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孵化土元最好方法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求养殖土元的朋友们,土元在孵化过程中饲养土太湿怎么办?卵块长了螨虫,还能孵化出虫子吗?有影响吗?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养殖土元的朋友们,土元在孵化过程中饲养土太湿怎么办?卵块长了螨虫,还能孵化出虫子吗?有影响吗?

晒干点啊

怎样孵化中华土元卵块?

中华土元其实就是地鳖。

一、孵化条件

求养殖土元的朋友们,土元在孵化过程中饲养土太湿怎么办?卵块长了螨虫,还能孵化出虫子吗?有影响吗?

1、温度

温度是孵化期间保证胚胎正常发育的重要条件。温度过高,会引起胚胎死亡;温度过低,胚胎发育滞缓。胚胎发育的温度范围为24-38℃,最适温度为28-32℃,30℃恒温更为理想。0℃以下或超过40℃,会引起胚胎死亡。

2、湿度

湿度对胚胎的发育影响亦很大。在孵化的前期,即孵核**期,需要较多的水份,相对湿度保持在70%为宜,中期保持在60%-65%,而孵化后期,幼虫出壳需要较多的水份,所以其相对湿度又要升至65%-70%。

二、人工加温孵化早卵的方法

1、水孵化

用一只内放稻草之类保温物和木桶作孵化箱,桶内放一灌有热水的热水袋(或车内胎、玻璃瓶均可),袋上放块簿簿的小木板,板上放脸盆,盆内装2寸厚的孵化土(普通饲养土)和孵块,并放置一只温度计。通过换水来调节温度,可保持在30℃直到出虫。

2、灯孵法

用一只稍大于铝锅和木箱做孵化箱,铝锅放在木桶中,桶锅间的空隙以保温物填充。锅内装入热水,将装有孵化土和卵块的盆(钵)座入锅中,锅中水盆和盆中土保持同一高度,盖上锅盖和桶盖,锅盖除柄留孔,桶盖中间打洞,用塑料皮卷一圆筒或用竹筒,从二盖小洞中插入土中,筒内插放一只温度计,木桶底板**打洞,插入圆铁筒,用一盏用玻璃罩的煤油灯作热源,根据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数,随时用拧灯芯的办法来调整温度。其温度标准和翻卵次数与水孵法相同。

3、电孵法

可以代用的电孵器很多,为节省起见,可自制一种简单的孵化箱:用木板做一只长1.5尺、宽1.5尺、高2尺的箱子,内壁铺贴2寸厚的棉花,用布衬好,盖下亦要衬托棉花,厚3寸。箱中间放一圆筒,口径大小以放入2只25瓦的灯泡为度。用塑料袋或大口瓶装孵化土和卵块、放入箱内。盖子**打个小洞以便通气和测量温度。开始孵化时,开启电路,让两灯同时升温,到28℃,关掉一只灯*,用28℃左右的恒温孵化出虫。

养土元好吗?如卖不出去怎么办?

 土元养殖技术

  一、养殖形式

  土元的生命力极强,只要不暴露室外,无风吹雨打,无阳光直晒,土元都可生存。疏松的土壤,*暗潮湿的环境,便可使土元生长得很好。下面介绍几种养殖形式:

  1、盆养

  可选用内壁光滑的塑料盆,高度15厘米以上,直径45-60厘米,内置饲养土便可直接饲养。盆养适合小规模饲养,投资小,操作简便,移动灵活。

  2、缸养

  选用内壁光滑的瓦盆,缸高度不超过1米,一半或部分埋入**。饲养土可放置40-50厘米厚,**温湿度平衡稳定,土元长得好,寿命长,产出品质好。

  3、池养

  平面池养是立体温室饲养池的前身。用砖在室内水泥地上砌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高40-50厘米的池子,留走道1米,两边砌池或室内全砌上池子,上铺木板走动操作。池子四、内壁上缘在粉刷的同时,用水泥浆贴上6-8厘米的的玻璃条(没有玻璃条可用厚薄膜代替)以防土元翻跑。此方法养殖土元生长良好,管理简便投资少。

  4、立体饲养

  现今我们倡导的是较先进的温室立体化养殖模式。  建立体饲养池的房子的要求不漏雨,四周墙体完好,平顶尖顶房都行,在房屋四周留下门窗,用立砖砌隔层墙,与原墙间隙5-10厘米。砌隔层墙时隔一段用顶砖顶住原来的老墙。以防隔墙倒塌,隔层墙的作用是保温保湿,对养殖土元有很大的意义。在砌好隔层墙后根据房屋内所剩余面积留出走道0.95-1米,设计饲养土元板的尺寸,饲养土元板的厚度3-3.5厘米,定好尺寸后用钢筋混凝土浇制。土元板浇制保养好后便可砌制立体土元池。每层3块立砖(高约40厘米),砌制一层后内壁粉刷好再铺另一层土元板。可建6-7层,上面封顶。在土元房走道一面留下19-20厘米的操作窗口,操作窗口上沿粘上向土元池内伸出4厘米左右的硬性塑料纸,以防土元翻跑。土元房砌好后周边内壁粉刷,补上洞隙,防止鼠蚁进入。5.加温养殖  人工饲养土元过程中,加温养殖尤其重要。加温养殖池可缩短生长周期三分之一,虽然加温提高部分成本,但比较所产生的效益便显得微不足道,加温方法也可因地置宜地采取

  二、工具、饲料、饲养土

  1、养殖工具

  长脚盆-用于泡制饲料及筛虫、筛卵时盛放饲养土。圆脚盆-用于盛装饲养土、虫子、卵块、喂食时盛放饲料。2目(1厘米)筛-用于筛制成虫。6目(4毫米)筛-用于筛幼虫、卵块。窗纱筛-用于筛螨虫。长括板-用于括坑土,25-80厘米长、8-10厘米宽。二相线行灯-用于坑房内行动照明。温度计-长期放置坑房内测量温度。扒子-用于扒出坑池深处的坑土及虫子。粉碎机-大型养殖场用于粉碎饲料、饲养土。簸箕-用于搬土、簸土元 空壳等。

  2、饲料

  土元的食域较广,麦麸,稻糠、菜叶、瓜类的根、茎、花、豆类、树叶等都是土元的好饲料。我们一般采用麦麸、菜叶、瓜类等易取、便宜的饲料。青菜类饲料应避免农药污染。饲喂青料的过程中掌握时节,按时段采用特定的青饲料。 青菜 11-5月 桑叶 5-11月 莴苣叶 4-5月,10-4月 黄瓜 5-9月  南瓜 7-12月

  3、饲养土

  土元可适应各类土质矿石内。经人工养殖后便专门为它配制饲养土,以便管理。饲养土一般用园土,山泥,树叶腐殖土等。先用6目筛子筛去大的土块、树叶等杂质。也可用粉碎机打碎后再筛。在细土内拌入30%-50%的草木灰。  饲养土需要一定的湿度,一般的泥土具有粘性,拌制饲养土的时候不能将水直接喷在泥土上,而应将水先喷在草木灰或锯沫上再拌入泥土。也可采用猪粪、牛粪、煤渣等拌入,注意猪粪、牛粪等应先发酵后才能使用,纯土也可饲养土元,其不足在于湿度难控制,土元入土不深。总之配制饲养土应以疏松、透气、不发酵为标准,以迎合土元的生长需要。

  三、土元的留种及孵化管理

  种养业都涉及到选种与留种的问题。土元的繁殖留种主要是以下几种方法:

  1、 孵块繁殖法:这种繁殖法被广泛采用,孵块个体小份量轻、繁殖系数大、易运输。

  2、 幼虫引种繁殖法:这种引种方法较实际,幼虫个体小、易携带。

  3、 成虫引种繁殖法:这种引种方法较实惠,引种后可产卵,种卵自留,成虫烫死后出售可卖出部分成本,较难运输。

  我们一般讲卵块引种留种。首先看卵虫是否强健,母虫参差不齐与死亡过多都不行。留种一般是筛取第二、三批的种卵,这种卵块形体整齐、体质强壮、孵化管理方便。  在整个饲养土元的过程中,种卵的孵化管理是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饲养成功与否以及经济效益的好坏。孵化方法可有多种,例如:(1)室内控温孵化 (2)恒温孵化箱(3)煤油灯加温孵化。我们认为,后两方法都不如室内控温孵化来得直接。  将卵块放置内壁光滑的塑料盆内50公分直径的塑料盆内可放置4-5公斤种卵,拌入种卵体种三分之二的饲养土。饲养土的湿度保持在35%-40%左右(手抓成团,一打即碎)。经过3-5天,饲养土便逐渐干燥。这时不能向其上喷水加湿,而应把干燥的饲养土筛出,拌入新的预热过的饲养土。在孵化期间,温度应始终保持在25-30℃,以28℃为最佳。每天用手翻动种卵1-2次,增加饲养土里空气的新鲜度。翻动时动作要轻,以免碰伤卵块。经30天的孵化,开始有部分幼虫破壳而出,这时我们会看到数以万计的幼虫。这2天便筛一次,把幼虫按比例分养。筛小虫时我们手脚要轻,以免碰伤幼虫。在大批出虫后,部分出掉虫的空壳夹杂其中,在筛小虫的过程中空壳声较大时,可用簸箕把空壳簸掉。

  四、土元的管理

  1、幼虫、中虫的管理

  幼虫孵化出来后,便与卵块分离。筛出的幼虫连同饲养土一齐放入坑池内或盆内饲养。幼虫的放养密度大一些(0.3-0.4公斤/平方米,约8-10万只)密度大便于饲喂.观察。放养幼虫的饲养土不必太深,有8厘米即可,以后随着分池饲养逐渐加深饲养土,中虫8-12厘米。幼虫饲养温度在32℃,中虫在30℃。幼虫出壳后5天开始吃食。这时需要部分麦麸,瓜果的花,小青菜,南瓜丝等。麦麸最好用细眼筛筛过后泡制。幼虫期需添加面粉,豆粉等更优质的饲料,用量不需过大。幼虫的吃食量很小,在投喂时要注意适量。随着幼虫不断长大,养殖密度也变得过大。此时的幼虫吃食量大增,活动量也大,这时便需第一次分池。分池时连土带虫扒出二分之一放入另备的空池或盆内,括平,然后填入新的饲养土,略超过原来的饲养土深度,分池饲养土如果温差太大,应预热才能进池。  中虫的管理较为粗放,饲料也是需粗放一些,能吃饱就行。

  2、拣雄交配

  土元的幼虫期公母一样,在蜕第9次皮时,雄虫随之羽化。一只雄土元可与8-16只母土元交配。雄土元数量占总量的43%左右。这样一来,雄土元就显得过多。人工饲养者利用土元生长的参差不齐的特性,在雄土元蜕第8次皮后,分拣出生长快,但未羽化的土元,制成干品出售,这一举措可增加产出效益。雄土元蜕7次皮后,背部的两片背甲边缘出现2个尖角,而母土元没有;雄土元的后腹部生殖口盖较小,母土元生殖口盖较大。我们可以根据以上特征,拣出雄土元。

  拣雄后20天左右便有蜕完11次皮,成熟较早的母虫需要交配。母虫成熟后便散发出一种气味(人闻不出)吸引雄虫交配。需交配的母虫一般都爬上墙壁或盆壁,,沿墙留下气味,后腹翘起,雄虫随气味爬上墙与之交配,全过程10-20分钟。雄土元第一次交配后,便不断寻找母虫交配,经10-20天后,雄土元自然死亡。母土元体内有数十个卵胎,一次交配后这些卵胎全部受精,交配后7天开始产第一粒卵块,以后每7天产一粒卵。产卵盛期4个月后逐渐老化死亡。

  3、成虫管理

  温室化饲养土元6个月拣雄,拣雄后2个月为交配期,2个月后50%以上的母虫开始产卵。母土元产卵形式是慢慢从产道分泌出胶状粘液,很快成形变硬。产一粒卵约需3-6天。产卵期内并不影响其活动与吃食。拣雄3个月后可筛第一次卵块了。筛卵由人工操作。一般自第一次筛卵后每隔20-25天筛一次。先括去饲养土表面的杂质,一人从饲养池里把虫.土一起扒出来,倒入另一人所持的2目筛里过筛,2目筛下面放置6目筛。2目筛把成虫筛出,倒入旁边预先放置了饲养土盆里,再用6目筛把卵块筛出倒入另一个专门放置卵块的空盆。一个坑池筛完后,把饲养土与成虫仍倒入饲养池饲养。筛出的卵块夹杂着部分土元粪便等杂物,可放在水中淘洗。卵块入水会浮起来,一般杂质物都下沉。把卵块捞出,用清水冲洗.*干.过筛.簸去空壳.拣杂,这样的卵块可留种孵化了。

  成虫期间饲养土湿度要大一些(40%-45%),可以在饲养土表面喷水或增加青饲料的投喂量。筛制块后在空坑池里放水增湿。经4个月产卵后,母土元体重明显减轻,大批量死亡。这时便可采收成品虫了。在采收前3个月第二批幼虫已孵化好并等着分池,这样饲养池始终不空置,周而复始,以达到最佳效益。

  4、温、湿度控制

  土元形体为椭圆形,体表面积大,体内水分散发较快。温度20℃以下蜕壳生长较慢,超过38℃停止生长,烦躁不安,多在饲养土表面爬行。所以人工饲养土元在温度湿度控制上应适应其需求,达到最佳养殖效果。人工控制湿度也防止忽高忽低。其中土元各龄段对湿度要求也有区别。孵化卵块为28℃-30℃,幼虫中虫为28℃-32℃,成虫为25℃-28℃。人工控制湿度在各阶段也不同。孵卵时为35%-40%,幼虫为35%,中虫为40%,成虫为45%。野生的土元多生长在*暗潮湿的环境中,怕阳光直射。人工饲养给它创造这一最佳生长条件并不难。门窗用麻袋或深色蛇皮袋挡住,坑房内湿度走失较慢。在加温养殖时,饲养土湿度走失较快,可用无农药污染的专用喷雾器在饲养土表面及坑池墙壁上喷水,要求喷雾均匀,少量多次。

  5、饲喂管理

  土元的生活习性为昼伏夜出。每天18时-24时为活动.吃食高峰期,每个土元并不是每天都吃食,一次吃食后2-3天潜伏土中不动。人工饲养土元需每天傍晚5-6时投喂食料。喂食量应根据虫子的各个生长阶段的食量灵活掌握,多观察.多总结。喂食太少,不利虫子生长,喂食太多,会浪费饲料,引起螨虫的大量繁殖,同样不利于虫子的生长。喂食方法分为3种:(1).把饲料捏成小团,分点喂食(适用于幼虫)。(2).把饲料撒在饲养土表面(适用于中虫)。(3).用15*15cm的塑料薄膜做成食台,饲料放在食台上(适用于成虫)。

  6、放养密度

  土元靠蜕皮生长,每蜕一次体形即增大一倍,我们把它的每一次蜕皮按龄计算。雄土元蜕9次皮便成熟,而母土元需蜕11次皮。土元的人工饲养过程中涉及到面积的利用率及管理的方便性,放养密度也应根据各龄虫的生长需求相应不同,列表如下:

  幼虫

8-10万只
  1-2龄

5万只
  3-5龄

2.5万只
  5-8龄

1.25万只
  9-13龄

4000-5000只
  土元各阶段入土深度不一样,为了方便管理,我们把饲养土的深度也列一表:
  幼虫

5-8厘米
  中虫

8-12厘米
  成虫

12-15厘米
  五、病虫害防治
  远古以来,土元作为昆虫类小动物天敌较多,能生存繁衍至今也确有其避敌能力,动物天敌有蚂蚁,老鼠,蜘蛛,鸡,鸭,鸟等,以下介绍人工饲养过程中碰到的主要病害,敌害。
  1、真菌性肠炎   发病原因:饲养环境过度潮湿,温度不稳定,吃食变质食物。症状:腹部鼓胀,淡**,体表有黑色斑点,爬行缓慢,用手挤压腹部易破,有黄绿色脓水流出。生长缓慢,不交配,不产卵,有部分死亡。  防治方法:本病苑牢鳎怀笔乃茄粒蚩糯巴ǚ纾箍臃磕诳掌3中孪省?/TD>不饲喂高蛋白饲料,以粗放型饲料为主,并防止食料霉烂变质,在饲料中添加0.5克土霉素拌入250克麦夫中饲喂。
  2、螨虫
  螨虫是昆虫类的较大天敌之一,繁殖很快,只有针尖那么大。寄生于土元身体各部位,也寄生于饲养土表面,以吃食麦夫等饲料为主,也吃食病弱的土元。对幼虫危害较大。螨虫的大量产生主要是喂食饲料过多,长期剩食以及饲养土过湿,温度过低引起。
  清除螨虫的方法如下:
  (1)、带有螨虫的表层土刮出用窗纱筛过筛。(2)、泡制麦夫抓成1-2厘米直径的小团,白天每平方米分3-5点放置在饲养土表面,螨虫蜂拥而上吃食,过1-2小时后把麦夫团连螨虫抓掉。(3)、结合以上方法1-2天不投喂饲料,螨虫饥饿而死,土元并不影响生长,并调整好饲养土的湿度。
  3、蚁害的防治
  蚂蚁无处不有。土元饲养池里也难免,其拖食幼虫较多。
  (1)农资或化工门市部有氯丹油和氯丹粉出售,对蚂蚁有驱赶作用。
  (2)最新的"蟑蚁净"放置蚂蚁出没的地方,此药是慢**,蚂蚁会把此药拖入洞*,2-3天一窝蚂蚁全部**。但应防止土元误食。
  (3) 在蚂蚁出没处放上肉类残渣诱捕灭杀。
  六、土元的采收与加工
  1、成虫采收加工
  土元的采收较为简便。烫死晒干便可,要求无杂,干燥,不碎。
  土元经11-13个月的饲养,产卵盛期已过,母虫体重开始减轻并逐渐死亡,这时便可选择晴好天气,把母虫筛出,放入沸水烫死,冲洗干净,在烈日下爆晒3-5天即干,如遇*雨天应考虑烘干。检测土元的干燥程度,只需挤压土元的腹部,腹部仍有胶状软物质表示未干,未干燥的土元不便存放。
  2、土元的成品保存方法
  土元采收晒干后,因市场动态的因素,有时需放置一段时间才上市,以求最佳经济效益,这涉及到库存方式。药材公司,药厂等单位都有专业的库房。一般养殖场无此条件,我们可借鉴其方法做一些小型库房。土元晒干后**,用不破不漏的塑料袋盛装,袋内放置磷化铝片剂或粉剂防虫。磷化铝毒性较大,用药后扎紧袋口,并远离住房以防人误吸中毒。冬季低温时无需用药。

土元怎么养殖

  l、饲养条件。土元喜欢生活在*暗、潮湿、腐殖质丰富的疏松土壤中,其适应性很强,只要保持一定的温湿度,各地均可饲养。
  2、立体工厂化饲养。养土元所用设备比较简单,小规模饲养用塑料盆即可。要想大规模养殖土元,可采取立体多层饲养台的方式。具体方法是:在房舍内靠墙处砌砖,每层高度掌握在30-38cm左右,层板最好使用水泥板,每面墙壁可建5-7层饲养台。实践证明,这种饲养台可使室内的温度比平面池高6-10℃,土元生长发育明显加快,完成一代仅需7个月左右,年产量显著提高。
  3、饲料配置。土元属杂食性昆虫,只要猪能吃的都行,如麦麸、米糠、饼粕、青饲料、土豆、蔬菜叶、骨头等,每天晚上投料一次即可。土元最为贪食蚯蚓,可配合养殖。
  4、科学管理。人工饲养土元,科学管理是获取成功的关键螨虫是饲养土元常见的寄生虫,防治方法可用三氯杀螨砜和20%螨卵酯粉剂,用1:400倍稀释液拌入饲养土内;亦可通过及时更换饲养土或用油条、骨头、南瓜花作诱饵的方式来去螨。
  幼虫的饲养管理
  幼虫出壳2天开始吃食,这时可以喂部分麦麸、瓜果及南瓜花、小青菜、南瓜丝,幼虫期间可添加一些有营养的食物如:黄豆粉、鸡蛋、牛奶。喂食只要把饲料撒在饲养池表面,温度保持25~43℃。
  中虫的饲养管理
  中虫管理比较粗放,饲料也无特别要求,只要能吃饱就可以了。
  产卵虫的饲养管理
  产卵虫要求饲养土加厚12~15厘米,饲料要求青饲料和精饲料配比50%,如果能加一点黄豆粉,或者动物肉类下脚料,增加土元的营养会更好。喂食情况只要到第二天早晨没有多少饲料在土元池表面留下就可以了。饲养池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即可,湿度为60%~70%,如果湿度不够,可用无农药污染的喷雾机加湿,要求少量多次。
  立体化高密度养殖技术
  1、饲养密度与饲养土的厚度
  1-4龄地鳖虫一般饲养土的厚度为2-3厘米,随着地鳖虫的生长,饲养密度越来越大,要逐渐增加饲养土厚度。饲养密度与湿度的关系。如密度过小,地鳖虫活动量小容易引起饲养土板结、干湿不均匀,影响其生长(因地鳖虫生长所需水份是靠其自身的体表来吸取的),严重缺水者会死亡。达到一定饲养密度,通过地鳖虫的活动量,就可均恒掌握饲养土的湿度,一般6个月就可完成一个世代周期。饲养密度不能过高,一般用手拍击池底,池面会出现波浪似的蠕动状为最高密度。
  2、饲养的密度与温度
  饲养密度每平方米需种卵0.35kg(出虫率70%-80%),当其生长到4-5龄时,可利用虫体温度来控制饲养室温度(饲养室可按照立体恒温方法建造)一般0℃为冬眠期,不需加温;0℃-25℃为不宜生长期;25℃-32℃为最宜生长期;40℃以上为死亡期。
  3、饲养密度与经济效益
  高密度饲养在同等投资的情况下,可节约能源、开支,提高产量。
  4、饲养密度与喂养管理
  喂养中,适宜掌握饲养密度,对掌握好喂食量有利,不会出现剩食缺食现象,同时有利于湿度均恒,使地鳖虫蜕皮正常。

  病虫防治

  主要害虫
  养殖池内刮除表层一层土,用筛子筛出(窗纱筛),把土丢掉,如筛子有一点土元可用石灰粉拌一下,再放到土元池内,每天做一遍,5天后基本没有螨虫了。
  消毒。清扫地面,取兽用敌百虫片溶于2000倍清洁水中,再用药液喷洒地面进行消毒。
  利用土元昼伏夜出的习性,白天在料食板上放置油条和炒过的白糖等,引诱螨虫取食,两小时后取出进行处理,**螨虫。如此反复几次,可减轻螨害。如果螨类在饲养池中已大量繁衍,且造成危害,只有更换饲养土。
  天敌
  土元天敌较多,如:鼠类、蚂蚁、蜘蛛、鸡、鸭、猫……饲养池要密封,防止天敌进入。蜘蛛防治可用吸尘器每星期吸一遍。

  农药使用
  饲喂土元一定要当心,防止农药污染饲料。蚊香、灭害灵对土元也有致命**力,严禁使用。

  采收
  中华土元产卵3个月后,产卵盛期已过,饲养池内表面有批量死亡,选择晴好天气,一下采收一大批,用1厘米眼的筛子,把土元从池内连土扒出,把土筛掉,筛出的土元放入开水中烫死,冲洗干净,放在太阳下晒干。如*雨天要采用烘干的办法,检验土元的干燥,需用手挤压土元腹部,腹部没有软物质为干燥土元,土元的折干率为43%,干燥土元可以出售,质量要求个大、身干、无杂、不霉变。

  养殖房结构
  水泥板式
  养殖房走道一般不低于70,最宽不超过1米,因为咱要踩住这个往上去操作了,管理,你太宽了,就是跨度太大,也不好操作。太窄了咱们这转身了,弄啥也不方便,一般70到1米之间。这种立体养殖,不仅降低了建造成本,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其实这也节约了管理的成本。
  这种立体养殖的方法,就是说一个人一般正常情况下可以管理400平方的养殖面积,如果要是,原来那种养殖方法,就是说一个人只能管理100平方,这样对比一下就是说,400平方可以节省3个人的劳动量。就是说节省3个人的工资,3个人工资,按最低的话,要3万块钱,这3万块钱都是净利润。
  石棉瓦式
  石棉瓦完全可以代替水泥池下面的预制板。建造成本比水泥池又降了一半,一平方米只需要25元。不仅成本低,而且建造也更加快捷。
  之前用的预制板,大概那个板一般3厘米,2.5~3厘米厚,但那个一平方大概,就是说两个人抬起来相当吃力了。过去用水泥预制板,三个人一天也就建造30、40平方米养殖池,现在用石棉瓦差不多一天可以建造100平方米。
  要是用塑料盆的话,这20平方米的房子,大概能养殖50平方米,就是说能养50平方米的养殖面积,但它这个造价,大概就是3000来块钱。要是用水泥池,大概能养100平方米,它那个造价大概是5000块钱左右。后来咱又改进这种石棉瓦的,这个大概也是能养殖100平方米,但是它的造价大概是2500块钱就已经足够了,就是说包括工钱都已经够了。

  土元选种
  (l)土元良种卵鞘的颜色为褐色或棕褐色,无畸形,粒大饱满,外表光亮有轻微刻纹,手捏卵鞘有弹性,对着阳光或灯下照看,鞘内卵粒清楚可见。捏烂后可看到白色的*浆。
  (2)劣质土元种虫卵表面干瘪或发霉,卵粒僵化不能孵化。捏烂后看不到白色的鲜*浆,卵粒全部干瘪。表面呈黄绿色的皆为劣质种卵。

怎样孵化中华土元卵块?

中华土元其实就是地鳖。

一、孵化条件
1、温度
温度是孵化期间保证胚胎正常发育的重要条件。温度过高,会引起胚胎死亡;温度过低,胚胎发育滞缓。胚胎发育的温度范围为24-38℃,最适温度为28-32℃,30℃恒温更为理想。0℃以下或超过40℃,会引起胚胎死亡。
2、湿度
湿度对胚胎的发育影响亦很大。在孵化的前期,即孵核**期,需要较多的水份,相对湿度保持在70%为宜,中期保持在60%-65%,而孵化后期,幼虫出壳需要较多的水份,所以其相对湿度又要升至65%-70%。
二、人工加温孵化早卵的方法
1、水孵化
用一只内放稻草之类保温物和木桶作孵化箱,桶内放一灌有热水的热水袋(或车内胎、玻璃瓶均可),袋上放块簿簿的小木板,板上放脸盆,盆内装2寸厚的孵化土(普通饲养土)和孵块,并放置一只温度计。通过换水来调节温度,可保持在30℃直到出虫。
2、灯孵法
用一只稍大于铝锅和木箱做孵化箱,铝锅放在木桶中,桶锅间的空隙以保温物填充。锅内装入热水,将装有孵化土和卵块的盆(钵)座入锅中,锅中水盆和盆中土保持同一高度,盖上锅盖和桶盖,锅盖除柄留孔,桶盖中间打洞,用塑料皮卷一圆筒或用竹筒,从二盖小洞中插入土中,筒内插放一只温度计,木桶底板**打洞,插入圆铁筒,用一盏用玻璃罩的煤油灯作热源,根据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数,随时用拧灯芯的办法来调整温度。其温度标准和翻卵次数与水孵法相同。
3、电孵法
可以代用的电孵器很多,为节省起见,可自制一种简单的孵化箱:用木板做一只长1.5尺、宽1.5尺、高2尺的箱子,内壁铺贴2寸厚的棉花,用布衬好,盖下亦要衬托棉花,厚3寸。箱中间放一圆筒,口径大小以放入2只25瓦的灯泡为度。用塑料袋或大口瓶装孵化土和卵块、放入箱内。盖子**打个小洞以便通气和测量温度。开始孵化时,开启电路,让两灯同时升温,到28℃,关掉一只灯*,用28℃左右的恒温孵化出虫。

土元怎么养殖

  l、饲养条件。土元喜欢生活在*暗、潮湿、腐殖质丰富的疏松土壤中,其适应性很强,只要保持一定的温湿度,各地均可饲养。
  2、立体工厂化饲养。养土元所用设备比较简单,小规模饲养用塑料盆即可。要想大规模养殖土元,可采取立体多层饲养台的方式。具体方法是:在房舍内靠墙处砌砖,每层高度掌握在30-38cm左右,层板最好使用水泥板,每面墙壁可建5-7层饲养台。实践证明,这种饲养台可使室内的温度比平面池高6-10℃,土元生长发育明显加快,完成一代仅需7个月左右,年产量显著提高。
  3、饲料配置。土元属杂食性昆虫,只要猪能吃的都行,如麦麸、米糠、饼粕、青饲料、土豆、蔬菜叶、骨头等,每天晚上投料一次即可。土元最为贪食蚯蚓,可配合养殖。
  4、科学管理。人工饲养土元,科学管理是获取成功的关键螨虫是饲养土元常见的寄生虫,防治方法可用三氯杀螨砜和20%螨卵酯粉剂,用1:400倍稀释液拌入饲养土内;亦可通过及时更换饲养土或用油条、骨头、南瓜花作诱饵的方式来去螨。
  幼虫的饲养管理
  幼虫出壳2天开始吃食,这时可以喂部分麦麸、瓜果及南瓜花、小青菜、南瓜丝,幼虫期间可添加一些有营养的食物如:黄豆粉、鸡蛋、牛奶。喂食只要把饲料撒在饲养池表面,温度保持25~43℃。
  中虫的饲养管理
  中虫管理比较粗放,饲料也无特别要求,只要能吃饱就可以了。
  产卵虫的饲养管理
  产卵虫要求饲养土加厚12~15厘米,饲料要求青饲料和精饲料配比50%,如果能加一点黄豆粉,或者动物肉类下脚料,增加土元的营养会更好。喂食情况只要到第二天早晨没有多少饲料在土元池表面留下就可以了。饲养池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即可,湿度为60%~70%,如果湿度不够,可用无农药污染的喷雾机加湿,要求少量多次。
  立体化高密度养殖技术
  1、饲养密度与饲养土的厚度
  1-4龄地鳖虫一般饲养土的厚度为2-3厘米,随着地鳖虫的生长,饲养密度越来越大,要逐渐增加饲养土厚度。饲养密度与湿度的关系。如密度过小,地鳖虫活动量小容易引起饲养土板结、干湿不均匀,影响其生长(因地鳖虫生长所需水份是靠其自身的体表来吸取的),严重缺水者会死亡。达到一定饲养密度,通过地鳖虫的活动量,就可均恒掌握饲养土的湿度,一般6个月就可完成一个世代周期。饲养密度不能过高,一般用手拍击池底,池面会出现波浪似的蠕动状为最高密度。
  2、饲养的密度与温度
  饲养密度每平方米需种卵0.35kg(出虫率70%-80%),当其生长到4-5龄时,可利用虫体温度来控制饲养室温度(饲养室可按照立体恒温方法建造)一般0℃为冬眠期,不需加温;0℃-25℃为不宜生长期;25℃-32℃为最宜生长期;40℃以上为死亡期。
  3、饲养密度与经济效益
  高密度饲养在同等投资的情况下,可节约能源、开支,提高产量。
  4、饲养密度与喂养管理
  喂养中,适宜掌握饲养密度,对掌握好喂食量有利,不会出现剩食缺食现象,同时有利于湿度均恒,使地鳖虫蜕皮正常。

  病虫防治

  主要害虫
  养殖池内刮除表层一层土,用筛子筛出(窗纱筛),把土丢掉,如筛子有一点土元可用石灰粉拌一下,再放到土元池内,每天做一遍,5天后基本没有螨虫了。
  消毒。清扫地面,取兽用敌百虫片溶于2000倍清洁水中,再用药液喷洒地面进行消毒。
  利用土元昼伏夜出的习性,白天在料食板上放置油条和炒过的白糖等,引诱螨虫取食,两小时后取出进行处理,**螨虫。如此反复几次,可减轻螨害。如果螨类在饲养池中已大量繁衍,且造成危害,只有更换饲养土。
  天敌
  土元天敌较多,如:鼠类、蚂蚁、蜘蛛、鸡、鸭、猫……饲养池要密封,防止天敌进入。蜘蛛防治可用吸尘器每星期吸一遍。

  农药使用
  饲喂土元一定要当心,防止农药污染饲料。蚊香、灭害灵对土元也有致命**力,严禁使用。

  采收
  中华土元产卵3个月后,产卵盛期已过,饲养池内表面有批量死亡,选择晴好天气,一下采收一大批,用1厘米眼的筛子,把土元从池内连土扒出,把土筛掉,筛出的土元放入开水中烫死,冲洗干净,放在太阳下晒干。如*雨天要采用烘干的办法,检验土元的干燥,需用手挤压土元腹部,腹部没有软物质为干燥土元,土元的折干率为43%,干燥土元可以出售,质量要求个大、身干、无杂、不霉变。

  养殖房结构
  水泥板式
  养殖房走道一般不低于70,最宽不超过1米,因为咱要踩住这个往上去操作了,管理,你太宽了,就是跨度太大,也不好操作。太窄了咱们这转身了,弄啥也不方便,一般70到1米之间。这种立体养殖,不仅降低了建造成本,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其实这也节约了管理的成本。
  这种立体养殖的方法,就是说一个人一般正常情况下可以管理400平方的养殖面积,如果要是,原来那种养殖方法,就是说一个人只能管理100平方,这样对比一下就是说,400平方可以节省3个人的劳动量。就是说节省3个人的工资,3个人工资,按最低的话,要3万块钱,这3万块钱都是净利润。
  石棉瓦式
  石棉瓦完全可以代替水泥池下面的预制板。建造成本比水泥池又降了一半,一平方米只需要25元。不仅成本低,而且建造也更加快捷。
  之前用的预制板,大概那个板一般3厘米,2.5~3厘米厚,但那个一平方大概,就是说两个人抬起来相当吃力了。过去用水泥预制板,三个人一天也就建造30、40平方米养殖池,现在用石棉瓦差不多一天可以建造100平方米。
  要是用塑料盆的话,这20平方米的房子,大概能养殖50平方米,就是说能养50平方米的养殖面积,但它这个造价,大概就是3000来块钱。要是用水泥池,大概能养100平方米,它那个造价大概是5000块钱左右。后来咱又改进这种石棉瓦的,这个大概也是能养殖100平方米,但是它的造价大概是2500块钱就已经足够了,就是说包括工钱都已经够了。

  土元选种
  (l)土元良种卵鞘的颜色为褐色或棕褐色,无畸形,粒大饱满,外表光亮有轻微刻纹,手捏卵鞘有弹性,对着阳光或灯下照看,鞘内卵粒清楚可见。捏烂后可看到白色的*浆。
  (2)劣质土元种虫卵表面干瘪或发霉,卵粒僵化不能孵化。捏烂后看不到白色的鲜*浆,卵粒全部干瘪。表面呈黄绿色的皆为劣质种卵。

土元怎么养

  土元养殖技术
  一、养殖形式
  土元的生命力极强,只要不暴露室外,无风吹雨打,无阳光直晒,土元都可生存。疏松的土壤,*暗潮湿的环境,便可使土元生长得很好。下面介绍几种养殖形式:
  1、盆养
  可选用内壁光滑的塑料盆,高度15厘米以上,直径45-60厘米,内置饲养土便可直接饲养。盆养适合小规模饲养,投资小,操作简便,移动灵活。
  2、缸养
  选用内壁光滑的瓦盆,缸高度不超过1米,一半或部分埋入**。饲养土可放置40-50厘米厚,**温湿度平衡稳定,土元长得好,寿命长,产出品质好。
  3、池养
  平面池养是立体温室饲养池的前身。用砖在室内水泥地上砌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高40-50厘米的池子,留走道1米,两边砌池或室内全砌上池子,上铺木板走动操作。池子四、内壁上缘在粉刷的同时,用水泥浆贴上6-8厘米的的玻璃条(没有玻璃条可用厚薄膜代替)以防土元翻跑。此方法养殖土元生长良好,管理简便投资少。
  4、立体饲养
  现今我们倡导的是较先进的温室立体化养殖模式。  建立体饲养池的房子的要求不漏雨,四周墙体完好,平顶尖顶房都行,在房屋四周留下门窗,用立砖砌隔层墙,与原墙间隙5-10厘米。砌隔层墙时隔一段用顶砖顶住原来的老墙。以防隔墙倒塌,隔层墙的作用是保温保湿,对养殖土元有很大的意义。在砌好隔层墙后根据房屋内所剩余面积留出走道0.95-1米,设计饲养土元板的尺寸,饲养土元板的厚度3-3.5厘米,定好尺寸后用钢筋混凝土浇制。土元板浇制保养好后便可砌制立体土元池。每层3块立砖(高约40厘米),砌制一层后内壁粉刷好再铺另一层土元板。可建6-7层,上面封顶。在土元房走道一面留下19-20厘米的操作窗口,操作窗口上沿粘上向土元池内伸出4厘米左右的硬性塑料纸,以防土元翻跑。土元房砌好后周边内壁粉刷,补上洞隙,防止鼠蚁进入。5.加温养殖  人工饲养土元过程中,加温养殖尤其重要。加温养殖池可缩短生长周期三分之一,虽然加温提高部分成本,但比较所产生的效益便显得微不足道,加温方法也可因地置宜地采取
  二、工具、饲料、饲养土
  1、养殖工具
  长脚盆-用于泡制饲料及筛虫、筛卵时盛放饲养土。圆脚盆-用于盛装饲养土、虫子、卵块、喂食时盛放饲料。2目(1厘米)筛-用于筛制成虫。6目(4毫米)筛-用于筛幼虫、卵块。窗纱筛-用于筛螨虫。长括板-用于括坑土,25-80厘米长、8-10厘米宽。二相线行灯-用于坑房内行动照明。温度计-长期放置坑房内测量温度。扒子-用于扒出坑池深处的坑土及虫子。粉碎机-大型养殖场用于粉碎饲料、饲养土。簸箕-用于搬土、簸土元 空壳等。
  2、饲料
  土元的食域较广,麦麸,稻糠、菜叶、瓜类的根、茎、花、豆类、树叶等都是土元的好饲料。我们一般采用麦麸、菜叶、瓜类等易取、便宜的饲料。青菜类饲料应避免农药污染。饲喂青料的过程中掌握时节,按时段采用特定的青饲料。 青菜 11-5月 桑叶 5-11月 莴苣叶 4-5月,10-4月 黄瓜 5-9月  南瓜 7-12月
  3、饲养土
  土元可适应各类土质矿石内。经人工养殖后便专门为它配制饲养土,以便管理。饲养土一般用园土,山泥,树叶腐殖土等。先用6目筛子筛去大的土块、树叶等杂质。也可用粉碎机打碎后再筛。在细土内拌入30%-50%的草木灰。  饲养土需要一定的湿度,一般的泥土具有粘性,拌制饲养土的时候不能将水直接喷在泥土上,而应将水先喷在草木灰或锯沫上再拌入泥土。也可采用猪粪、牛粪、煤渣等拌入,注意猪粪、牛粪等应先发酵后才能使用,纯土也可饲养土元,其不足在于湿度难控制,土元入土不深。总之配制饲养土应以疏松、透气、不发酵为标准,以迎合土元的生长需要。
  三、土元的留种及孵化管理
  种养业都涉及到选种与留种的问题。土元的繁殖留种主要是以下几种方法:
  1、 孵块繁殖法:这种繁殖法被广泛采用,孵块个体小份量轻、繁殖系数大、易运输。
  2、 幼虫引种繁殖法:这种引种方法较实际,幼虫个体小、易携带。
  3、 成虫引种繁殖法:这种引种方法较实惠,引种后可产卵,种卵自留,成虫烫死后出售可卖出部分成本,较难运输。
  我们一般讲卵块引种留种。首先看卵虫是否强健,母虫参差不齐与死亡过多都不行。留种一般是筛取第二、三批的种卵,这种卵块形体整齐、体质强壮、孵化管理方便。  在整个饲养土元的过程中,种卵的孵化管理是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饲养成功与否以及经济效益的好坏。孵化方法可有多种,例如:(1)室内控温孵化 (2)恒温孵化箱(3)煤油灯加温孵化。我们认为,后两方法都不如室内控温孵化来得直接。  将卵块放置内壁光滑的塑料盆内50公分直径的塑料盆内可放置4-5公斤种卵,拌入种卵体种三分之二的饲养土。饲养土的湿度保持在35%-40%左右(手抓成团,一打即碎)。经过3-5天,饲养土便逐渐干燥。这时不能向其上喷水加湿,而应把干燥的饲养土筛出,拌入新的预热过的饲养土。在孵化期间,温度应始终保持在25-30℃,以28℃为最佳。每天用手翻动种卵1-2次,增加饲养土里空气的新鲜度。翻动时动作要轻,以免碰伤卵块。经30天的孵化,开始有部分幼虫破壳而出,这时我们会看到数以万计的幼虫。这2天便筛一次,把幼虫按比例分养。筛小虫时我们手脚要轻,以免碰伤幼虫。在大批出虫后,部分出掉虫的空壳夹杂其中,在筛小虫的过程中空壳声较大时,可用簸箕把空壳簸掉。
  四、土元的管理
  1、幼虫、中虫的管理
  幼虫孵化出来后,便与卵块分离。筛出的幼虫连同饲养土一齐放入坑池内或盆内饲养。幼虫的放养密度大一些(0.3-0.4公斤/平方米,约8-10万只)密度大便于饲喂.观察。放养幼虫的饲养土不必太深,有8厘米即可,以后随着分池饲养逐渐加深饲养土,中虫8-12厘米。幼虫饲养温度在32℃,中虫在30℃。幼虫出壳后5天开始吃食。这时需要部分麦麸,瓜果的花,小青菜,南瓜丝等。麦麸最好用细眼筛筛过后泡制。幼虫期需添加面粉,豆粉等更优质的饲料,用量不需过大。幼虫的吃食量很小,在投喂时要注意适量。随着幼虫不断长大,养殖密度也变得过大。此时的幼虫吃食量大增,活动量也大,这时便需第一次分池。分池时连土带虫扒出二分之一放入另备的空池或盆内,括平,然后填入新的饲养土,略超过原来的饲养土深度,分池饲养土如果温差太大,应预热才能进池。  中虫的管理较为粗放,饲料也是需粗放一些,能吃饱就行。
  2、拣雄交配
  土元的幼虫期公母一样,在蜕第9次皮时,雄虫随之羽化。一只雄土元可与8-16只母土元交配。雄土元数量占总量的43%左右。这样一来,雄土元就显得过多。人工饲养者利用土元生长的参差不齐的特性,在雄土元蜕第8次皮后,分拣出生长快,但未羽化的土元,制成干品出售,这一举措可增加产出效益。雄土元蜕7次皮后,背部的两片背甲边缘出现2个尖角,而母土元没有;雄土元的后腹部生殖口盖较小,母土元生殖口盖较大。我们可以根据以上特征,拣出雄土元。
  拣雄后20天左右便有蜕完11次皮,成熟较早的母虫需要交配。母虫成熟后便散发出一种气味(人闻不出)吸引雄虫交配。需交配的母虫一般都爬上墙壁或盆壁,,沿墙留下气味,后腹翘起,雄虫随气味爬上墙与之交配,全过程10-20分钟。雄土元第一次交配后,便不断寻找母虫交配,经10-20天后,雄土元自然死亡。母土元体内有数十个卵胎,一次交配后这些卵胎全部受精,交配后7天开始产第一粒卵块,以后每7天产一粒卵。产卵盛期4个月后逐渐老化死亡。
  3、成虫管理
  温室化饲养土元6个月拣雄,拣雄后2个月为交配期,2个月后50%以上的母虫开始产卵。母土元产卵形式是慢慢从产道分泌出胶状粘液,很快成形变硬。产一粒卵约需3-6天。产卵期内并不影响其活动与吃食。拣雄3个月后可筛第一次卵块了。筛卵由人工操作。一般自第一次筛卵后每隔20-25天筛一次。先括去饲养土表面的杂质,一人从饲养池里把虫.土一起扒出来,倒入另一人所持的2目筛里过筛,2目筛下面放置6目筛。2目筛把成虫筛出,倒入旁边预先放置了饲养土盆里,再用6目筛把卵块筛出倒入另一个专门放置卵块的空盆。一个坑池筛完后,把饲养土与成虫仍倒入饲养池饲养。筛出的卵块夹杂着部分土元粪便等杂物,可放在水中淘洗。卵块入水会浮起来,一般杂质物都下沉。把卵块捞出,用清水冲洗.*干.过筛.簸去空壳.拣杂,这样的卵块可留种孵化了。
  成虫期间饲养土湿度要大一些(40%-45%),可以在饲养土表面喷水或增加青饲料的投喂量。筛制块后在空坑池里放水增湿。经4个月产卵后,母土元体重明显减轻,大批量死亡。这时便可采收成品虫了。在采收前3个月第二批幼虫已孵化好并等着分池,这样饲养池始终不空置,周而复始,以达到最佳效益。
  4、温、湿度控制
  土元形体为椭圆形,体表面积大,体内水分散发较快。温度20℃以下蜕壳生长较慢,超过38℃停止生长,烦躁不安,多在饲养土表面爬行。所以人工饲养土元在温度湿度控制上应适应其需求,达到最佳养殖效果。人工控制湿度也防止忽高忽低。其中土元各龄段对湿度要求也有区别。孵化卵块为28℃-30℃,幼虫中虫为28℃-32℃,成虫为25℃-28℃。人工控制湿度在各阶段也不同。孵卵时为35%-40%,幼虫为35%,中虫为40%,成虫为45%。野生的土元多生长在*暗潮湿的环境中,怕阳光直射。人工饲养给它创造这一最佳生长条件并不难。门窗用麻袋或深色蛇皮袋挡住,坑房内湿度走失较慢。在加温养殖时,饲养土湿度走失较快,可用无农药污染的专用喷雾器在饲养土表面及坑池墙壁上喷水,要求喷雾均匀,少量多次。
  5、饲喂管理
  土元的生活习性为昼伏夜出。每天18时-24时为活动.吃食高峰期,每个土元并不是每天都吃食,一次吃食后2-3天潜伏土中不动。人工饲养土元需每天傍晚5-6时投喂食料。喂食量应根据虫子的各个生长阶段的食量灵活掌握,多观察.多总结。喂食太少,不利虫子生长,喂食太多,会浪费饲料,引起螨虫的大量繁殖,同样不利于虫子的生长。喂食方法分为3种:(1).把饲料捏成小团,分点喂食(适用于幼虫)。(2).把饲料撒在饲养土表面(适用于中虫)。(3).用15*15cm的塑料薄膜做成食台,饲料放在食台上(适用于成虫)。
  6、放养密度
  土元靠蜕皮生长,每蜕一次体形即增大一倍,我们把它的每一次蜕皮按龄计算。雄土元蜕9次皮便成熟,而母土元需蜕11次皮。土元的人工饲养过程中涉及到面积的利用率及管理的方便性,放养密度也应根据各龄虫的生长需求相应不同,列表如下:
  幼虫

8-10万只
  1-2龄

5万只
  3-5龄

2.5万只
  5-8龄

1.25万只
  9-13龄

4000-5000只
  土元各阶段入土深度不一样,为了方便管理,我们把饲养土的深度也列一表:
  幼虫

5-8厘米
  中虫

8-12厘米
  成虫

12-15厘米
  五、病虫害防治
  远古以来,土元作为昆虫类小动物天敌较多,能生存繁衍至今也确有其避敌能力,动物天敌有蚂蚁,老鼠,蜘蛛,鸡,鸭,鸟等,以下介绍人工饲养过程中碰到的主要病害,敌害。
  1、真菌性肠炎   发病原因:饲养环境过度潮湿,温度不稳定,吃食变质食物。症状:腹部鼓胀,淡**,体表有黑色斑点,爬行缓慢,用手挤压腹部易破,有黄绿色脓水流出。生长缓慢,不交配,不产卵,有部分死亡。  防治方法:本病苑牢鳎怀笔乃茄粒蚩糯巴ǚ纾箍臃磕诳掌3中孪省?/TD>不饲喂高蛋白饲料,以粗放型饲料为主,并防止食料霉烂变质,在饲料中添加0.5克土霉素拌入250克麦夫中饲喂。
  2、螨虫
  螨虫是昆虫类的较大天敌之一,繁殖很快,只有针尖那么大。寄生于土元身体各部位,也寄生于饲养土表面,以吃食麦夫等饲料为主,也吃食病弱的土元。对幼虫危害较大。螨虫的大量产生主要是喂食饲料过多,长期剩食以及饲养土过湿,温度过低引起。
  清除螨虫的方法如下:
  (1)、带有螨虫的表层土刮出用窗纱筛过筛。(2)、泡制麦夫抓成1-2厘米直径的小团,白天每平方米分3-5点放置在饲养土表面,螨虫蜂拥而上吃食,过1-2小时后把麦夫团连螨虫抓掉。(3)、结合以上方法1-2天不投喂饲料,螨虫饥饿而死,土元并不影响生长,并调整好饲养土的湿度。
  3、蚁害的防治
  蚂蚁无处不有。土元饲养池里也难免,其拖食幼虫较多。
  (1)农资或化工门市部有氯丹油和氯丹粉出售,对蚂蚁有驱赶作用。
  (2)最新的"蟑蚁净"放置蚂蚁出没的地方,此药是慢**,蚂蚁会把此药拖入洞*,2-3天一窝蚂蚁全部**。但应防止土元误食。
  (3) 在蚂蚁出没处放上肉类残渣诱捕灭杀。
  六、土元的采收与加工
  1、成虫采收加工
  土元的采收较为简便。烫死晒干便可,要求无杂,干燥,不碎。
  土元经11-13个月的饲养,产卵盛期已过,母虫体重开始减轻并逐渐死亡,这时便可选择晴好天气,把母虫筛出,放入沸水烫死,冲洗干净,在烈日下爆晒3-5天即干,如遇*雨天应考虑烘干。检测土元的干燥程度,只需挤压土元的腹部,腹部仍有胶状软物质表示未干,未干燥的土元不便存放。
  2、土元的成品保存方法
  土元采收晒干后,因市场动态的因素,有时需放置一段时间才上市,以求最佳经济效益,这涉及到库存方式。药材公司,药厂等单位都有专业的库房。一般养殖场无此条件,我们可借鉴其方法做一些小型库房。土元晒干后**,用不破不漏的塑料袋盛装,袋内放置磷化铝片剂或粉剂防虫。磷化铝毒性较大,用药后扎紧袋口,并远离住房以防人误吸中毒。冬季低温时无需用药。

土元养殖 土元好养吗 土元吃什么

以麦麸为主,搭配各种青绿饲料,如莴苣菜、空心菜、油菜、南瓜、丝瓜、冬瓜、西瓜皮、土豆、胡萝卜、各种野菜、牧草、树叶、农作物的茎叶等都是土元最常吃的青绿饲料。

在养殖行业里算是比较简单的,首先不用预防、不用打针、喂药,一天喂养一次就可以了

养殖土元的螨虫怎么去除

饲养土元,因喂食过多经常积剩,或者饲养池内饲养土过湿,均易导致螨虫的产生;或者是土元饲养中的麦麸、豆粉、玉米粉存放时间过长,本身已有大量螨虫带到饲养室中。螨虫繁殖很快,发现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刮除表面一层土,特别是食台周围的表层土,用窗纱筛把土筛出丢掉,如筛子上有一点土元,可用5%的漂**水拌一下土元虫体再放入饲养池内。
  (2)降低饲养池内土的温度,使土稍干一点。
  (3)减少或不喂食物。
  (4)增加土元的密度,达到以多取胜,除去螨虫。
  (5)把有螨虫的饲料高温杀灭。
  (6)用麦麸拌水捏成团,在养殖池内每平方米放三五个,2小时后把麦麸团丢掉,连续做一星期,螨虫数量可大大减少。

孵化土元卵的时候怎样增加湿度

这个你最好去问问专业人士!

孵化土元最好方法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