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鲈鱼苗水花放养前准备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水产养殖中怎样给鱼塘施肥(鱼塘养鱼前怎样调肥水)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水产养殖中怎样给鱼塘施肥

鱼塘施肥主要是增加池塘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促进饲料生物的大量繁殖,保证鱼塘最大限度的生产力,是提高鱼塘产量,增加养鱼效益的重要方法之一,在鱼苗、鱼种的培育,到成鱼的饲养过程中,施肥是其关键一环。

一、改良鱼塘 在施肥前,对不适宜的鱼塘条件进行改良,中和酸性,创造良好的氧气状况,创造鱼类和饲料生物良好生长条件是提高鱼塘施肥效果的重要措施。

二、施足基肥 瘦水鱼塘或新建鱼塘,必须施足基肥,且最好施用粪肥、绿肥或厩肥等有机肥。基施应早施,最好在冬季鱼池排水清整后进行,通常将肥料遍施于池底或积水区边缘,经日光曝晒数天,适当分解后,翻动肥料再晒数天,即可注水。使用数量一般每亩为500~1000千克。

水产养殖中怎样给鱼塘施肥

三、勤施追肥 鱼池施上基肥后,还需追肥。水温较高时,施肥次数应多些,施肥量可少些,做到少施勤施。水温较低时,次数少些,数量多些。因此夏秋季较春季和晚秋应少施勤施。天气晴朗时正常施肥,雨天水体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不强,对氮、磷等元素的吸收能力较差,雨天水量较大,施肥的有效浓度会降低,因此要少施或不施肥。以鲢、鳙、鲮鱼为主的池塘要求水质较肥,施肥量应小些。具体施肥量一般4~6月期间保持每月每亩施加300~400千克。7~9月份水温高,应少施。如投饵量大,可不施肥。9月份以后,施肥量为每月每亩200~250千克。追肥时先将有机肥捣细,然后均匀撒入全池。 鱼池施追肥除用有机肥外,还可施用化肥。其施肥时也要根据水温、水色、养殖的鱼类、天气和水质变化情况等灵活掌握。一般每7~10天施一次,每次每亩施尿素1.5~2.5千克和过磷酸钙5千克。要先将化肥溶于水,然后全池均匀泼洒。

四、补肥培水 池塘加入新水后,往往水质肥度减弱,水体颜色变淡,所以应及时适当补施化肥,培养浮游生物,使池水的透明度达到30厘米左右,确保鱼类在丰富的饵料生物和良好的水质环境中健康快速生长。

鲈鱼苗什么时间投料效果更佳

应该就是这个时候

刚开口的鲈鱼苗吃什么?

鲈鱼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摄食量大,鱼苗主要摄食水中浮游动物,比如轮虫和小型甲壳动物。人工养殖的鲈鱼可食用煮熟的蛋黄,红虫以及浮性颗粒的饲料。

如常,这次我们依旧要来讲鱼友们的问题。这次鱼友提出的问题是:“青鳉鱼吃什么长得快?”青鳉是一种类似食蚊鱼的生物,但是它是卵生的,食蚊鱼是胎生。在此先告诫一下各位鱼友:青鳉可放生!食蚊鱼不可放生!青鳉鱼是中国的原生鱼,食蚊鱼属于外来物种,容易泛滥。青鳉的品种和颜色很多,深受小型鱼玩家的喜爱,但是青鳉往往养不好就容易僵住,不长身子。这位鱼友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解答青鳉鱼在小苗→亚成→成鱼喂啥东西好。

小苗以及亚成

小苗以及亚成阶段是长身体的最快时期,这个时期需要多喂一些。我们先来说说小苗。小苗指的就是刚刚破卵而出的青鳉鱼,这时候的小苗嘴巴很小,食量也不大。小苗往往都是喂活食,可以引起观赏鱼的注意,利于青鳉的开口。一般采用孵化丰年虾。但是这里要注意,丰年虾一定要卵壳和肉体分离,小苗吃了壳是很危险的事情!个人比较不建议喂洄水或者其他东西,那些东西的营养含量相对来说比较低,吃了长得不快。

一般小苗的食量并不大,我们用滴管来喂食。慢慢观察小鱼肚子,可以看见里面充满橙色的东西,那就是丰年虾,稍微鼓起来就已经算是饱腹状态了,停止喂食。不过一般我建议喂八分饱,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如果你有时间就一天喂个三次,没太多时间就上午和下午分别喂一次。小鱼在成长成亚成鱼后食物范围就比较广泛了。

亚成鱼的嘴巴比鱼苗的嘴巴要大很多,可以喂的东西比较多。这时其实可以喂人工饲料了,不过是要很细的那种,碎成渣的,扔到水面上鱼会去吃。这时最好还是继续配合丰年虾进行投喂,营养搭配一些,发色会更好,长得也更快。成长期间要求食物中蛋白质含量高一些,丰年虾就是很好的选择。当然其他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也很高,不过鱼苗的嘴巴目前还是很小的,吃不了那么大的食物。亚成鱼可以喂人工饲料,丰年虾,草履虫和一些小只的孑孓(蚊子幼虫)。此时青鳉在食物和营养充足的情况下会迅速长大,然后达到接近成鱼的个体,不过这时还是算亚成鱼。到那个时候嘴巴就很大了,短的红虫,饲料,丰年虾块,撕碎的虾肉什么都可以喂,包括贴片饲料,只要食谱越广泛,补充的营养越全面,青鳉长得就非常快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生长。一般一天三顿,这时候长得最快。

成鱼阶段

成年后的青鳉已经不会在长个子了,或者也不会长很多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不用喂那么多样性的食物了。如果你停止了喂食,很快青鳉的颜色会变淡,身材变瘦。所以如果你想让青鳉保持好身材和好体型,继续保持食谱多样性。一天两顿或者一顿。

有人把喂鱼当成了一个任务,这就显得很累人了。只有你真正把养鱼当作乐趣,喂食也只是乐趣之一,你才能真正感受到喂鱼的快乐,看着自己的鱼大口吞咽食物,你难道不会感到欣慰吗?

其实不包括青鳉是需要广泛的食谱的,青鳉本身就是杂食性鱼类,而且它和食蚊鱼非常相似,主食可以喂蚊子的幼虫,即孑孓,以及人工饲料。我们想要让鱼长得快,首先得摸清鱼的性子,属于什么鱼?肉食?杂食?素食?纯素食的鱼很少很少,但是并不代表没有,你就可以提供他们煮熟的菜,或者藻类。如果杂食性的话可以荤素搭配,红虫,藻类,饲料等食物他们都会去吃。但是肉食鱼就不能喂太多素食了,主要还是以肉类为主,比如饲料鱼,黑壳虾肉,长臂小青虾等等。但是最好让食谱尽可能的广泛起来,这样才能多方面补充营养。长得才会更快。

虽然说文章里主要是说青鳉鱼,可是这对于大部分热带鱼的幼鱼同样是适用的喂食方法,大家如果不是养青鱂鱼,其他例如孔雀鱼,玛丽鱼,米奇鱼,斗鱼这些,都可以以类似的方法。

这里是养鱼说,如果你也喜欢饲养观赏鱼,不妨动动手指点个关注,所有养鱼所要知道的都在这儿。

在北方 淡水鲈鱼的养殖方法

鲈鱼大多生活在近海江河人口处,属于一种咸淡水鱼类。此鱼个体很大,最大的可达20千克以上。这种鱼怀卵量很大,有的亲鱼的怀卵量可达亿粒以上。

鲈鱼食性杂,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只要生活在水中的生物,不论是小泥鳅、小虾、小鱼、沙蚕或乌贼鱼,它都喜欢吃。它生性凶 猛,又很贪食。正由于它有贪食这个弱点,咬钩不大犹豫、不多疑, 发现有饵料可吃就冲上来大口吞食,所以比较易于垂钓。

鲈鱼肉质细嫩肥美,而且肉多刺少,又无腥味,是一种名贵食用鱼,餐馆都把它作为高档菜肴上桌。
鲈鱼又称花鲈、七星鲈,在分类学上属鲈形目、脂科,由于其繁殖和生长于沿海,有别于淡水生长的加州鲈和桂花鲈,故又称为海鲈。鲈鱼是西江水域的四大名鱼鲈、嘉、鳜、?鱼之一,肉质坚实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鱼肉含蛋白质17?5克、脂肪3?1克和多种维生素。


一、鲈鱼生活习性与生长条件

鲈鱼生活在浅海河口,适盐广,幼苗在22‰左右盐度的海水中孵出,再溯河而上到咸淡水交汇的河口生活,并可进入淡水水域觅食生长,但成鱼多数在咸淡水中栖息。鲈鱼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食量大,一次摄食量可达体重的5%― 12%,捕食强度在春夏季节最强裂,鱼苗以挠足类和糠虾为饵,长至10厘米体长后则捕食小鱼虾。鲈鱼生长速度较快,繁殖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1月,鱼苗长至年底体长25厘米、重0?5市斤,6龄鱼体长达0?8米,最大的个体长达1米、重15―20公斤。人工养殖的鲈鱼长速更快,通常养殖280天可达一市斤以上。鲈鱼在14℃的水温以上就可正常觅食生长,在本地区可自然越冬。

鲈鱼可在淡水中生长,但根据其天然习性,条件选择在有海潮到达的咸淡水水域更好,以河海口的鱼和围垦区最佳,水质盐度可在5‰以下,在盐度过高的水域养殖生长速度反而缓慢。

二、鲈鱼的活动情况与觅食情况

1、鲈鱼虽在搏斗过程中有跳水舞动的习性,但仅限於近岸10尺内,而且见到人时的跳跃更是强而有力,可是超过10尺以外,它却会在中钩后拼了老命往下沉,而且属长气袋那种。这时,建议拼鱼手法为高举钓竿,避免它窜进别人的钓阵范围内,除了免却与邻座垂钓者钓线痴痴缠,也能准确知道它溜至何处。

2、鲈鱼嘴皮虽然薄弱,但是韧性十足,钓钩少有「割」烂嘴皮走鱼的事故,而且它的鳃盖软滑,不妨长时间高举钓竿,多逼它演出跳水动作,此一动作并无多大挣脱钓钩的能力,反而让它长时间潜入水中游走,风险才大。

3、鲈鱼除了跳水及潜泳速度快,也有向左右两侧冲刺的习性,

4、鲈鱼采饵斯文十足,若装钓时母线不收紧,很难发觉鱼讯。

5、鲈鱼采饵方式一般上是轻弹频密,无论五钩钓组或双钩钓组,都需提高精神注意力,随时掌握打钓机会,同时避免被它拉走钓竿。

6、鲈鱼属群居性,同一个中鱼标点,凡在一处发现鲈鱼跳水或追食,这说明这里有一群鲈鱼而不是一条
鲈鱼体长可达六十厘米,性凶猛,肉食性,有多个品种,我国沿海及入海江河口皆有分布。近年来,我国引进美国加利福尼亚的鲈鱼(简称加州鲈鱼)在沿海和东南各省养殖,这种鲈鱼杂食性.生长快.疾病少.适应性强,极好钓取,己成为我国沿海和内陆垂钓的主要对象鱼之一。
在沿海和河口钓鲈鱼,手钓.手竿钓.或抛竿钓均可。船上手钓时,可手拽线在20~~60米水深处上下提动,引诱鲈鱼上钩。一旦发觉手感提动沉重,即可猛一提拽,使钩扎穿鱼嘴,然后慢慢将线向上提起。如感到挣扎力强,可徐徐放线,但不可突然松线。线一般用5~~6号,钩用7~~10号,底砣,悬3~~5只钩。饵用沙蚕.白虾.小鱼效果为好。
在船上手竿钓时,应提提放放,方法一如手钓。由于竿短.线长,如无放线装置,拎到鱼后仍需靠手提线。要注意的是,提鱼过程中不要把线绕乱,等再次下钩垂钓时就方便省时,也不会伤线逃鱼。相比之下,钓鲈鱼当然最好用抛杆,且应用3.6米以上的长抛竿,并配以葡萄钩效果最好。由于海中有40~~50千克的大鲈鱼,手钓或手竿钓皆难适应,且易发生拽人下水的危险,而抛竿则线长,又可收放线,那就保险得多了。至于沿海和内地人工养殖水域中的本地鲈鱼和加州鲈鱼,由于年年清塘,最大个体不超过2~~4千,一般则为1~~2千克,因此用手竿或抛竿均可.悬钓.拖钓,尤以拖钓为佳。饵以荤饵为主。

鲈鱼苗刚孵化出来吃什么?

网箱里养的鲈鱼苗开始是喂鱼泥,然后慢慢颗粒变大,最后喂鱼块。。

养殖鲈鱼在淡水养殖可以吗?怎么养啊?

养殖鲈鱼在淡水养殖可以。

  1、清塘、培水 用来养殖鲈鱼的池塘有条件的最好经过干塘、清淤和暴晒,尤其是多年养殖的旧塘。在放苗前半个月进行一次消毒,每亩施放生石灰50公斤或使用20PPM漂**带适量池水消毒。如果未经干塘暴晒的,还要每亩使用30公斤茶麸打碎浸水全塘泼洒,以彻底清除遗留的凶猛杂鱼。消毒后的池塘经滤网纳入新鲜水,每亩施放3公斤复合肥进行培育浮游生物,水质微绿色或微褐色则可投苗。

  2、投苗密度 经中间培育的鱼种已达10厘米,每亩放养2500尾为好,300天的养殖期亩产量可达1200—1500公斤。投苗过密,池塘容易老化和发生鱼病,难以进行持续性生产。

夏天海鲜鲈鱼怎么养

一、鲈鱼的一般特征及生活习性如何?鲈鱼,又称花鲈、七星鲈,体长而侧扁、吻较尖、口大、背侧灰青绿色,腹侧银白色。背侧上方及背鳍鳍腹散布若干黑色斑点。 鲈鱼为温水性近海中下层鱼类,适盐性广、善栖息于河口咸淡水区,也能溯于淡水、常结成小群活动,随季节变化移动于近海岸和一定深水区。春夏季活动于水深20米以下的浅水域和河口,冬季游回较深海区产卵、越冬。我国沿海均有分布,资源丰富。鲈鱼为凶猛肉食性鱼类,天然以小鱼虾为食,人工养殖以高档膨化料为主。鲈鱼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等特点,二、鲈鱼放养前要做哪些工作?主要要做好二方面的工作:一是池塘的选择及清塘消毒工作;二是准备好放养的鱼种。先讲讲池塘的选择及清塘消毒:池塘一般要求为长方形,东西向,池塘面积选择5—8亩,水深2米以上,要求池底平坦,砂泥底质,池岸牢固,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有较好的进排水设施。池塘要经过干塘、清淤和曝晒。在放养前半个月进行一次消毒,每亩施放生石灰75公斤或使用20毫克/升漂**带水消毒。7天后加水至1m深,为使水质保持良好而肥爽,放苗前要施肥培养池水的基础饵料,使池水呈油绿色或茶褐色为宜。同时配备1~2台1.5KW 的增氧机,养殖场还要配备发电设备。当然要开展养殖还必需准备好鱼种,要求放养的鱼种规格整齐、体表光滑、体壮活泼、鳞片鳍条完整,无伤、无病;三、鲈鱼鱼种如何培育?鲈鱼苗种目前多为沿海直接捕捞,捕捞时鱼苗的体长一般为1.5~2厘米,海捕苗由于理化因子不同,苗种生长快,个体大,可缩短养殖周期。苗种捕捞后要经过淡化培育,至盐度为1‰以下时,可运到淡水地区进行专塘培育。专塘培育方式主要以养殖池中架设网箱培育为主。每立方米水体暂养苗种2000-3000尾,放苗后第2 天开始投喂浮游动物、红虫等鲜活饵料,慢慢将鱼浆、浮性颗粒配合饲料与鲜活饵料混合投喂,逐渐驯化至投喂搅碎鱼糜、浮性颗粒饲料。经过20多天饲养及训化培育,可获得规格为5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四、放养鱼种有什么要求?鲈鱼放养一般在4月中下旬进行,放养密度每亩放养规格为5——6厘米的鱼种1200尾,同时亩放规格为每尾50克的白鲢50尾,鳙鱼30尾,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或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洗消毒。五、鲈鱼的饲料来源及投饲技术怎样?鲈鱼的饲料主要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也可适当投喂小杂鱼。鲈鱼抢食快,含量大,定时定量投喂很重要,因此必需做好定点引食工作,目的是把鱼慢慢地引到一个固定的地点吃食,经过15天左右可基本驯化成功,接着开始正常投喂。投饲时要遵循“慢-快-慢、少-多-少”的原则,每次投喂先少投引鱼上浮抢食时再加大投喂量,待鱼下沉不抢食时中止投喂,投喂要做到定点、定时、定量,一般日投喂2餐,分别在早晨的6~7时和傍晚的6~7时,每餐正常投喂至八成饱为宜。投饲量视季节而异,鲈鱼快速生长的适温季节、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0-15%,低温的早春、晚秋,占鱼体重的1-10%。适当控制投饵量,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肠胃病的发生和水质的污染。如遇高温、天气变化应适当减少投喂量,每次投喂要注意观察鱼群的进食和健康状况,以便及时采取应变措施。 六、在养殖过程中如何调节水质?鲈鱼专塘养殖也就是高密度养殖,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十分重要,主要方法有:一是勤换水,前期4—6月份,为提高水温可保持水深1。2米,每10至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5厘米,透明度保持25厘米以上;7-9月份,保持水深2米,每7—10天换水一次,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以上。二是勤增氧,鱼苗期可适当开动增氧机,坚持晴天中午开增氧机1——2小时,*雨天或雷暴雨天,晚上或凌晨适时开动增氧机,以防浮头泛塘,尤其是在高温天气和养殖后期,更要勤开增氧机,保持塘水的溶氧充足;三是施放生物制剂,高密度养殖带来塘底大量的残饵和排泄物,有害物分解浓度高,大量消耗水中氧气,尤其是高温天气更为严重,适当施放生物制剂可以有效降解氨氮和**酸盐,保持良好水质。 七、日常管理工作还包括哪些?日常管理工作还包括以下二个方面,一是做好消毒与杀虫工作,一般每15天消毒一次,视鱼吃食情况而定。二是巡塘检查,早晚巡塘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巡塘观察内容包括鱼体活动情况,吃食情况,池塘水色、透明度变化及池塘防逃设施和敌害等。 晚上,特别是下半夜要巡查增氧机的运转情况。八、鲈鱼常见的疾病有哪些?如何防治?对于鱼病总的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平时要定期做好消毒和杀虫工作。鲈鱼常见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1、眼球白烛症:眼球出现白点,逐渐扩大遮盖整个眼球,严重者眼球突出脱落。多见于春夏鱼种阶段。此病可由饲料不新鲜、维生素缺乏而引起。防治方法:更新养殖水体,投喂新鲜饲料、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尤其添加VB)。2、肠炎病:病鱼腹部膨大,*门红肿,挤压腹部有淡**粘液流出。主要原因是由于投喂变质饲料或过量投喂引起。治疗方法:治疗时先减少饲料(最好能停喂一餐),用广普抗菌药拌饵投喂3~5天一般可痊愈。3:出血病:病鱼的胸鳍、背鳍基部红肿并充血,病鱼行动迟缓,摄食下降。此病为**感染,传染性较强。治疗上可使用**灵、氟哌酸混合拌饵投喂,连续6天。同时对池塘用强氯精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 4:水霉病:此病多发生在水温较低的冬春季节,病鱼体表伤口处附着灰白色棉絮状菌丝体,鱼体虚弱无力,慢慢死亡。感染后传播较快,此病在特定环境下容易发生,改变池塘水环境、保持鱼体营养充足提高抗病力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 5:寄生虫病:该病主要由车轮虫、斜管虫、聚缩虫等寄生虫引起。症状为鱼体消瘦,体色变黑,口端糜烂,一年四季均有发病。预防上多采用换水,改良水质。治疗可用0.7~1毫克/升的硫酸铜及硫酸亚铁合剂(5:2)全塘均匀泼洒,或用20~25毫克/升的福尔马林全塘泼洒。一般寄生虫容易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所以杀虫后一般要消毒。 6:肝胆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吃食减少,逐步有鱼游水并出现不明死亡。主要原因一是高密度养殖下药物施放频繁,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在鱼体中慢性积累,导致鱼体**功能失调和组织损伤;二是长期过量投喂,鱼体肝脏长期超负荷致代谢失调甚至代谢紊乱所致。防治主要是调控好水环境,科学投喂,定期用一些疏肝利胆类中草药拌料投喂有一定预防作用。

锦鲤水花鱼苗与土塘的比例是多少?

这个密度比较好算的,一般锦鲤水花想养大鱼的土塘投放密度是8-10万尾/亩地,水泥池另议,一亩地是667个平米,那么一平米就可以放150条,当然中间还有成活率和挑选,最后剩不了多少,那么5000条就是33平米的小池子足够了,5m*6m的地方就差不多,喜明锦鲤为你解答,希望能够采纳!

鱼塘养殖鲈鱼需要注意什么?

【幼苗养殖需要注意的事项】:

入箱时注意温差,温差如果大于3度,幼苗直接入箱会造成大批量死亡。

鱼苗入箱后即时消毒,同时内服增强抵抗力药物。若镜检有寄生虫的须及时杀虫。

入箱3小时后即可开始投喂,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每天投喂5到6次。

每隔5到7天须过筛分箱。

【成鱼养殖注意事项】:

通过约4到5次过筛分箱,鱼苗基本达到3寸以上后即可开始进行成鱼养殖,这时每箱投放鱼苗2500—4000尾。

成鱼养殖期间,投喂量保持在1%左右,最大不超过2%,投喂次数以日投2次为宜,有条件的可以全程在饲料中添加鲜鱼,如此在保证鱼长势良好的情况下也能减少病害。

【鲈鱼的简介】:

中文里共有四种鱼类都可以被称为鲈鱼,分别是:海鲈鱼,学名日本真鲈,分布于近海,及河口海水淡水交汇处。松江鲈鱼,也称四鳃鲈鱼,属于降海洄游鱼类,最为著名。大口黑鲈,也称加州鲈鱼,从美国引进的新品种。河鲈,也称赤鲈、五道黑,原产新疆北部地区。 本词条着重介绍其中的第一种海鲈鱼(日本真鲈、花鲈),另外三种鲈鱼将在词条最后加以介绍、区分,以免混淆。 日本真鲈,商品名为海鲈鱼,又称花鲈、七星鲈、鲈鲛,地方名有寨花、鲈板、四肋鱼,等等。 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及日本的近岸浅海;中国沿海均有分布,喜栖息于河口,亦可上溯江河淡水区。 国内以东海舟山群岛、黄海胶东半岛海域产量较多,为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体中均产, 东海、 渤海较多。

【营养价值】:

鲈鱼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还含有维生素B2、烟酸和微量的维生素B1、磷、铁等物质。鲈鱼能补肝肾、健脾胃、化痰止咳,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还可以治胎动不安、产后少*等症。准妈妈和产后妇女吃鲈鱼,既可补身,又不会造成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另外,鲈鱼血中含有较多的铜元素,铜是维持人体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并参与数种物质代谢的关键酶功能发挥的不可缺少的矿物质。

【外形体态】:

体长,侧扁,背部稍隆起,背腹面皆钝圆;头中等大,略尖。体长可达102厘米,一般重1.5-2.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以上。吻尖,口大,端位,斜裂,下颔稍突出于上颔,上颌伸达眼后缘下方。两颌、犁骨及口盖骨均具细小牙齿。前腮盖骨的后缘有细锯齿,其后角下缘有3个大刺,后鳃盖骨后端具1个刺。

【食用价值】:

鲈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 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鲈鱼还可治胎动不安、产生少*等症,准妈妈和产生妇女吃鲈鱼是一种既补身、又不会造成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的营养食物,是健身补血、健脾益气和益体安康的佳品,鲈鱼多为清蒸以保持营养价值。

鲈鱼血中还有较多的铜元素,铜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的功能并参与数种物质代谢的关键酶的功能发挥,铜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鲈鱼来补充。

鲈鱼苗水花放养前准备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