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浙江诺倍威支原体肺炎疫苗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支原体肺炎是什么?(支原体肺炎是什么炎症)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支原体肺炎是什么?
支原体肺炎,指由于感染支原体而发生的肺炎。好发于小儿及婴幼儿人群,典型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烧症状,且具有流行性及传染性。该病在秋、冬、春季交替时易发生。影像学检查显示病情严重,与临床症状不相符,但确诊该病需进行血液或痰液免疫学检查。明确支原体肺炎后应给予相应抗生素治疗,选择正规医院进行专业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如何避免支原体肺炎不复发
建议:预防疾病复发应以预防为主,并提高自身抵抗力。
在临床上,阿奇霉素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也常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沙眼衣原体感染及非耐药淋球菌所致的***感染等的治疗。医学专家认为,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衣原体的控制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是最强的。
可以采用“服3停4”的服药方法 在控制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时,除可采用每日1~2次的传统给药方法外,还可在病情稳定后将静脉给药改为口服用药,并且采用连服3天后停用4天的非传统给药方法,临床上将此称为“序贯疗法”。
减少药物**反应和耐药性。阿奇霉素具有典型的抗生素后效应。有关资料表明,口服或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后,其血药半衰期可长达35~48小时,由此使得阿奇霉素在停药的72小时内仍然能够保持药效。另一方面由于不必连续给药,能够较好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并且减少了因连续给药所引发的药物**反应。
关于支原体肺炎的问题
临床首选红霉素30~50mg/(kg· d),分4次口服,**1.5g/d,分3次口服,疗程2~3周。大环内酯类新药,如罗红霉素,胃肠副作用少,体液浓度高,细胞穿透力强,半衰期长,用量小,5mg~10mg/(kg·d),分2次口服。新药阿奇霉素胶囊首剂10mg/(kg·d),以后5mg/(kg·d),一次口服,5天为一疗程。因半衰期长,停药后药效尚可持续1周。也有选用诺氟沙星或环丙沙星每次0.4g,2次/d,疗程5~7天。
耐药性强
耐药肺炎支原体已经出现:中国老百姓有着非常不好的用药习惯,只要一有那里不舒服,就要用抗生素类药物如红霉素类、头孢类、青霉素类等。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同其他细菌一样,为了自己的生存以不同方式来改变自己,不断去适应外界的环境,这样肺炎支原体的耐药性就慢慢产生了。近年来在临床上分离得到了对红霉素耐药的肺炎支原体,使医生常规用红霉素等常规的抗生素治疗支原体肺炎已经不起作用,影响了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与非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相比,表现为“三长”即发热时间长,病程长,住院时间长。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尤其对儿童的健康危害更大。支原体肺炎好发于秋冬季节,一般呈散发,也可发生小流行。起病缓慢,常有剧烈头痛,畏寒、发热、厌食、乏力等。咽痛、顽固性**性咳嗽,有时咳嗽迁延日久。少数患者可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症。肺部体征不多,仅有小水泡。X线所见多有肺浸润性*影。红细胞冷凝集素试验阳性。血清肺炎支原体抗性阳性。痰、咽拭子培养有肺炎支原体生长。青霉素治疗无效。 治疗用药 能够阻止细胞核蛋白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抗生素,尤其是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的胃肠道副作用少,疗效好,用药方便。而且这些药物对衣原体感染也很有效,同时可用于治疗大多数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 必须强调的是,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和肺炎的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抗菌原理为阻止细胞壁合成。而支原体无细胞壁。因此,这两类药用于支原体肺炎就是“不对路”了。 支原体肺炎自我速效疗法 方案一: ①百部20g,麦门冬20g,天门冬20g,桔梗20g,百合20g,紫菀20g,冬花20g,葶苈子10g,沙参10g,甘草5g,水煎服,日服1剂; ②10%葡萄糖液500ml,0.9%氯化钠500ml,红霉素注射液0.6g,****5mg,静脉缓慢点滴; ③四环素0.5g(2片),口服,日4次,增效联磺片1g(2片),口服,日2次。以上3方同时应用。 方案二: ①浙贝母、川贝母、桔梗、杏仁各10g,红人参5g(切成薄片),三七粉末2号(冲服),水煎服,日1剂; ②交沙霉素片200mg,口服,日3次; ③按摩脊柱两侧,以皮肤发红为度,日1次。以上3方同时应用。
支原体肺炎可以根治吗?
治疗上有一定的难度,由于细菌耐药,有些重要的治疗疗程会很长,由于支原体感染后没有持久的抗体产生,所以在儿童中反复发病。
孩子吃药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阿奇霉素的口感比较苦。
首先应该做一个循证医学的检查,不能盲目的判断孩子仍然是支原体肺炎,因为支原体发烧后还会造成其他的**,孩子反复感染根本的办法,尽量减少传染源,家庭当中有没有慢性的咽炎或者是长期的咳嗽
,接触的人去是否比较多等等。所以孩子容易反复的发病。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80严重么
如果只查出肺炎支原体抗体1:80阳性,单次查的不能做为诊断肺炎支原体的依据,而要连续查2次,2次的结果后者高于前者4倍以上才能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2次检查时间间隔要大于4天,你的这些治疗全是多余的。单次查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只能代表过去曾经有过感染不代表现在正在感染。其实支原体感染是自限性疾病可以在一个月内自己痊愈,没有必要大动干戈当一回事去盲目治疗。那只是糊弄不懂医的人。
人生了病以后对这个病就会产生抗体,这就和打预防针一样,打过后要产生抗体,**感染可以终身免疫,细菌感染至少可以维持半年不会重复感染。反复感染者免疫作用可以进一步延长,甚至终身免疫。这和打加强的预防针效果一样。
治疗后没有必要复查,因为抗体最少要维持半年左右才能转*。有的人经常复查,有时有抗体有时没抗体,反而误认为我好了怎么又感染了,其实化验也不是每次都那么准。相信自己没有症状才是硬道理。
男性支原体很难治疗吗?怎样治疗才正确?
如果单单只是发现支原体、衣原体阳性,而本身没有任何症状、不适,是不是一定需要治疗呢?我的观点是,这不需要治疗的。这在我的“咨询汇编”有提及的。建议你换一家医院检查, 你可能医院忽悠了.
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用药原则及疗程?
一般治疗
⑴呼吸道隔离 由于支原体感染可造成小流行,且患儿病后排支原体的时间较长,可达1~2个月之外。婴儿时期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重复感染后才发生肺炎。同时在感染MP期间容易再感染其它**,导致病情加重迁延不愈。因此,对患儿或有密切接触史的小儿,应尽可能做到呼吸道隔离,以防止再感染和交叉感染。
⑵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供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及足够的液体。保持口腔卫生及呼吸道通畅,经常给患儿翻身、拍背、变换**,促进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可适当吸痰,清除粘稠分泌物。
⑶氧疗 对病情严重有缺氧表现者,或气道梗阻现象严重者,应及时给氧。其目的在于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因低氧血症造成的组织缺氧。给氧方法与一般肺炎相同。
2.对症处理
⑴祛痰 目的在于使痰液变稀薄,易于排出,否则易增加细菌感染机会。但有效的祛痰剂甚少,除加强翻身、拍背、雾化、吸痰外,可选用必嗽平、痰易净等祛痰剂。由于咳嗽是支原体肺炎最突出的临床表现,频繁而剧烈的咳嗽将影响患儿的睡眠和休息,可适当给予镇静剂如水合氯醛或****,酌情给予小剂量待因镇咳,但次数不宜过多。
⑵平喘 对喘憋严重者,可选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口服,4~6mg/(kg·次),每6h1次;亦可用舒喘灵吸入等。
3.抗生素的应用
根据MP微生物学特征,凡能阻碍微生物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对支原体无效。因此,治疗MP感染,应选用能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脂尖、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等。此外,尚有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及磺胺类如SMZxo等可供选用。
⑴大环内脂类抗生素 以上各种中常选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如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白霉素等。其中又以红霉素为首选,该药使用广泛,疗效肯定。对消除支原体肺炎的症状和体征明显,但消除MP效果不理想,不能消除肺炎支原体的寄居。常用课桌一为50mg/(kg·d),轻者分次口服治疗即可,重症可考虑静脉给药,疗程一般主张不少于2~3周,停药过早易于复发。常用口服剂有无味红霉素及红霉素肠溶片,口服红霉素自肠道吸收,空腹服用红霉素250mg,高峰血浓度于给药后2~3h达到0.3~0.7μg/ml;剂量加倍,高峰血浓度为0.3~1.9μg/ml。静脉注射红霉素*糖酸盐300mg,4min的血浓度平均为40.9μg/ml,2h后为2.6μg/ml,6h后为0.32μg/ml。如每12h连续静脉滴注红霉素*糖酸盐1g,则8h后的血药浓度可维持4~6μg/ml。而痰中平均尝试为2.6(0.9~8.4)μg/ml。红霉素主要经胆汁排泄,部分可从肠道内重新吸收。相当量的红霉素在肝内代谢灭活。口服给药量的2.5%和注射给药的15%以活性物质自尿中排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皆不能将红霉素自体内清除。在使用红霉素制剂时应注意其毒副作用。各种口服制剂皆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静脉滴注时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偶有过敏反应发生,表现为药物热、***等。值得注意的是红性黄疸,往往在给药14~21d产生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相继出现发热、黄疸、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清胆红质和转氨酶增高,停药后2~3d可恢复正常,但再给药又可重新出现上述症状。另外,大剂量红霉素的应用偶可引起耳鸣和暂时性听觉障碍,一般发生于静脉给药或有肾功能减退和(或)肝脏损害者。婴幼儿口服无味霉素后可出现增生性幽门狭窄,口服红霉素后也有出现假膜性肠炎者。应用红霉素期间尿中儿茶酚胺、17-羟类固醇和血清转氨酶有增高现象,血清叶酸和尿雌二醇有降低情况。若与茶碱类药物同用时,有增加茶碱和血液中浓度的作用。所以,在合用茶碱类药物时,应减量使用或避免合用。
诺氟沙星胶囊能治疗支原体感染吗?
可以,但是疗效不太好
肺炎链球菌肺炎是什么病?怎么治疗?
肺炎链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或称肺炎球菌(pneumococcal pneumoniae)所引起的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半数。通常急骤起病,以高热、寒战、咳嗽、血痰及胸痛为特征。X线胸片呈肺段或肺叶急性炎性实变,近年来因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致使本病的起病方式、症状及X线改变均不典型。
【病因和发病机制】
肺炎链球菌为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多成双排列或短链排列。有荚膜,其毒力大小与荚膜中的多糖结构及含量有关。根据荚膜多糖的抗原特性,肺炎链球菌可分为86个血清型。**致病菌多属1-9及12型,以第3型毒力最强,儿童则多为6、14、19及23型。肺炎链球菌在干燥痰中能存活数月,但在阳光直射1小时,或加热至52℃10分钟即可杀灭,对石炭酸等消毒剂亦甚敏感。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肺炎链球菌是寄居在口腔及鼻咽部的一种正常菌群,其带菌率常随年龄、季节及免疫状态的变化而有差异。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时,有毒力的肺炎链球菌人侵人体而致病。肺炎链球菌除引起肺炎外,少数可发生菌血症或感染性休克,老年人及婴幼儿的病情尤为严重。
本病以冬季与初春多见,常与呼吸道**感染相伴行。患者常为原先健康的青壮年或老年与婴幼儿,男性较多见。吸烟者、痴呆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患者以及免疫抑制宿主均易受肺炎链球菌侵袭。肺炎链球菌不产生毒素,不引起原发性组织坏死或形成空洞。其致病力是由于有高分子多糖体的荚膜对组织的侵袭作用,首先引起肺泡壁水肿,出现白细胞与红细胞渗出,含菌的渗出液经Cohn孔向肺的**部分扩展,甚至累及几个肺段或整个肺叶,因病变开始于肺的外周,故叶间分界清楚,易累及胸膜,引起渗出性胸膜炎。
【病理】
病理改变有充血期、红肝变期、灰肝变期及消散期。表现为肺组织充血水肿,肺泡内浆液渗出及红、白细胞浸润,白细胞吞噬细菌,继而纤维蛋白渗出物溶解、吸收、肺泡重新充气。在肝变期病理阶段实际上并无确切分界,经早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此种典型的病理分期已很少见。病变消散后肺组织结构多无损坏,不留纤维瘢痕。极个别患者肺泡内纤维蛋白吸收不完全,甚至有成纤维细胞形成,形成机化性肺炎。老年人及婴幼儿感染可沿支气管分布(支气管肺炎)。若未及时使用抗菌药物,5%-10%的患者可并发脓胸,10%-2O%的患者因细菌经淋巴管、胸导管进人血循环,可引起脑膜炎、心包炎、心内膜炎、关节炎和中耳炎等肺外感染。
【临床表现】
(一)症状
发病前常有受凉、淋雨、疲劳、醉酒、**感染史,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起病多急骤,高热、寒战,全身肌肉酸痛,体温通常在数小时内升至39-4O℃,高峰在下午或傍晚,或呈稽留热,脉率随之增速。可有患侧**疼痛,放射到肩部或腹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痰少,可带血或呈铁锈色,胃纳锐减,偶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易被误诊为急腹症。
(二)体征
患者呈急性热病容,面颊排红,鼻翼扇动,皮肤灼热、干燥,口角及鼻周有单纯疱疹;病变广泛时可出现发绀。有败血症者,可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点,巩膜黄染。早期肺部体征无明显异常,仅有胸廓呼吸运动幅度减小,叩诊稍浊,听诊可有呼吸音减低及胸膜摩擦音。肺实变时叩诊浊音、触觉语颤增强并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消散期可闻及湿啰音。心率增快,有时心律不齐。重症患者有肠胀气,上腹部压痛多与炎症累及隔胸膜有关。重症感染时可伴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神志模糊、烦躁、呼吸困难、嗜睡、谵妄、昏迷等。累及脑膜时有颈抵抗及出现病理性反射。
本病自然病程大致1-2周。发病5- 10天,体温可自行骤降或逐渐消退;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后可使体温在1-3天内恢复正常。患者的其他症状与体征亦随之逐渐消失。
【并发症】
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并发症近年来已很少见。严重败血症或毒血症患者易发生感染性休克,尤其是老年人。表现为血压降低、四肢厥冷、多汗、发给、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而高热、胸痛、咳嗽等症状并不突出。其他并发症有胸膜炎、脓胸、心包炎、脑膜炎和关节炎等。
【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计数(10-20)×109/L,中性粒细胞多在8O%以上,并有核左移,细胞内可见中毒颗粒。年老体弱、酗酒、免疫功能低下者的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但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仍增高。痰直接涂片作革兰染色及荚膜染色镜检,如发现典型的革兰染色阳性、带荚膜的双球菌或链球菌,即可初步作出病原诊断。痰培养24-48小时可以确定病原体。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及荧光标记抗体检测可提高病原学诊断率。痰标本送检应注意器皿洁净无菌,在抗菌药物应用之前漱口后采集,取深部咳出的脓性或铁锈色痰。约1O%-20%患者合并菌血症,故重症肺炎应做血培养。如合并胸腔积液,应积极抽取积液进行细菌培养。
【X线检查】
早期仅见肺纹理增粗,或受累的肺段、肺叶稍模糊。随着病情进展,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表现为大片炎症浸润*影或实变影,在实变*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肋隔角可有少量胸腔积液。在消散期,X线显示炎性浸润逐渐吸收,可有片状区域吸收较快,呈现“假空洞”征,多数病例在起病3-4周后才完全消散。老年患者肺炎病灶消散较慢,容易出现吸收不完全而成为机化性肺炎。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症状与体征,结合**X线检查,易作出初步诊断。年老体衰、继发于其他疾病、或呈灶性肺炎改变者,临床表现常不典型,需认真加以鉴别。病原菌检测是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鉴别诊断请参阅本章第一节。
【治疗】
(一)抗菌药物治疗
一经诊断即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不必等待细菌培养结果。首选青霉素G,用药途径及剂量视病情轻重及有无并发症而定:对于成年轻症患者,可用240万U/d,分3次肌内注射,或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每12小时肌内注射6O万U。病情稍重者,宜用青霉素G 240万-480万U/d,分次静脉滴注,每6-8小时1次;重症及并发脑膜炎者,可增至1000万-3000万U/d,分4次静脉滴注。对青霉素过敏者,或耐青霉素或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者,可用呼吸氟喹诺酮类、头孢噻肟或头抱曲松等药物,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者可用万古霉素、**拉宁等。
(二)支持疗法
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补充足够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注意防止休克。剧烈胸痛者,可酌用少量镇痛药,如可待因15mg。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药,以免过度出汗、脱水及干扰真实热型,导致临床判断错误。鼓励饮水每日1-2L,轻症患者不需常规静脉输液,确有失水者可输液,保持尿比重在1.020。以下,血清钠保持在145mmol/L以下。中等或重症患者(PaO2<60mmHg 或有发绀)应给氧。若有明显麻痹性肠梗阻或胃扩张,应暂时禁食、禁饮和胃肠减压,直至肠蠕动恢复。烦躁不安、谵妄、失眠者酌用地西洋5mg 或水合氯醛1-1.5g,禁用抑制呼吸的镇静药。
(三)并发症的处理
经抗菌药物治疗后,高热常在24小时内消退,或数日内逐渐下降。若体温降而复升或3天后仍不降者,应考虑肺炎链球菌的肺外感染,如脓胸、心包炎或关节炎等。持续发热的其他原因尚有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PRSP)或混合细菌感染、药物热或并存其他疾病。肿瘤或异物阻塞支气管时,经治疗后肺炎虽可消散,但阻塞因素未除,肺炎可再次出现。约1O%-20%肺炎链球菌肺炎伴发胸腔积液者,应酌情取胸液检查及培养以确定其性质。若治疗不当,约5%并发脓胸,应积极排脓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