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罗非鱼亲本引进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罗非鱼为什么叫罗非鱼?罗非是什么意思?(为啥叫罗非鱼)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罗非鱼为什么叫罗非鱼?罗非是什么意思?
最讨厌楼上这种狗屁不通的解答!之所以叫罗非是因为这种鱼从越南引进的,越南语里这种鱼叫做Cá rô phi。Cá 是鱼的意思,所以这种鱼就音译作罗非
罗非鱼是什么鱼?
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外形类似鲫鱼,鳍条多棘,形似鳜鱼。福对低氧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般栖息在水的底层,通常随水温度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
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也可以存活于湖,河,池塘的浅水。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有着优良的适应能力及强大的繁殖力。
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
扩展资料:选购技巧
1、肉质要有弹性。
2、鱼鳃呈淡红色或暗红色。
3、眼球微凸且黑白清晰。
4、外观完整,无鳞片脱落之现象,无臭腥味者为新鲜的。
请介绍下尼罗罗非鱼
主要特征:尼罗罗非鱼属丽鱼科,罗非鱼属。体大,原产地(非洲)最大个体重达5公斤,常见个体重100~300克。体长形,侧扁,口大,上颌能伸缩,上下颌着生有许多排列不规则的齿;眼中等大小,眼间隔较宽,稍隆起;鳃孔大,鳃膜不与鳃峡相连。体被圆鳞,较大,侧线不完全,纵列鳞30~33枚。背鳍有14~18很硬棘,鳍条10~12根;臀鳍有硬棘3~4根,鳍条9~10根;胸鳍呈扇形。身体一般呈黄棕色,并随环境和季节而有一定的变化。体侧有9条黑色横条纹,尾鳍上有8条垂直的黑色条纹。臀鳍和尾鳍的边缘呈微红色。 产地:原产于非洲尼罗河。 国内许多省市都有养殖,其中广东和广西较多。我州昭觉、普格等地温泉已引种饲养。 生活环境及习性:生活在水的中下层,白天常在水的中上层生活,游到水面摄食,夜间在下层停息于水底,一般不活动。成鱼不集群活动,幼鱼常集群活动。成鱼遇敌或受惊时立即潜入水底的软泥中,仅嘴露在外面。适应能力强,特别是耐氧能力比许多鲤科鱼类都强,可以在污水中生活。耐高温,40℃时还能生活很好,但耐低温性较差,一般水温下降到10℃以下活动能力减弱,逐渐死亡。在省内自然条件下不能越冬,所以需要人工保种,才能越冬。食性相当广泛,以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如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浮萍、瓢莎、植物碎屑、腐殖质等。也喜食米糠、豆饼、栖类及配合饵料等人工饵料。生长速度较快,但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其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34℃,最适合水温为30t左右,20℃以下或37℃以上生长很慢。当水温适宜,饵料丰足,饲养3个月体重可达100~150克,4~5个月,可达200~500克。在省内性成熟一般为3~4个月,越冬鱼种,第H年饲养1~2个月就能繁殖。产卵前有挖窝的习性,窝的大小依鱼体大小而不同,一般宽20~40厘米,深10~20厘米。水温20℃以上开始产卵,以后每隔3~4周产卵一次。雌鱼把受精卵吸入口腔,进行孵化,孵化时间随水温而变化,一般水温25℃时,6~7天可出苗,30℃时3~4天孵出。刚孵出的鱼仍包含于口腔中,常放出活动,遇敌时立即吸入口中,脱险后又放出。一直到鱼苗有一定生活能力时才离开口腔,集群自游活动;雌鱼还要守护一段时间后,才离开幼鱼让其**生活。 经济利用:罗非鱼适应能力很强,从引进省内后在许多地区有养殖,个体大,生长快,病害少,群体产量高,肉味鲜美,不仅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且也深受生产者的喜爱。目前在池塘养鱼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经济效益也较高,是农村致富的重要养殖对象之一。 养殖技术: (一)繁殖 亲鱼池选择:选择向阳,注排水方便,池底平坦,底质以壤土或砂壤土为好。面积在1~2亩,水深1米左右。池水宜肥,以不浮头泛地为度。 繁殖池的清整:繁殖前对鱼池要进行整理和消毒。最好是把水放干暴晒几天,在放鱼前15 XR有清塘。水深10厘米时,每亩用生石灰50~80公斤。或用漂**、敌百虫等药物清塘效果也好。清塘后10~15天即可放鱼。 施基肥:消毒后5~7天可注水施基肥,每亩施混合肥(牛、猪。人粪)500~600公斤。也可施绿肥7to~1000公斤。以分散堆施在池边浅水处为好,且每2~3天翻动一次,待充分腐烂后,捞除残渣。㈣亲鱼放养:当水温稳定在烟℃以上时,就可把亲鱼从越冬他转入繁殖他。每亩放500~600尾,体重在250~300克的亲鱼。雌鱼雄鱼比例为1:1或雌鱼略多于雄鱼。雌雄鉴别方法如下:生殖季节摊鱼雄鱼很容易区别,雄鱼的头、背、尾鳍颜色变红,背鳍和尾鳍边缘鲜红色,全身颜色鲜艳美丽。雌鱼则不及雄鱼美丽。雌鱼腹部有3个孔,即*门、生殖孔和泌尿孔;雄鱼只有2个孔,即*门和泌尿生殖孔,且在一个小圆锥状的白色突起上。 饲养管理:亲鱼下地后要勤施追肥,一般每3~5天,每亩施粪肥50公斤,或绿肥50~IM公斤。同时投喂人工饲料如米糠、豆饼。豆渣、姜洪、糟类和鱼粉等,鱼用配合饲料更好。投喂量依亲鱼吃食情况而定,以吃饱为度。经常检查,多吃多投。在饲养过程中经常检查雌鱼口腔内是否含卵或池底是否打窝,一但发现有卵,要注意观察,待鱼苗离开母鱼后,及时捕苗饲养,以免亲鱼将鱼苗吃掉。 (二)苗、种培育 鱼池修整:放鱼前应对鱼苗地进行修整,除去四周杂草,平整池底,挖去污泥。鱼池以1~3亩,水深1米左右为度,每亩施150~250公斤基肥。 放养量:一般适当稀养效果为好,具体放养量根据鱼池条件,大小,鱼苗大小而定。一般每亩放养10~15万尾,饲养15天后,体长可达20~30毫米。如果适当稀放鱼体长可达30~50毫米。㈢饲养管理;以施肥繁殖浮游生物为主,保持一定的肥度。后期还应投喂一定量的人工饲料,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此外还可投喂瓢莎或草浆等青饲料,以促使鱼体迅速生长。 (三)成鱼饲养 池塘放养:由于适应性较强,对环境条件耍求不高,农村各种环境都可以饲养,如坑内、小水塘、废沟和稻田等都可以放养。如果饲养管理得当,一般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有些地区饲料丰富还可以密放精养,产量更高。 ①放养时间:由于对温度很敏感,所以要求水温在18℃以上时才能放鱼,否则会冷死,影响成活率,省内一般是5月中旬到6月初都是放养季节。时间太迟(7月)效果不好。 ②放养规格与数量:放养鱼种的规格和数量随条件而不同,也随要求不同而有区别。一般要求规格整齐,放当年鱼苗或越冬鱼种都可以,但以越冬鱼种效果是最好。当水肥、饲料充足,可以适当密放,增产效果好。如放越冬鱼种2,000尾,到9月每亩可生产200~300公斤成鱼,个体重可达150~25o克;如放当年鱼种3,000~5,000尾,9月底亩产可达150~300公斤。此外也有单养的,如水质肥沃,饲料丰富,每亩产量可达600~800公斤。③饲养管理:饲养过程中经常观察水质的肥瘦,天气情况,鱼的活动,酌情旅追肥,一般每亩施追肥50~800公斤,并投喂足够的人工饲料,投饵量按总鱼体重的2%。前期少投,中后期随鱼着鱼体长 大,水温较高,适当多喂,晴天多喂,雨天少喂,或不喂。 稻田养鱼:近年来各地都有稻田放养尼罗罗非鱼,效果较好。 ①养鱼稻田整理:首先加固田坎,适当加高。在田中开设鱼沟和鱼滔。在进出水口设置拦鱼设备。 ②放养量:一般在中稻田里放20~30毫米的鱼种,每亩放300~800尾,到9月可收鱼10~35公斤。 ③管理:饲养过程,除晒田外,应保持一定的水位。注意巡查,防止逃鱼。特别注意施放农药。施药时,最好是把水放干,将鱼集中在鱼滔内,并在鱼滔周围筑泥墙,防止农药随水流入,待药失去药性后,再将鱼放回田里。施药(粉剂)时间一般在早晨露水未干时喷洒;*剂则在10点左右施药最好。下雨前不宜施药,以免流入水中,造成鱼类死亡。 流水养鱼:选择有一定落差的地方,修建鱼池,利用天然水源,养殖罗非鱼,不仅可获得良好效果,而且很经济。鱼池面积大小可随环境条件而定,一般1亩以内为好,要求有一定的流速,使地水能流动,这样可以高度密集放养,只要饲料充足,鱼产量相当可观,一般每亩收鱼0.5~2万公斤,这是一彬③有效的饲养方法。 (四)越冬在省内自然水体中都不能越冬,需要采取人工措施,一般有以下摊。 ㈠温泉越冬:在有温泉的地方,只要有一定的流量,水温20℃以上,就可以修建越冬池。亲鱼池大小一般150~200平方米,水深o.8~1.o米,每天必须投喂人工饲料;鱼种越冬地o.5~1.0亩,入池鱼种规格要整齐,一次投足。每亩放鱼15~20万尾,水温保持在20℃以上,每天投喂a次人工饲料。 ㈡工厂余热水越冬:热电厂和其他工厂每天都有许多热水排出,可就近建越冬地,鱼池大小,以热水量多少而定,水深一般1米最好,水温保持在25℃左右。放养量也随条件有所不同,饲养效果较好,这是一条十分经济而有发展前途的越冬方法。 (五)鱼病防治 在饲养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及防治方法如下。 ㈠水霉病:由于转池放养、运输、捕捞或冻伤等原因使鱼体鳞片脱落而受伤,极易感染水霉菌,并曼延而成病。可用孔雀石绿浸洗法有良好疗效,如越冬时发病,水温在20℃左右,用药量为1立方米水体放药6克,先溶解后泼洒。 ㈡小瓜虫病:在越冬池中鱼体常密集在一起,传染很快。可用网密集后用百万分之200~250的冰乙酸浸洗鱼体15分钟,也可用百万分之0.3的孔雀石绿浸洗鱼体,时间的长短根据水温和鱼体的忍受情况而定。 ㈢车轮虫病:由于车轮虫大量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鳃部而引起的寄生虫病。常用百万分之0.5的硫酸铜和百分之0.2的硫酸亚铁兑水溶化后全他泼洒,或者用百万分之0.7的硫酸铜溶化后进行全地泼洒。 ㈣锚头蚤病:常因锚头蚤(针虫)寄生在鱼体上所引起的疾病,或由于寄生的锚头蚤而引起的溃烂和脱鳞等现象,细菌则随之而侵入引起并发症而引起死亡。防治方法是每立方米水体用90%的晶体敌百虫0.3克兑水后全池泼洒。求采纳
罗非鱼被中国列为入侵物种,为什么有些吃货们却不吃罗非鱼?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坦噶尼喀湖,外形上类似鲫鱼,因此又叫非洲鲫鱼。它有着异常强大的生存能力,无论海水,还是淡水都能生存。可作为一种成功的入侵物种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有些人觉得罗非鱼太脏了。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最爱混迹在城市的排污口,被列为世界十大脏鱼之一。日常就爱在脏水里翻腾,特别是野生罗非鱼,让不少吃货望而生畏啊。这鱼再好吃也怕吃出病来啊,罗非鱼一剖开就能看见一层黑膜。里面含有很多的细菌和毒素想想就不敢吃了呢。野生罗非鱼就更加了,生长水质难以保证还可能携带有鱼病。
而且有的人觉得罗非鱼吃起来带着股土腥味,实在是不好吃。不过也有人觉得不吃罗非鱼的人,根本不配叫吃货。罗非鱼明明好吃又便宜,不仅肉质细嫩骨头少,还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甚至被称为不需要蛋白质的蛋白源,鱼好不好吃靠的是做饭的手艺,来来来广东人教你做罗非鱼啊。红烧清蒸炖汤都可以哦。绝对是带过的最成功的一届入侵物种了,
首先咱们先说两个事情啊,其一“罗非鱼”并不是一个类似“草鱼”、“鲫鱼”这样的准确描述,而是丽鲷科的丽鲷属Oreochromis和非洲鲫鱼属Tilapia等多种被引入国内养殖鱼类的一个统称。其二提问的这个逻辑关系有点不通顺,一种鱼是不是被列为入侵物种,跟吃货们吃不吃它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啊,入侵物种的治理也不是全靠“吃”完成的啊。
小弟在云南西双版纳待过一段时间,特别喜欢吃当地的烤罗非鱼,那个蘸水真是太美了!(不是香茅草烤鱼)现
你叫我帮你发一瓶泰国柠檬汁给你还有一些本地小米辣。然后你在家把大蒜需要很多,全部敲便打碎把柠檬水倒进去辣椒切好混合进去,有一种最好吃的是把辣椒拿去腌过叫做泡椒,这个最好!很简单就这三样东西。大蒜起的至关重要作用!红色罗非鱼能不能吃?
红色罗非鱼可以吃的 英文名: Red Tilmpa 俗名: 红罗非鱼 产地及产期: 世界上包括以色列、美国、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和我国**地区进行红罗非鱼的养殖。我国**最早引进红罗非鱼是1973年,1981年从**重新引入红罗非鱼并进行了选育和养殖推广。现红罗非鱼已成为沿海和内陆水域池塘和网箱养殖的主要对象。 介绍: 红罗非鱼因其体色纯红,型似真鲷,体腔无黑膜, 肉质鲜 嫩,且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颇受消费者喜爱。世界上包括以色列、美国、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和我国**地区进行红罗非鱼的养殖,我国**最早引进红罗非是1973年,由日本华裔赠送给我国并放养于珠江水产研究所试养,1981年从**重新引入红罗非鱼并进行了选育和养殖推广。20世纪90年代初,有关部门引进和选育了不同品系的红罗非鱼,推动了红罗非鱼的养殖,现红罗非鱼已成为沿海和内陆水域池塘和网箱养殖的主要对象。 1、体型、体色:红罗非鱼是罗非鱼中一杂交变异种,不同地区、不同品系其杂 合性不同。体色有粉红、红色、儒红、橙红、橘黄等;体型有尼罗罗非鱼型、 奥尼罗非鱼型、莫桑比克罗非鱼型等。 2、生活习性:与其它罗非鱼一样,红罗非鱼属热带广盐性鱼类,耐低氧,窒息 点较低,对盐度适应范围广,可在盐度0-30%生活,适温范围15-38°C,致 死温度最低7°C,最高温度42°C。食性为杂食偏植物性,天然条件下以浮游 植物为主,也摄食浮游动物、底栖附着藻类、寡毛类、有机碎片等。人工投 饲可直接摄食豆饼、花生讲、黄村、米糠、玉米粉、鱼粉、配合饲料等。 3、生长、生殖:红罗非鱼生长快,个体大,当年苗种可长150-750克。鱼苗经 100-120天可达性成熟,性成熟个体因品系不同有所差异,如星洲红鱼和彩虹 织初次成熟个体300-400克,属多次产卵类型,成鱼每年产仔约300-2000尾。单性罗非鱼的二代苗会大吗
为啥非要养罗非鱼不可呢?罗非鱼经济价值太低。吃死虾能力太差,吃饲料厉害得离谱。要知道,我们养虾的饲料可比别人养鱼的饲料贵出好多倍哦。不建议楼主套养罗非鱼,现在有淡化的黄鳍鲷和橘鳍鲷,这两种鱼经济价值是罗非鱼好几倍,吃死虾更是厉害。而且长得也快,现在市面上黄鳍鲷半斤重22块钱一斤,罗非鱼呢?呵呵请教我国养殖罗非鱼的主要品种有哪些?
罗非鱼,又称非洲鲫鱼,约有100多种。目前的主要养殖种类有: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伽利略罗非鱼、齐利罗非鱼不是同一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