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养猪场各项制度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新建一家生羊养殖厂,请问《免疫制度》《用药制度》《检疫申报制度》《疫情报告制度》《消毒制度》《无害化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新建一家生羊养殖厂,请问《免疫制度》《用药制度》《检疫申报制度》《疫情报告制度》《消毒制度》《无害化
养殖场检疫申报制度
1、本场饲养的獭兔在本镇内出售或迁移,提前向怀远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派出的报检点申报检疫,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2、本场饲养的獭兔迁移出市外,应将生猪运至指定地点,向怀远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派出的换证处申报,并取得《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3、自宰自食獭兔,在屠宰前向怀远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派出的报检点申报检疫,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屠宰、食用。
4、引进种用公、母兔,在引进之前,须向怀远县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备案并办理审批手续,经依法批准后方可引入。引入后按规定进行隔离、观察、加免,期满后经检疫合格再合群。
5、跨省引进商品型饲养獭兔,在引进前须向怀远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备案,引入后按规定进行隔离、观察、加免,期满后经检疫合格再合群。
养殖场疫情报告制度
1、义务报告人:驻场(小区)兽医当怀疑发生传染病时,应立即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报告。
2、临时性措施:
(1)将可疑传染病病畜隔离,派人专管和看护。
(2)对病畜停留过的地方和污染的环境、用具进行消毒。
(3)病畜死亡时,应将其尸体完整地保存下来。
(4)在法定疫病认定人到来之前,不得随意急宰,病畜的皮、肉、内脏未经兽医检查不许食用。
(5)发生可疑需要**的传染病时,禁止畜禽进出养殖场(小区)。
(6)限制人员流动。
3、报告内容:
(1)发病的时间和地点。
(2)发病动物种类和数量、同群动物数量、免疫情况、死亡数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情况。
(3)已采取的控制措施。
(4)疫情报告的单位、负责人、报告人及联系方式。
4、报告方式:书面报告或电话报告、紧急情况时应电话报告。(报告电话8600985)
养殖场消毒制度
1、规模养殖场应严格按照消毒规程进行场地消毒。
2、生活区:办公室、食堂、宿舍及其周围环境,每月大消毒一次。
3、商品獭兔周转区:周转宿舍、磅秤及周围环境每售一批大消毒一次。
4、生产区正门消毒池:每周至少更换池水、池药2次,保持有效浓度。
5、车辆: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必须彻底消毒,随车人员消毒方法同生产人员一样。
6、**室、工作服:**室每周末消毒一次,工作服清洗时消毒。
7、生产区环境:生产区道路及两侧5米范围、兔舍间空地每月至少消毒2次。
8、各栋兔舍门口消毒池与盆:每周更换池、盆水、药至少2次,保持有效浓度。
9、兔舍、兔群:配种怀孕舍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分娩产仔箱保育舍每周至少消毒2次。
10、人员消毒:进入兔舍人员必须脚踏消毒池、手洗消毒盆消毒。
养殖场免疫制度
1、遵守《动物防疫法》,按市级兽医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置和要求,认真做好口蹄疫、高致病蓝耳病、猪瘟等强制性免疫病种的免疫工作。另做好其余计划免疫工作。
2、严格按场内制定的免疫程序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严格免疫操作规程,确保免疫质量。
3、遵守国家关于生物安全方面的规定,使用来自于合法渠道的合法**产品,不使用实验产品或中试产品。
4、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根据本场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遵守。
5、建立**出入库制度,严格按照要求贮运**,确保药苗的有效性。
6、废弃**按照国家规定无害化处理,不乱丢乱弃**及**包装物。
7、**接种及反应处置须取得合法资质的兽医进行或在其指导下进行。
8、遵守操作规程、免疫程序接种**,并严格消毒,防止带毒或交叉感染。
9、**接种后,按规定佩戴免疫标识,并详细记入免疫档案。
10、免疫接种人员按国家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11、定期对主要病种进行免疫效价监测,及时改进免疫计划,完善免疫程序,使本场的免疫工作更科学更实效。
养殖场饲料使用管理制度
1、养殖场的饲料须来自正规生产企业,养殖场建立完善的领、用料制度。
2、饲用饲料配方应通过当地检验检疫机构的审核认可。饲料品质一定要求卫生,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重金属、特定病原菌等安全卫生指标合格。
3、饲料中不能加入激素、违禁药,不能饲喂促生长剂。
4、养殖场对所用饲料进行监测与管理,对饲料原料进行农残(六六六、DDT)和重金属(镉、铅、汞、砷)污染情况进行监测。
5、饲养场的配合饲料或预混料必须来源自于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饲料厂。批准的饲料厂必须能证明其生产符合国家的相关批准。
6、使用配合饲料时必须向供应商索取每一种原料的说明书,同时保存好饲料添加剂的记录,这些声明和记录至少要保存两年。
7、饲料添加剂及微量元素应符合农业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出口食用动物饲用饲料检验检疫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
8、饲料中添加的动植物源性成分应符合输入国或地区的有关规定。
9、养殖场对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饲料、饲料添加剂、消毒剂和兽药等,必须具有生产单位的检验和企业抽检的检验合格报告单。
10、饲料的生产、加工及运输过程中应避免交叉感染。
11、饲料的贮存应防霉、防潮,通风良好,并没有防火、防盗、防鼠及防鸟设施。
12、饲料的发放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并做好出库记录,严禁将过期、变质的饲料发放使用。
养殖场修药期制度
休药期动物停止用药到屠宰上市的间隔时间。根据某种药物在一定动物体内代谢排出时间而确定的。在此期间动物体内的肌内、组织或产品中残留的药物就有可能超过允许限量。
在饲料、饮水中添加药物,几种药物同时使用时,“休药期”的计算,应按照其中最长停药期的药物最后一次使用时间为准。
选择使用药物时,在考虑到效果的同时,必须顾及休药期的时限。治疗动物疫病的常用药不少,但他们的停药期各不相同:氟苯尼考(30天),强力霉素(脱氧土霉素、**多西环素——、泰妙菌素、甲砜霉素(28天)、**土霉素(26天),北里霉素(7天),磷酸泰乐菌素(5天),林可霉素或维吉尼亚霉素(1天)。如果是商品肉类动物,选用时除考虑其效果、成本外,必须考虑这些药物的停药期时限和商品肉类动物屠宰上市的时间,选择在商品肉类动物屠宰上市前达到休药期要求的那些药物。
养殖场兽药用药制度
1、为了规范使用兽药、器械及生物药品的采购保管、使用,减少药物流失和浪费,特制定本制度。
2、兽药管理人员在新购药品、器械时,依据**查清件数,根据兽药保管要求分类存放。如果近期过期药品及时通知兽医技术人员,过期药品报财务注销。
3、建立用药申报制度
(1)养殖场兽医技术人员报兽药主管审批取药,常规药品由兽医技术人员做计划、采购。专项**、贵重药品、特殊药械等报养殖场主要负责人安排采购,如不能采购,必须在3天内反馈给猪场技术管理人员说明情况。
(2)养殖场药械由专人负责采购,如特殊情况必须经养殖场主要负责人批准,任何个人不得私自采购。
4、领取生物药品,如**、血清、类毒素等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必须用保温箱装取,否则兽药主管不予领给。
5、对一些特殊药品、**空瓶或受污染物品、场地,查清数量,依据要求派专人销毁和无害化处理。
6、兽医、防疫员对每一批新药、新**,用前要做小范围试验,并对生产技术管理部书面上报试验结果,无异常方可大范围使用。对每次防疫一定做好以下记录:**名称、生产厂家、批准文号,使用猪只的阶段、头数、反应情况等,出现异常及时停止使用,如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由使用者负责。
7、兽药的使用依照《规模化养猪场生产技术规范》标准执行。
8、严禁使用国家《无公害食品、生猪生产使用准则》规定中的禁用药品,严格执行允许使用药品休药期,由兽医技术人员负责落实,如造成危害,由场长和主管兽医人员负责解释并承担责任。
9、以上各项必须严格执行。
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制度
1、当养殖场的生猪发生疫病死亡时,必须坚持“**一处理”原则,即:不宰杀、不贩运、不买卖、不丢弃、不食用,进行彻底的无害倾处理。
2、养殖场必须根据养殖规模在场内下风口修一个无害化处理化尸池。
3、当养殖场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除对病死生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外,还应根据运行防疫主管部门决定,对同群或染疫的生猪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4、当养殖场的生猪发生传染病时,一律不允许交易、贩运,就地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5、无害化处理过程必须在驻场兽医和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并认真对无害化处理的生猪数量、死因、体重及处理方法、时间等进行详细的记录、记载。
6、无害化处理完后,必须彻底对其圈舍、用具、道路等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传播。
7、在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及疫病流行期间要注意个人防护,防止人畜共患病传染给人。
生猪免疫程序
一、母猪的免疫程序
1、口蹄疫**(高效苗)产后2周注射一次,每次为2头份。
2、猪瘟**:产后1周注射2头份。
3、大肠杆菌**:分别在产前5周和2周时,每次注射2头份。
4、伪狂犬病**:产前1个月注射2头份。
5、细小****或钩端—细小—猪丹毒三联苗:产后二周注射2头份。
6、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每次1头份。
二、商品猪的免疫程序
1、超前免疫猪瘟**2头份(大部分猪场可不进行),未使用超前免疫猪瘟苗者,仔猪在20-25日龄,必须防注猪瘟苗3头份。
2、仔猪断奶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首次免疫,剂量为2ml,在首免后一个月采用相同剂量加强免疫1次。
3、3日龄补铁(注射血素之类)1ML(100~150MG)。
4、7日龄气喘病**(瑞必治)1~2ML。
5、21日龄气喘病**(瑞必治)复免,2ML。
6、30日龄,仔猪副伤寒**1头份。
7、35日龄,伪狂犬病**,1ML。
8、40日龄,链球菌**2头份。
9、55日龄,猪三联苗(猪丹毒—猪瘟—猪肺炎)2头份或55日龄,注猪瘟**2头份。
10、60日龄,口蹄疫浓缩苗2ML。
11、90日龄,口蹄疫浓缩苗3ML(3头份),驱虫。
养殖场畜禽标识制度
1、新出生畜禽,在出生后30天内加施畜禽标识;30天内离开饲养地的,在离开饲养地前加施畜禽标识。
2、畜禽在左耳中部加施畜禽标识,从外地引进的畜禽需再次加施畜禽标识,在右耳中部加施。
3、畜禽的标识严重磨损、破损、脱落后,应当及时加施畜禽标识,并在养殖档案中记录新标识编码。
4、没有加施畜禽标识的,不得运出养殖场。
5、畜禽标识不得重复使用
猪场的防疫措施包括哪些?
猪场的防疫措施主要包括消毒设施及消毒方法,粪便污物处理以及防疫制度等。
(1)消毒设施及消毒方法 在猪场大门和生产区入口,要建立一个宽于门口,长于汽车车辆一周半、水泥结构的消毒池,生产区入口要建有**室、消毒室和消毒池,猪舍门口要设消毒盆或消毒池。消毒池中可使用火碱作为消毒药,一般1周更换一次。消毒室可采用紫外线灯消毒。**室要定期消毒,一般每天一次,常用甲醛熏蒸。
环境消毒包括猪场大环境和猪舍小环境。可用生石灰撒布或其他消毒剂喷洒。
(2)粪便污物处理 对猪场的污物及时处理,不仅有利于猪场的防疫,而且可以减少周围环境的污染。尤其是距离村庄较近的猪场,夏天时气味浓重,周围的空气受到严重的污染,有时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因此,必须重视对猪场污物和粪便的处理。粪便的处理,主要是加以利用,一种是作为肥料,最好是经过发酵后进行施肥。另一种方法是作为能源材料,如生产沼气等。
(3)防疫制度 防疫制度是防止疫病发生的关键,规模化养猪饲养密度高,生猪周转流动性大,相应猪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机会也大。对此必须因地制宜,科学地制订猪场防疫制度,保证养猪环境的安全和健康,确保猪场生产的稳定发展。猪场应制定以下防疫制度:
①场区防疫制度:猪场一般应谢绝参观;大门要有专人负责人员、车辆的消毒工作,督促进入场区人员脚踏消毒垫,更换防疫鞋,遵守本场兽医防疫制度;外来车辆进入场内,要经过消毒池进行彻底消毒;场内严禁宰杀生猪,更不得将场外畜禽及其产品带入场内;场内定期进行清洁卫生、消毒、灭鼠和驱虫等工作。
②生产区防疫制度:原则上谢绝参观,必须进入时要经过场长和兽医批准;进入生产区的车辆要驶进消毒池,进行全面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经过淋浴或消毒,更换消毒过的防疫衣服和鞋帽;生产区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并定期消毒。
③猪舍防疫制度:出入猪舍要脚踏消毒垫;饲养人员要坚守岗位,一般不进入其他猪舍,尤其是不得随意进入产房;猪舍每天定时打扫,并定期消毒;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猫、鼠等动物进行舍内,特别要做好灭鼠工作。
中小型养猪场怎样进行标准化管理
农盛乐母猪产床是现代化工厂化养猪必不可少的设备。在使用方面,为了提高产床的性能和效果,养猪场应满足以下三点要求。(1)母猪产床高度应适当
产床高度调节有助于调节母猪舍温度,离地面越低温度越低、湿度越大,越容易受贼风侵袭。生产实际调查发现,将母猪产床的高度由20厘米提高到45厘米,子猪大肠杆菌的发病率减少50%~70%。根据母猪的生长、繁育规律,可分为后备母猪、妊娠母猪、临产母猪、哺*母猪和空怀母猪五个阶段。各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母猪的生长繁殖及价值。
(2)围栏应平坦,产床应平整,防止剐伤剐掉*头
每天坚持用0.1%清洗*房、*头1次~2次,防止*房炎,影响母猪泌*。 避免了母猪压死仔猪的现象,同时还专门为仔猪设计了一个保暖箱,天气冷时仔猪可以在里面避寒。母猪产前两周应将产房、产床彻底冲洗干净。
(3)空圈2天以上保持猪舍干燥
母猪产前一周转入产房(有条件的猪场应该给临产母猪洗澡后再转入产房),使其适应新的环境。并要保持母猪产床清洁、干燥、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冬季最好阳光充足,舍内温度保持在 。有专用产房的猪场,应在母猪产前及时把产床准备好,并在产前5~7天把母猪赶进产房,让它熟悉环境。如在原舍产子,必须在母猪分娩前15天把积肥坑的土肥彻底清除,分娩前3~5天。再把猪床上的旧土连同污秽的垫草一起更换掉,保持猪床平整、干燥。 产房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温暖、阳光充足和空气新鲜。
建养猪场的环保污染问题国家有什么规定
要落实三废处理,距离居民楼要超过150米。废水废渣以及废气都要有完善的处理设施企业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猪场的防疫灭病措施有哪些?
(1)猪场周围要有围墙,猪场要有门,猪场生产区和猪舍门口要设消毒池,池内配制2%火碱水或20%石灰*等,消毒液要及时更换,经常保持有效浓度;严禁一切外来动物进入场内;严禁把外面买来的猪肉及其制品带入饲养区;闲杂人员和买猪者不准进入猪场;尽量减少参观者。(2)猪舍应保持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室内干燥;猪舍内外每天清扫一次,所有饲养用具应定期清洗消毒,经常保持清洁;饲槽每天必须清洗,消毒一次。
(3)根据猪的生长情况和生产需要,供给所需的全价配合饲料,经常注意检查饲料品质,禁止饲喂不清洁、发霉、变质的饲料,饲料加工厂也应具有防疫消毒措施。工作人员出入必须彻底消毒、**、换鞋。
(4)猪粪要堆积发酵或用蓄粪池发酵,利用生物热消灭粪便中的病原体、微生物,并提高肥效。
(5)每年进行1~2次猪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工作。
(6)猪舍和用具每年至少于春、秋进行2次大扫除、消毒,每月进行1次一般消毒。消毒液常用2%的火碱水或0.5%过氧乙酸,饲养用具热碱水消毒,然后再用清水洗涤,晒干后使用。育肥猪舍采取“全进全出”的消毒方法,分娩后采取“全进全出”式消毒;每批猪出栏后彻底大消毒,空圈1周后方可进猪。不能实行“全进全出”的猪舍要进行定期消毒。
(7)兽医人员和饲养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穿工作服和工作鞋,工作结束,要将工作服和工作鞋留在**室内,严禁带出场外。工作服和工作鞋要经常消毒,保持清洁。
(8)为确保猪场安全,防止疫病传入,在引进**时,必须由非疫区购入,经当地兽医部门检疫,并签发检疫证明书,再经本场兽医验证、检疫,隔离观察2个月,经检查认为健康猪,再全身喷雾消毒,方可入舍混群。
现代实用养猪技术大全哪有?
我刚刚在 养猪技术权威网 上面购买了一套,很是实用!最近村上的人都纷纷来向我取经呢。实在不好意思,我自己也是一步步从头学起的。大家都去 养猪技术权威网 购买吧,人手一套,边学边交流,进步更快呢。生态养猪技术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06662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