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养鸭子怎么处理鸭便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我家养了只鸭子有一年了特臭,怎么才能让他不臭?(鸭子养在家里很臭怎么办)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我家养了只鸭子有一年了特臭,怎么才能让他不臭?
鸭子天性喜水。所以你如果给个地方,有个小的水池子,哪怕只有一平方米的水池,经常清理,换水。
养鸭子需要注意点什么呢?
养鸭子需要注意的,尤其是刚出生的鸭子,需要做这几步
家里养了两只小鸭子,怎么处理?
如何养宠物鸭子小鸭子不要让他下水啊,很容易受凉的。你说的鸭子嘴一张一张的,说明他呼吸困难,是有肺炎,这种情况下你还给她冲凉喂水,不是送死吗?养这么小的鸭子要注意保温,用个鞋盒,放点破布垫个报纸就好了。而且要勤换。最好别急着下水。我养过小鸭子,鸭子一见水会拼命喝水,很容易拉稀的,还有下水时水要少,我家鸭子就是水深了搞得它怕水了,每次游泳都吓得往外跳。如果你看鸭子精神不好或者有拉稀症状出现,就要赶快喂阿莫西林,胶囊的话喂1/8就可以。鸭子吃青菜黄瓜等蔬菜水果,你把那些东西切碎拌饭给它吃。也吃鱼肉什么的,但是要碎要小。有条件就去挖蚯蚓吧,吃那个长得快。
我养的鸭子还是喂水的,不过很少,一次一矿泉水瓶盖,它还要也不喂了。你可以少喂点水。不喝水的话光吃食很干的,容易噎着。等它大一点在慢慢多给点水喝。吃的话不控制,用个小碗盛好给它,放在固定地方就可以。但是天热容易馊,我都是一天三顿吃饭时顺便给它盛一点饭菜,再喂水。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做成菜吃,哈哈……
刚出壳的小鸭子怎么喂怎么管理饲养
刚出壳的小鸭子如下管理饲养:
温度是最先需要注意的,刚出壳的小鸭子温度在30℃最佳。如果是冬天,可以通过白炽灯挂在鸭窝的上方30-50cm处间接方式保持温度,并将箱子置于暖气片的旁边,以便于保暖。(灯泡蒙一层布,减少光线的强烈放射感,幼小动物都难以承受强烈的光线。)
玩具设置,泡沫箱底部可以铺上一层厚厚的稻壳、锯末,树皮等,小鸭子喜欢,属于一种天性的反映,玩着玩着就长大了。
食物方面,配合的饲料是首选,将煮熟的蛋黄碾碎,以及蒸熟的大米,小米等,混合后喂给小鸭子。将食物洒在纸上,小鸭会自行采食,对于身体比较弱的,需要人为的辅助吃食。
饮水,保持要清洁是第一步。用温的白开水倒比较浅的容器内,水不宜过多,否则会弄湿垫料的。环境太湿,小鸭子容易生病。秉承“先喂水再喂料,没有绝对不要喂料,”的原则。
环境保持,垫料潮湿后,或者鸭屎过多时,更换垫料。水盆和食盆都要定期洗刷干净,俗话说“不能降到了”,就是这个意思。所以环境不能过湿,随时检查。
怎么养一只鸭子?
1。不知道你买的小鸭子是多大的:刚出壳几天的小鸭子,用米饭加点水喂养(容易消化);如果有一两个星期大的话,用大米加说水喂养;一个月大的就可以直接喂杂粮了(稻谷,米糠,鱼虾蚯蚓等),家里有蔬菜也可以扔给它吃,这样长的比较快。2。白天可以围在一个角落(不要太晒)放点清水,晚上必须放纸箱子里,有条件的用铁笼也可以,用东西架高点,不要让鸭子和地面接触,这样也可以防老鼠。
3。鸭子还小的时候你可以在箱子或笼子里垫一层报纸,大点你就必须许每天清洗了(太臭)。
4。小鸭子刚买回几天都会叫(除非买很多),鸭子很通人性,你陪它玩的时候就不叫了。我曾经也有养过一只的,一看到我还会跟着我跑呢。
5。鸭子虽然会水,但不要特意让它在水里泡者,只要保持每天喝的水就可以;如果想看鸭子戏水的,小鸭子下水,只要把毛打湿就可以拿上来了。
6。不用打**。
小鸭子吃什么?
根据时间的不同可以喂食温水、米饭、饲料等食物。1、雏鸭时期:雏鸭出壳1天后即开食。开食前需先“开水”(饮温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开食的饲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饭,将其撒在竹席上,让雏鸭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
2、4天左右大的鸭子:4天后改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4-5次。
3、15天大的鸭子: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雏鸭开食3天后,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将小鱼虾、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
此外,雏鸭还应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可将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供其自由采食。
拓展资料:
小鸭子饲养的注意事项
正确的饲养方法能够使小鸭子的寿命长点。那么,小鸭子饲养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可以从温度、湿度、饲养密度、清洁等问题进行说明。
一、温度
育雏温度合适而平稳是提高雏鸭成活率的关键。一般要求夜间温度高于白天1-20C,有利于鸭的休息,忌忽高忽低。
二、湿度
育雏前期,室内温度较高,水份蒸发快,此时相对湿度要高些。若湿度过低则脚趾干瘪,精神不振,影响健康和生长,我国南方一般都能达到要求。
一般控制在:第一周湿度70-75%;第二周65-70%;第三周60-65%;第四周及以后50-60%即可。
三、饲养密度
鸭子的饲养密度过大,拥挤,会导致湿度大,空气混浊,不利于鸭子的生长发育;密度过小,不易保温,圈舍利用率低。密度应随日龄及季节变化而改变。
一般控制在:
第一周20-25只/平方米;第二周10—15只/平方米;第三周8—10只/平方米,以后按6—8只/平方米饲养。
四、清洁
要搞好鸭舍及活动场的卫生,舍内勤换垫草,对鸭舍、活动场及周边定期使用不同的消毒药进行消毒,每天进行通风换气,保持鸭舍空气清新。每天供给鸭子全价的鸭饲料和青饲料及充足的饮水。
五、喂食
1、尽量在清晨和夜间8-10时,比较凉爽的时间喂料,白天让鸭多休息。
2、在高温、高湿期间,饲料放置过久或料槽中的饲料停滞过久会引起发酵变质,因而应保证供给新鲜饲料。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鸭子(脊椎动物)
小鸭的饲养方法
1、可以在日照、排水、通风都良好的地方,做一个2平方米左右的鸭棚来养小鸭。 应在鸭棚周围,围上高约50厘米的金属网。 小鸭属于水禽,鸭棚里常常湿漉漉的、到处是粪尿。2、让鸭棚保持干燥的方法是除掉粪尿、通风日晒并撒上干燥的沙子,或者事先在地面铺上用竹篾、木板做的留有小空隙的地板。
3、要对小鸭进行放养,在放养的过程中,鸭子会自行觅食。鸭子行动笨,不能上树啄食,为果园低栏放牧提供了保证。凡是土壤和水源条件较好,主干较高或老龄的苹果、梨、杏、山楂、柿树、核桃等园地均可放养。
4、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前期为育雏期,可圈养和笼养。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以补充能量的不足。
5、小鸭不能随便抚摸,因为小鸭的警戒心比较强。要先轻轻地抚摸它的身体,再用双手托住它的腹部,抱起来。触摸小鸭之后,为了防止传染上鸭子带有的病菌、防止沙门氏菌等霉菌感染的发生,应该用药性肥皂或酒精等洗涤消毒。
鸭子怎么养好
鱼塘养鸭技术鱼塘养鸭,鱼鸭结合(即水下养鱼、水面养鸭)是近年来推广的一种生态养殖模式,它主要有以下好处:
一 鱼塘养鸭可为鱼增氧。鱼类生长需要足够的氧气。鸭子好动,在水面不断浮游、梳洗、嬉戏,一方面能将空气直接压入水中,另一方面也可将上层饱和溶氧水搅入中下层,有利于改善鱼塘中、下层水中溶氧状况。这样,即可省去用活水或安装增氧机的投入。
二 有利于改善鱼塘内生态系统营养环境。鱼塘由于长期施肥、投饵和池鱼的不断排泄,容易形成塘底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大都是有机物质,鸭子不断搅动塘水,可促进这些有机物质的分解,加速泥塘中有机碎屑和细菌聚凝物的扩散。为鱼类提供更多的饵料。
三 鸭可以为鱼类提供上等饵料。鸭粪中不仅有大量未被吸收的有机物,而且含有30%以上的粗蛋白,都是鱼类的上等饵料。即使不能为池鱼直接食用的鸭粪,也可被细菌分解,释放出无机盐,成为浮游生物的营养源,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鲢、鳙提供饵料。
四 有利于鸭寄生虫病的防治。鸭是杂食性家禽,能及时摄食漂浮在鱼塘中的病死鱼和鱼体病灶的脱落物,从而减少病原扩散蔓延,鸭能吞食很多鱼类敌害,如水蜈蚣等;鸭还能清除因清塘不够彻底而生长的青苔、藻类;鱼塘中有鸭群活动,有害水鸟也不敢随意在水面降落;鸭子游泳洗羽毛,使鸭体寄生虫和皮屑脱落于水中,为鱼食用,又减少了鸭本身寄生虫的传染。
无论哪种鱼塘养鸭,都要以鱼为主。鱼鸭结合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直接混养。用网片在鱼塘坝内侧或鱼塘一角,围绕一个半圆型鸭棚,作为鸭群的活动场或活动池。鸭棚朝鱼塘的一面,要留有宽敞的棚门,便于鸭子下水活动,也便于清扫鸭棚内和活动场上的粪便入水,一些水面大,鸭子数量多的鱼塘,也可以不加围栏。
2、塘外养鸭。离开塘池,在鱼塘附近建较大的鸭棚,并设活动场和活动池。活动场、池均为水泥面,便于冲刷。活动场的鸭粪和饲料残渣,每天清扫入鱼塘,每天将更换活动池的肥水灌入鱼塘,再灌入新水。
3、架上养鸭。在鱼塘上搭架,设棚养鸭,这种方法多用于小规模生产,效益比较明显。具体方法是:在鱼塘上打桩、搭架、设棚,棚高于水面1 米左右;棚周围用网片围起,棚底铺竹片或网目3厘米×3厘米左右的网片,其间隔以能漏鸭粪而鸭蹼不踩空为宜。采用这种方法,每天要赶鸭群到附近河中放牧一段时间。
鱼鸭混养是鱼和畜禽综合经营中的最佳模式之一。其优点:一是鱼塘养鸭可以为鱼塘增氧。二是有利于改善鱼池内的营养环境。三是鸭子可以为鱼类提供有机饵料。四是有利于鱼、鸭寄生虫病的防治。采用这项技术,在不增加饲料、肥料的情况下,每1/15公顷(1亩)水面可多产鱼150 千克,增产15%一35%,还可多产鸭蛋和鸭肉。 混养方式 现阶段实行鱼鸭混养主要有3种方式:一是放牧式。即将鸭群散放于池塘或湖泊水面,这种方式有利于大水面鱼类养殖,也可节省一部分鸭饲料,但对鱼增产效果不大。二是塘外养鸭。即在鱼池附近建鸭棚并设置水泥活动场、活动池,每天将活动场上的鸭粪、残余饲料冲洗到鱼池中。这种方式便于鸭群的集中管理,但不能充分发挥鱼鸭共养互利的长处。三是直接混养。用网片在鱼塘的坝埂内侧或鱼塘一角,隔成一个半圆形的鸭棚,作为鸭群的运动场和运动池,把鸭直接放养在鱼池内。鸭棚朝向鱼池的一面,并留宽敞的棚门,便于放鸭子下水和清粪。这种方式能较好地发挥鱼鸭共生互利的生态效应,是国内常见的鱼鸭混养方式。 混养比例 鱼池养鸭一般以每1/15公顷鱼塘配养50??60只鸭为宜,若放鸭过多,鸭粪沉积,水色过浓,会造成鱼塘缺氧,甚至造成鱼种死亡;若放鸭过少,则水色淡,产生的浮游生物少,耗料多,也会影响鱼塘的经济效益。同时,鱼塘里宜放养上、中、下三层鱼,分层吞食饵料,避兔浪费。 选择水面 一般选择面积在1/15公顷以上,水深1.5米以上的成鱼池或2龄鱼池。体长4厘米以下的鱼,体形小,游动较慢,容易被鸭子吞食,因此,1龄鱼池一般不宜放鸭。小型浅水塘,鸭群会搅动塘泥,使池水变浑,鱼会浮出水面而被吞食,也不宜放养鸭子。选合适的河沟、小型湖泊、水库也可。对沙土埂、土质较松的池埂以及新开挖的鱼池上的鸭圈应修筑护坡。 日常管理 为了便于集中管理,可用网片、纱窗布等材料围一小部分鱼池作为鸭的活动池,每平方米水面养2??4只鸭为好,网片在水面上下各40 ??50厘米,以便鱼儿自由进出觅食,即使套养小鱼也可减少损失。每天早晚在池埂活动场给鸭投料,傍晚待鸭群进棚后,将场地内的鸭粪清扫入池。早上赶鸭出棚,捡蛋后要将棚内的鸭粪清扫入池。夏季鸭群排粪量大,水质过肥,要及时加注新水,并减少施肥量。鸭龄大、排粪多时,鸭场要半水半旱,使鸭有一部分在旱地上产粪。此外,夏季还要往意换水增氧。
鱼鸭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水面发展生态水产养殖,并能够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修塘建舍1.池塘修整。池塘东西走向,长方形为好,长宽比为2∶1-3∶1,池埂内坡比为1∶2-1∶2.5。塘底平坦,可略向排水的一面倾斜,以利于干塘。池塘面积以2-3亩为好,池水深1.5-2米,池塘设有进、排水口和拦鱼设施。对原有的浅、小、旱、旧池塘,可按新建池塘要求进行改造。
2.鸭棚建造。鸭棚应坐北朝南,建在地势较高、阳光充足的干燥地方,使其冬季能密闭保暖,夏季能通风降温,雨季排水良好。鸭棚面积120-150平方米,并设有两个活动场,一是用旧网片围住鱼塘一角(面积不超过池塘总面积的1/4)作为活动水面。二是在鸭棚附近用竹篱笆围一块池埂或池坡地作为旱地活动场,面积为鸭棚面积的2倍。
二、和谐搭配鱼鸭混养模式,以水面为中心,以养鱼为主,鱼鸭合理配置,达到以鸭促鱼、鱼鸭双收的目的。一般可采取以下两种混养模式,一是每亩水面投放鱼种50-60公斤,滤食性鱼类占70-80%,每亩水面配养鸭60-80只。二是每亩水面投放鱼种75-85公斤,滤食性鱼类占70-80%,每亩水面配养鸭100-200只。
生产实践经验证明,一般每养一只鸭可生产商品鱼3公斤。
三、科学混养1.养鱼。(1)清塘。鱼种下塘前,要对所用池塘进行消毒,每亩用生石灰70-100公斤,用水化成浆后立即均匀泼洒全池。(2)鱼种消毒。鱼种下塘时,用3%的食盐水溶液浸浴鱼种5分钟,草鱼要注射**进行免疫预防。(3)投喂。要投喂适口的全价配合鱼用饲料,日投喂可按鱼类总体重的2-5%计算。(4)水质。水质要保持肥、活、嫩、爽。(5)勤巡塘。做好防逃、防病、防汛、防盗等工作。
2.养鸭。(1)实行科学饲养,做到饲料合理搭配,定时、定量饲喂,不喂霉烂饲料。温度、湿度、密度适宜,保证鸭舍空气新鲜。(2)防疫治病是发展养鸭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一是要搞好鸭棚的清洁卫生工作,坚持消毒,人不随便进入鸭棚,以切断传染源。二是在鸭30日龄时注射一次**预防鸭瘟,70-80日龄时注射禽霍乱**预防霍乱。
两只小鸭子该怎么办?
。。。菜泡过水一遍就行了。泡完后再把水倒出来。如果鸭子还往水里坐。也不会有事的。它们冷了会自己出来。不对装菜的碗要浅、小它们才能出来。要不就会冻在碗里。盒里铺了棉花。应该没有事的。小鸭子是可以沾水的。只不过不要在水里待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