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海南最大金鲳鱼养殖场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海南岛金鲳鱼哪儿有买(海南白鲳鱼多少钱一斤)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海南岛金鲳鱼哪儿有买
您好,海南岛金鲳鱼在***、大润发、永辉超市都有卖哟,想买金鲳鱼的话可以去这些超市逛逛。
或者是去海南临高后水湾的海丰养殖基地采购,后水湾是金鲳鱼最大的养殖基地,想吃新鲜的金鲳鱼可以选择周末去后水湾出海垂钓,现抓现吃,味道更鲜美。
海南岛金鲳鱼哪儿有买
您好,海南岛金鲳鱼在***、大润发、永辉超市都有卖哟,想买金鲳鱼的话可以去这些超市逛逛。
或者是去海南临高后水湾的海丰养殖基地采购,后水湾是金鲳鱼最大的养殖基地,想吃新鲜的金鲳鱼可以选择周末去后水湾出海垂钓,现抓现吃,味道更鲜美。
后水湾的金鲳鱼是深海养殖的吗?
后水湾位于海南省临高县西部新盈镇海边,南接儋州市,西临一国(越南)一省(广西),是海南岛最美丽、海产品最丰富的港湾之一,面积约156平方公里。因湾顶临高县一侧有头嘴港,别名后水港,湾从港名。
这里海水和环境均十分干净清澈,水质优,里面蕴藏着丰富的鱼、虾、蟹、沙虫、螺及牡蛎等,是适合人们赶海、垂钓、观光的好去处。渔业亦是临高的半壁江山,船只机械化程度和科技含量较高,作业有灯光围网、拖网捕虾、刺网捕蟹等。
目前后水湾是海南最大的深海金鲳鱼养殖基地,在这里生产的金鲳鱼都是深海网箱养殖培育的,如图显示:这是一口周长80米的网箱,为了尽可能地不伤害到鱼苗,也为了防止鱼苗脱离氧气过长时间失去活力,投苗的整个过程都小心翼翼且速度要快,17万尾的鱼苗仅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便投放完毕。
后水湾金鲳鱼从投苗、喂料,到捕捞加工,每一环节都需要细致严谨。而在喂料上,最重要的便是选料以及投料的管理,金鲳鱼的饵料要经过严格的挑选,产品成分要达到科学的配比才能避免金鲳鱼蛋白质过剩。
喂料则更为讲究,要根据气候、水质情况灵活调整投饵量,例如在高温闷热天气则要适度控制投料,避免金鲳鱼暴食。即使是不同规格的金鲳鱼投饵量也是大不相同的。
而金鲳鱼从捕捞到送达顾客的餐桌上,其中的加工环节更是重中之重,海丰养殖团队拥有更专业更卫生的加工过程,让顾客吃的放心、品得安心。
其中临高海丰养殖基地主要养殖的产品就是后水湾金鲳鱼,海丰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持续专注发展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产业,主要经营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与销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海南最大的深海网箱养殖龙头企业之一,拥有养殖海域近20000亩。
作为海南首个深远海渔业养殖平台,海丰养殖针对这片海域台风频发的特点,特将整个平台采用下沉座底来抵御超强台风,最大可抵御17级台风。
并且,此养殖平台还拥有超大型智能网箱以及无人值守功能,一次养殖1000万条鱼,产量可达6000吨。
因此,后水湾深海养殖的金鲳鱼,大家可以放心食用哟!
后水湾金鲳鱼,海南省最大的金鲳鱼养殖基地,每天给您普及金鲳鱼的小常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海昌鱼是深海鱼还是浅海鱼
鲳鱼学名银鲳,栖于近海中下层英文名: Silvery pomfret
地方名:平鱼、白鲳、长林、车片鱼、鲳鱼、镜鱼、草鲳、白仑、乌伦、枫树、叶、扁鱼。
形态特征:体呈卵圆形,侧扁,一般体长20~30厘米,体重300克左右。头较小,吻圆钝略突出。口小,稍倾斜,下颌较上颌短,两颌各有细牙一行,排列紧密。体被小圆鳞,易脱落,侧线完全。体背部微呈青灰色,胸、腹部为银白色,全身具银色光泽并密布黑色细斑。无腹鳍,尾鳍深叉形。 【别名】鮀鱼(《临海异物志》),昌侯龟、昌鼠(《本草拾遗》),狗瞌睡鱼(《岭表录异》),鲳鳊(《医林纂要》),镜鱼、平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白昌(《中国动物图谱·鱼类》),叉片鱼(江苏、浙江)。
【来源】为鲳科动物银鲳的肉。
【生境分布】栖于近海中下层。以小鱼、硅藻等为食。产卵期5~6月。分布我国沿海,以南海和东海为多,黄、渤海较少。 生态环境:为近海中下层鱼类。常栖息于水深30-70m潮流缓慢的海区内。以小鱼、水母、硅藻等为食。有季节性回游现象,生殖期5-6月。怀卵量11.7-21.8万粒,卵浮性,径1.6-1.9mm。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海、南海。 【化学成份】银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二甲胺(dimethylamine),甲胺(methylamine),异丁胺(isobutylamine),乙胺(ethylamine),二乙胺(diethylamine)。
【原形态】银鲳,体卵圆形,甚侧扁,一般长20-30cm,大者长达40cm余。头短小,侧扁而高。吻短,圆钝,稍突。眼小,侧位,眼间隔呈大的弧形隆起。口小,微斜,上下颌各具细小牙1行,排列紧密。鳃孔小,鳃耙(4-6)+(7-11),细弱。体被细小圆鳞,极易脱落。侧线位高,与背平行,侧线鳞110-130。背鳍Ⅸ-Ⅻ,Ⅰ-42-48,起点略在臀鳍起点前上方,臀鳍Ⅵ-Ⅶ,Ⅰ-41-46。成鱼背鳍与臀鳍的鳍棘均埋于皮下;鳍条部相对而同形,呈镰刀形,前部鳍条均稍延长,但不伸达尾柄上。胸鳍24-27,较长,无腹鳍。尾鳍分叉较深,下叶比上叶稍长。体具银白色光泽,背部微呈青灰色,多数鳍片上有不明显的微小黑点。腹部*白色。各鳍浅灰色。
越冬的淡水白鲳鱼种必须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伤无病、体表光滑。凡鱼体消瘦、游动迟缓、撮食能力差的,都应尽量剔除。
越冬的日的是为次年培育出大规格的鱼种,因此,进入越冬池的负种规格必须根据次年市场需求的鱼种规格、市场行情、越冬池的水温、换水量及越冬期汁划鱼种生长量等情况来综合确定:,进入越冬池的鱼种规格不宜过大,规格大,则越冬数量减少,越冬成本提高;规格亦不宜过小,太小的规格越冬成活率不高。一般以全长4-5厘米以上为好,且规格应尽量整齐。如果足分批培育的鱼种,或者是由于饲养、管理等原因造成鱼种规格过分悬殊,进越冬池前则应进行过筛,规格大小不同的鱼,必须分池越冬,以确保越冬鱼种的成活率。
为使进越冬池的鱼种体质应进越冬池的运输和增强鱼体对疾病的低抗力,在越冬前的一段时间里,应将鱼种置于专池内进行强化培育。尤其秋季,鱼类摄食量大,必须投喂营养丰富的饲料,使淡水白鲳在越冬前体内多积累些营养物质,达到体壮膘肥,以供越冬时消耗。
一、生物学特性 金鲳鱼学名卵形鲳鯵,地方名称黄腊鲳,金鲳,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鯵科,鲳鯵属。 该鱼体侧扁,卵圆形,臀鳍与第二背鳍略相等,都显著比腹部为长。头侧扁,尾柄细,体披 小圆鳞,粘著牢固,不易剥落。前上颔骨向外伸展,第二背鳍及臀鳍前方的软条,构成状似 镰刀的圆形,体长为体高的2倍左右(幼鱼)或不及2倍(成鱼)。第一背鳍有硬棘7枚,其 中第一枚埋入体中,用手抓活鱼时易刺伤手心。第二背鳍有软条17枚~20枚,臀鳍有硬棘2 枚,软条16枚~19枚。 金鲳鱼是暖水性中上层鱼类,体型较大,一般不结成大群,春夏季由外海游向近海,冬 季又游到外海深水区。大的个体有5公斤~10公斤。金鲳鱼肉细嫩,味鲜美,为名贵的食用 鱼类,唯产量不大,所以可作为海水养殖的对象。鱼苗在广东、广西、福建均有一定数量可 捕,**、海南人工已育苗成功,有相当数量返销广东、福建网箱养殖,有人曾想在广东惠 东孵化育苗没有成功。 金鲳鱼食量大,消化快。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饲食后停留不长的时间,若再投喂其爱吃 的食物,仍然凶猛争抢。金鲳鱼生长速度很快,养殖半年体重可达500克左右,养殖者根据 金鲳鱼生长速度非常快的特点,选择在金鲳鱼生长最快的6、7、8月份加大投饵量,使其迅 速生长,尽快达到上市规格,压缩其生长周期,降低风险。 二、网箱养殖 1.海区的选择 网箱养殖金鲳鱼的海区选择非常重要,金鲳鱼为暖水性鱼类,海区最好选择在广东惠东 (包括惠东)以南的海区。网箱底距离海底以最低潮位计以1.5米左右为宜,风浪平静,交 通便利。 2.放养规格及密度 养殖阶段,为早日收获,早日出售体长6厘米左右的鱼苗,可放为40尾/立方米~50尾/立 方米水体,如果不急于收获,可适当加大养殖密度。 3.日常管理 (1)投饵 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饵料,一是鲜杂鱼;一是人工配合饲料。因金鲳鱼嘴巴 较小,鲜杂鱼一定要鲜,搅碎防止鱼骨卡住喉咙而被饿死,在6月~8月份日投饵量为鱼体重 的20%以上,每天投喂两次,在其它时间可以根据情况适当降低投饵量。为加快生长速度,可 加大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40%左右,投喂次数增加到3次~4次甚至5次。配合饲料可参照说明 来投喂。 (2)安全检查 为防止逃鱼,要经常对网箱进行检查。在台风过后,检查网箱有无损 失,有无逃鱼的现象发生。 (3)消除网箱附着物 网箱下海一段时间,有污损生物附着在网箱上,要及时清除。 (4)记录 记录和资料累积,是提高养鱼技术的重要工作。每天一定要对水温、盐度 、鱼摄食情况,死鱼情况,天气变化情况,鱼病情况等作详细的记录。 4.疾病防治 鱼病是影响金鲳鱼成活率的重要因素,由于网箱养殖放养密度大,一旦鱼发病,交叉感 染速度快,病情难以控制,易造成批量死亡。防重于治,预防尤为重要。因此平时要做好预 防工作,发现鱼病要及时治疗。
武昌鱼的人工养殖
养殖方式有池塘主养或混养,有在水草较丰茂的湖库水面粗养,有利用网箱进行集约式养殖。在水深1.5~2米的池塘,每亩可放冬片鱼种600~800尾,配养鲢、鳙鱼种200~300尾,饲养一年武昌鱼个体可达500g左右。它的生长速度在三龄以前较快。以后逐渐减慢。武昌鱼的食性和草鱼相似,所以能经济地利用天然水域中的饵料资源,同时也能摄食人工饲料,促进成鱼的生长。武汉市试验池塘主养武昌鱼,效果很好,其方法为:亩放尾重40g的武昌鱼越冬鱼种1220尾,配养尾重50g的白鲢鱼种200尾,尾重60g花鲢鱼种30尾,还适当放些高背鲫鱼种,使用“正大”083号饲料,饵料素数为1.8,投喂时用手撒均匀。平时注意水质管理,防止水质变坏和泛塘,昼夜池水中溶氧不低于2mg/ml。年终获得每亩500kg的产量,其中武昌鱼350kg,平均尾重为0.35kg。哪的海鲜养殖基地有养殖金鲳鱼呢?
海南的临高海丰养殖基地就是专门养殖金鲳鱼的地方,位于临高的后水湾,后水湾也是临高最大的海产品养殖基地,随着近几年来这里养殖业迅猛发展,鱼排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连成一大片,宛如海中小岛,成为一个独特的水上世界,想吃新鲜的金鲳鱼可以来临高后水湾的海丰养殖基地哟,现抓先做,味美肉鲜。金鲳鱼和银鲳鱼有何不同?为何银鲳鱼要贵很多?
在我们的生活中,鱼的种类数不胜数,做法更是多到数不清,金鲳鱼和银鲳鱼在字面上就差了一个字,那这两者到底有何差别,为何叫法不同呢?我们先来明确一下这两种鱼的概念,我们俗称的鲳鱼其实就是指银鲳鱼,也叫白鲳,它是我国的一种主要海产品种。金鲳鱼更多的算是一种商品的名字,因为有两种鱼都叫此名,一是海产卵形鲳鲹,二是淡水白鲳,一种短盖巨脂鲤,属于淡水热带性鱼类。
金鲳鱼已经实现了人工养殖,而银鲳鱼多为野生捕捞,这也是它市场价格更贵的原因之一。但不论是养殖还是野生,金鲳鱼的口感是完全不能与银鲳鱼所媲美的。银鲳鱼除了中间的一片骨头,全身上下几乎没有鱼刺,烹饪出来的成品又鲜又嫩。金鲳鱼比银鲳鱼好,金鲳鱼腥味淡。
银鲳鱼广东地区叫白鲳,是最常见的一种食用鱼,因为肉质松软,骨头少,所以老人小孩特别喜欢吃。银鲳鱼平时生活在海里是比较慵懒的,这就让其肉质不像金鲳鱼那样有点粗。银鲳鱼虽然产量大,但目前还无法实现养殖,所以纯天然的当然比养殖的好吃很多了。
其实都差不多,银鲳的价格要比金鲳贵一些,其原因是银鲳自身就是一个对食材要求很“很高逼格”的鱼类,一般的食材看不到眼里,也不怎么爱吃东西,所以生长周期较长,市面上很难见到大个的一斤以上的银鲳鱼,金鲳鱼产量大,长得快一般市面上都可以达到1斤左右,但是银鲳鱼都是野生海捕的,产量也比较小,生长周期需要两年才能长到半斤的个头,所以物以稀为贵加上野生的鱼类口感本身就胜于饲养的鱼类。
金鲳鱼是深海鱼吗,有鱼鳞吗
金鲳鱼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鲹科、鲳鲹属,学名卵形鲳鲹,俗名黄腊鲳、金鲳。该鱼体侧扁,卵圆形,臀鳍与第二背鳍长度略相等。头侧扁,尾柄细,体披小圆鳞,不易剥落。金鲳鱼为我国南方沿海名贵海产经济鱼类之一,其鱼肉为白色、细嫩、鲜美可口,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人工已经育苗成功,养殖技术较为成熟。金鲳鱼耐低温的能力不强,适温范围为16~36℃,最适生长水温22~28℃,水温降至16℃以下时,停止摄食,14℃以下会死亡,在9~10℃的水温下可短时间正常生活;金鲳鱼在咸淡水中都可生活,对盐度适应性广,适应盐度在2‰~23‰,建议盐度一般不低于12‰,而盐度太高则会出现生长缓慢,pH的适应范围为7.6~9.6。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洋、印度尼西亚、澳洲、日本、美洲的热带及温带的大西洋海岸及我国黄渤海、东海、南海。
人工养殖
海区的选择
选择在有一定挡风屏障或风浪相对较小的水域,或水流畅通、水体交换充分、不受内港淡水和污染源影响、水质清爽、水质环境相对稳定的海区。水深一般要求在10~15m(指落潮后),深水网箱可以设置在水深20m以上的海区,一般要保证在最低潮时,网箱底到海底的距离至少应在2m以上。为保证养殖的成功,养殖海区的水质应满足以下条件:盐度20‰~30‰,水温18~32℃、酸碱度7~9,透明度8~15m、溶解氧5mg/L以上。
网箱的选择
养殖金鲳鱼的网箱一般由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网线编结而成。网目为2.5~3.0cm,网箱规格可以根据鱼苗的大小及实际情况调整,从3m×3m×4m~4m×4m×4m不等。在深海区,则可以使用直径达20m以上由高强度聚乙烯(PE)制成的深水网箱进行养殖。根据网箱大小以及潮流和风浪的不同情况,可以单个网箱单点固定,或多个网箱组成网排,多个网箱组成的网排应保持适宜的间距,一般要求在3m以上,以保障水流的畅通。
放养规格及密度
放苗时间在每年的4~5月份,放养规格为2~3cm,当水温回升并稳定在18℃以上时,即为鱼种的适宜投放时间。金鲳鱼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海区水质环境条件、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水平、饵料来源情况及产量和规格要求指标等情况来灵活掌握。一般来说,如果要早日收获,体长10cm左右的鱼苗,如果不急于收获,可适当加大养殖密度,鱼苗放养前要进行消毒,杀灭病原菌及寄生虫;放养后要加强鱼苗早期的营养,增强抗应激能力。
投饵
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饵料,一是鲜杂鱼,二是人工配合饲料。因金鲳鱼嘴巴较小,鲜杂鱼一定要鲜并搅碎,防止鱼骨卡住喉咙而被饿死。在6~8月份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0%以上,每天投喂两次,在其它时间可以根据情况适当降低投饵量。为加快生长速度,可加大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40%左右,投喂次数增加到3~4次甚至5次,饲料要求选用金鲳鱼专用优质配合饲料。
日常管理
网箱养殖的日常管理要做到“五勤一细”,即勤观察、勤检查、勤检测、勤洗箱和勤防病,耐心细致投饵,以及防患大风、污染、人为等意外事故发生。要经常对养殖基地进行巡视,注意观察鱼群活动情况及水色、水质等情况。一般每天早、中、晚都应该测量水温、气温,每周应该测1次pH值,测2次透明度。每隔15~20天左右抽样测量体长和体重,以掌握其生长速度、规律等情况,便于确定饵料的投喂量,同时检查金鲳鱼体是否有病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