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养殖鸡怎么提高存活率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怎么养鸡不死?(养鸡怎么养不生病)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怎么养鸡不死?

光照充足:由于塑料大棚具有半透明特点,受自然光照面积大、时间长,因而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加快生长速度,降低饲料消耗。保温性好:这一优点在冬季尤为突出,可提高母鸡产蛋率和肉鸡的增重速度。笼养鸡: 这种养鸡方法,饲养密度高,饲养条件便于人工控制,保证蛋鸡产蛋率稳定、高产和肉鸡增重快,耗料相对少,节省空间、垫料等,也深受生产者的欢迎。

两只小鸡怎么才能存活率高一些?

  一、调节适宜温、湿度,提高雏鸡成活率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
 雏鸡适宜的温度为:幼雏保持在30-32°C。以后,每5天降温1-2°C,一个月龄后,如外界气温在20°C以上时,可以自然给温,否则应继续保温。温度适宜与否,可观察雏鸡的形态表现:如雏鸡挤成一堆,不爱活动与吃食,不时发出“吱、吱”叫声,音长而无力,是温度过低的表现;如果雏鸡两翼下垂,张口喘气,拍翅抢水喝,不时发出“啾、啾”声音,叫声尖而短,则是温度过高,只有雏鸡分布均匀,活动、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排除粪后粪便多呈现条状,睡眠时头颈伸直,安静等说明温度合适。
调节雏鸡温度的方法很多,小群鸡可放于纸箱或木箱,箱内铺垫干草或棉絮,垫料下还可放置热水袋,或用电灯照明取暖。大群鸡可采取温室保育。 另外,育雏舍(室或箱)内若太干燥,鸡体内水分散发量大,对雏鸡生长不利;若湿度太大,空气不流通,雏鸡容易感染病。适时的相对湿度为55-65%。调节的方法,只要饮水器内不断水即能达到要求;霉雨季节湿度偏大时,可加厚干燥的垫料并及时清理潮湿垫料即可。
  二、及时供水开食、搞好日粮搭配

雏鸡开食之前,先给饮用0.01-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呈浅红色即可),以清除胎粪和消毒肠胃。然后喂给8%的蔗糖水,可提高雏鸡成活率。最后再喂料。然后,要经常供给饮水,以免因缺水,而一下子暴饮拉稀死亡。饮水宜先用温开水,以后可逐渐改用新鲜清洁凉水,同时防止雏鸡弄湿羽毛。 幼雏阶段喂料不宜受餐数限制,应任其自由采食,以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到20日龄后日喂4次即可。喂料不宜过湿,以能松散为度。喂量应随着雏鸡日龄而增加,但每次不必喂得太饱(以八成饱为宜),以免引起消化**合。
根据其营养需要特点:要求较高的能量和较高的蛋白质。一般日粮中,谷实类(玉米、碎米等)为50-60%;糠麸类(米糠、麦麸等)为5-10%;油饼类(花生饼、豆饼、芝麻饼等)为20-25%;动物性饲料(鱼粉、肉粉等)为7-20%;骨粉、贝壳粉4-5%;食盐0.3-0.5%。青饲料另外加喂,尤其没有维生素添加剂时,不能断喂青料,喂量约为精饲料的30-50%。 不同日龄雏鸡耗料(克/每只、每日),因品种、个体发育、饲喂方法不同而有差异,大致为:1-10日龄为8克,20日龄为15克,25日龄为16克,30日龄为30克,50日龄为40克。
  三、调控适宜光照,促进雏鸡发育

日光照射可以增温、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并能杀菌。但光照强而又时间长(包括人工充实光照),易使雏鸡过量运动,得不到适当休息而影响雏鸡正常发育。因此,应采取遮光的办法使雏鸡得到适当的休息,以利于消化、增重和换羽,同时还可以防啄*、啄羽等恶癖。适宜的光照和运动时间为:一周龄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并在每次喂饲前后各活动10-20分钟。一周以后,若天气晴朗,温度许可的情况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最好每天能晒一次太阳,头一、二天晒半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20日龄前每天可使雏鸡活动6-7小时,(包括采食时间),20日龄以后,晴天可整天活动,但中午炎热时节应收回遮光休息2-3小时为宜。

鸡养殖技术全过程?

怎么养鸡不死?

1.1 鸡舍养殖这种方式是在搭建的鸡舍上进行养殖工作,鸡舍内要提供好水供水设备,使鸡在固定场所进行喂养和活动。这种养殖方法需要加强通风管理,使鸡舍空气保持畅通,以防鸡舍氨气浓度过高;时刻关注鸡舍温度,使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此外重视鸡的优化配置,使其数量保持在鸡舍承受范围内。这种饲养方式能将空间得以充分利用,实现科学养殖,病原体侵入相对较少。但也同时存在一些缺点,需要养殖者有专业的养殖知识和丰富的养殖经验,不能有一丝纰漏,否则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而且长期在固定区域内生长,鸡的口感和质量相对低一些,这种饲养方式也会导致鸡本身免疫力的下降1.2 区域放养这种饲养方法比较适用于大规模专业养殖者,一般会选择地势高的区域作为养殖场所,比如植物覆盖率大的山区、林区等进行放养。这种饲养形式可以提高对大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比如阳光、水源、土壤等。在场所内能比较方便鸡自主寻找食物进食,减少养殖者工作量。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能提高鸡的口感和质量,这种养殖方法得到大部分消费者的认可,属于无公害产品。但也相应存在缺点,比如全方面都满足其生长条件的放养场所比较难发现,幼鸡生存环境得不到保障,导致成活率低,这就要培养优良品种,不断提高幼鸡抵抗力来适应环境。放养的鸡与自然充分接触,导致病原体繁多,鸡十分容易患病。同时还极易受天气影响,增加养殖者管理工作。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