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大棚养蚕的养殖方法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养蚕塑料大棚是怎么建的?(养蚕大棚建造实施方案)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养蚕塑料大棚是怎么建的?
1、面积大小:每个大棚的建造面积不宜过大,建议每棚容纳不超过4000只为好(个人建议),容量过大很容易造成突发事件到时候追悔莫及。如果是4000只鹅苗的规模建议建造面积为250平方米。2、地面要求:
一分地如何搭棚养蚕啊?
一、如何建造养蚕大棚
1、大棚面积和方位
(1)1张蚕种所需的蚕座面积为45-50平方米(实用面积=建筑面积×85%),每3亩桑园可建造1个长度为23米、宽度为10米、高度为3米的大棚,面积约为230平方米左右。
(2)大棚的方位要求地势较高,呈东西走向,以便通风采暖,同时要远离窑场、工厂,确保大棚周围具有清新的空气。
2、大棚结构和设备
(1)地面
棚内地面以水泥地为宜,而且要高出棚外10厘米,以便消毒、防潮、防蚂蚁,若使用泥土地面,则要铺一层塑料布,然后垫土压实。
(2)墙体和立柱
①墙体可用砖块修筑,厚度以24厘米为宜,内墙可抹麻刀灰面,四周底部抹一层厚度为20厘米的水泥裙,外墙可抹石灰面,前后墙安装沿板。
②立柱可使用水泥预制件,规格、数量为360厘米×7根,290厘米×14根。前后墙高不能低于1.8米,棚脊高度不能低于3米,以便进行通风和养蚕操作。
(3)门窗
①使用铁制门窗或木制门窗即可,大棚两山各设1门,宽高各为1×2米。
②窗户以田字形为宜,适宜宽度为1.2米,高度为1.5米,同时要配备窗扇、窗纱,两窗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1.3米。
(4)棚面和棚顶
棚面用竹杆、木棍固定,纵横骨架要确保牢固连接,棚架上可覆盖塑料膜,塑料膜上还要覆盖一层厚度超过20厘米的麦草把,然后再覆盖石棉瓦。
(5)降温和排湿设备
①夏秋季节高温多湿,需配备通风排湿设备,每间大棚可在顶部安装1个宽度为30厘米、高度为50厘米的通气孔,并配备活动顶盖。
②大棚两山顶端各安装1个排气扇,无风时便于排湿,若气温较高,可在棚内安装风扇。
(6)加温设备
大棚中间可修建地火龙(地上式),便于养殖晚秋蚕以及上蔟后提高温度。需注意,不能使用蜂窝煤炉进行加温。
(7)排水设施
棚墙的四周可修建40厘米的水泥面,以利于护坡,顺着前后墙可各开挖1条排水沟。
搭建一只养蚕大棚以多大面积比较合适?
1、大棚面积和方位
(1)1张蚕种所需的蚕座面积为45-50平方米(实用面积=建筑面积×85%),每3亩桑园可建造1个长度为23米、宽度为10米、高度为3米的大棚,面积约为230平方米左右。
(2)大棚的方位要求地势较高,呈东西走向,以便通风采暖,同时要远离窑场、工厂,确保大棚周围具有清新的空气。
2、大棚结构和设备
(1)地面
棚内地面以水泥地为宜,而且要高出棚外10厘米,以便消毒、防潮、防蚂蚁,若使用泥土地面,则要铺一层塑料布,然后垫土压实。
(2)墙体和立柱
①墙体可用砖块修筑,厚度以24厘米为宜,内墙可抹麻刀灰面,四周底部抹一层厚度为20厘米的水泥裙,外墙可抹石灰面,前后墙安装沿板。
②立柱可使用水泥预制件,规格、数量为360厘米×7根,290厘米×14根。前后墙高不能低于1.8米,棚脊高度不能低于3米,以便进行通风和养蚕操作。
(3)门窗
①使用铁制门窗或木制门窗即可,大棚两山各设1门,宽高各为1×2米。
②窗户以田字形为宜,适宜宽度为1.2米,高度为1.5米,同时要配备窗扇、窗纱,两窗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1.3米。
(4)棚面和棚顶
棚面用竹杆、木棍固定,纵横骨架要确保牢固连接,棚架上可覆盖塑料膜,塑料膜上还要覆盖一层厚度超过20厘米的麦草把,然后再覆盖石棉瓦。
(5)降温和排湿设备
①夏秋季节高温多湿,需配备通风排湿设备,每间大棚可在顶部安装1个宽度为30厘米、高度为50厘米的通气孔,并配备活动顶盖。
②大棚两山顶端各安装1个排气扇,无风时便于排湿,若气温较高,可在棚内安装风扇。
(6)加温设备
大棚中间可修建地火龙(地上式),便于养殖晚秋蚕以及上蔟后提高温度。需注意,不能使用蜂窝煤炉进行加温。
(7)排水设施
棚墙的四周可修建40厘米的水泥面,以利于护坡,顺着前后墙可各开挖1条排水沟。
蒿柳养蚕技术?
塑料大棚保苗园地建设建设塑料大棚。以养殖天蚕1公顷的面积计算,需要建设120 平方面的塑料大棚一处,秋季在塑料大棚内扦插蒿柳,到秋季上冻之前,在大棚上面覆盖塑料膜,为翌年春季养蚕作好准备。其目的是为养殖稚蚕提供保温、保湿,防风、防冻,减少敌害,便于保苗,养中消毒和操作。扦插床的制作。扦插蒿柳床宽100厘米,床高25厘米,床长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床与床间隔50厘米作为操作道。扦插的株行距。在塑料大棚内扦插蒿柳,株行距20厘米×20厘米,采用墩式扦插5~7株,呈梅花形状。扦插蒿柳时期。扦插蒿柳可在秋季土壤上冻之前,进行扦插。如果在春季插蒿柳,土壤解冻深度要达到20厘米。无论在哪个时期扦插,扦插结束后都要浇水,防止透风。剪穗方法。在剪枝条段之前,要选择无病、木质化充实,芽位明显的枝条,直径在0.8厘米以上,剪条段长度为15厘米,在枝条芽上端1厘米处剪断。扦插蒿柳方法。枝条段要立着插,扦插深度为15厘米,插条顶端与地面相平。扦插结束后向扦插床面土壤浇水,促使插条与土壤的紧密度,防止透风,有利于提高扦插成活率。自然养殖园地建设扦插地的选择。根据蒿柳喜湿的生理特性,扦插土地要选择洼地、二洼地或平地;蒿柳园地应具备通风良好的自然环境;有灌溉条件,一般5公顷蒿柳园地配备1眼机电井,确保蒿柳园地用水。扦插土地整理。首先要对土地进行旋耕和起垄,垄距30厘米,起垄之后,再在原垄沟采用小犁铧趟一次,目的是达到土壤松散透气,不板结,便于在垄沟扦插。
制穗。长度为15厘米。扦插蒿柳方法。插穗在垄沟内横向直插3株(间距5厘米)为一组,垄内纵向株距10厘米,组间距30厘米,每隔5组50厘米宽的步道。扦插结束后向扦插垄沟浇水,35~40万株/公顷。蒿柳天蚕林管理蒿柳平茬复壮。在塑料大棚养殖,3龄后期移蚕时(5月上中旬),对蒿柳进行平茬复壮,平茬高度为5厘米。对平茬蒿柳要加强水、肥和除草的管理工作,有利于蒿柳植株的生长发育,确保翌年收蚁。蒿柳园地的植株要2年平茬复壮一次,平茬复壮的适宜期在树液流动之前的春季或树液停止之后的秋季,对剪下的枝条可进行扦插,扩大养殖面积。防止干旱。在野外蒿柳园地养殖时,要保持蒿柳园地土壤湿润,保证蒿柳植株对水分的需求。土壤干旱将造成蒿柳植株中下部位的叶枯萎,叶色变黄,导致幼虫食用**叶,诱发病害。棚内蒿柳管理。一是保持土壤湿润,满足蒿柳植物对水分的需要;二是及
小蚕一日二回育需要注意哪些关键技术?
棚外小蚕的饲养采用一日二回育技术,应掌握的关键技术措施主要有: 严格控制温湿度。做好蚕种补催青工作,温度掌握在25.5℃,干湿差1.5℃,保证一日孵化率达95%以上。按技术标准升温保湿,饲育中防止温度剧变,每次给桑后上下、左右调匾,做到春期小蚕十天眠三眠。夏秋期小蚕九天眠三眠。 选采良桑。用桑要适熟新鲜,老嫩均匀,不吃隔夜叶。一~二龄上盖下垫并四周包折好,三龄只盖不垫,每次给桑前半小时揭膜。 超前扩座。小蚕生长发育快,再加上给桑间隔时间长,为此要超前扩大蚕座面积,并及时做好匀座,防止蚕过密而造成饥饿或相互抓伤蚕体。 严格消毒防病。蚕室蚕具、环境彻底消毒,蚕体蚕座清洁卫生并定时用防病1号等消毒,加眠网及提青止桑撒焦糠或焦糠石灰,及时提青分批,严格淘汰病小蚕。 小蚕进棚前发育均匀、无蚕病,蚕体健壮,大棚内饲养取得成功和丰收就有了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