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草鱼肠炎症状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鱼得肠炎怎么办?(鱼得肠炎的症状及治疗)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鱼得肠炎怎么办?

金鱼得了肠炎怎么办,别害怕,我教你一招

如何预防热带鱼生病?

热带鱼

  观赏鱼和其他的宠物不一样,作为水中生物,一旦生病治疗起来是比较麻烦的。又不能喂药又不能打针的。所以作为主人平时要做的就是提高它们的身体素质和抵抗力,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办法,让我们所饲养的热带鱼身体更强壮,长得更好。

鱼得肠炎怎么办?

  1.增强热带鱼的抵抗力,首先是水质。在我们在饲养和繁殖热带鱼过程中,要加强对水质的管,如果偏差过大,要及时调整,城市自来水的硬度一般为7,是中性水,酸碱度大多是6.5—7.0,是弱碱性水,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大的变化。这种水是适合养鱼的。但有时也会例外,所以要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检测,以防发生意外。同时要注意经常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新。换水次数过少甚至长期不换水的话,鱼缸里的水含氧量减少,会造成热带鱼因缺氧而大量死亡。

  2.要使热带鱼身体强壮,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喂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鱼食在投喂加前一定要冲洗干净,以免将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带进水中,千万不要用变质的鱼食喂鱼。 给热带鱼喂食要做到定时,适量,一般每天喂2次,早7点和晚7点最佳。这样可以使热带鱼吃饭吃好,增加食欲,增强消化能力,保持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

  3.消灭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如果发现热带鱼流动缓慢,体色减退,食欲不振等现锡,便是患病前兆,应及时将这些有患病先兆的鱼捞出另养,以防止疾病传染和蔓延。对这些鱼要及时进行消毒,让它们多接受光照,喂给小量鲜活饵料,待其彻底恢复健康后,才可将其放回原缸。如果发现病鱼或死鱼,则应立即捞出,进行治疗和处理,如果病鱼患的是传染病,而且病情较重,应将其处理掉。缸里其他未患病的鱼也应捞出进行清洗消毒,同时将缸里的水全部换掉。然后对缸体进行消毒处理后,缸里的底沙、花盆、水草等也要分别进行消毒和清洗。

  在热带鱼带给主人快乐和愉悦的身心时,主人也应该多**一点关心,平时多注意才能让热带鱼养的长久。

草鱼肠炎病用什么方法怎么治疗?

草鱼肠炎病对鱼的损害主要来源于病原细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
病原细菌的致病性,就是它对2龄草鱼肠道内壁的吸附,向体内侵入,然后在体内生长繁殖,扩散蔓延,抵抗鱼体防御机能,以及产生毒素损害鱼体的一系列能力的总和。具体来说, 当水温上升到18°C以上时,肠道内的病原产气单胞菌开始大量繁殖,引起肠壁微血管机能紊乱,从而 侵入肠壁血管到血液。在血液中,该菌又不断增殖,并通过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内脏组织。经过大量繁殖 后的细菌,自溶释放出菌体内毒素,致使血管渗透性改变,导致败血症,最后引起死亡。
在防治草鱼的肠炎病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多注意观察池鱼活动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用药时由于大多用户是高密度养殖,考虑到水环境和鱼体肝情况可以选择受水质透明度、PH等影响小的、**性小的药物,尽量少用化学类杀虫药以减轻鱼体负担。草鱼肠炎病主要病原是细菌,平常可以使用抗菌抗**、增强免疫力的杜仲叶提取物给鱼进行保健。
2、选用优质饵料,定质定量投喂,有利于肠道保持完整性,减少有害菌穿过物理屏障的可能,减少疾病的发生。添加:胆汁酸400-600g,连续五天,再接上维生素c千分之二,连续三天拌料,效果直接,鱼体情况明显好转。胆汁酸能畅通胆道清除或结合肠道内的细菌内毒素从而起到保肝利胆的作用,进而提高草鱼的免疫力和成活率。
3、肠道是否健康跟肠道内有害菌与有益菌的数量比例密不可分,要避免肠道疾病的发生,需要有益菌定殖,且数量一定要占据绝对优势。
4、保持水体环境健康,定期做好水环境的护理。定期使做水质改良;不定期消毒杀灭有害菌。

我鱼塘的草鱼得了烂鳃病,怎样治疗?

草鱼烂鳃病:又称“乌头瘟”,是鱼类在高温季节的主要病害之一,为确保渔业养殖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做好该病的防治至关重要,现就该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症状:主要危害1—2龄草鱼。鱼鳃瓣受指环虫、三代虫等寄生虫刺伤,或拉网等机械损伤后,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病鱼鳃丝腐烂,末端软骨外露,鳃瓣变灰白或白色,鳃瓣边缘附着污物或大量粘液;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的或不规则的透明小天窗,又叫“开天窗”。
二、防治措施:
1.第一天(晴天)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0.7克/立方米(5:2)全池泼洒或用杀虫灵泼洒。
2.第二天至五天投喂烂鳃灵或肠鳃灵等。
3.第三天及五天全池泼洒二溴海因、漂**、氯杀灵等。(胜利镇 余红)

草鱼肠炎病用什么方法怎么治疗?

草鱼肠炎病对鱼的损害主要来源于病原细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
病原细菌的致病性,就是它对2龄草鱼肠道内壁的吸附,向体内侵入,然后在体内生长繁殖,扩散蔓延,抵抗鱼体防御机能,以及产生毒素损害鱼体的一系列能力的总和。具体来说, 当水温上升到18°C以上时,肠道内的病原产气单胞菌开始大量繁殖,引起肠壁微血管机能紊乱,从而 侵入肠壁血管到血液。在血液中,该菌又不断增殖,并通过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内脏组织。经过大量繁殖 后的细菌,自溶释放出菌体内毒素,致使血管渗透性改变,导致败血症,最后引起死亡。
在防治草鱼的肠炎病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多注意观察池鱼活动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用药时由于大多用户是高密度养殖,考虑到水环境和鱼体肝情况可以选择受水质透明度、PH等影响小的、**性小的药物,尽量少用化学类杀虫药以减轻鱼体负担。草鱼肠炎病主要病原是细菌,平常可以使用抗菌抗**、增强免疫力的杜仲叶提取物给鱼进行保健。
2、选用优质饵料,定质定量投喂,有利于肠道保持完整性,减少有害菌穿过物理屏障的可能,减少疾病的发生。添加:胆汁酸400-600g,连续五天,再接上维生素c千分之二,连续三天拌料,效果直接,鱼体情况明显好转。胆汁酸能畅通胆道清除或结合肠道内的细菌内毒素从而起到保肝利胆的作用,进而提高草鱼的免疫力和成活率。
3、肠道是否健康跟肠道内有害菌与有益菌的数量比例密不可分,要避免肠道疾病的发生,需要有益菌定殖,且数量一定要占据绝对优势。
4、保持水体环境健康,定期做好水环境的护理。定期使做水质改良;不定期消毒杀灭有害菌。

草鱼体表掉鳞什么原因?

得了竖鳞病。

受点状极毛杆菌、水型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等等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在水温低的季节,尤其是越冬之后的鱼,体质较差,抵抗力也弱,容易患病。受伤后容易部分立鳞,换水频率不宜过大。

病鱼体表粗糙,部分或全部鳞片竖起像松果状。鳞的基部水肿,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就有液体从鳞基喷射出来。有时伴有鳍基充血,皮肤轻度充血,眼球外突。病鱼沉在水底或身体失去平衡,腹部向上,最后死亡。

扩展资料:

预防:亲鲤产卵池在冬季要进行干池清整、并用漂**消毒。避免鱼体受伤,保持水体清新。春季是竖鳞病的高发季节,应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 在捕捞、过数、搬运和放养过程中,尽量小心操作,勿使鱼体受伤。 放养前可使用2%-3%的食盐水溶液药浴鱼种4-10分钟。

在发病季节,每月全池泼洒生石灰水溶液1-2次,使池水的pH值维持在8左右。发病初期加注新水可以缓解该病病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竖鳞病

在市场买回的草鱼为什么会死,?怎么养

小草鱼多小啊?生命力顽强也要有个能生存的环境才可以活下去啊!把一个人丢到沙漠里,他生命力再强,估计不到5天也得挂吧.鱼在水里活下去有两个基本条件,一,就是水中必须有足够的氧,这个氧是指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如果没有的话,鱼就不可以呼吸,就不可以活下去了啊,我猜你的草鱼很大的可能就是缺氧而死的,所以你呢可以给它们勤换水,最好在水里种几棵水草,通过其光合作用来制造氧,就不用怕容易死了;二,就是食物,要维持生命就要吃东西,这点估计你做到了,一天随便喂点什么面包屑什么的就可以了.....另外一个可能是水的问题,你可能是用自来水养鱼的,自来水中含有氯,它是用来消毒的,但是也可以把鱼**,所以用自来水养鱼时,先把水在阳光下晒一下,让里面的氯分解释放出去以后,再用来养鱼,鱼就没有这么容易死了.

自己的一点经验,希望对你来说有用啊!

淡水鱼常见病

一、细菌性烂尾、烂鳍症
  由细菌引起的烂尾、烂鳍症传染性极高,从鳍条开始,继而身体腐烂至死。这种烂鳍症有两种病征,第一种由鳍边开始腐烂,再向内伸展,第二种由鳍**部分开始,向四面八方蔓延。患处变白色,最后脱落。金鱼运送或产卵后身体抵抗力会减弱,此时最易感染此疾病。病鱼一经发现,必须立即隔离,施以抗生素或叮啶黄等药剂来治疗病鱼。烂鳍症的病征出现较慢时,治疗法是更换部分缸水,清洗过滤器和添加少许食盐入缸内,并停止喂食数天。食盐疗法的作用是增加水的比重,改变水中的渗透压,透过渗透作用的变化来**细菌和其他的病原体。也可直接使用市售的Sera治细菌治生虫剂、美利坚灭菌灵、女王鲸专治金鱼疾病剂、女王鲸治细菌剂及AZ00治细菌剂来治疗。
二、细菌性鳃病
  感染细菌性鳃病的金鱼,最初的病征是食欲不振,常停在水面下,且呼吸急促,若是揭起鳃盖后缘,会见到呈白色的残缺锶丝。尤其在拥挤的鱼缸中,当水质变坏时,金鱼最易感染此症,且传染性很高,因此须隔离病鱼。治疗此病的方法及药剂和细菌性烂尾、烂鳍症相同,但需加盐到水中(每一百公升水量加两公克食盐),以减少金鱼体液由腐烂的锶丝流失到鱼体外,导致金鱼脱水而死。真菌也会引致烂鳃,因此要改善水质,这样才可控制病情。过滤器能清除悬浮微粒,防止细菌及真菌滋长,保持缸水清洁,因此加强过滤系统能够防止鳃病的发生。
三、立鳞病
  在水族箱内,常可发现金鱼因罹病而导致鳞片突出并脱落。大部分病鱼的鳞片几乎会全部立起来,仅有少数的病鱼出现部分立鳞现象,如果磨擦病鱼的体表,原已松动的鳞片就会纷纷脱落。引起此病的病原体目前尚不清楚,但多在冬季和夏季水温低时发生。此病的死亡率很高,若是及早发现,施以抗生素治疗,如美利坚灭菌灵及AZ00治细菌剂也可治愈病鱼。此病无传染性,但照顾病鱼却是相当麻烦。
四、红点病
  病鱼的体侧及腹部均会出现明显的红斑点,此为其最大的特征。倘若水中细菌大量增加,金鱼皮肤会受到破坏,因而充满血液,此时应立即更换缸水,便可不药而愈。严重的病鱼则需隔离,施以抗生素治疗。
五、徵菌性疾病
  金鱼是变温动物,体温是随着水温而改变。当冬季水温降低,鱼体抵抗力亦随之减弱,因此受徵菌感染的情形很普遍。患病的金鱼身体会长出白色棉花状物体,尤其是头上的肉瘤最易受感染。应尽量保持缸水清洁,用甲烯蓝染液涂抹患处可加快痊愈,也可施孔雀绿溶液治疗法,把病鱼浸泡于一百公升水含0.2公克的药物溶液中,直至其痊愈为止,亦可直接用Sera治徵菌治生虫剂、女王鲸治徵菌剂、AZ00治徵菌剂治疗。
六、白点病
  这种病是由原生动物所引起,病原体名为白点虫,它会深入皮肤的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白色的小点状胞囊。患有此病的金鱼全身满布白点,每个白点胞囊内含有许多幼小白点虫,白点虫吸取鱼体组织的营养而长大并增加数目,后来破囊而出,游到水中,再返回鱼体上侵袭皮肤,形成更多的小白点。在患病初期,病鱼会用身体磨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若不立刻治疗,病鱼身体会迅速受严重破坏而死亡。当白点虫侵入鱼体后,药物治疗不能奏效,只有当小白点虫在鱼体繁殖后,新个体游到水中,药剂才能**它们。治疗法为使用百分之0.01浓度的孔雀绿溶液,把病鱼浸泡多天,直至小白点完全消失,孔雀绿溶液的毒性很强,不可使用过量,否则金鱼亦会被毒死,或使用市售的Sera治白点剂、美利坚立灭白点、女王鲸治白点剂、AZ00治外寄生虫剂治疗。
  白点病物理治疗方法,使用药物治疗金鱼白点病新手不易掌握,且治疗效果不佳。推荐物理治理方法一则,根据白点病原虫耐受水温30摄氏度的特点,使用加温器将水温非常缓慢的逐步加热到35摄氏度,并保持3天,之后逐步回复正常水温并调换新水,一周类白点原虫全部脱离。该方法简单易操作,副作用小,治理效果非常好。
七、鱼虱病
  鱼虱病:鱼虱是一种寄生性的甲壳类动物,大部分时间寄生在金鱼身体上,只有幼虫和成虫产卵期才到水中流动。鱼虱腹面处有两个吸盘,用来吸附在金鱼身体上。口部呈针状,用来刺进鱼体,吸取血液,使患处出血变红,因而易受细菌感染。除非金鱼受大量的鱼虱侵袭,否则不易因此病而死亡。有机磷的杀虫齐是鱼虱的特效药,但对金鱼也有害处,最好的方法是用尖钳子把鱼虱逐一除去,或用Sera鱼池治生虫剂、美利坚治生虫剂、美利坚去吸虫特效锭、女王鲸治寄生虫剂、AZ00治外寄生虫剂治疗。
八、吸虫性疾病
  侵袭金鱼皮肤、锶和其它**的吸虫有很多种,较普通的有皮肤性吸虫和锶吸虫两种。当金鱼受上述吸虫侵袭,身体会痉挛,食欲降低,游动呆滞。鳃部若受严重感染,金鱼会因不能吸取氧气而窒息。成鱼和幼鱼的治疗法有异,成鱼可放进稀福马林溶液三十分钟,幼鱼以浓食盐溶液代替福马林溶液,寄生吸虫即会被**或受**而脱离鱼体,或以市售Sera治徵菌性治生虫剂、美利坚治生虫剂及去吸虫特效锭、女王鲸治寄生虫剂、AZ00治外寄生虫剂治疗。
九、缺氧病
  金鱼是吸取水澡溶氧来呼吸生存的,每一公升水应有五毫克溶氧量,不然金鱼会因吸不到充足氧气而窒息,轻微的缺氧会造成浮头,金鱼浮到水面上呼吸,所以应用打气泵打气入水中,以确保金鱼得到充足的氧气。
十、鱼鳔病
  罹患此病的金鱼无法维持其躯体的平衡,有时会有倒栽葱似的翻跟斗,最后不是沉在水底,就是浮在水面上。短身腹部肥大的金鱼最常患此病,病鱼也有正常食欲,能生存很长时间,但失去观赏价值。这种病无法治疗,防治的方法就是水温不宜急剧升降。
十一、金鱼水霉病
  水霉病(Saprolegniasis)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该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
  水霉菌广存于世界各地的淡水或半咸水水域及潮湿土壤中,于死亡的有机物上腐生,为一种常在的霉菌,主要有水霉目(Saprolegniales)、霜霉目(peronosporales)及水节霉目(Leptomitales)等,又以水霉菌(Saprolegnia)最为常见,于10~15℃时最适合生长,25℃以上时各中的游孢子(zoospore)繁殖力减弱,较不易感染,于鳟鱼几乎全年皆可发生。
  水霉病的发生主要因为紧迫造成的二次**染,鱼只因拥挤、移动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体表组织受伤,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机附着,于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于坏死组织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更而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 表层的菌丝则向外延伸,形成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并於末端形成孢子囊,放出游孢子到水中,经由水而传播各处。
  症状:
  1、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
  2、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后期则呈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皮肤破损肌肉*露。
  、鳃组织亦会被侵犯感染,造成死亡。

鱼塘养殖鱼技术?

鱼种放养

鱼种是成鱼养殖的物质基础,鱼种放养是成鱼养殖的一个关键环节。鱼种的来源、鱼种的质量、种类的搭配和放养密度等因素,对成鱼的产量都有重要的影响。

  一、鱼种的来源

  一般生产规模较小的个体专业户,成鱼养殖所需的鱼种多半是从当地的苗种场购买,但对于生产规模较大的国营或集体渔场来说,成鱼养殖所需要的鱼种,最好能由本单位生产解决。这样就可根据市场的需要,养殖适销对路的商品鱼,并且能够减少外购鱼种运输上的麻烦,保证生产中所需鱼种的数量的质量。

  二、鱼种的质量

  成鱼养殖中,对鱼种的要求是数量充足、品种齐全、体质健壮、无伤无病等。

  (一)鱼种规格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提高成鱼养殖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因为大鱼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和成活率高等优点。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温和,鱼类生长期较长,所以几种主要养殖鱼类的生产周期均为两年,放养的鱼种都是1龄鱼种,大都要求全长16-20厘米,体重50克以上。例如广东地区,利用鳙鱼生长快及易捕捞的特点,一年中养成数批食用鱼,故鳙鱼种规格要求较大,一般在0.1-0.5公斤,经过40-60天饲养可长到1.25-1.5公斤;鲢鱼放养量较少,鱼种规格在50克左右,养成0.75-1.25公斤;底层鱼类以鲮鱼为主,因鲮鱼生长较慢,食用规格较小,但群体产量高,故放养密度较大,鱼种规格也较小,一般12.5-25克或42-62.5克,经一年或半年饲养可长到125-250克;草鱼鱼种规格一般250克左右,出塘规格1-1.5公斤;青、鲤、鳊放养量很少。

  (二)鱼种的体质

  鱼种的体质好坏可从体重和外观两方面加以判断。质量好的鱼种从外观上看,质量好的鱼种特点是:规格整齐,肌肉丰满,色泽鲜艳,没有病伤和游动活泼。鱼种放养前的准备没有养过鱼的自然塘、养鱼一年以上的精养塘或粗养塘,都要在放养鱼种之前,先进行全面的修整和消然后才能放养鱼种。具体做法与苗种池相 同。放养计划中鲢、鳙占较**重的池塘,以经过清塘消毒以后1-2天,就应当施放基肥, 先培肥水质,然后再放养鱼种。肥水塘或养鱼多年的池塘,池底淤泥较多,一般施基肥较少或不施 基肥。冬季放养的池塘,池水应一次加到最大深度,以便鱼种在深水中越冬;春季放养的池塘,如果水源可靠、排灌方便,在清塘后初次向鱼池灌水时,不宜灌得太深,使水深达到70-80厚厘米即可。这样水温容易升高,有利于水质转肥和鱼群的摄食成长。以后再随着水温升高和鱼体的长大逐步加大,直到7月份加到最大深度。

  三、鱼种放养时间和注意事项

  1.放养时间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可采取冬放(12月初-1月底),也可以春放(3月中、上旬),在水温6-10℃的时候进行放养。因为在低温下鱼类活动能力差,容易捕捞,操作过程中不易受伤。冬放的好处是可以免去鱼种并塘越冬的手续,使鱼种较早适应成鱼塘的环境条件,延长生长时间。春放的好处是可将成鱼塘的池水排干进行冬休。各地可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和池塘条件灵活掌握。

  2.注意事项

  ①操作要细心,避免损伤鱼体;
  ②选择晴天放养,以便操作和运输;
  ③为防止传染鱼病,应对鱼种进行药物浸洗消毒;
  ④鱼种放养工作要列表记录,以便今后查阅。



  成鱼饲养管理

  一切养鱼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措施,最后都要通过池塘的日常管理工作才能发挥作用。日常管理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方面。施肥与投饵 实行混养密放的精养鱼塘,必须大量施肥和投喂人工饲料,才能获得高产稳产。因此,施肥与投饵就成为池塘日常管理的中心工作 。

  (一)施肥

  鱼种放养以后,在整个成鱼养殖阶段,都要根据池塘的水质情况,适时进行追肥。施追肥的目的是为了不断补充水中的营养物质,为鲢、鳙等肥水鱼繁殖天然饵料。 施追肥应按照三看施肥的办法,掌握适时、均匀和少量、多次的原则。具体做法可参照亲鱼培育中的方法。要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在25-30厘米之间。对主养鲢、鳙鱼的池塘,应狠抓两头(即春、秋两个季节)培水。6月份以前池水透明度可达到25厘米左右。因为春、秋两季的水温较低,适宜浮游生物繁殖,也有利于鲢、鳙鱼的生长,故可大量施用各种有机肥。各种粪肥在晴天中午泼洒效果较好,但要注意避开食场。在肥源不足的单位,可就地取材,大量采用各种绿肥沤肥,这是解决商品鱼基地肥源不足的有效途径。在鱼类快速生长的夏季(7-9月),由于水温较高,投饲量又大,水质一般都较肥,可少施或不施追肥。此时水中含氮量较高,含磷量很低,氮、磷比例严重失调。若要施追肥,则以晴天泼洒磷肥效果较好,不仅对促进浮游植物生长,提高池塘生产力有重要作用,而且又不易败坏水质,对池鱼有利。一般每隔15天左右可施磷肥一次,每亩平均水深1米,每次施鱼特灵3.3公斤或过磷酸钙10公斤。先将磷肥用水溶解,选择晴天上午9-10点全池泼洒。施肥当天不能搅动池水(包括拉网、加水、开动增氧机等),以延长磷肥在水中的悬浮时间,降低塘泥等胶体的吸附和固定。

  (二)投饵

  1.全年投饵量和各月投饵计划

  (1)全年的饲料用量 已经养过几年鱼的单位,如果条件没有什么变化,一般可根据以往几年的经验来大致确定全年的饲料用量。对初次养鱼或虽已养过几年鱼而条件有较大变动的单位,就必须通过计算的方法来确定全年饲料的用量。计算公式; Q=PrKA 式中: Q--某种饲料全年的用量(公斤) P--池塘的投饵鱼产量(公斤/亩) r--该种饲料的搭配比数(%) K--该种饲料的饲料系数 A--鱼池总面积(亩)

  (2)各月投饵计划和每日投饵量的确定 一年中各月的投饵计划,主要根据各月份的水温、鱼类生长情况和饲料供应情况来制定。因为鱼类是变温动物,摄食量显著地受水温变动的影响。同样体重的鱼,在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摄食量越大,因此,投饵率(每天的投饵量占所喂鱼体重的百分数)是随水温升高而增加;而在同样的水温下,一种鱼的适宜投饵率又有随着个体的增长而减少的趋势。根据实践的经验,一年之中的投饵工作应掌握早开食,晚停食,抓中间,带两头的投喂规律,即将全年的各种饲料主要集中在6-9月鱼类摄食旺盛,生长最快的季节投喂,6月份以前9月份以后投喂饲料的比例则较小。

  每日的实际投饵量,则主要根据季节、水色、天气和鱼类摄食情况而定,具体做法可根据以下实际情况灵活掌握,适当增减。 池鱼摄食情况:颗粒饲料的投喂量,以投饵后15-20分钟内吃完为适度;糊状饲料以每次投饵后1小时内吃完为适度;青饲料以当天吃完为适度;贝类饲料以下次投饵前吃完为适度。 天气情况:天气晴朗,水中溶氧量高,鱼群摄食旺盛,应适当多投;反之,天气闷热,水中溶氧量低,鱼群食欲不振,而且残饵**快,容易使水质变坏,应少投或不投。 池塘水质情况:水质清爽,鱼群摄食旺盛,应多投;水质不好,过肥,过浓,鱼群食欲不振,而且残饵更容易使池水变坏,应少投;水质很坏,鱼群已浮头时,应禁止投喂。现将无锡河埒乡按月平均投饵量和日投饵百分数列于表6-14,以供参考。

  2.各种投饵养殖鱼类的饲料及调配

  (1)草鱼和鲂鱼 是草食性鱼类,湖、广等南方地区普遍养殖。成鱼阶段应以青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做到两头精,中间青。实行冬放鱼种的单位,1-2月份因气温和水温较低,鱼的食量较小,且水、旱草等各种青饲料还未长起来,应投喂一些植物性的精饲料。实行春放鱼种的单位,如在年底前种了黑麦草等青饲料。从3月份鱼种下池以后,就可酌情投喂一些黑麦草等青饲料。到了4-5月份,随着水温逐步回升到15℃以上时,可适当增加青饲料的投喂量。从6月份开始,直到9月份,水温达到25-30℃时,是水、旱草的旺长季节,也是草、舫鱼摄食量最大、生长最快的季节,应狠抓草、舫鱼的投喂,大量投喂青饲料,让它们吃饱、吃好,务必使大部份草、鲂鱼在这段时间长到商品鱼规格捕捞上市。这样既降低了草、舫鱼的密度,又有利于留塘的小规格草、鲂鱼继续成长。入秋以后(10月份),陆草已逐渐衰退、粗老,可多投水草。到了秋末、初冬(11-12月),水温又逐渐下降,鱼类摄食减少,可再转喂一些精饲料,直到年终捕捞。

  (2)青鱼 是肉食性鱼类,江、浙地区养殖较普遍,湖、广地区少量养殖。在成鱼阶段,应以贝类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2-3月份,因水温较低,鱼的摄食量较小,且螺、蚬等贝类饲料尚未大量繁殖,全长13-16厘米的小青鱼,应投喂磨碎的青饲料。全长达到16厘米以上时,可投喂一些蚬秧或轧碎的螺蚌,并补充一些磨碎的精料。到了7月份全长达到23厘米以上时,除喂一些轧碎的螺、蚌外,可适当投喂小螺、蚬。到了7月中旬,可加大螺、蚬的投喂量。9月上旬以后,螺、蚬资源丰富,且大部份青鱼已长到0.5公斤左右,螺、蚬可不必筛选投喂,应狠抓青鱼吃食,以促使青鱼快速生长。10下旬以后,水温又日渐下降,仍应适量投喂螺、蚬,并补充投喂一些精饲料。

  (3)鲤、鲫、鲮、罗非鱼 是杂食性鱼类,饲料来源广,各种动、植物饲料均可摄食。它们在成鱼塘中,一般都作为配养鱼类,在放养量较少的情况下,只要饲料、肥料充足,就可不必专门给它们投喂饲料。若作为主养鱼类进行养殖,则要相应加大施肥、投饵数量,具体做法可参照鲢、鳙、草、青鱼类的投喂。

  3.饲料的投喂方法

  投喂各种饲料的方法,均应实行四定的原则,具体做法可参照亲鱼和鱼种培育部分。每日坚持巡塘,观察池鱼动态 每天要坚持早、中、晚巡塘三次。黎明时观察池鱼有无浮头;日间观察池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傍晚检查全天吃食情况,看看有无浮头预兆。到了夏、秋高温季节或天气突变时,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便及时防止严重浮头。搞好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池塘的清洁卫生工作容易被人忽视,而许多鱼病都是因为池塘环境卫生不好,恶化了水质而引起的。因此,在平日巡塘中应随时捞除残草、剩饵、死鱼和其他杂物,以免污染水质;每隔10-15天就要对食场和饲料台清理消毒一次,并采用漂**挂篓和结合泼洒生石灰的

草鱼得了肠炎怎么办?

草鱼肠炎病的防治技术 病状与诊断 病鱼腹部膨大显红斑,*门外突红肿,用手轻压腹部,有似脓夹血状物,从*门处外溢.剖开病鱼腹部,腹腔内充满积液,明显可见肠壁微血管充血,或有破裂,使肠壁呈红褐色。剖开肠道内无食物,含有许多**粘液。 治疗: (1)鱼服康A型或B-I型.内服,每100千克鱼体重用A型200克,或用B-I型100克。 (2)磺胺胍或磺胺嘧啶.内服,每100千克鱼体重第1天用药10克,第2-第6天每天用5克。 (3)克菌敏,A型.内服,每100千克鱼体重用本品100G.混饲投喂,每日1次,连用4天为1疗程。 马齿苋可治草鱼肠炎病 每千尾草鱼种用马齿苋30-40公斤,用打浆机打成浆后,与适量的水煮沸10-15分钟,连渣带汁拌入鱼常吃的饲料约15公斤,捏成团状,**后喂鱼,每天喂2次,喂2-4天后,肠炎目口治愈,若结合喂给治肠炎的鱼药,效果更佳。 笔者用马齿苋喂患肠炎病的草鱼,连喂3天后,鱼肠炎病消失,后经过重2次对患肠炎病的草鱼试治,效果理想,且无副作用,来源广,成本低。

麻烦采纳,谢谢!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