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在桶里边如何养殖蚯蚓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塑料桶养蚯蚓正确方法?(用塑料桶养蚯蚓可以吗)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塑料桶养蚯蚓正确方法?
取高40~50厘米、直径30~40厘米的圆形塑料桶,在桶底钻4~5个直径5毫米左右的小孔。然后填上细小柔软的黏土,以离塑料桶口10厘米左右为宜,这样蚯蚓就不能外逃。再准备直径比塑料桶的直径大5厘米左右的塑料盆,在距盆底5厘米和2厘米处各做一个记号。把塑料桶放入塑料盆中,再往盆中灌入清水,水位高度在5厘米记号处,即成简单的养殖蚯蚓设备。当桶里的泥土吸入盆中的水湿润后,再掘疏松,就可以投放种蚓,进行养殖。蚯蚓的喂养:可用发酵过的牲畜粪便、稻草秸秆、玉米心、甘蔗渣等作为饲料,或直接投喂香蕉、梨等水果皮,蔬菜叶,剩饭,豆渣等。
用水桶自制养蚯蚓箱?
准备一个塑料水桶,在底部钻几个小孔,再放入铁盆中,防止蚯蚓逃跑。桶子里放入土壤肥力大、保湿性较好的菜园土,营造一个潮湿的环境。喂食以剩饭剩菜、果皮、有机质物为主,少量多次喂食。每月清理一次粪便,用器具夹出来即可。
塑料桶养蚯蚓桶底要钻孔吗?
塑料桶养蚯蚓桶底是不需要钻孔的。养殖蚯蚓如果是用塑料桶来养殖的。在桶底是不需要钻孔的。如果你在塑料桶底钻孔了,你养的蚯蚓交会全部往塑料桶的底部给逃跑啦。只要桶里面。有足够的泥巴和蚯蚓,平常吃的东西就可以啦。千万不要打孔。因为蚯蚓是会钻泥土的他会沿着同底的小孔跑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生活。。
小桶养蚯蚓要不要加水?
可以但不要太多。使用的水桶要能够漏水渗透,在桶的底部钻几个小孔,再把水桶放入铁盆里,防止蚯蚓通过小洞逃跑,土壤选择肥力较大、保湿度好的菜园土即可。蚯蚓喜欢生活在温暖且潮湿的环境中,适宜蚯蚓生长繁殖的温适宜蚯蚓生长繁殖的温度是20℃-25℃。
蚯蚓快速爆盆方法?
一、选育良种:人工养殖蚯蚓,应选择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广、寿命长、易驯化管理的品种,例如北星二号、大平二号等。
二、养殖方式:
①箱养:在室外向阳、潮湿、能灌排水的地方放宽1.2米的养殖箱进行养殖。箱与箱之间开宽、深均为0.4米的沟。也可直接在室内利用木箱、纸箱、桶等进行养殖。
②投饵:先在箱**填上1米宽、20厘米厚的发酵饵料,再放3厘米厚并放有幼蚯蚓的饵料。
③密度:种蚯蚓每平方米5000条左右,1月龄幼蚯蚓每平方米3万条左右,蚓茧孵化每平方米2万个左右。
④温度:气温高于15℃时开始养殖,气温降至10℃时将养殖箱移至室内。
三、配制饵料:
①配料:将秸秆、杂草、甘蔗渣等切碎,加上猪、牛、鸡粪,堆成高1米的圆锥形,再用草帘或塑料薄膜覆盖发酵。
②发酵:如果原料过干,应喷水至手挤原料有少量水滴。5天后,料温升至70℃时,翻料1次,以利于均匀发酵。以后隔几天喷水、翻动1次,经过3周左右饵料发酵完毕。理想的饵料应为黑褐色,无恶臭,松散,不粘手。
③投喂:先用少量发酵好的饵料试喂蚯蚓,若无**反应,再大量投喂。
四、加强管理:
①除粪:每次投饵时,先将箱表面的蚯蚓粪轻轻刮去(蚯蚓的粪便排在饵料的表层),将余下的饵料及蚯蚓集中于一侧,重新添上一层新饵料,再将陈料覆盖于新料上。
②翻料:定期翻料是养殖蚯蚓的一项重要工作,每隔1周要将养殖箱上下层料对翻1次,以利于通气,具体做法是先清除粪便,再将上下层的料对翻,最后再投饵。
③湿度:室外养殖要注意保持箱内湿度,而大雨天要遮雨。
人工大量培养蚯蚓方法?
一、选种
据了解适合大面积养殖的蚯蚓品种有大平二号。这个品种的特点是体长可达五十毫米至七十毫米,寿命长,肉多,繁殖率高,体表呈紫红色,但是体表颜色也会随着水分、饲料等因素而发生颜色深浅的改变。
二、饲料准备
1.饲料选择
适合大面积养殖的饲料只有三种:牛粪、猪粪或牛粪、猪粪以任意比例相加。
2.饲料发酵
将牛粪或猪粪、混合粪放到平地上摊开10—25厘米厚,晒至5到6成干左右。接着将这些粪料架堆起来,可以采用长方形、半圆柱形堆法,每堆一层(厚15—20厘米)粪料就淋300到500倍的菌一次,如此重复铺4—7层,直至水渗出为好;若采用垃圾,一层垃圾一层粪地堆。长宽不限,并用薄膜盖严,在气温较高季节,一般第二天堆内温度即明显上升,3—4天可升至60—70℃,以后逐渐下降。当堆温降至40℃时(这个过程需要约15天),则要进行翻堆(把上面翻到下面两边翻到中间去重新堆制,并再加入EM如金菌)。饲料发酵好以后,测试PH值,蚯蚓饲料一般要求适宜PH值为6.5—7.5,但很多动植物废物的PH值往往高于或低于这个数值,例如:动物排泄物的PH值是7.5—9.5,因此对蚯蚓饲料的PH值要进行适当的调节,使它接近中性,以适合蚯蚓生长。
三、调制和添加营养促食物质的方法
以一立方米基料为例,取水100公斤,加入尿素2公斤、食醋4两、糖精5克、菠萝香精4盖,混合在水中溶解,先取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翻堆后再把另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过二天即可使用。在蚯蚓的饲料里添加了柠檬酸、香精、糖精,把蚯蚓的饲料调制成蚯蚓最爱吃的水果香甜味,蚯蚓从此不但不逃走、不挑食,而且食量增加,从而大大地加快了生长速度、提高了产量。
四、放养
蚓床做好后,把发酵好的饲料横放在蚓床上,成50厘米宽的条形,长度不限,间隔30厘米。放蚓种前先浇湿蚓床,然后把蚓种放入无饲料处,放养后补浇一些水,利于蚯蚓活动。忌在蚓床上堆满畜粪后放蚓种,以免造成蚓种死亡。
五、日常管理
1.温度
一般来说,蚯蚓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左右,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
2.湿度
蚯蚓是利用皮肤进行呼吸的,所以蚯蚓躯体必须保持湿润。因此对蚯蚓来说,保持一定的水份供应特别重要。蚯蚓抗急剧干燥的能力很差,其生育环境的最适湿度为70-75%。
3.空气
蚯蚓养殖的全过程均需充足的新鲜空气。为了保持饲养床始终处于疏松、透气状态,可采取以下措施:基料厚度不得超过规定高度,必须时予以削减;饲养一段时间后可适当翻动1次基料,将上、下层基料翻动,调换位置,既可使下层基料疏松、透气,又有助于上、下层基料湿度趋向一致。
4.养殖密度
蚯蚓的放养密度与蚯蚓的种类、生育期、养殖环境条件(例如食物、养殖方法和容器)、及管理的技术水平等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平方米面积,25厘米高的培养基中可放养密度为:种蚯1.5—2万条,孵出至半月龄,可放养8—10万条,半个月到成体可放养3—6.5万条。所以在养殖蚯蚓时适时扩大养殖床,调整养殖密度,取出成蚓,这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以上就是今天有关大面积养殖蚯蚓的所有技术要点,想养殖蚯蚓的农户朋友一定要综合考虑,并不是每个人都养殖蚯蚓有销路的。
蚯蚓在家里怎么养殖?
1.饲养方式:一般分为生态养殖、立体养殖和大棚养殖3种方式。生态养殖包括耕地养殖、林地养殖和沟槽养殖;立体养殖包括多层水泥架养殖、重叠式养殖箱养殖、缸养、百叶箱养殖、尼龙网床架养殖;大棚养殖分为温室养殖和日光温室养殖。其中耕地养殖和大棚养殖可以同时种植粮食、蔬菜、果树等农作物,一举两得;立体养殖可以获得更多的蚯蚓;大棚养殖繁殖速度快;生态养殖和大棚养殖成本低,各有优点,可以根据自己的养殖目的进行选择养殖方法。
2.养殖池设置。一般保持养殖箱、沟的深度为30-50厘米,不宜太深。宽度不限,长度不限,以排灌方便的场地为宜,保持填充物潮湿,禁止积水。可以填埋腐熟的牛粪、猪粪等圈肥,也可以施用腐烂的树叶、林中土,表层也可以覆盖一层田园土。
3.选择适合的蚯蚓品种,放入适量的蚯蚓种源。蚯蚓的品种很多,但是要根据饲养的目的进行选择,比如垂钓的人喜欢细小的蚯蚓,如果蚯蚓太粗就不行。一般的蚯蚓价格在3-15元之间,1平方米放养2-3斤,一亩地一般饲养蚯蚓的地方只要半亩地,可以放养700-900斤。放养的蚯蚓数量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有机质消耗太快,蚯蚓快速繁殖以后就会逃跑。
4.投喂饲料的方法。投喂的饲料必须是经过腐熟的树叶、青草、水果、菜叶、厨房下脚料、圈肥等,为了加快发酵速度,可以添加尿素、em菌等进行快速发酵以后,再添加鱼粉和骨粉等进行投喂。投喂的次数越多,蚯蚓生长繁殖得越快。
喂养的饵料以少量多次为宜,一般在15天左右进行清理一次残留的饵料,不能长期堆积,但也不能一次性间高残留的饵料全部清理干净,好让蚯蚓能够找到自己的洞*,否则也会引起蚯蚓逃逸现象发生。
5.有效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蚯蚓对于温度、湿度和光照敏感,要求十分严格。蚯蚓喜欢温暖、湿润、*凉的环境,养殖场地需要进行必要的遮*,每天最多只需要2-3小时的光照。蚯蚓在20-30℃ 环境下生长良好,在高温季节可以覆盖一层秸秆,降低温度和增加湿度;低温季节覆盖地膜、草帘、拱棚等增加温度;春、夏、秋季节需要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以不积水为限度最好。如果表层出现变白现象,就需要喷水或者浇水,确保蚯蚓正常生长和取食。
6.收集方法。室内养殖的一般采用强光驱赶法,蚯蚓就会**到饲养床下层,或者筛网下层的容器内。在野外一般采用食物诱集法,放入腐烂的水果,2-3天以后,蚯蚓就会**在水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