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农业养殖技术教程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农业养殖技术?(农业养殖技术)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农业养殖技术?

1、养殖时水面不能太小,要求6000m2以上。如面积太小,水质环境变化大,不稳定,影响蚌的生长。
2、水深1.5-4.0米的水面可育珠,最好2-3米,低于1米或高于5米均不宜养殖。
3、水源充足,且无各种污染,有毒物质含量不得超过渔业水质标准。
4、一定速度的流水(每种流速不超过0.1米),对蚌的生长与珍珠的生长有利。生产实践证明,蚌育珠在有流水及其条件好的河、湖中,养殖一年可产珍珠5-8克/只,而静水水域中养殖3年才能产珠5-8克/只。
5、充足的阳光照射,能够直接产生热效应,从而为育珠蚌及其饵料生物提供能量能源。光照对珍珠的颜色及其光泽也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可增加水中的溶氧,又可促进水体的运动和热量的传递。
6、育珠水域*质以粘*最好,河*次之,黄*、砂泥*最差。池底要有适当淤泥。
7、PH值在7-8是最透宜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质的分泌。
8、溶氧一般夏季水体要大于5毫克/升,冬季要大于3毫克/升。
9、蚌水域透明度以30厘米较好。
10、蚌对水温的最适范围为18-28℃。
11、水体中无机盐的含量以钙离子最重要,因为钙是珍珠和珠蚌贝壳的主要成分。通常要求水中含钙量在10毫克/升以上,当水体中含钙量低时,可通过施生石灰来解决。
12、氮是一切藻类生长必须的营养之素。氨氮含量高说明水体比较肥,超过2毫克/升,说明水体污染较严重,对蚌的生长和成活有影响;当氨氮含量低于0.1毫克/升时,说明水质太瘦,不能满足天然饵料增殖的需要。
13、**酸盐含量应在0.01-0.1毫克/升之间。含量超过0.1毫克/升就会出现蚌珠生长缓慢或死蚌现象。
14、养殖水域应无水生维管束植物,以防其与育珠蚌的饵料生物争夺营养。对于一些敌害生物如虾、蟹等也应及时清除。

农牧渔养殖技术?

(1)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池底平坦、交通方便的地方建设养殖池。
(2)选择无伤病、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长5-7cm,体重规格为200-250g/尾的鱼苗,用5-6%的食盐水或0.5-0.6%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后放入养殖池,每亩养殖池放养鱼苗500-600尾,雌雄比例为4︰10;
(3)在草鱼达到150g之前,采用人畜粪便施基肥,每周施肥1次,每次每亩施放100-120 kg;在草鱼达到250g后,投放草鱼饲料养殖,投放量为鱼重的3-4%,每天喂食2次,喂食时间为上午9点-10点,下午2-3点;在投放所述草鱼饲料的同时,也投放有机富硒饲料,每次投放量为每亩80-100g;
(4)在6-10月份,每天13-15点开增氧机增氧1.5-2.5h,凌晨1-3点增氧1h;每隔3-4天进行一次换水,每次的换水量为20-30cm,水质变坏时,马上换水,先将池塘水排掉30-50%,然后加注新水,直至水质变好为止;每隔15-20天泼洒1次生石灰,使得养殖池的pH值保持在7.5-8.5,透明度保持在25-30cm;
(5)病害防治,采取外泼内服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外泼用漂**或二**氯,连泼3天;

农业养殖项目怎么样立项?程序怎么走?

先请农业规划单位做可行性研究报告;接下来向当地发改委提交立项报告;再到当地农业部门备案;到工商部门注册;然后就是租地,开始生产。

如何正确认识农业?

农业养殖技术?

要正确认识农业,首先就要了解农业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和其发展的趋向。   一、意义:1、农业综合开发是**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2、农业综合开发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   3、第三,农业综合开发是新形势下助农增收的有效手段。  4、农业综合开发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二、趋向:在电子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及信息科学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类所有的产业正在进行令人难以置信的快速变革。农业同样在接受其他学科的渗透和装备,新世纪将有下列发展趋向:1、农业将成为高智能产业。受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支持,农业将由传统的资源依附型向现代智能依附型转变,在新的时代经济优势已经不再是天然资源,而是人的素质、人的教育、社会管理。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是创造与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创造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农业将成为设施化产业。按农业生物生长发育规律,在人工调控光、温、水、气及营养元素最佳的仿生环境下,进行工厂化生产的设施农业,是综合运用现代高新技术,部分或完全地摆脱季节、地域、耕地等自然条件约束的新产业,其特色是高投入、大规模、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设施农业目前已在荷兰、德国、日本、法国、美国、英国及以色列等国大规模发展,随着技术不断完善,优势突出的设施农业必将成为新世纪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3、农业经营方式将形成产业化。我国农业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营机制。现代农产品市场要求农业必须在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各方面技术水平高、经营规模大、周转效率高,所以农业产业化是新世纪农业的必然抉择。   4、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目的将更加广泛。注重环境保护和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以观赏旅游为目的的观光农业、供大城市居民娱乐性劳作的郊区休闲农业等新的农业模式将会不断推广。社会对农产品的质量更加看重,农业的第三产业比重将会加大,农业将承担控制环境污染的重大责任。农业不仅是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产业,而且将会成为满足人们精神生活丰富、健康和愉悦的重要领域。   二、现代农业对农民科技素质的要求   农民素质是指农民从事农业经营的综合能力。由前文可见,农业面临着大范围变革,现代农业经营者需要掌握系统的农业生产基础知识,具备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储运、销售将成为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的关键,改善农产品品质和加快运销周转率将成为农业经营的核心,保护资源、防止污染、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农业生产不可避免的宏观要求。因此,农业经营者还必须在精通专行的同时,在商品运销、信息处理、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有较高的专业科技素质。事实上没有较高的专业科技素质,根本无法从事高科技的现代农业。   从国外农业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看,都将农业当作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把农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作为加强发展农业的一项重大国策,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农民资格证书制度,无资格证书者不得从事农业经营。如德国的“农业师傅证书”,日本的“农业士”和“指导农业士证书”,英国、丹麦、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国的“绿色证书”等,欧洲共同体国家将“绿色证书”分为五级,得**证书才有资格经营农场,农业大学毕业后有一定的从业经历才能获五级证书,成为农业工程师。可见农业发达国家对农业劳动者的业务素质要求很高。   国内外大量农村经济发展的先进事例都证明,现代农业要求高素质的农民来经营,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   三、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措施   1、提高认识。各级**和社会各界首先要认识到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对扶贫攻坚和振兴农村经济具有根本性贡献。必须克服传统上认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投资高、回报低、周期长、见效慢等错误思想。农民自身也必须认识到提高素质的重要性。   2、 加强基础教育。增强投入,提高学龄儿童入学率,普及初中教育,防止新的文盲产生,对40岁以下的农业从业者采取多种教育手段,让他们获得基本的文化知识。   3、 采用多种媒介、多种方式、多条途径逐步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整体科技素质。首先选择现有农民技术员、专业户、村社干部、初高中毕业生等素质较高的当地人员作为科技骨干,通过集中教课、操作训练、参观学习等方式进行培养;制定优惠政策,扶植科技人员组织生产,从中获得经济收益,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普遍提高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出一大批有理想、有胆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信息灵、见识广的科技队伍。由这批科技队伍分头指导广大农户,最终普遍提高科技素质,同时脱贫致富。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