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泥鳅防逃布置图片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养泥鳅坑低用塑料布可以吗(养泥鳅一定要用泥土吗)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养泥鳅坑低用塑料布可以吗
养泥鳅用防渗土工膜,产品抗老化,使用年限长,一次投资,长久收益。
鱼塘防渗膜,虾池防渗膜,养殖防渗膜专供。
养泥鳅 怎么防逃
泥鳅善逃,当拦鱼设备破损、池埂坍塌或有小洞裂缝外通、汛期或下暴雨发生溢水时,泥鳅就会随水或钻洞逃逸。特别是池塘高密度饲养泥鳅,即使只有很小的水流流入饲养池中,泥鳅便可逆水逃走,往往在**之间逃走一半甚至更多。因此,池养泥鳅要重视防逃,防止泥鳅逃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清整池塘时,清除池埂上的杂草,夯实和加固加高池埂,避免因池水浸泡发生坍塌龟裂。
二、加强巡塘。在饲养的期间,要经常割除池埂上的杂草,便于查看池埂是否有小洞或裂缝外通,如有则应马上封堵;进、排水口的拦鱼设备是否损坏,一旦有破损,就要及时修复或更换。
三、在汛期或下暴雨时,要主动将池水排出,整固池埂,疏通进、排水口及渠道,避免发生溢水逃鱼。
四、 稻田养殖泥鳅防逃措施:
在稻田四周用水泥或塑料板、薄膜、纱窗等(入泥30厘米)建设起80厘米高的防逃墙。沿田埂修一20厘米宽的台阶,离田埂顶15厘米。田的四周及**挖一“田”字形水沟,沟宽、深为50厘米。进、排水管和溢水管各1处,管口均用细密铁丝网拦截,排水管平时用水泥封住。
怎么在家里养泥鳅
泥鳅属底层鱼类,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
泥鳅样子
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对低氧环境适应性强。除了鳃呼吸外,还可以进行皮肤呼吸和肠呼吸。视觉很弱,但触觉及味觉极为灵敏。杂食性,幼鱼阶段摄食动物性饵料,以浮游动物、摇蚊幼虫、丝蚯蚓等为食。长大后,饵料范围扩大,除可食多种昆虫外,也可摄食丝状藻类、植物根、茎、叶及腐殖质等。成鳅则以摄食植物食物为主。一般多为夜间摄食。水温10℃以下,30℃以上即停止摄食。
泥鳅养殖http://yangniqiu***m
一般情况泥鳅都生活在泥土里,一有危险就最快速度往土里钻。
当河水或坑塘干涸后,水底的淤泥已经开始龟裂,其它鱼类一般都已死亡,而泥鳅在泥中尚能存活很久。这时在龟裂的泥块上找到泥鳅的出气孔,就很容易确定泥鳅的位置从而捕捉到它。
家里不好养吧 一般都是池塘养殖
泥鳅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
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门排出。
每逢此时,整个水体中的泥鳅都上升至水面吸气,此起彼伏,故西欧人对它有“气候鱼”之称。冬季寒冷,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待翌年水涨,又出外活动。
扩展资料泥鳅的营养价值
泥鳅体内还含有丰富的核苷,核苷是各种**的主要成份,能提高身体抗**能力。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对肝炎癌症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泥鳅鱼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A、维生素 B1、烟酸、铁、磷、钙等。其味甘,性平,有 补中益气、养肾生精功效。对调节性功能有较好的作用。成年男子常食泥鳅可滋补强身。味
甘性平,有暖中益气、清利小便、解毒收痔之功效。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其滑涎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病后盗汗等症。
泥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低,能降脂降压,即是美味佳肴又是大众食品,素有“天上的斑鸠,**的泥鳅”,和“水中人参”之美誉。美味又滋补,还易获得,价廉物美。
泥鳅可食部分占整个鱼体的80%左右,高于一般淡水鱼类。经测定,每100克泥鳅肉中,含蛋白质22.6克,脂肪2.9克,碳水化合物2.5克,灰分1.6克;
钙51毫克,磷154毫克,铁3毫克,硫黄素0.08毫克,核黄素0.16毫克,尼克酸5毫克,还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 70毫克,维生素B1 30毫克,维生素B2 440毫克,还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泥鳅
怎么养泥泥鳅
养泥泥鳅: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1、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做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2、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
3、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4、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15℃,泥鳅摄食量降低,即可进行捕捞。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网箱养殖泥鳅基本上全依赖人工投饵。泥鳅食性广,可投喂鱼粉、动物内脏、蚯蚓、小杂鱼肉、血粉等动物性饲料;豆豆粕、菜粕、麦麸、谷物等植物性饲料以及人工配合体质量4-10%的投饲料视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2、水温15℃以上时泥鳅食欲逐渐增强,25-27℃时食欲特别旺盛,超过30℃或低于12℃时应少投甚至停喂饲料。投喂饲料要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与池塘养泥鳅的方法相同。
想要在池塘里养泥鳅 要怎么养
泥鳅白天喜钻入水底腐泥中,晚上出来觅食,以昆虫、小甲壳动物、扁螺、蚯蚓、水草和藻类为天然食物,更喜欢腐殖质。其养殖技术措施如下: 1、鳅池条件。 泥鳅以单养为好,应选择向阳近水、家宅附近便于管理的地方建池。池的面积以100平方米左右为宜,池的深度80 厘米,池壁泥土应夯实,有条件的可用水泥抹光或用厚质塑料薄膜围造。进出水口以铁丝网拦挡,防止泥鳅逃跑。池沿要设泻水口,防暴雨时池水高涨漫过平面而逃鳅。由于泥鳅有逆水上游的习性,鳅池的四周沿口要高于池外地面,千万不要让地面水直接流入池内。池底应有面积为4 平方米、深为50厘米的土坑作为鱼溜(在排水口下设1个,池内均匀排布3-4个),以利泥鳅在水温过高时避暑。池内铺放厚约15厘米的肥沃河泥或富含有机质的黏土,池水深度春秋为30厘米,夏季为40厘米。 池内应种些水生植物,以利泥鳅生活(如套种慈菇,还可增加收入)。当夏季池中杂草太多时,应予清除。池内还可放养一些藻类或浮萍,以补充泥鳅的植物性饲料。 2、培育肥泥肥水。放鳅前20-30天,每100平方米用石灰3公斤消毒后施足基肥,每100平方米施干质鸡粪30 公斤,均匀撒在池内,或用大量猪、牛、羊粪肥集中堆放在鱼溜内,让其发酵腐化。以后视水质肥瘦适当施肥。水的透明度以20厘米、水层不见池底泥土为宜。 3、放养规格。选用3厘米以上的泥鳅作种苗,每100平方米放养15-30公斤。如以市场上收购来的小泥鳅作种苗,以每100平方米放养25-35公斤为宜。如有流水条件或有较高饲养管理水平,可适当多放一些种苗 4、投喂饲料。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除施肥外,还应投喂一定的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平时应定时定量定位投喂豆渣、麦麸、米糠、豆饼等精饲料。泥鳅的食欲与水温有关,20℃以下,应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约占70%-80%);20-25℃时,动、植物性饲料各半;25--30℃时,动物性饲料应占60%--70%。动物性食料可喂蝇蛆、蚕蛹、蚯蚓、螺蚌及屠宰场下脚料等。每天投喂一般为鳅总体重的8%,水温高时,可增至12%-15%。投喂时间可在下午一次投入,也可分早晚两次投喂,以次日晨不见剩食或略见剩食为度。夏末初秋,应注意高蛋白饲料的配比,促使泥鳅快长速肥。 5、日常管理。 勤换水,保持良好的水质;勤检查堤坝,堵漏洞,保水位,防逃鳅;经常使用有机肥,保持活爽的肥水;防止鸭、黄鳝、蛇等进入池内伤害泥鳅;夏季在鱼溜上搭棚遮阳,冬季浅水或排水过冬。 6、适时捕捉。 捕捉时可用竹笼诱捕,也可排干池水掘泥捕捉。捕捉时应注意捕大留小,保存繁殖鳅种,以利来年再生产。泥鳅一般放养150-180天,通过强化饲养,体重可增至鳅种的8--10倍,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泥鳅要怎么做才好吃?
泥鳅钻豆腐,是一道豆腐名菜。这道菜的主料是泥鳅与豆腐,鲜活的泥鳅买回来后,要用水冲洗干净,用清水养着,放两片生姜,加一两滴生菜油。泥鳅喝进生油后,就会陆续吐出,或拉出肠子里的脏物,这样泥鳅就不带泥腥味了。取个体适中泥鳅200-250克,清洗干净备用,泥鳅过大不易熟透,过小则在吃的先时候不方便。豆腐切成立方体,便于泥鳅去钻。制作时,先在锅中放适当凉水,加入活泥鳅,再加豆腐750克,用文火焖着。这时,水比豆腐先热,随着水温升高,泥鳅耐不住了,就往凉豆腐里钻。当泥鳅不会动了,加入适量油盐味精等调料,再用大火急速将泥鳅焖熟,撒上姜末葱花,装盆上桌。 这道菜的外观是: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拨开姜葱,则可看到豆腐表面上有些许小芝麻般的黑点,这是由于泥鳅呼吸凉空气,嘴要露在豆腐外面。入口,泥鳅嫩滑可口,豆腐细嫩鲜美,葱姜沁人心脾,令**快朵颐。 这道菜的特点是,物美价廉,营养丰富。既饱食欲,又补身体。过去赣中民间,妇女产后虚弱,或病人久病积弱,流行吃泥鳅滋补身体,或煎或炸或炒或炖皆可。对治疗下肢小腿浮肿,有奇效。怎么养殖泥鳅水位多深
具体看你怎么养殖了 ,可以水泥池养殖,可以稻田养殖 。方法一:
水泥池养殖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中转基地。场地要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且无污染的地段,水泥池应有排污、增氧等设施,进排水方便。水泥池规格不一,一般为8米×4米×1米,蓄水量20吨左右。采用流水形式,暂养密度为每平方米40-50千克,若建成水槽型水泥池,每立方米水体的流水槽可暂养100千克泥鳅。
泥鳅进入水泥池前应严格挑选,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游动活泼,池中的泥鳅规格要一致,可一次性放足,也可随收随放,但放前一定要用3%食盐水浸泡3-5分钟。另外,要注意夏季须在池子上面搭遮阳棚防晒,每日换水两次;秋季每日换水一次;冬天每两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水体的1/2。在暂养期间,还要适当投喂饵料。泥鳅食性较杂,天然饲料有小型甲壳类,水生昆虫、螺蛳、蚯蚓、动物内脏、大豆、米糠等。
水深的话, 一般50CM 左右 。
泥鳅在没有阳光的地方可以养吗?
可以在鱼缸里养泥鳅需要放泥吗
泥鳅养殖不一定需要放泥,注意温度以及其它饲养要点就行了。泥鳅饲养要点:
1.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范围内,饲养在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
2.雌雄泥鳅的鉴别方法,可观其外表:雄的头尖,胸鳍窄长,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头呈椭圆平型。雌鳅的产卵力极强,一条雌鳅初夏至初秋能产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产2—3次,产卵万粒以上。
3.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4.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5. 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