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黄腊鱼池瑭养殖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黄角鱼的养殖方法(黄角鱼的养殖技术)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黄角鱼的养殖方法

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1、池塘条件。养殖黄颡鱼的池塘面积要求不严,可大可小,但水深应保持在1.5米以上,池底淤泥不宜过厚,以泥沙质底为佳。池塘要求排灌方便,水量充足。鱼种下池前用生石灰进行消塘消毒,每亩池塘用生石灰75--90公斤,以彻底清除野杂鱼类和杀灭病原生物。

2、池塘主养。池塘主养黄颡鱼,鱼种规格以10--15厘米、体重15--35克左右为佳,每亩放2500--5000尾左右,并配养鲢、鳙鱼各100尾,用以调控水质。饵料日投喂量,全价配合饲料按鱼体重的1%--4%左右、小杂鱼虾按体重10%左右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可参照下述配方进行配制:鱼粉30%--40%,菜饼10%--35%,豆饼20--30%,次粉15%--18%,米皮糠10%--15%,诱食促长添加剂2%--5%。由于黄颡鱼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因此,对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和质量要求较高,否则影响黄颡鱼的正常生长。对已经驯食的人繁种苗可直接投喂人工饲料,对天然种苗还须经驯食1周左右才能正常摄食工作饲料。驯食方法:先用鱼糜沿池边泼撒,1--2天后,待鱼种开始前来摄食,再逐步添加人工饵料搅入鱼糜中定点投于水边,最后转为全部人工饲料进行定点、定时、定量投喂。

黄角鱼的养殖方法

3、混养。黄颡鱼套养在其它养鱼池中,可以利用池内的一些野杂鱼虾,不必为黄颡鱼另行投喂饲料,每亩放50--100尾规格在35克左右的鱼种,可获得10--15公斤商品黄颡鱼。套养黄颡鱼种的放养规格不宜过小,池中不宜再配养其它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如大口鲶、乌鳢等。

4、水质管理。黄颡鱼耐低氧较常规鱼差,喜清洁水,因此,养殖黄颡鱼的池塘水透明度应保持在35--40厘米,放养密度高的池塘应设增氧机防止缺氧浮头。定期加注新水。黄颡鱼池水不宜碱性过强,用于防病的生石灰用量不宜超过20克/立方米。

5、鱼病防治。黄颡鱼的抗病能力强,养殖中一般无大病。但在饲养中受季节、气温、水质、投料及鱼体表无鳞的特点和养池中的细菌、寄生虫等影响,也会引起局部感染和寄生虫生于鱼体鳃丝及内脏各部位引发疾患,需在平时养殖中注意观察,针对异常情况提前预防。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怎样养海鲜,盐度温度分别是多少,怎么才能减少死亡率!

盐度

不同水生动物适宜的盐度各有不同,请用盐度计进行测量。

不同种类的海鲜存活的适宜温度不同。例如,皮皮虾(学名虾蛄)适宜的盐度就是23-27,梭子蟹(学名三疣梭子蟹)适宜盐度就是16-35,八爪鱼(学名短蛸)适宜盐度是18-30。根据海鲜的种类而定盐度。

如果想要降低盐度,可酌量添加淡水,如果想要增加盐度,可酌量添加海水晶。

温度

大多数鱼虾蟹暂养适宜温度为9-15度,最适11-13度。

大多数水生动物都是变温动物,也就是说,它们的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以此适应环境。不同水生动物适宜的温度范围是不同的,在适温范围内,还有最适温度。

水生动物在海中生活的最适温度与适宜在暂养池/桶内暂养的温度并不一致。由于暂养过程中基本不喂食,增重不考虑,主要是保活,故暂养最适温度通常是水生动物基本不活跃、不吃食时的温度。

扩展资料

提高海鲜成活率三件事

提高海鲜成活率,说白了就是要做好三件事:改善水环境、杀灭病原菌、提高海鲜抗病力。

水环境因素包括:水源;盐度;ph值;水温;溶解氧;水体过滤;水体解毒;水深;藻类;光照;气压;声响震动。

杀菌消毒即杀灭或抑制危害海鲜的细菌、真菌、**、寄生虫。需要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还有一些有益菌可改善水环境和吞噬有害菌,这部分有益菌要培养。杀菌消毒包括:水箱和工具消毒;机体消毒;水体消毒;饵料消毒。

提高机体抗病力包括:避免海鲜受伤;合理搭配混养品种;合理设计放养密度;饵料管理;饵料添加剂管理;营养素施加。

改善水环境、杀灭病原菌、提高海鲜抗病力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水环境好,可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海鲜的抗病能力增强;病原菌被杀灭或繁殖受抑制,可减少有害微生物对水环境的破坏,减少海鲜疾病的发生;海鲜抗病力增强,可提高对**水环境和有害微生物的耐受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鲜暂养手册

作为“四大家鱼”之一的青鱼,为啥沦落到几乎没人养殖的地步了?

黄腊鱼池瑭养殖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