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全水泥池能养泥鳅吗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养泥鳅什么样的池子最好(养泥鳅池水多深好呢)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养泥鳅什么样的池子最好
小泥鳅养殖水泥池的建造
泥鳅养殖产量多或少,这跟选择场地建池也有一定的关系,那么,小泥鳅养殖水泥池的建造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场地?
1.场地的选择 水泥池养泥鳅应该选择通风、向阳、地势较低且进排水方便的安静地带建造。选择建池场地时,应考虑下列四种因素:第一,场地要选择在高中之低、低中之高处;第二,池子应设计建在无树荫遮蔽、无墙壁挡风的地方;第三,水源既要求丰富,又要无工业污染和化学农药污染;第四,池子应建在环境好、安静、无人畜嘈杂和机械噪声之处。
2.地基的挖掘 场地选择好后,根据不同地理条件、不同的规划,可设计建造长方形、正方形庄的水泥鳅池。池子的面积小可在10平方米左右,大可在40~50平方米左右面积不等。
一般一次建 池,两个池子或者多个池子联合动工修造,这样既可节省投资,又可以为今后泥鳅的分池喂养打下基础。
在挖基造池时,要注意的是,要使池底低于地表1米以下,这样可使今后养殖泥鳅时,保持池底泥层中的温度基本平衡,即温差较稳定,以利泥鳅养殖时期正常生长或在人蛰时安全越冬。
3.小泥鳅池子的建造 水泥鳅池在建造时,一般用水泥沙浆做墙。墙高1.5米。池子砌好后,要将内墙粉光,不渗漏。池底也要用水泥筑好地平。地平的四周要一丝不苟地施工,以防池子建好后漏水。
在水泥池子的建造过程中,要留好两孔,即进水孔和排水孔。进水设在墙高1米处;排水孔设在墙高0.2米处。孔的大小可根据池子的大小来灵活决定。
在建造排水孔时,可用一酒瓶从内墙向外塞入孔内,待水泥半凝固时,轻轻将酒瓶旋转拉出,使出水孔呈酒瓶颈尖壮。日后用酒瓶做开关,十分方便。如果有时池外的水位高于池内的水一位,可在排水孔外端做一个堡。堡长0.4米,宽在0.3米高0.3~0.4米。建堡时,在堡内也塞一酒瓶,使酒瓶颈尖与内孔的酒瓶尖相对,待水泥半凝固时,拉出堡内的酒瓶。这样无论是池内水大还是池外水大,都不会因水的压力而挤出排水口的酒瓶。如果盖子楔口漏水,可塞少许稀泥于孔中,再塞入酒瓶,这时,你会发现瓶子堵得滴水不漏。
4.进土 水泥池子建好后,要经常湿水,一星期后,水泥彻底凝固,这时可进行脱碱工作。脱碱5~7天后,方可进土
池养泥鳅用放泥土吗
养殖泥鳅要用的土没有太多要求,以弱酸性、少泥沙,保水性好的泥土为佳,全国大多数地区的泥土都能满足要求。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在自然条件下,4月上旬开始繁殖,5一6 月是产卵盛期,一直延续到9月还可产卵。繁殖的水温为18一30 ℃ ,最适水温为22一28 ℃。雌鳅性成熟较雄鳅迟,体长5厘米时,雌鳅体内有一对卵巢,体长8厘米时,2个卵巢愈合在一起,成为1个卵巢,并由前端向后端延伸,这时整个卵巢发育开始成熟。
养殖泥鳅可以用池塘养殖、稻田养殖、坑塘养殖、庭院养殖等方法。在塑料大硼水泥池中实行反季节养殖泥鳅,特别是在元旦、春节期间销售价格高时上市,效益相当可观。
泥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低,能降脂降压,即是美味佳肴又是大众食品,素有“天上的斑鸠,**的泥鳅”,和“水中人参”之美誉。美味又滋补,容易获得,价廉物美。泥鳅可食部分占整个鱼体的80%左右,高于一般淡水鱼类。每100克泥鳅肉中,含蛋白质22.6克,脂肪2.9克,碳水化合物2.5克,灰分1.6克,钙51毫克,磷154毫克,铁3毫克,硫黄素0.08毫克,核黄素0.16毫克,尼克酸5毫克,还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 70毫克,维生素B1 30毫克,维生素B2 440毫克,还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
水泥池养殖泥鳅100平方米能产多少成品鳅?
按照正常养殖密度100平方米可放3-4厘米长的嫩苗7500-15000尾。一般饲养8-10个月可以捕获,100平方米可达38-60千克。每尾体长15厘米左右,体重10-15克达到商品规格。
水泥池应铺泥土15—20厘米深。在放苗前应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锹的饵料。
放苗以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投喂的饵料主要种类有米糠、豆饼、麸皮、豆渣、蚕蛹粉、蚯蚓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等。肥料有人畜禽粪、农作物禾秆堆肥等。
扩展资料:
挑选泥鳅苗的方法:
1、看体色。优质泥鳅苗,体色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相反,劣质泥鳅苗,体色不一。
2、看个头。优质泥鳅苗个体大小无明显差异,身形匀称协调;相反,劣质泥鳅苗,个体差异大,有些个头相差甚至在1倍以上。
3、看活力。优质泥鳅苗无病无伤,活力好;相反,劣质苗,游动呆滞,出塘前可能就有染生病现象,如泥鳅体表有出血点等异样。高于30℃或低于10℃时,投饵量应减少。
莲藕池塘可以养泥鳅吗?
不可以!泥鳅属温水性鱼类,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多栖息于静水或水流缓慢的池塘、沟渠、湖泊、稻田等浅水域,通常生活在水的底层,有时喜钻入泥中,喜中性和偏酸性的泥土。泥鳅不仅能利用鳃呼吸,还能够利用皮肤和肠呼吸。用肠呼吸是泥鳅特有的生理现象。泥鳅的肠壁薄而血管丰富,具有辅助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当水中溶氧不足时,它能钻出水面吞吸空气,经在肠管中进行气体交换后,废气则由*门排出。它对缺氧环境的抵抗力,远胜于其它的养殖鱼类。因此,它是一种增产潜力很大的养殖鱼种。据密封装置实验,在水中溶液氧低达0.46毫克/升~0.48毫克/升时,泥鳅才开始死亡。池养情况下,缺氧时泥鳅会游至水面吞食空气,进行肠呼吸,因而,即使溶氧低于0.16毫克/升,仍可安然无恙。泥鳅的生长水温范围在13℃~30℃,最适水温为25℃~27℃,当水温降至5℃~6℃以下,或者夏季水温高达34℃~35℃以上,甚至天旱水干时,它都会潜入10厘米~30厘米的泥层中进行“休眠”。在休眠期间,只要土壤中稍有湿气,稍有少量水分湿润皮肤,就能维持生命。泥鳅善逃逸,春夏季节涨水时,池壁稍有漏洞,**之间就会逃走。因此,养殖泥鳅,务必加强防逃管理,进、出水口一定要有防逃设备。如果到收获期的时候,就很难捕捉了,因为你池塘里有藕,而莲藕的茎叶以及藤蔓会困扰着收获。水泥池养殖泥鳅该怎么养
水泥池饲养泥鳅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是目前养殖专业户比较热衷的方法,下面介绍建水泥池养殖泥鳅技术要点,供大家参考。1、选准地方建好池。鱼池要选择向阳、无污染水质良好的地方,大小根据现场实际可自行决定,用砖或石砌成,要求池深要求一米以上,进出水口处要用铁丝网或者塑料网围住,池底最好略向排水口倾斜。池子砌成后,用水泥抹平,消毒后并注入清水35-50厘米,即可放种饲养。因为泥鳅好动,在建池时,边缘壁一定要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以防窜逃。
2、选准时机放好种。在利用水泥池养殖时,所谓的佳期有两类,一是市场供求,另一类是泥鳅生长期,每年的“夏至”是养殖投放最佳期,鳅苗可以到市场上购买,或者进行人工繁殖,捕捉。投放种量可按每平方米0.75-1.5公斤。要选择体壮无损伤,大小均匀的鳅苗投放,并按一雌三雄的比例搭配。泥鳅的繁殖季节是每年4-8月,每尾怀卵量7000-10000粒。如果采用人工催产,每尾泥鳅注射2-3个青蛙垂体,在水温20-25℃时,经过24小时后即可产卵。可以用棕叶片做附卵工具。受精卵约2天左右出苗,出苗一天后,按每10万尾鱼苗每天喂鸡蛋一个,研碎后调成汁投喂。每天换水两次,10天后放入鱼池中,孵出的幼苗要单养,可作为第二年饲养的鱼种。
3、勤于管理细观察。在日常管理中,充分考虑泥鳅饮食,泥鳅是杂食性鱼类,鱼粉、豆饼、豆渣、米糠、麸皮、牛粪或者蚯蚓都可作饵料。 泥鳅在饲养过程中,投入量一般是根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每天投喂饲料4次就可以了,在撒饵料时应沿池分散撒。防止鳅鱼抢食残斗。也可适当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切莫过多过频。在养殖过程中,经常查池,看水质新鲜度,如果池水呈现茶褐色或黑褐色,泥鳅就不断浮上水面吞吸空气,说明水质已老化,应停止施肥和投食,要及时换水。
rn本文来自: 新民水产养殖网(****shuichan168***m) 详细出处参考: http://****shuichan168***m/ni/1499.html
泥鳅与青蛙可以一起养吗
可以养在一起,青蛙是在水面生活的,泥鳅是在水底生活的,青蛙除非是为了躲避天敌才会去水底,而且青蛙也不会捉泥鳅吃,不过青蛙产卵的时候最好有一个专门的池子,因为泥鳅会吃青蛙卵.成功案例:“稻鳅蛙”一体化养殖,就是在田里种水稻,水里养青蛙,泥里养泥鳅,充分利用稻田资源,进行纵向养殖,使收益最大化。这种养殖模式今年是头年试验。
泥鳅和青蛙的放养密度有多大呢?据晋云介绍,一般一亩地放泥鳅苗2万尾,蝌蚪3500尾。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防逃,放养前,要对田坎进行硬化,并在四周拉上专用的防逃布网。由于泥鳅适宜的生长水温为15—30℃,高于30℃就会钻入淤泥中休眠,因此还需在田中挖一些“十”字形的深沟,为泥鳅提供夏季“纳凉”场所。同时,还要在田中垒一些略高于水面的平台,给青蛙提供栖息的地方。此外,稻田边上要挖好排水沟,务必把泄洪防洪工作做好。
“稻鳅蛙”一体化养殖的关键,在于设计一条科学的食物链。据晋云介绍,养殖户们把腐化的猪、牛粪等有机肥作为水稻的肥料,把米糠、菜饼等作为泥鳅的食物;这样稻田有机肥就增多了,水里的浮游动物就更多,青蛙和泥鳅就有了更丰富的食物。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食物来源,那就是用杀虫灯捕虫。“我们在每块田里都安上杀虫灯,晚上只要一打开灯,各种后,各种飞虫就会循着灯光飞来,撞到灯上被电击晕,纷纷掉落在水面,成为青蛙的大餐。”晋云说,这样就保证了充足的食物来源,青蛙3个月就能长到4两左右,5个月能长到7—8两;而泥鳅放养一年, 30尾就有1斤重。使用杀虫灯杀虫,还可以避免使用农药,保证了产品的绿色环保。
“稻鳅蛙”一体化养殖的效益如何呢?晋云说:“根据目前的长势,我们预计一亩稻田可年产800斤水稻、400斤泥鳅、300斤青蛙,按现的市场价计算,年产值将上万元,除去成本,头年的纯收入就有5000元左右,第二年、第三年收入会更高。”
目前,该村“稻鳅蛙”一体化养殖已有300亩规模,预计今后两年将会形成2000亩规模。
水泥池养殖泥鳅该怎么养
水泥池饲养泥鳅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是目前养殖专业户比较热衷的方法,下面介绍建水泥池养殖泥鳅技术要点,供大家参考。1、选准地方建好池。鱼池要选择向阳、无污染水质良好的地方,大小根据现场实际可自行决定,用砖或石砌成,要求池深要求一米以上,进出水口处要用铁丝网或者塑料网围住,池底最好略向排水口倾斜。池子砌成后,用水泥抹平,消毒后并注入清水35-50厘米,即可放种饲养。因为泥鳅好动,在建池时,边缘壁一定要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以防窜逃。
2、选准时机放好种。在利用水泥池养殖时,所谓的佳期有两类,一是市场供求,另一类是泥鳅生长期,每年的“夏至”是养殖投放最佳期,鳅苗可以到市场上购买,或者进行人工繁殖,捕捉。投放种量可按每平方米0.75-1.5公斤。要选择体壮无损伤,大小均匀的鳅苗投放,并按一雌三雄的比例搭配。泥鳅的繁殖季节是每年4-8月,每尾怀卵量7000-10000粒。如果采用人工催产,每尾泥鳅注射2-3个青蛙垂体,在水温20-25℃时,经过24小时后即可产卵。可以用棕叶片做附卵工具。受精卵约2天左右出苗,出苗一天后,按每10万尾鱼苗每天喂鸡蛋一个,研碎后调成汁投喂。每天换水两次,10天后放入鱼池中,孵出的幼苗要单养,可作为第二年饲养的鱼种。
3、勤于管理细观察。在日常管理中,充分考虑泥鳅饮食,泥鳅是杂食性鱼类,鱼粉、豆饼、豆渣、米糠、麸皮、牛粪或者蚯蚓都可作饵料。 泥鳅在饲养过程中,投入量一般是根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每天投喂饲料4次就可以了,在撒饵料时应沿池分散撒。防止鳅鱼抢食残斗。也可适当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切莫过多过频。在养殖过程中,经常查池,看水质新鲜度,如果池水呈现茶褐色或黑褐色,泥鳅就不断浮上水面吞吸空气,说明水质已老化,应停止施肥和投食,要及时换水。
rn本文来自: 新民水产养殖网(****shuichan168***m) 详细出处参考: http://****shuichan168***m/ni/1499.html
水泥池养泥鳅一年20平方利润多少
截至2020年3月,以养殖1亩20平方水面的泥鳅,投苗400斤为例:1、场地租金:(各地不同,自己调节数据),1亩泥鳅池塘,场地租金成本500元左右。
2、场地改造:挖机施工每小时160元需工作4小时等(现有池塘除外)需640元。
3、购苗种资金:1亩水面,投放泥鳅苗400斤以28元/斤计算需11200元。
4、饲料成本:投放400斤泥鳅苗,产出2800斤泥鳅计算,按我公司的饲料配方养殖。如:水生物、蚯蚓、米糠、麦麸、豆渣、豆饼、小麦、玉米、鱼粉等做饵料,饲料成本在3200元左右。
5、其他费用:渔药、水电、网具等其他开支400元。
6、养殖周期:泥鳅一般饲养3-4个月达到上市规格,养殖总成本15940元。
7、产出:养殖1亩泥鳅,投苗400斤,可产商品泥鳅2800斤左右,商品泥鳅的市场价格按保底价12元/斤计算,2800斤泥鳅收入为33600元。
8、利润:收入33600元-投资15940元=17660元/亩(如一年投种苗2批,效益更高)。
扩展资料:
水泥池泥鳅养殖成本和利润分析:
一个10平方米的水泥池建设费用300—400元,种苗可投放30斤,收购1斤泥鳅苗9—10元,泥鳅苗安10元计算:30斤×10元/斤=300元。
饲料自己配制:每增重一斤泥鳅所耗饲养成本1.1元,经4个月的饲养按4倍来计算,饲养成本在4.4元,饲料成本396元,药物15元,一个10平方米的水泥池总投资1100元,可产泥鳅120斤,短短4个月时间产值1440元。
年纯利:(1440元(产值)-300元(种苗)-396元(饲养成本)-15元(药物)=729元纯利)。每亩可建50个10平方米的池子,一亩年产量泥鳅可达6000斤,每斤价格12元,产值7.2万元。减去成本,每亩获利3.6万元以上。
养殖泥鳅,水池具体需要什么条件,
泥鳅养殖场以池塘为主体,池塘的面积可大可小,但以东西长,南北短为最好,这样的池塘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长,有利于泥鳅的生长。池塘的两侧分别为进水渠和排水渠,这样池塘沿着两边的渠道依次排列,形成了并联的结构,并联的目的是为了单独管理,如果一个池塘的水质不好,不会影响到别的池塘。
在每一个池塘中间和池塘与渠道之间,留出行走的道路,用来作为日常管理的通道。
在泥鳅养殖场建设中,还要留出晾水池的位置。在泥鳅的管理中,水温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因而最好使用与池塘水温一致的水,这也是需要一个晾水池的原因。到此为止,养殖场的主体已经完成,但是,咱们还需要有单独的管理区。
管理区一般设置在池塘的一侧,工作人员的办公室,饲料车间及饲料仓库都安置在这里,管理区中除了常规的设施,还需要加盖一座暂养池,同很多的鱼类一样,泥鳅在出售前要经过1―3天的暂养,以去掉鱼肉的泥味,并可使其肠内粪便排空。这样既可提高泥鳅的食用价值,又能保持运输过程中的水质良好,提高成活率。
养殖场建设好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沿着场子的周围,要用围网严严实实地围起来,使用围网的目的是防止小猫小狗等动物进入养殖场,给养殖场造成污染和危害。
到此为止,整个养殖场的布局您就看明白了吧,接下来,咱们具体讲讲养殖池塘的建设要求。
刚才我们说过,池塘的长和宽可以根据不同的地面自行设计,不过长最好长于100米,宽不要超过80米,因为面积太大了不利于管理。
泥鳅养殖池对深度是有严格要求的,池塘的深度1到1.2米最为适宜。
泥鳅有一个特性,就是它的潜逃性。由于它体型小巧,只要有小小的缝隙,它便能钻出去。如果池塘有漏洞,泥鳅甚至能在一天之内,逃得干干净净。所以啊,在给泥鳅建池塘的时候,这一点,需要特别的注意。
一是处理池塘的底部。挖掘机挖出池塘之后,要把池塘的底部夯得结结实实。
二是处理池塘的边缘。沿着池塘的边缘挖出近
1米深的沟,然后把厚实的塑料布从沟底一直铺到地面,塑料布的接口也得连接紧密。将塑料布沿着池子的边缘铺满之后,用挖出的土将塑料布压实,这样塑料布就和池塘连成了一体。塑料布的上端,每隔1米左右用木桩固定,保证塑料布不被大风刮开。
三是处理池塘的进、出水口。因为现在的PVC管道造价比较便宜,所以养殖场可以考虑用PVC管道作为池塘的进水管道,它的一端出自蓄水池边的提水设备,另一端直接通道池塘的一边。
池塘的出水口是需要精心设计的,我们希望抽出去的水是池塘的底层水,池塘的底层水有泥鳅的粪便污染,剩余的饲料污染,所以水质较差,换水时,就是要把这层水质比较差的水排出去。
咱们来看一个巧妙的出水口设计:这个出水口有里外两个套管组成,外面的大套管,也就是这个白色的管子,上头可以伸出水面;下头,也就是位于池塘底部的位置,有一圈缝隙,用来排出底层水,这一圈缝隙都很小,因此泥鳅是逃不出去的。
白色的套管里边是一个略细的塑料管,放水的时候,将它抽出来,水就从缝隙中流了出去,不放水的时候,就将它放下去,堵住排水的缝隙,起到了开关的作用。
仅仅是这两个套管还不够,为了对付顽皮的泥鳅,还要加一层筛网,这个方形的细筛网深深的插到池塘里,泥鳅想要穿过这几条**线,就不那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