无效。使用方法:使用时将茶籽饼烘干粉碎,用水浸泡一昼夜,按每立方米水体15-20克的用量撒入水中,经1-2小时即可**鱼类和贝类。为了提高池塘消毒除害的效果,有些池塘采用生石灰和茶籽饼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进水方式清池之前即应安装滤水网,避免清池后仍有敌害生物从闸门缝隙进入池内。外闸槽应安装网目1厘米左右的平板网,阻拦浮草、杂物进入袖网。内闸槽需安装60目锥形袖网。锥形袖网的网长8-10米。滤水网应严密安装,用棕丝、橡胶嵌条或麻片塞严闸槽和闸底的缝隙。在药物清塘后10天便可进水。进水应缓慢,切勿因水流过急而冲破滤水网。每次进水前应检查滤水网是否破损,并扎紧、扎牢网口,避免滑脱。进水之后应将网袋内的鱼、虾等杂物倒出池外,扎好网口,经清洗后挂于闸框上凉晒。5、肥水方式池塘的肥水工作要在放苗前15天开始进行,为便于繁殖基础饵料生物,前期进水70-2000px,选择晴天施放肥料。新虾池以试用发酵后的有机肥为好,每亩施用20-25公斤,分2-3次投入。老虾池以施化肥为宜,一般亩施氮肥1公斤,磷肥1公斤,以后每周施肥一次,用量减半。三、投放虾苗1、虾苗选择(1)虾苗规格尽量均匀;(2)体形比较粗壮;(3)体色白色透亮;(4)规格最好是在25px左右;(5)游动活泼,逆水能力强,易附壁、附底;(6)胃肠内食物饱满;(7)无畸形,一般高温育苗或用某些药物就容易造成畸形;(8)体表光滑,无聚缩虫等附着物、无斑点;(9)虾苗淡化要求盐度至2‰以下(或根据池塘水质情况而定),淡化全程不少于7-10天;(10)有条件的单位最好进行**检疫。2、记数方法虾苗计数采用干称量法或杯量法。这两种方法称量,虾苗的数量较为准确,以便养殖期间的管理。3、虾苗运输虾苗运输应根据路程远近、运输时间及运输者所具备条件而定。通常近距离可采用拉鱼箱运输,远距离使用尼龙袋充氧运输。1.拉鱼箱运输:将鱼箱加水1/3,充氧,在水温20℃以下时,每0.1立方米可装全长25px虾苗40万尾,可经受5-8小时运输。运输时避开中午炎热天气,中途不能停车。2.尼龙袋运输:使用容量为30升的尼龙袋,装水1/3,可运输体长为25px虾苗2万尾,充入氧气,在20℃左右可经10-15小时运输。4、放苗密度根据池塘放苗密度应根据虾池条件,水交换条件,饵料供应情况,虾苗的规格和养殖技术,管理水平等来确定养成规格和计划产量,并按照计划产量、规格和预计虾苗成活率确定合理放苗量。5、投苗量计算每亩放苗量(尾/亩)=计划产虾量(公斤/亩×要求出池时每公斤尾数÷预计成活率一般情况下,未经中间培养的虾苗一般成活率为30%-50%,经过中间培养的虾苗一般成活率为70-80%。6、投放条件(1)养殖池水深应达70-2000px,水质肥沃,水色为黄绿色、黄褐色、绿色,透明度在30-40厘米。(2)池水温度恒温在18℃以上,放苗时温差不超过±2℃。(3)虾池盐度不得低于0.5‰,育苗池水与养虾池水的盐度差不应超过2‰,否则应采取逐步过渡法,使虾苗逐步适应池水盐度后再放苗。(4)养殖池水pH值在7.8-8.7之间。(5)大风暴雨天气,不宜放苗。7、放苗注意事项(1)放苗前要对池水进行分析,确认符合养殖水质条件后方可放苗。必须采用后未发现死苗再大批放苗。(2)一个养虾池的虾苗应一次放足,避免多次放苗,否则容易造成虾苗体长大小不一,在缺饵料的情况下会出现大虾吃小虾的现象。(3)放苗地点要选择虾池避风的一边,切忌在迎风处或浅滩处放苗,以免虾苗被风直接吹到滩面死亡。(4)虾苗计数要准确,放养时最好重新计数。(5)长途运输苗种而不进行中间培育的单位,在放苗时,可取出0.5%-1%苗样置于该养殖池中的网箱中,正常管理一日后,再次计数,借以估计放苗成活率。四、饵料管理南非白对虾养殖采用天然饵料和全价人工配合饲料相结合的投喂方法。虾苗前期以池中天然饵料主要是轮虫和枝角类为食,以后逐渐添加人工配合饵料,养殖中后期以人工配合饵料为主,人工配合饵料应为营养全面,粘合度好、粒径适当的颗粒饵料,粗蛋白含量36%以上。在投喂管理上,由于虾类和鱼类不同,胃小,肠道短,每次摄食量小,但消化排泄快,因此在投喂上要少量多次,随时检查虾的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另外,虾同鱼的摄食方法也不同,鱼多为吞食,饵料的粘合度不需太强,而虾的摄食方式为抱食,要求饵料的粘合度要好,否则饵料入水虾一抱就散,不但虾吃不饱影响生长,造成饵料的浪费,提高养殖成本,而且容易败坏水质,诱发疾病。饵料投喂方法为人工投饵,将人工配合饵料沿池边均匀投喂,要坚持勤投少喂的原则,每天投饵4-6次。放苗后的第一个月,通常日投喂次数可安排4次,每日6-7点、10-11点、15-16点、20-21点。以后随着对虾的增长,投饵量加大,可以增加投喂次数,每日投喂6次,从早6点到22点,大约三小时投喂一次,下午以后的投喂约占全天投喂量的60%。投喂量为池虾总重量的3-5%,并随天气、温度、水质、虾的活动情况而增减。为观察虾的摄食情况,可在池内设几个投饵盘,投上饵料,观察虾对饵料的吃食和饱食情况,如投饵后很快被吃光,就应增加投饵量,如果在下次投饵之前仍有余饵,就应减少投饵量。也可在投饵1小时后,检查虾胃的饱满度,如果有2/3以上的虾为饱胃,说明投饵充足,如果饱胃和半胃的虾不足1/2,则是投饵不足,应当增加投饵量。
斑节虾养殖一年存几后生?
自然海区中捕获的斑节对虾最大体长可达33厘米,体重达500克~600克。虾苗在池塘养殖80天~100天,体长可达12厘米~13厘米,体长日均生长0.1厘米~0.15厘米,体重达25克左右。每公斤虾可达40-60尾,一般亩单产100-200公斤,1年可养两造。斑节对虾雄虾寿命一般为一年半,雌虾寿命大约两年。
斑节虾放苗前如何处理?
放虾苗前1.5个月, 排干池水, 用高压水*冲洗池塘, 封闸晒塘, 一直晒到塘底龟裂, 每亩用生石灰50~100kg,将其分布于塘底,再犁耙池底进行翻耕曝晒。放苗前2 周进水20cm 后用漂**20kg/ 亩消毒塘底、塘壁、增氧机和料台、漏网等养殖器具。24小时后排干水后进水至1.2 米, 接着用强氯精2kg/ 亩对水体消毒。20小时后选择晴天上午用硫代硫酸钠1kg/ 亩解毒,4小时后检查无余氯后下活菌(诺碧清净水剂80g/ 亩)打底,第二天接着施肥: 白云石粉15kg/亩;肥水型EM 菌5kg/亩; 肥水型利生素2kg/亩+ 红糖0.5kg/ 亩(活化12~24 小时); 生物有机肥5kg/ 亩 。有条件的可以接种卵囊藻或小球藻及其他绿藻进行定向培养。施肥后经常观察池水水色和浮游生物量及透明度判断是否追肥,保证池塘有丰富的基础饵料生物,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虾苗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虾池水以浅褐色透明度为50~30cm 为最佳。放苗前3 天配备好发酵饲料(*酸菌+ 红糖+0# 料发酵), 放苗前检测放苗池水质指标和进行虾苗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