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养殖鱼塘水体分层怎么处理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黄鳝池塘分层是什么原因?(什么样的池塘有黄鳝)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黄鳝池塘分层是什么原因?

鱼塘中鱼类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垂直结构.

鱼塘水温三十度以上该如何管理?

一、加深水位,调节水质
高温季节,养殖池塘水质变化剧烈,一是当水温达到32~33℃时,蓝藻、绿藻、黄藻等就会发生死亡,出现“倒藻”,水色浑暗,溶氧降低现象;二是低压闷热,水面张力加大,水体通透性差,缓冲和交换能力减弱,底层溶氧消耗大,易出现缺氧现象;三是水体产生温跃分层,下层水变成“死水”、中上层水变成“半死水”,**酸盐、氨氮等有害物易**;四是养殖水产品免疫力降低,发病率增高。受此影响, 养殖对象喜欢在水体的中层活动,如水体环境较长时间得不到改善,鱼类会出现“暗浮头”甚至“浮头”, 虾蟹出现软壳、空肠空胃、肝脏萎缩等症状,常见虾跳塘上草、蟹上岸、鱼跃水现象,吃饲时间明显延长或吃饲不旺。
针对以上情况,加强水质监测,密切关注水质变化情况,保持最佳养殖水位。每5-7天测定1次池塘水质,保持池水透明度30-35厘米,pH值7.0-8.5,氨氮不超过0.5毫克/升,**酸盐不超过0.1毫克/升,溶解氧白天不低于5毫克/升、夜间不低于3毫克/升。水源充足的池塘每隔3-5天加水一次,加水时间以早晨或傍晚为宜,每次加10-20厘米。根据不同养殖品种保持最佳水位,河蟹养殖池水位有草处控制在80厘米以内,无草处水位控制在1.5米左右;大宗鱼的池塘水位保持2.0米以上;鳜鱼、加州鲈鱼的池塘水位保持1.5-1.8米,青虾池塘水位保持0.7-0.8米,泥鳅池塘水位保持0.8-1.0米。高温季节,水温超过30度易造成藻类大量死亡,导致水质变坏,加大耗氧,氮氮和**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产生或者超标、溶氧缺乏、PH值不稳定等。周期性使用光合细菌、*酸菌、EM菌、芽孢杆菌等水质改良剂调节水质,控制水环境中氨、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调控池塘微生物生态结构,增强水产动物免疫功能;淤泥较深的池塘适量使用底质改良剂。
二、养护水草,控制疏密
针对河蟹养殖池,要严格控制水草总量和疏密,发挥水草最佳作用。水草过多,净化作用大,但易腐烂恶化水质的矛盾。塘口水草覆盖超60%,及时用拖刀间隔疏除部分水草,捞出池塘,开通“井”通道,使水草疏密合理,生长有力,为河蟹的自由活动留有一定空间。超过水面的水草,割除上部没入水面30厘米,有利池水流动和方便投饲,防止遇到大的风浪,增加浮力,脱根死亡。对于早期水草破坏严重的蟹池,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需适当移载水葫芦、水花生、雍菜等。随着水温的升高,蟹池内伊乐藻出现“疯长”现象,容易造成蟹池缺氧和大面积败草破坏水质,需人工清除部分伊乐藻。为保护水草,精养塘中饲料应尽量撒开。定期使用芽孢杆菌,防止水草上积聚过多的污物。
三、合理投饲,科学管理
7月中下旬以来连续高温曝晒,白天池水温度普遍超过30℃,鱼、虾、蟹食欲下降,投喂量应降至计算量70%以下,可适当添加VC、免疫多糖和*酸菌粉等保健品,保障肝脏和肠道健康,促进消化吸收,提高水生动物的免疫力。晴天中午鱼塘开启增氧机2-3小时,夜晚10:00开机至早晨,闷热、*雨天全天开机。虾、蟹池塘控制水草覆盖面积不超过60%,超过时应间隔除去部分水草,露出水面的伊乐藻,应割除草头,控制其在水面下30厘米处生长。适当排换池水,夜间开启微孔增氧机。
加强巡塘检查,仔细观察水产养殖动物活动和水质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四、预防疾病,合理用药
夏季高温季节,水环境变化剧烈,微生物的繁衍速度快,疾病多发,许多养殖户会使用消毒剂、除藻剂、杀苔剂、底质改良剂等来进行预防疾病和调节水质、底质。此时施用外用药物应酌情减量,因为水温越高,药物毒性越强,用药风险越大,用药后开动增氧机搅水,打破热成层,避免水体局部药物浓度过高造成对水产动物的伤害。此外,夏季很多池塘养殖水产动物处于“暗浮头”和“浮头”的应激状态,除增氧剂外,其它任何药物的使用都会对养殖动物形成**,造成损伤,应特别注意。虾蟹池换水后,通常会诱发虾蟹脱壳,此时不宜用药,特别是水温越高毒性越大的药物如硫酸铜等使用时更要慎重。

对虾养殖中如何避免养殖中后期水浓、藻类老化、水质和底质变差?

一、调节好虾池水质①pH值偏低时(<7.5),加换薪水,少量多次使用生石灰。连用2--3次,每天一次,每隔24小时监测一次pH值,直到调回理想数值,也可以使用速效肥水膏配合钙力神适当肥水并且逐步稳定pH值。②pH值不稳定,可使用强化多糖/虫草多糖+氨基酸营养液,稳定水体pH值,提高水的缓冲能力。③溶氧偏低,加注新水;合理开增氧机;关注藻类变化,视情况追肥,促进藻类光合作用;定期改底,减少底部耗氧,使用分解底改,超能底改,底加氧,遇到闷热、气压低、连绵*雨定期泼洒解毒百分百+底加氧,高温天气,在夜间10点前泼洒。④水体**酸盐偏高,适当减料或者停料1-2餐,全池泼洒熟石灰将pH值调到8.2-9.2之间,开足增氧机,全池泼洒强化多糖+克硝先锋,2-3天后,用氨基酸营养液或者速效肥水膏稳定水质。⑤养殖水体氨氮、硫化氢超标,适当换水,全池泼洒熟石灰,调节pH值,开增氧机,先用沸石粉与颗粒氧混合泼洒,第二天用速效肥水膏+钙力神全池泼洒。二、调节水色养虾中后期虾池水体保持透明度30—40厘米,此透明度反映池水藻类和肥度是最佳状态。①藻相不佳、突变 用强化多糖+速效肥水膏进行肥水保藻,保持透明度在750px左右。倒藻出现,说明底质老化,先排500px水,用分解底改+解毒120或者解毒倍爽进行改良底质,第二天使用海龙高浓芽孢菌+速效肥水膏混合泼洒,再将水加回原位②水质或者底质不佳 用底加氧,超能底改,解毒120,解毒倍爽,解毒百分百进行解毒调水。三、投喂优质饲料,减少水体污染1、坚持水质良好多投,水质差时少投或不投。2、风和日暖时多喂,大风、暴雨不喂或少喂。3、水温低于18℃或高于33℃时少喂。4、白天少喂,黄昏、晚上多喂。5、对虾大量蜕壳当日少喂,蜕壳1天后适当多喂。6、池内竞争生物多时适当多喂。在饲料中添加海龙三黄粉,强化多糖,黄金**等增强对虾体质,提高抵抗力。四、延长增氧时间,防止对虾浮头增氧不但是增加虾池水中的溶解氧,也是改善水质的重要措施。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对虾的生长,虾池对虾密度不断的增加,对水中的溶解氧需求量越来越大。养殖前期所配的增氧机数量也不一定够用,要根据养殖到中后期,当时南美白对虾的密度,适当增加增氧机的数量和类型。不但要在水体的上中层增氧,也要底层增氧,尤其虾池水深1.5米以上,除了配水车式的之外,要配一定数量的潜水式的增氧机,保证底层有充足氧气,防止底层氧气不足,发生偷死虾等现象。如果是高位池精养对虾,每亩每造(茬)产虾1吨以上,每亩要配增氧机1.5—2千瓦,采用水车式与潜水式的增氧机配置,一般比例是2:1为较理想。五、防控疾病的暴发 南美白对虾养殖到中后期丰收在望,由于养殖时间较长,虾池的水质较差。要采取预防虾病措施,如果不注意随时会发生虾病。具体的技术措施;1、要了解周围养虾情况,是否有虾病发生?排灌水设施是否受到污染?以便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2、加强巡池观察、检查。每次投饲料前后要检查对虾摄食和活动的情况。要坚持每天早晚巡池观察虾池水质情况、对虾活动情况,对于在池边游泳的对虾,要重点观察、检查,是否有病灶,从而采取有效措施。3、调节池水pH值。南美白对虾养殖到中后期,由于残饵、对虾排泄物多等原因。往往引虾池底质、水质変酸性,在淡水养殖区尤为明显,从而影响浮游藻类的生长和对虾蜕壳生长。要适当投放石灰,调节池水酸碱度到正常范围,有利对虾生长。4、根据对虾生长情况,要适当投喂保健预防疾病的药物,在水中适当施一些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中拌入抗应激维C、多糖、肝胆康等中草药等,增强对虾体质。5、检查池中异常的对虾,如果发现到病虾,要及早采取措施,有病早治,对症下药,防止蔓延。但是要注意防止滥投医,乱用药。

鱼塘里猪粪多了怎么净水?

黄鳝池塘分层是什么原因?

 在鱼塘被猪粪污染后可以立即注入清水进行缓解,也可以合理的水质调理剂进行调理。为降低鱼塘被猪粪污染的风险,需要将猪粪发酵后再喂给鱼,先把干猪粪和10%麦麸以及适当的水搅拌均匀,随后再装入水泥池内分层压紧,接着用塑料布封好,然后在温度为20-30℃的环境中自然发酵3-5天,发酵完成后就可以使用了。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