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白对虾各器官图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南美白对虾苗发白是原因。(南美白对虾苗发蓝的原因)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南美白对虾苗发白是原因。
虾体贫血越严重(及发白越严重)、硼砂,采食情况,往往在早上发现保暖的灯光下,开增氧机增氧、全虫,死亡的偏多一些。
有个产品叫对虾康(板蓝根、蜈蚣、金银花、山楂、地龙,对虾随着发病日龄越长,精神状况、连翘,5—7天即可恢复、赭石等)。
有没有到近池塘边无力的顺池塘边游动。
有条件的换水,您的对虾感染了、蜂房灰,喜欢强光的地方,南美对虾白斑综合症(**性疾病、枳实,板料或者用开水浸泡整水域泼洒。如果有这些症状,没有换水条件的,各**功能衰竭综合症)
养对虾应该喂什么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amei,原产于中、南美太平洋沿岸水域,是迄今为止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种优良虾种之一(另两种为中国对虾和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与中国对虾酷似,成虾最大体长可达23厘米,外形特征为:额角短,不超出第一触角柄的第二节,第一触角内外鞭等长,皆短小;大触须青灰色,心脏暗黑色,步足白垩色;头胸甲短,与腹躯之比为1:3;雌虾不具纳精囊。其自然栖息区的生活条件为泥质海底,水深0-72米,水温25-32℃,盐度28‰-34‰,PH值为 8.0±0.3。
现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方法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1.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1 虾池
虾池建设必须兼顾经济、实用、安全和操作方便等因素。南美白对虾养殖池面积一般为10-15亩,长方形,池深2.5-3米,砂质底,用加厚塑料薄膜铺池底防渗,并在薄膜上加盖约30厘米细砂压固和营造虾生长的底栖环境,配增氧机0.75千瓦/亩。增氧机除了保证虾塘有充足的溶氧量以及施肥、施药后可搅拌均匀的作用外,还能使池水以一定的流速形成环流而使污物集中在池的**,尽可能多的为虾生长创造洁净的栖息场所。放苗前15天左右用生石灰50-70公斤/亩或漂**8公斤/亩消毒虾池。
1.2 水质条件
水质是直接影响对虾成活率、生长速度和产量的原因。确定水质的优劣,可用“一触、二尝、三闻、四观”法。即用手指捻水,滑腻感强的不是好水;口尝苦涩不堪的不是好水,咸而无异味的是好水;鼻闻有腥臭味的不是好水;眼观水中浮游生物种类组成缺乏,水色异常(发红、变暗),泡沫量大且带杂色的不是好水。正常海水的泡沫为白色,泡沫量越大,表示海水富营养化越严重。
饲养南美白对虾的优质水,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pH值在7.0-8.5,透明度35-60厘米,氨氮低于0.2毫克/升。
1.3 生物饵料培养
清塘后至放苗前 10天左右,进水 50厘米,施有机肥和化肥培养基础饵料生物,施化肥为尿素3公斤/亩,过磷酸钙0.5公斤/亩,使水色呈黄绿色或茶褐色,池水透明度25-40厘米左右, pH值8.0左右、施肥量要根据虾塘底质的肥瘦来灵活掌握。总之,在虾苗入池前要培养足够的基础饵料生物。因为基础饵料生物适口性好、营养全面。是任何人工饵料所不能替代的。基础饵料生物是提高虾苗成活率、增强虾苗体质和加速虾苗生长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饵料生物特别是浮游植物对净化水质,吸收水中氨氮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减少虾病危害,稳定水质起到重要作用。
2. 合理放苗
2.1 放养健康优质的虾苗
南美白对虾放苗规格一般为0.8-1.0厘米,选择苗种时要挑选健壮活泼、体节细长、大小均匀、体表干净、肌肉充实、肠道饱满、对外界**反应灵敏、游泳时有明显的方向性(不打圈游动)、躯体透明度大(肌肉不混浊)、全身无病灶(附肢完整、大触鞭不发红、鳃不变黑)的苗。最有效的办法是使用抗离水试验:从育苗池随机捞取若干尾虾苗,用拧干的湿毛巾将它们包埋起来,10分钟后取出放回池中,如虾苗存活则是优质苗.否则是劣质苗。
连绵*雨天气要勤开增氧机,多巡塘。一句话,预防为主,冶疗为次。
2.2 合理的放苗时间
南美白对虾最适生长水温为25℃-30℃,在此水温范围内放虾苗养殖,生长速度快,摄食量大,体质健壮,抗病力强。如生活在偏低水温的环境中则摄食量小,体质弱,生长慢,从而养殖成活率低。因此放苗时水温不能低于16℃,温差不能低于5℃。南美白对虾在我国南方4-5月份放苗较合适,北方6-7月份放苗较合适。
2.3 合理的放养密度
合理的养殖密度是养殖获得高产的保证之一。高密度养殖的虾塘放苗密度可适当加大,一般每亩放苗7-8万尾,条件好的虾塘可增至每亩12万虾苗。
3. 养成管理
3.1 饵料的选择
高精养殖的南美白对虾饲养以使用人工配合饲料为主,不宜投喂冰鲜饵料,因为南美白对虾养殖水温高,冰鲜饵料在水中易变质,且浸出物较多,对水质污染严重。饲料的颗粒大小也应该根据虾的不同生长阶段来选择,颗粒过小或过大均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养殖前期应使用0.05-0.5毫米的饲料,养殖中期应使用 0.5-1.5毫米的饲料,养殖后期应使用1.5-2.0毫米的饲料。
3.2 投饵方法
高精养殖的南美白对虾由于密度大,必须在放苗的当天或第二天开始投喂,否则会抑制后期的生长。投饵时应该做到:少量多次,勤投少喂;**变质的饵料不喂;傍晚后和清晨前多喂,中午烈日高照时少喂;投饵1.5小时后,虾空胃率高时(30%以上)应适当多喂;水温太低(低于15℃)或太高(高于32℃)时少喂;天气恶劣时少喂;对虾大量蜕皮时少喂,第二天多喂;池内竞食生物(脊尾白对虾)多时少喂;水质好时多喂,水质不好时少喂;对虾出现浮头时少喂或不喂。
3.3 池塘管理
池塘内要定期使用水质消毒剂和投放有宜菌种,主要有消毒王、沸石粉、生石灰和光合细菌等。
3.4 日常观测
要坚持每天早、午、晚巡塘,观测水质变化和测量各种水质因子,检查虾活动和摄食情况,坚持对虾的体长、体重的测量工作并做好原始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收获
应根据对虾的生长情况,市场行情,水温变化情况和最近的天气情况而定。
5.病害防治
南美白对虾在养殖时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从池塘、水质、苗种、饵料及日常管理等方面把好关,杜绝疾病的发生。放苗前做好清塘消毒工作,放苗后定期进行水体消毒。放苗 30 天后消毒一次,以后每隔 15-20天消毒一次。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维生素C、恩诺沙星等,以增强对虾的抗病能力。一旦发现虾病应立即查明原因对症下药。目前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南美白对虾的疾病主要有:营养性疾病、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和**性疾病。
5.1营养性疾病
5.1.1 黑鳃病
通常是由水质恶化及饲料中缺少维生素C引起。其症状为虾鳃组织变黑、鳃丝萎缩糜烂。防治可用0.8mg/l臭氧复合剂全池泼洒,同时饲料内添加0.2的稳定型维生素C,连续投喂7-10天。
5.1.2 软壳病
病因是由于投饵和换水量不足,池水pH升高及有机质下降,水体内形成不溶性磷酸钙沉淀,对虾不能利用磷而引起。症状为虾壳变软,体色发白,虾因脱壳困难而死亡。防治时可适当加大换水量,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泼洒降氨灵0.5-0.8mg/l及硝化细菌0.5-1.0mg/l或在饲料内添加磷酸二氢钙,其添加量为0.5%-1.0%,连续投喂5-7天。
5.2 寄生虫性疾病
5.2.1 纤毛虫病
病因由于钟形虫、聚缩虫、单缩虫或累枝虫等寄生所致。症状为虾的鳃、体表、附肢上出现一层黑色绒状物,鳃部变黑,病虾呼吸困难。防治:(1)可全池泼洒纤毛净1.2mg/l,10天后再泼洒一次。(2)全池泼洒硫酸锌3-4mg/l,5天后再泼洒一次。(3)以上两种药用过后再全池泼洒0.2 mg/l的二溴海因一次。(4)若纤毛虫很多,可用1.2mg/l的鳌合铜泼洒一次。
5.3 细菌性疾病
5.3.1肠炎病
病原是多种杆状细菌。体长3-6cm的对虾易患此病,病虾肌肉发白,肠道变粗,外观肠道颜色较深,解剖后发现肠道无食物。肠壁上有大量黑色素细胞沉积,使肠道呈黑色,有的肠壁内出现糜烂现象,多数病虾中后肠肿胀。防治措施:(1)每100kg饵料添加100g复方呋喃唑酮,连续投喂5-7天,病情严重时可加倍使用。(2)全池泼洒0.5mg/l的溴氯海因或0.2mg/l的二溴海因,同时投喂二酰甲喹,添加量为每公斤饲料lg,连续投喂4-5天。
5.3.2 红腿病
病原为副溶血弧菌,鳗弧菌和溶藻弧菌。病虾附肢变红,尤以游泳肢最明显。头胸甲鳃区呈淡**,血淋巴稀薄,凝固慢或不凝固,病虾在水面缓慢游动或旋转或上下垂直游动。防治措施:全池泼洒二氯海因0.6-0.8mg/l。同时内服环丙沙星,添加量为每公斤饲料0.3g,连续投喂3-5天。
5.4 **性疾病
5.4.1红体病(又称桃拉综合症)
病原为TSV**。病虾不摄食,肝胰脏肿大、变白。体表色素扩散,尾、足发红。通常表皮、鳃、附肢及肠有坏死性损伤。幼虾一般急性死亡,成虾一般死亡较慢。防治措施:(l)用0.2-0.3mg/l的二溴海因全池泼洒两天,然后全池泼洒枯草杆菌0.2mg/l,光合细菌2mg/l,沸石粉20mg/l。
白对虾脚黄是什么问题
南美白对虾游泳足发黄的原因
养殖南美白对虾得了空肠空胃可以用大蒜素全地瓢洒
一定不正常 空肠空胃说明消化系统已经受伤 退壳只不过是正常的生长过程 评估水质是否已经变坏 有不有必要调回来 健康的虾多不多 有没有继续养殖下去的价值 否则 停止养殖 准备下一造青虾黑鳃病如何防治?
【症状】患病幼体活动能力明显减弱,多在底层缓慢游动,趋光性变弱,幼体**期延长或不能**,腹部卷曲,体色变白,不摄食。成虾浮于水面,行动缓慢呆滞。病虾的鳃部呈黑色,附着了许多黑色和褐色的污物。有些虾病除黑鳃外,其头胸甲和腹甲侧面均有黑斑(图18)。鳃丝坏死,组织脱落,最后呼吸困难,导致死亡。病虾的肝脏除头胸甲上方尚见小部分黄褐色外,几乎整个肝脏均变为白色。青虾黑鳃病由弧菌引起,用显微镜检查鳃丝,可发现局部鳃丝组织已脱落或呈空泡变性状态,组织内充满着运动活泼的弧状杆菌。本病幼体和成虾均会感染,死亡率高。图18 青虾黑鳃病
【防治方法】①养殖前,水体或容器均需做好消毒杀菌工作。养虾池必须做好清塘整塘;育苗容器必须采用药物消毒;网箱在使用前均应洗净,阳光曝晒杀菌。②降低养殖密度,投饵要适当,以防止多余过剩的饵料腐烂变质,污染水体。③清除池底或箱底污物,经常排出下层水,加注新鲜水,以减少病原体繁殖机会。④发病青虾,可用2毫克/升的漂**全池泼洒。⑤用大蒜治疗虾苗弧菌病,效果较好。具体方法将大蒜去皮捣烂,过滤取汁配成5~10毫克/升(根据病情轻重增减)处理24小时。大蒜成本低,可作为一种广谱性渔药治疗虾病。⑥发病的池水经严格消毒后才能排出,严禁将发病的池水再用于养虾。
南美白对虾白斑病的病因是啥?如何治疗对虾白斑病?
由于白斑**的来势较快,感染率较高,死亡率较大,且**病没有药物可治。因此,对于对虾的白斑病,我们要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及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及防治。肝胰腺是对虾重要的免疫防御**,预防对虾白斑病,保护肝胰腺提高对虾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保护对虾的肝胰腺,胆汁酸不可或缺。
首先,胆汁酸可增强肝脏功能,提高对虾超**物歧化酶、溶菌酶、谷胱甘肽过**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提高对虾的免疫力以及抗应激能力;其次,胆汁酸可以促进脂肪消化吸收,清除内毒素,减轻肝脏负担;最后,在对虾饲料中添加胆汁酸,能有效地促进对虾对胆固醇以及脂溶性维生素的摄取和吸收,增加蜕皮激素的合成,保证生长过程中的正常蜕皮。
对于**性的疾病,一旦发病,人类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药物能够处理。所以对于对虾的白斑病,搞好预防工作才是正道,我们不仅要强化饲养管理、改善池塘环境,还要保护对虾的肝胰腺提高对虾的抗病力。
如何判断虾苗的好坏!
在挑选虾苗时,养户在进苗场时应注意观察虾苗场的整体生产情况,如生产设备是否齐全、能否正常使用等。生产设备好、各类机器能正常使用的苗场不一定能做出好苗,但生产设备差、机器有损坏的苗场肯定生产不出质量好的虾苗。育苗顺利成活率高密度大,意味着该批虾苗质量好,而密度小则是因为虾苗质量差,无法存活。选择优质虾苗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技术要点:
一、 苗种规格:不同品种的苗种规格要求也有所差异。如刀额新对虾要求苗种体长为0.6-0.8cm,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等要求体长为0.8-1.0cm,草虾要求苗种体长为1.2-1.4cm.。规格过小,苗种体质弱,放养成活率不高;而苗体规格过大,因额角变硬,高密度运输时容易相互伤害,影响养殖成活率。
二、体表观察:优质虾苗体质健壮,弹跳灵活,体表清洁整齐,无损伤,腹节长形且肌肉饱满,全池个体大小均匀,附肢对称无畸形,逆水能力强。
三、 淡化程度:由于一般对虾是在比重为1.015-1.022之间的海水中孵化培育苗种的,放养前必须进行苗种的淡化处理。苗种淡化应逐步进行,在淡化过程中每天降低比重2~4个单位,直至盐度与养殖池水盐度相近,并稳定1-2天。一般出池苗种应经7-10天逐渐淡化。最好在放苗前进行试水试验。
另外有条件者可用虾苗**检测仪器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