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养殖田螺水位多少最好养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养螺蛳放多少水合适?(螺蛳放水里可以养多久)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养螺蛳放多少水合适?

1、养殖田螺的池水深度一般以25-30cm为宜,在池底可铺垫厚度为10cm的肥泥,用微流水养殖,在繁殖季节和高温季节更要保持池水流动。
2、当水温在30℃以上时需要加深水位,冬季需将水位保持在10-15cm深,通常可在白天降低水位,晚上增高水位,或者每周换1次水,以此保持水质新鲜。
3、通常如果水位过浅,田螺长期处于暴露的环境中就会死亡,而水位过深,底层水的含氧量就越少,轻则食欲降低,重则窒息死亡,所以养殖时需保持适宜的水位。

400斤田螺养殖技术?

       1.种螺放养       田螺大多数是自然繁殖,养殖时可以到河边、水田等地人工收集,也可以去市场上购买。要选择色泽淡褐、壳薄、体圆尾钝的鲜活螺作种螺。        田螺适宜生长在15~30℃的环境中,放养时要要注意避开高温炎热的时间,自然环境内放养,每平方放10~15个种螺即可,如果是人工建设的池塘,可高密度养殖,每平方可放100~500个(根据池塘大小),底泥厚度在10厘米以上,以方便田螺取食、休息,将雌雄螺一起放养就可自然繁殖。        2.养殖场地        田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人工建设水泥池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要设置进出水口并装好防逃网,只要底泥厚度保持在15厘米左右,水深30~50厘米,大小不限。池面可养殖藻类、水浮莲、菱白等水生植物,供田螺食用、遮荫避暑和栖息。池边四周种些花生,作田螺栖息遮荫之用。        放养田螺前,用石灰清除敌害,然后施基肥培育天然饵料,基肥用75%的鸡粪和25%的切细稻草,每平方米施450~530克。7天后水质变肥,即可投放亲螺。新建的水泥池,每平方洒白醋0.5~0.75千克,清洗后注入清水放螺。        3.饲养管理        自然水域中粗放的养殖方式,只需保持水体肥度,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的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田螺生长需要。在高密度精养情况下,则必须投人工饵料。田螺对营养要求不高,简单地用米糠、麦麸、豆粉以60%、25%和15%的比例配合即成田螺的上等饲料。        田螺有越水潜逃的习性,所以要经常检查维修进出水口的防逃设备。除此之外,田螺疾病少,重点是防止受化肥农药污染的水流入池中,防御杂食性和肉食性鱼类、鸟类、家禽、猫、鼠等天敌混入池塘捕食田螺。平时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高温季节要加大水流量及水位,以防止水温升高,保证水体溶氧量。寒冷天气田螺进入泥土冬眠,此时,每周换水1次-2次,并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        4.捕捞上市        一般体重15~25克的田螺便达性成熟,在温度15℃以上便可繁殖,雌螺大而圆,雄螺小而尖。南方每年4~5月和9~11月是繁殖期,雌螺一般是分批产子,每只田螺每次可产20~30个小田螺,母螺产仔后需14~16个月才能再次繁殖,刚产出的小螺重0.5~1.5克,养6个月后可达3~5克以上,9个月便可达9克左右。

田螺养殖怎么养好?

螺蛳养几天可以吃?

螺丝养两三天就可以吃了,将生了锈的刀或生了锈的废铁放进养螺盆里边,多换水,两三天后螺丝里边泥吐完就可以吃。螺丝外形呈圆锥形或塔圆锥形,壳面有棘状或*头状突起,或仅有光滑螺棱。小螺丝(应该是螺蛳)养2天就可食用。具体做法:盆中倒入清水,水中放入食用盐(适量)、香油(适量 ),搅拌均匀后倒入螺蛳,水位高于螺蛳即可。放到*凉处让螺蛳吐泥、排便,每日换水一~二次,把水中杂质倒净后重新加入清水,每次重新加水后需补充食盐和香油。基本上泡两日即可进一步加工食用。泡的时间过长,螺蛳可能会死亡。

螺蛳怎么养才能长久?

养螺蛳放多少水合适?

1、选择品种:养殖螺蛳时,需要选择健壮且没有损伤的品种。2、清理池塘:清理掉池塘里的淤泥,再泼洒生石灰进行消毒。3、水质调节:水位最高不超过40厘米,最低不低于20厘米。4、投喂饲料:给螺蛳投喂瓜果皮、菜饼、动物内脏等。

螺蛳虾养殖周期?

养殖周期一般为2-4个月。养殖周期一般为2-4个月,养殖周期也与养殖技术、气候有关,以实际养殖周期为准。养殖注意事项
1、要科学换水,因为如果换水不科学,养殖的中后期,池水过肥,导致池水温波动过大,容易影响虾的摄食和生长。
2、不能盲目加深水位,养殖的最佳水深为1.5-1.8米,水体过浅,水温变动大,溶解氧量减少,容易影响虾的生长;水体过深,池底不能照射阳光,浮游植物数量少,光合作用产生的溶解氧量少,而且池底有机物分解,使下层水中溶氧越来越少,加重底质的恶化。
3、要选用合适的增氧机,增氧机适用于水深为1.5-2.0米的浅水池塘;另一种是叶轮式增氧机,适用于水深2.0-3.0米的深水池塘。许多虾农选用叶轮式增氧机,由于虾池水体较浅,很容易将底泥搅起,形成泥浆,对养虾不利。

田螺为什么泡水里会死?

田螺喜欢栖息在冬暖夏凉、水草丰富的小溪或者稻田、湖泊、池塘等地方,尤其是有长流水又水位比较浅的地方。这些地方由于有长流水供应,水中的含氧量更高,而且水质更好。适合的水质PH值为7~8之间,水体含氧量在4毫克/升以上,当含氧量低于3.5毫克/升时进食减少影响生长,低于1.5毫克/升时会大量死亡。可能很多人还不了解田螺的生活习性,认为只要有水的地方就可以养殖,话是这么说,或者说你养殖的数量少倒无所谓,没有多大的影响。但是如果养殖的密度大了,问题就会接踵而至,甚至造成大量田螺死亡。什么原因呢?原因有两个。1.水太浅:从上面介绍的田螺生活习性得知,田螺喜欢冬暖夏凉的环境,而事实上在养殖过程中,很难有符合这个标准的,为什么呢?因为人工养殖的场地大部分是在露天养殖,就像养鱼一样,关键在于很多人养殖田螺的水又比较浅,一般20公分左右深度,到了炎热的夏天,气温可高达33至35度,露天的环境大家都懂的。当水体吸收太阳光照射得到的热量大于注入水源的温度时,水温会急剧升高,此时的水温甚至比气温还高,这样一来就远远超过了田螺所承受的20~29度环境,那么田螺就会躲起来避暑不吃不喝影响生长,所以为什么除了死的田螺以外也发现田螺减少就是这个原因。如果水温超过35度又没办法避暑,死亡就会大量出现。2.水太深:上面刚刚也说过水位太浅容易造成田螺被活活热死或者躲起来不吃食物影响生长,那么是不是水越深越好呢?当然不是,虽然说水越深确实可以有效避免水温升高,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一点,水越深,底下层的水含氧量就越少,当含氧量低于3.5毫克/升时食欲减少,一旦低于1.5毫克/升含氧量时就会引起窒息死亡。尤其是水深大于50公分的养殖池一定要注意采取预措施。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