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水产养殖ph值的作用和调节方法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虾塘PH值过高怎么办达到了9。几以上(虾塘水ph很高怎么办)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虾塘PH值过高怎么办达到了9。几以上

PH过高的处理方法:

1、施用明矾,每亩可用0.5~1公斤加以控制。

2、用**调节,一般每亩用300毫升~500毫升,充分稀释后全池泼洒。

虾塘PH值过高怎么办达到了9。几以上

3、注入新水。

通常pH值是一个介于0和14之间的数(***pH约为-2),在25℃的温度下,当pH7的时候,溶液呈碱性,当pH=7的时候,溶液呈中性。

扩展资料:

1、虾苗放养:亩放虾苗5~10万尾,规格1.5厘米以上,时间宜在6~7月。

2、虾种放养:亩放虾种20~25公斤,规格1000~1600尾/公斤,时间宜在10~12月。

3、放养注意事项:虾苗种放养宜在*天或*雨天进行,如遇晴天应在一早一晚进行,以免阳光直射,影响放养成活率。虾苗种要求一次性放足。

4、搭养花白鲢鱼种:每亩虾塘搭养花白鲢鱼种80~100尾,规格30尾左右/公斤,也可搭养花白鲢夏花鱼种,每亩200尾。花白鲢鱼种放养须在虾苗种放养10~15天后,以保证青虾对饵料生物的需求。搭养花白鲢可调节水质,可充分利用水体,增收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产养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虾苗

水产养殖中ph值波动大怎么处理

  水产养殖中ph值波动大,具体处理PH过碱过酸的方法如下所示,碱性用袋子装酸性黄泥放在池塘,加一些没有强腐蚀的酸,可以加入一些对生物有益且成酸性的盐,为了降低PH还可以选择通入酸性气体。

  水体pH值是反映水质是否适宜鱼虾生长的重要指标,决定着水体中的生物繁殖和水质的化学状况,直接影响鱼虾的生长。
  1、鱼虾适宜的pH值为6.5~8.5,鱼虾最适宜的pH值是7.5~8,呈弱碱性。超出这个范围鱼虾就会受害。pH值高于8.5,时间超过24小时,会使鱼鳃组织因受腐蚀而患烂鳃病;低于6.5,会使鱼虾血液循环受阻,酸性增加,降低载氧能力,造成因缺氧、消化力差而出现浮头病。
  2、经测试,鱼生长的水质pH值小于6.4或大于9.4以上,都不能孵化出仔鱼苗。证明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使亲鱼生殖系统受到抑制和影响性腺发育。
  3、pH值还可反映水质状况。pH值低,可使铁离子和硫化氢增加而产生毒害,又叫泛池;pH值高,说明蛋白质**,氨离子增高,碱性增大,会抑制水中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和**菌的分解,影响水中有机质的浓度,使鱼类生长繁殖受阻。
  4、pH值直接影响水质中微生物的繁殖。pH值不适,过酸或过碱,都会破坏水体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影响磷酸盐和无机**物的供应。在酸性水体中,磷酸盐溶解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整个水体的物质代谢过程,影响鱼虾的生长。
  5、一般养殖池塘水质偏酸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水中有机质含量过高,缺氧分解引起溶氧不足,**过程受抑制,使鱼粪和多余饵料分解不充分。在水量不增加,而积存的各种有机酸类却逐渐增多的状况下,水体自成酸性而pH值较低。
  6、调节水体的pH值除直接加入化学药物中和外(如生石灰、PP粉),最简易的方法是增大溶氧量,为浮游植物、水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其次是经常检查pH值的高低,做到及时调节,保证鱼虾生长的良好环境
  

水产养殖PH值高怎么降下去有什么好方法?

水产养殖的ph值太高了,想要让水中的PH值降下去的话,应该多撒一些碱性的物质,往鱼塘里面撒熟石灰就能有效改善水质了。

水产养殖中ph过高了怎么办?

1、用水质快速检测设备检测水质,特别要注意水体溶氧、PH、氨氮的变化。

2、换水。换水既能降低PH,又能降低氨氮浓度。但是,换水要循序渐进,一次换水8~10cm,避免引起应激。

3、如果监测到PH太高,可用醋酸泼洒作紧急处理,但是注意醋酸一定要充分稀释,并少量多次泼洒。

4、如果水中藻类过多,可杀灭部分藻类。杀灭时不能全池泼洒,应该在出水口处一小块区域内杀灭,否则可能导致藻类大面积死亡。

5、虾塘中的水草如果过多、过长,也要修剪,以降低光合作用对二**碳的消耗量。

另外,也有用*酸菌搭配红糖来调节过高PH的的。

扩展资料:

水产养殖中PH过高的危害:

1、PH高会腐蚀鱼类虾类的腮部,造成损伤,感染疾病,甚至死亡。

2、池塘中的氨氮会随着PH的升高而毒性加剧,使鱼类虾类氨氮中毒。

3、PH过高,会引起蓝藻等办法,继而有“倒藻”的危险。

4、高的PH会抑制某些有益菌的生长,致使菌藻失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中ph过高了怎么办?

1、用水质快速检测设备检测水质,特别要注意水体溶氧、PH、氨氮的变化。

2、换水。换水既能降低PH,又能降低氨氮浓度。但是,换水要循序渐进,一次换水8~10cm,避免引起应激。

3、如果监测到PH太高,可用醋酸泼洒作紧急处理,但是注意醋酸一定要充分稀释,并少量多次泼洒。

4、如果水中藻类过多,可杀灭部分藻类。杀灭时不能全池泼洒,应该在出水口处一小块区域内杀灭,否则可能导致藻类大面积死亡。

5、虾塘中的水草如果过多、过长,也要修剪,以降低光合作用对二**碳的消耗量。

另外,也有用*酸菌搭配红糖来调节过高PH的的。

扩展资料:

水产养殖中PH过高的危害:

1、PH高会腐蚀鱼类虾类的腮部,造成损伤,感染疾病,甚至死亡。

2、池塘中的氨氮会随着PH的升高而毒性加剧,使鱼类虾类氨氮中毒。

3、PH过高,会引起蓝藻等办法,继而有“倒藻”的危险。

4、高的PH会抑制某些有益菌的生长,致使菌藻失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中水质怎么管理?

日常调水心得分享

北方地区水体PH,GH都很高观赏鱼养殖中如何将PH稳定在6.5左右?KH又很高怎么办?

那就用泥吧~ADA或者尼特立北方硬水版都可以的!沉木和懒人叶还有软水树脂太不稳定!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买个RO净水机!长期解决就!

池塘养鱼水质如何调节?

养殖池塘水质调控技术是建立在池塘生态学的基础上,根据池塘及水质周年和季节变化规律,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对养殖水质进行综合人工调控。

每年冬季和早春水温低,可利用养殖空闲,对池塘进行整理,包括干塘、冻晒、清淤。养殖过程中氮大部分被脱掉,而碳则被合成为腐殖质而保留,干塘、晒塘时好氧微生物则需要大量的氮,因此,将氮、碳比提高到1∶12~15会大幅度提高有机物的分解速度,提高晒塘效果,缩短干塘时间。对越冬养殖池塘,在冬季应保持高水位,及时破冰或清除冰上积雪,保持和提高水中溶氧含量。早春及时更换池水,改善养殖水质。同时,早春季节加换新水还可起到施肥的作用,因为在冬季各种生物死亡后,其营养物质释放于水中,使水中营养盐含量增加,通过加水为池水补充养分,促进浮游生物繁殖,增加水中溶氧和饵料生物的数量。春季或秋季放养鱼种时,应配养适量的鲢、鳙等滤食性鱼类,以调节和改善养殖水质。

春季到夏初(3~6月份),水温不断回升,秋季到冬初(9~11月份)水温又不断下降。这两个交替季节,水温在15~25℃或略高的水平上波动,昼夜温差较大,水体上下对流交换好,水质处在良性变动中。根据主养对象的不同,进行适当追肥、投饵,可形成良好水色、水质,所以这两个交替季节是一年中养殖动物生长较快的季节,同样也是养殖动物易于传播疾病和敌害生物易于生长的季节,因此,在这两个时期,特别是交叉阶段,经常注入新水,并使用对症药物预防疾病,对调控水质尤为重要。

夏季7~8月间,水温高,经常在30℃左右波动,并且昼夜温差小,水体上下对流交换差,严重时,甚至处于静止状态,水体上下的水温、溶氧和其他理、化、生物因子分层现象明显,池塘生态条件很差,加之通过春季养殖动物快速生长,池塘载荷量增加,池塘中营养盐类积累,此时期容易形成**的水质,水色。一旦遇上天气突变(气压低,闷热天,雷阵雨),打破池水静止状态,水体上、下剧烈交换,水质极度恶化,极易发生养殖动物浮头、严重浮头直至泛塘,造成毁灭性损失。因此高温季节需人工调控水质。首先,当需要施肥时停止使用有机肥,巧施化肥。第二,经常注入或定期更换新水,并冲动上下水层。第三,用增氧机搅动水层以增氧,尤其是在高温闷热天气、黎明及晴天中午应开启增氧机,防止养殖动物出现浮头或泛塘。第四,在池塘中培植适宜数量的水生植物,可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盐类,净化和改善水质,同时也可遮挡阳光,降低池水温度,利于养殖动物生长。

对于蓝绿色和砖红色水,采取大量换水、搅动水体增氧,必要时,局部用硫酸铜或络合碘等药物杀灭浮游生物,配合加水防泛塘,增施磷肥或微生态菌肥等进行综合调控。

对于淡灰色和黑灰色水,采取增施磷肥的方法调节;对于*白色水,采用杀虫剂药杀浮游动物和增施化肥的方法进行调节,若施化肥的效果不佳,显示水质中还缺乏其他营养素,则采取施用适量有机肥配合调节。

此外,对于某些养殖模式,由于鱼种放养不合理,如放养鲢鱼、鳙鱼密度过大,对池塘浮游生物的滤食强度较高,尽管施肥,浮游生物仍难以繁殖、生长,故此时应轮捕鲢鱼、鳙鱼,减少其数量。

水产养殖中ph过高了怎么办?

1、用水质快速检测设备检测水质,特别要注意水体溶氧、PH、氨氮的变化。

2、换水。换水既能降低PH,又能降低氨氮浓度。但是,换水要循序渐进,一次换水8~10cm,避免引起应激。

3、如果监测到PH太高,可用醋酸泼洒作紧急处理,但是注意醋酸一定要充分稀释,并少量多次泼洒。

4、如果水中藻类过多,可杀灭部分藻类。杀灭时不能全池泼洒,应该在出水口处一小块区域内杀灭,否则可能导致藻类大面积死亡。

5、虾塘中的水草如果过多、过长,也要修剪,以降低光合作用对二**碳的消耗量。

另外,也有用*酸菌搭配红糖来调节过高PH的的。

扩展资料:

水产养殖中PH过高的危害:

1、PH高会腐蚀鱼类虾类的腮部,造成损伤,感染疾病,甚至死亡。

2、池塘中的氨氮会随着PH的升高而毒性加剧,使鱼类虾类氨氮中毒。

3、PH过高,会引起蓝藻等办法,继而有“倒藻”的危险。

4、高的PH会抑制某些有益菌的生长,致使菌藻失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用什么除去碱性

水产养殖除去碱性,就是降低pH值,目前还没有特效产品能做到,只是通过少量使用酸性产品,如强酸碘、二**氯、强氯精、漂**等来通过化学中和达到降低pH的目的,但是控制时间短,需要反复使用;还有就是使用醋糟,优点是控制时间长,但是使用量大,累人;还有全池使用活菌,比如EM、芽孢杆菌、*酸菌等等,偶尔也可以达到目的。

水产养殖ph值的作用和调节方法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