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哪里适合养基围虾养殖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成都有养殖基围虾的吗?(成都有养殖基围虾的吗现在)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成都有养殖基围虾的吗?

有。基围虾体色土黄到棕褐色,游泳足棕色或赤色。体表除脊、边缘部分及腹部两侧前下方外,有许多短毛,体表分布许多黑点。额角雄性平直,尖刀形,雌性末端略向上弯。第一步足具座节刺。额角6~9齿,腹部第一至第六节背**有纵脊,尾节无侧刺,第一步足具座刺,但比基节刺小。雄**配器顶端尖,基部宽,腹面略呈三角形,雌**配器前、中突近长形。

内地能不能养基围虾?

内地是可以养殖基围虾的。基尾虾以壳薄、体肥、肉嫩、味美而著称。现将基尾虾的淡水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选择池塘面积以0.13公顷~0.2公顷、深1.5米~2米为宜。池底平坦,底部保留10厘米左右的淤泥,四周开挖环沟,宽4米,深0.5米。池底防渗可以选择HDPE土工膜。池塘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有**的进排水系统。虾苗放养前,池塘要做好清池消毒工作,清除野杂鱼和虾的其他敌害生物。在放养前20天左右,每亩水面用生石灰100公斤~150公斤化浆后进行全池泼洒消毒;放养前7天,每亩水面投放腐熟发酵过的有机肥150公斤(主要是畜禽粪),接着注水50厘米深。注水时注水口用40目筛绢网过滤,以防虾的敌害生物进入虾池;约7天后,池塘中便出现大量桡足类及轮虫等浮游动物,此时是虾苗下塘的最好时机。二、虾苗放养因基尾虾原本生活在海水中,因此,其人工育苗也要在高盐度环境中进行(一般出苗时的海水相对密度为1.02)。虾苗移养到淡水中必须先经过淡化养殖,只有淡化好的虾苗才能进行放养。放养前1天,用体长2厘米~3厘米的青虾苗试水5小时~6小时,然后再放养基尾虾,每亩水面放养8万只~10万只;若经中间强化培育后,规格达1厘米~1.5厘米,每亩水面放养5万只~6万只,具体放养密度还应根据池塘的条件和技术状况而定。放养的虾苗要求外壳光洁晶莹,规格均匀,体质健壮,强跳有力。三、饲养管理1.投饵管理:养殖前期(虾苗体长3厘米),即虾苗下塘的前1个月,主要依靠池中浮游生物为饵料或辅以少量细微颗粒饲料。虾苗下塘1个月后,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沼虾饲料为主)。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4%~6%。在生长旺季,有条件的地方再辅投一些经破碎的螺蚬、小杂鱼等。投饵量还要根据季节、水温、气候以及水质好坏灵活掌握,及时调整。如水温在25℃~30℃时,基尾虾摄食旺盛,应抓住时机,多投喂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0.3%~0.5%多种维生素和骨粉之类的添加剂,以保证虾生长的营养需要。白天投喂占日投饵量的1/3,傍晚占2/3,生长旺季半夜可增投一次。
2.水质管理:虾苗下池时,水深控制在60厘米,并保持10天左右。以后每隔7天加水1 次~2次,每次加水深度10厘米~20厘米,最深水保持在1.5米~1.6米。池水满后,定期放掉底层水。选择晴天上午放水最佳,放掉50厘米~60厘米底层水,让阳光尽可能照射水体,使整个水体成为富氧区,以加速虾的蜕壳,利于生长。要注意施肥培肥水质和机械增氧。施肥要根据水质肥瘦程度进行调控,控制水色为黄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掌握在30厘米~。对于虾塘底质的要求高于其他虾类,因此,虾塘底质改良就显得十分重要。不定期撒施生石灰对改良虾塘水质和底质有一定效果,每亩水面用量10公斤~15公斤。四、收获捕捞基尾虾的收捕时间主要取决于成虾的生长情况和市场要求。一般在淡水池塘养殖80天~100天,即可达到7厘米~10厘米长的。也可进行轮捕,收捕方法有三种:地笼、拉网及干塘放水收捕。

一、稻田选择
稻田要求靠上下水渠近,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畅通,交通方便。具体要求如下。1.条件:养虾稻田基本与稻田养蟹面积相似,以2~5亩为好,最大不超过10亩。2.田间工程:在确定养虾的稻田四周或田内挖有“口”、“王”字型环沟,沟深0.8~1m,宽1~1.5m,养虾沟占稻田面积15%,从沟内取土加宽加高四周堤坝,稻田进排水口设置双层防逃网。二、放苗前的准备1.清田:对耕整完的田块,每亩施生石灰50~75kg,**田中的野杂鱼和细菌等。2.培育基础饵料:清田7~8天后,稻田水位稳定在5~10cm,选择上午晴天施有机肥200~300kg;尿素3kg,过磷酸钙5kg,全池泼洒,以培育田中的生物饵料。3.水稻的栽插:水稻品种选用高产优质抗倒伏和病害。插秧方法同一般稻田,每亩*数不少于15000。待秧苗已返青开始投放虾苗。三、苗种投放1.虾苗淡化:人工养殖基围虾苗种大多数为工厂化生产的,一般孵化苗海水比重为1.015~1.020左右,要移到淡水中养殖首先要淡化,将养殖虾苗淡化到1.002~1.003以下才能移入稻田中养殖。2.苗种质量:虾苗体长为0.7~0.8cm,体质健壮,体表黄褐清洁整齐。供苗时池内与外界水温相似、温差不超过2~3℃。3.虾苗放养量及放养时间:每亩稻田放苗3~4万尾,最多不超过5万尾。四、饲养管理1.投饵:虾苗下塘后一个月时主要摄食稻田中浮游生物,一个月后生长到2~3cm,投喂细微人工配合颗粒饵料(对虾饵料)为主,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5~6%;如水温达到24~30℃时,基围虾摄食旺盛,日投饵料增加到8~10%。每天投3~4次,傍晚一次饵料多投占全天的40%,有条件的地方从外部废坑或稻田捞取浮游生物和野杂鱼做辅助饲料。每次投饵以虾2~3小时吃光为宜。2.水位控制和水质管理:虾苗早期饲养水位保持在5cm左右,以后随着稻苗的生长水位逐渐加深。中期水位不得低于10cm。水质清新、肥度适中,养虾沟透明度在35―40cm之间,水色为淡绿色为好。每隔20一25天施生石灰一次,每亩7.5―10kg。水质清新和理化因子相对稳定是基围虾蜕皮生长的重要保证,对虾与鱼类相比,水质条件要求高于鱼类,它们对水质污染反应较敏感。已知每升水溶氧在8―9mg时,可促进基围虾脱皮生长,而低于3―4mg时,则不利于生长。基围虾适宜pH值在7―9之间,低于7以下时,不利于蜕皮**。在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稻田的1/2,特别在雨季里日交换水量要达1/3以上,严防缺氧。3.病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整个养殖期间定期泼洒生石灰5次,每次用量10―15ppm,以杀灭病菌和驱除敌害。同时,还需及时补充钙质有利于虾蜕皮生长。4.做好记录:从放苗到捕捞建立档案记录,管理制度。每天对气温、水温、换水和注水及虾生长速度,摄食情况等搞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五、收捕基围虾的收捕时间:主要看成虾的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一般在稻田中养殖90一110天即可生长到8―10cm商品虾。正值水稻成熟季节.这时在收割前将虾收捕完后可以开镰收割,常用收捕方法有以下几种。1.地笼收虾:在傍晚时将地笼下在稻田的养虾沟处,第二天早晨收笼,每笼可收0.5―1kg,每亩田可下25―30片笼。2.拉网捕虾:将稻田水归入边沟,然后用小拉网在稻田沟内拉网.一般连续拉3―4网。起捕率达40一50%,拉网时间在傍晚进行。3.干田放水收虾:水温在10一15℃时虾停止摄食和生长,这时稻田通过以上两种方法收捕,剩下数量不多,可放干边沟水干法收捕。

基围虾是生长在湖里还是海里?

新对虾俗称麻虾、基围虾,民间叫基围虾的多一些。野生基围虾是淡水育种、海水围基养殖的,其得名原因是“围基养殖”。人工养殖在池塘里。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亦称“基围虾”、“独角新对虾”。软甲纲,对虾科。体长8cm左右。体表有许多凹陷部分,其上生有短毛。额角平直,仅上缘具7-9个齿。头胸甲具明显的心鳃沟和心鳃脊,肝沟明显,具肝刺、触角刺及眼上刺,无颊刺。前三对步足具基节刺,第一步足具座节刺,第五步足无外肢,第七胸节有侧鳃,第三鄂足无肢鳃。是重要的经济种,为人工养殖对象。体淡棕色,额角上缘6~9齿,下缘无齿。无**沟,第一触角上鞭约为头胸甲长的1/2,腹部第1~6节背**纵脊,尾节无侧刺。第一对步足具座节刺,末对步足不具外肢。近缘新对虾的形态特征与刀额新对虾相似,不同的是其腹部游泳肢鲜红色。雄**接器为“Y”形,雌**接器为“c”形,**板呈台状.

养殖基围虾的真实利润?

成都有养殖基围虾的吗?

基围虾养殖利润非常可观。每亩投放种虾120斤左右,每环滚动式的繁殖饲养方式,每年亩产量可达3000斤左右,一次性投放虾种,3-5年内不再购种投放,而且子系代不退化,不变异,亩产量长期保持不变。每亩利润在35000元左右利润非常可观。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