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养猪场游戏放牧场作用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养猪场除臭有哪些妙招(养猪场除臭气用什么方法最好)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养猪场除臭有哪些妙招
猪场臭味的解决办法:
1、生物除臭法:研究发现,很多有益微生物可以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率,减少粪便中氨的排放量,可以抑制细菌产生有害气体,降低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
2、气体吸附法:利用氟石、丝兰提取物、木炭、活性炭、煤渣、生石灰等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方法是利用网袋装入木炭悬挂在猪舍内或在地面适当撒上一些活性炭、煤渣、生石灰等,均可不同程度地消除猪舍中的有害气体。
3、硫磺抑制氨气法:在垫料中混入硫磺,可使垫料的pH值小于7.0,这样可抑制粪便中的氨气产生和散发,降低猪舍空气中氨气含量。具体方法是按每平方米地面0.5公斤硫磺的用量拌入垫料中铺垫地面。
4、过磷酸钙中和氨气法:在猪舍垫料上撒一层过磷酸钙,过磷酸钙与猪粪中产生的氨气发生反应,生成无味的固体磷酸铵盐,可减少粪便中氨气散发,降低鸡舍氨气浓度。方法是按每50只鸡活动地面的垫料上均匀撒上350克过磷酸钙即可。
5、化学除臭法。利用过**氢、高锰酸钾、硫酸酮、乙酸等具有抑臭的化学物质,通过杀菌消毒,抑制有害细菌的活动,达到抑制和降低猪舍内有害气体的产生。方法是用4%硫酸酮和适量熟石灰混在垫料之中,或者用2%的苯甲酸或2%乙酸喷洒垫料,均可起到除臭。
如何建设现代化养猪场
一.现阶段建设养殖场的模式误区1、养殖小区模式:乡镇、村庄在养殖场的建设规划上,往往有着集中、连成片的原则,规划出了大小不等、规模不一的养殖区,养殖区虽然方便了集中管理,但是却忽视了疫病的防控风险和粪污无公害化处理的方法。
2、养殖场的功能区域划分:前者养殖场功能区域未划分,或划分不明确,划分不科学。办公区域与养殖区域未隔离,办公区域与养殖区人员流动大,易造成疫病传播。养殖场内净道和污道未分离,易造细菌、**的交叉传播。阶段饲养区域划分不明确,各生长阶段畜禽混合养殖,防疫、转群、出售时易造成其他群体的应激,易引发疾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场地建设及设施设备采购:养殖户为节约建设成本,在建设环节降低质量要求,采购低价质低的设施设备,虽然当时节约了成本,但实际使用成本和养殖成本却增高了。
二。现代化、标准化养殖场的建设的原则
1、选址
符合当地**规划要求,符合动物防疫条件:选址首选背风向阳的缓坡地,利于粪污废水的排放。交通便利,能够方便运输车辆的进出。水电通畅,饮水标准合格,电力供应稳定充足,以便满足养殖设备、饲料加工设备用电。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600米以上;距离种畜禽场1000米以上;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之间距离不少于500米;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米以上;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800米以上。
2、建设布局
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布局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场区周围建有围墙;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并有隔离设施;生产区入口处设置**消毒室,所各养殖栋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生产区内各养殖栋舍之间距离在5米以上或者有隔离设施。如需饲料发酵,饲料发酵场所可建在圈舍旁边,但必须保持干净卫生、并定时消毒饲料发酵场所。
禽类饲养场、养殖小区内的孵化间与养殖区之间应当设置隔离设施,并配备种蛋熏蒸消毒设施,孵化间的流程应当单向,不得交叉或者回流。
3、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具有的设施设备
场区入口处配置消毒设备;生产区有良好的采光、通风设施设备;圈舍地面和墙壁选用适宜材料,以便清洗消毒;配备**冷冻(冷藏)设备、消毒和诊疗等防疫设备的兽医室,或者有兽医机构为其提供相应服务;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污水污物处理设施设备;有相对**的引入动物隔离舍和患病动物隔离舍。
4、驻场兽医等人员
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有与其养殖规模相对应的职业兽医,防患于未然。
如何建设养猪场
现代养猪场一般都是规模化建设,农村散户由于环境问题都不让养了,政策上对于大规模化养殖也有养殖设备购买扶植政策,加上近年来猪肉价格一路上扬,大家都知道,利润前景都很可观,怎么建设现代规模养殖,出来选址位置便利,有足够的空间。还需要各种相关设备:饲喂、饮水、栏位、通风换气畜牧人养殖专用风机、排污.、还要做好母猪各种孕育相关设备。整个猪场从规划建设、设备安装、到调试使用,是一项大工程!我有一家亲戚,原来没啥经验,开了个养猪场,经朋友介绍选择一家养猪场专业服务商,一站式搞定设计、安装、服务等各个环节。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郑州玖牧和畜牧设备股份,很专业!
新建一个小型养猪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大棚养猪??其实手续上没什么大问题的,主要是你选的那个项目能不能行,大棚养猪首要的问题是温度的控制以及空气的流通上面,还有就是污水处理~要我讲,你既然是小规模的话 就用传统的养猪方式吧,那样风险小点,现在养猪的行情本来就在过冬,如果在技术上再出什么岔子的话,估计血本难归~
切记!!!
如何进行猪场场址的选择?
猪场场址关系到猪场的小气候状况和防疫工作效果,同时猪场会产生一定量的污物和许多有害气体,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因此,猪场场址选择应既对生产有利,又不污染环境。(1)地形地势 地形是指场地的形状、大小和地物(房屋、树木、河流、河坝等)情况。作为猪场场址,要求地形整齐、开阔,有足够的面积。地形整齐便于充分利用场地和合理布置开工前清理场地的工作量。场地面积则应根据猪场初步设计提出的面积来衡量,并考虑场地各方面的距离是否便于进行场地规划和建筑物布局。地势是指场地的高低起伏状况,作为猪场场地,要求地势高燥、向阳、平坦。如在坡地建场,坡度不得大于25°。地势低洼的场地容易积水而潮湿泥泞,夏季通风**、闷热,易孳生蚊蝇和各种微生物;冬季则*冷。地势不平坦,高低起伏太大或坡度太大,势必加大施工填挖土量,增加基建投资,并给投产后场内运输造成困难。在坡地建场时,还应注意选择向阳坡。
(2)土质 要求猪场土质坚实,渗水性强,未被病原体污染。沙质土虽渗水性好、不潮湿、不泥泞,但其易升温也易降温,地温变化较大,对猪只健康不利。黏土地不易渗水,常因*雨造成泥泞积水,有碍猪场生产作业的正常进行,受冻则膨胀变形。最好是选择在沙壤土地上建猪场。
(3)水源 要求猪场水源水质良好,水量充足,便于防护,不易受周围环境污染,而且取用方便,便于进行水的净化和消毒。凡经过检验证明未受污染的井水、泉水、江河流动水都可作为猪场的水源,多使用**水。
(4)交通与电力 要求猪场交通便利,特别是大型猪场,其物质需求和产品销量很大,对外联系密切,更应保证交通方便。为便于卫生防疫,场址要距主干公路500米以上,并修专用公路与主干公路相连。选择场址时,还要重视供电条件,除照明用电、加工饲料用电外,有时冬季产仔时利用红外灯等进行局部采暖也需用电。
(5)社会条件 猪场应建在居民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且距居民点1500米以上,以减少对居民区的污染,但也要离开居民点排污处,更不应选在化工厂、屠宰厂、制革厂、造纸厂等容易造成污染企业的下风处,还应禁止在旅游区等公共场所周围建猪场。
养猪场建设
养猪场建设养猪场怎么建设比较合理,养猪场怎么计算成本
一.场址的选择
1.地形地势
猪场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
2.交通便利
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又不可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同时,要距离居民点500米以上。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3.水源水质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具、用具等)的要求。
4.场地面积
猪场占地面积依据猪场生产的任务、性质、规模和场地的总体情况而定。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每头繁殖母猪40~50平方米或每头上市商品猪3~4平方米计划。
二. 猪场的规划与布局
1.生产区
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这是猪场中的主要建筑区,一般建筑面积约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舍要求与其他猪舍隔开,形成**区。**区应设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种公猪在**区的上风向,防止母猪的气味对公猪形成****,同时可利用公猪的气味**母猪**。分娩舍既要靠近妊娠舍,又要接近培育猪舍。育肥猪舍应设在下风向,且离出猪台较近。在设计时,使猪舍方向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成30~60度角,使每排猪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风条件。总之,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从而在布局上做到对生产最为有利。在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以便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
2.饲养管理区
饲养管理区包括猪场生产管理必需的附属建筑物,如饲料加工车间、饲料仓库、修理车间;变电所、锅炉房、水泵房等。它们和日常的饲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个区应该与生产区毗邻建立。
3.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
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这些建筑物应远离生产区,设在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以免影响生产猪群。
4.兽医室
应设在生产区内,只对区内开门,为便于病猪处理,通常设在下风方向。
5.生活区
包括办公室、接待室、财务室、食堂、宿舍等,这是管理人员和家属日常生活的地方,应单独设立。一般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与风向平行的一侧。此外猪场周围应建围墙或设防疫沟,以防兽害和避免闲杂人员进入场区。
6.道路
道路对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对卫生防疫及提高工作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场内道路应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净道的功能是人行和饲料、产品的运输,污道为运输粪便、病猪和废弃设备的专用道。
7.水塔
水塔自设水塔是清洁饮水正常供应的保证,位置选择要与水源条件相适应,且应安排在猪场最高处。
8.绿化
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也可以防暑、防寒,改善猪场的小气候,同时还可以减弱噪声,促进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猪场总体布局时,一定要考虑和安排好绿化。
三. 猪舍的建筑设计
1.猪舍的形式
(1)按屋顶形式分
猪舍有单坡式、双坡式等。单坡式一般跨度小,结构简单,造价低,光照和通风好,适合小规模猪场。双坡式一般跨度大,双列猪舍和多列猪舍常用该形式,其保温效果好,但投资较多。
(2)按墙的结构和有无窗户分
猪舍有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无墙,通风透光好,不保温,造价低。半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半截墙,保温稍优于开放式。封闭式是四面有墙,又可分为窗和无窗两种。
(3)按猪栏排利分
猪舍有单列式、双列式和多列式。
2.猪舍的基本结构
~列完整的猪舍,主要由墙壁、屋顶、地面、门、窗、粪尿沟、隔栏等部分构成。
1)墙壁
要求坚固、耐用,保温性好。比较理想的墙壁为砖砌墙,要求水泥勾缝,离地0.8~1.0米水泥抹面.
2)屋顶 比较理想的屋顶为水泥预制板平板式,并加15~20厘米厚的土以利保温、防暑.目前,北京瑞普有限公司的新技术产品,其屋顶采用进口新型材料,做成钢架结构支撑系统、瓦楞钢房顶板,并夹有玻璃纤维保温棉,保温效果良好。
3)地板
地板的要求坚固、耐用,渗水良好。比较理想的地板是水泥勾缝平砖式(属新技术)。其次为夯实的三合土地板,三合土要混合均匀,湿度适中,切实夯实。
4)粪尿沟
开放式猪舍要求设在前墙外面;全封闭、半封闭(冬天扣塑棚)猪舍可设在距南墙40厘米处,并加盖漏缝地板。粪尿沟的宽度应根据舍内面积设计,至少有30厘米宽。漏缝地板的缝隙宽度要求不得大于1.5厘米。
5)门窗
开放式猪舍运动场前墙应设有门,高0.8~1.0米,宽0.6米,要求特别结实,尤其是**舍;半封闭猪舍则与运动场的隔墙上开门,高0.8米,宽0.6米;全封闭猪舍仅在饲喂通道侧设门,门高0.8~1.0米,宽0.6米。通道的门高1.8米,宽1.0米。无论哪**舍都应设后窗。开放式、半封闭式猪舍的后窗长与高皆为40厘米,上框距墙顶40厘米;半封闭式中隔墙窗户及全封闭猪舍的前窗要尽量大,下框距地应为1.1米;全封闭猪舍的后墙窗户可大小,若条件允许,可装双层玻璃。
6)猪栏
除通栏猪舍外,在一般密闭猪舍内均需建隔栏。隔栏材料基本上是两种,砖砌墙水泥抹面及钢栅栏。纵隔栏应为固定栅栏,横隔栏可为活动栅栏,以便进行舍内面积的调节。
3.猪舍的类型
猪舍的设计与建筑,首先要符合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其次要考虑各自的实际情况。黄河以南地区以防潮隔热和防暑降温为主;黄河以北则以防寒保温和防潮防湿为重点。
(1)公猪舍
公猪舍一般为单列半开放式,舍内温度要求15~20度,风速为0.2米/秒,内设走廊,外有小运动场,以增加种公猪的运动量,一圈一头。
(2)空怀、妊娠母猪舍
空怀、妊娠母猪最常用的一种饲养方式是分组大栏群饲,一般每栏饲养空怀母猪4~5头、妊娠母猪2~4头。圈栏的结构有实体式、栏栅式、综合式三种,猪圈布置多为单走道双列式。猪圈面积一般为7~9平方米,地面坡降不要大于1/45,地表不要太光滑,以防母猪跌倒。也有用单圈饲养,一圈一头。舍温要求15~20度,风速为0.2米/秒。
(3)分娩哺育舍
舍内设有分娩栏,布置多为两列或三列式。舍内温度要求15~20℃,风速为0.2米/秒。分娩栏位结构也因条件而异。
①地面分娩栏:采用单体栏,中间部分是母猪限位架,两侧是仔猪采食、饮水、取暖等活动的地方。母猪限位架的前方是前门,前门上设有食槽和饮水器,供母猪采食、饮水,限位架后部有后门,供母猪进入及清粪操作。可在栏位后部设漏缝地板,以排除栏内的粪便和污物。
②网上分娩栏:主要由分娩栏、仔猪围栏、钢筋编织的漏缝地板网、保温箱、支腿等组成。
(4)仔猪保育舍
舍内温度要求26~30度,风速为O.2米/秒。可采用网上保育栏,l~2窝一栏网上饲养,用自动落料食槽,自由采食。网上培育,减少了仔猪疾病的发生,有利于仔猪健康,提高了仔猪成活率。仔猪保育栏主要由钢筋编织的漏缝地板网、围栏、自动落食槽、连接卡等组成。
(5)生长、育肥舍和后备母猪
这三**舍均采用大栏地面群养方式,自由采食,其结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在外形尺寸上因饲养头数和猪体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选择与猪场饲养规模和工艺相适应的先进而经济的设备,是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1.猪栏
1.公猪栏、空怀母猪栏、配种栏
这几**栏一般都位于同一栋舍内,因此,面积一般都相等,栏高一般为1.2~1.4米,面积7~9平方米。
2.妊娠栏
妊娠猪栏有两种:一种是单体栏;另一种是小群栏。单体栏由金属材料焊接而成,一般栏长2米,栏宽0.65米,栏高1米。小群栏的结构可以是混凝土实体结构、栏栅式或综合式结构,不同的是妊娠栏栏高一般1~1.2米,由于采用限制饲喂,因此,不设食槽而采用地面食喂。面积根据每栏饲养头数而定一般为7~15平方米。
3.分娩栏
分娩栏的尺寸与选用的母猪品种有关,长度一般为2~2.2米,宽度为1.7~2.0米;母猪限位栏的宽度一般为0.6~0.65米,高1.0米。仔猪活动围栏每侧的宽度一般为0.6~0.7米,高0.5米左右,栏栅间距5厘米。
4.仔猪培育栏
一般采用金属编织网漏粪地板或金属编织镀塑漏粪地板,后者的饲养效果一般好于前者。大、中型猪场多采用高床网上培育栏,它是由金属编织网漏粪地板、围栏和自动食槽组成,漏粪地板通过支架设在粪沟上或实体水泥地面上,相邻两栏共用一个自动食槽,每栏设一个自动饮水器。这种保育栏能保持床面干燥清洁,减少仔猪的发病率,是一种较理想的保育猪栏。仔猪保育栏的栏高一般为0.6米,栏栅间距5~8厘米,面积因饲养头数不同而不同。小型猪场断奶仔猪也可采用地面饲养的方式,但寒冷季节应在仔猪卧息处铺干净软草或将卧息处设火炕。
5.育成、育肥栏
育成育肥栏有多种形式,其地板多为混凝土结实地面或水泥漏缝地板条,也有采用1/3漏缝地板条,2/3混凝土结实地面。混凝土结实地面~般有3%的坡度。育成育肥栏的栏高一般为1~1.2米,采用栏栅式结构时,栏栅间距8~10厘米。
2.饮水设备
猪用自动饮水器的种类很多,有鸭嘴式、杯式、*头式等。由于*头式和杯式自动饮水器的结构和性能不如鸭嘴式饮水器,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鸭嘴式自动饮水器。鸭嘴式猪用自动饮水器的结构见。它主要由阀体、阀芯、密封圈、回位弹簧、塞和虑网组成。
3.饲喂设备
(1)间息添料饲槽
条件较差的一般猪场采用。分为固定饲槽、移动饲槽。一般为水泥浇注固定饲槽。 图中A与B的饲槽一致,都在隔墙或隔栏的下面,由走廊添料,滑向内侧,便于猪采食。饲槽一般为长形,每头猪所占饲槽的长度应根据猪的种类、年龄而定。较为规范的养猪场都不采用移动饲槽。集约化、工厂化猪场,限位饲养的妊娠母猪或泌*母猪,其固定饲槽为金属制品,固定在限位栏上,见限位产床、限位栏部分。
(2)方形自动落料饲槽
一般条件的猪场不用这种饲槽,它常见于集约化、工厂化的猪场。方形落料饲槽有单开式和双开式两种。单开式的一面固定在与走廊的隔栏或隔墙上;双开式则安放在两栏的隔栏或隔墙上,自动落料饲槽一般为镀锌铁皮制成,并以钢筋加固,否则极易损坏。
(3)圆型自动落料饲槽
圆型自动藩料饲槽用不锈钢制成,较为坚固耐用,底盘也可用铸铁或水泥浇注,适用于高密度、大群体生长育肥猪舍。
农村猪场猪舍建设应注意哪些问题?
农村猪场猪舍建设,目前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选址不当;二是猪舍结构不合理,其如不及时纠正,会对猪的生长、猪的健康、猪场的经济效益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农村建造猪舍时,就注意以下几点:1.猪场紧靠公路两侧建造。有的地方建场,出于方便参观学习的想法,将猪场紧靠公路建造。从技术要求角度讲是不行的。所有猪场都不能紧靠公路两侧建造,特别是建在交通要道两侧更不足取。猪场离公路太近,主要有两点不利:一是因公路白天黑夜人流、车流、物流太频繁,猪场易发生传染病;二是噪声太大,猪整天不得安宁, 对猪生长不利。 猪场宜离公路100米以外建造。其实,猪场场址的选择,应远离村庄和畜产品加工厂、来往行人要少、要在住房的下风或偏风方向,地势高燥、土质坚实、渗水性强、未被病源微生物污染水源清洁,取水方便的地方。
2.猪舍太矮小。有的猪场猪舍运动场墙头只有六、七十公分高。这样矮的围墙,一是不利于采用塑棚养猪因围墙太矮,猪一抬头,就会碰坏塑料薄膜。二是猪会轻易地越墙外逃,给管理带来麻烦。一般猪舍后墙高宜在1.8米左右,围墙高宜在1.3米左右。
3.猪舍无窗户。有的猪场猪舍一个窗户也没有,有的虽有窗户,但窗户太小,窗户留得又太少。主要问题是夏天不利舍内通风降温。一般能养10头育肥猪的猪舍,后墙需留60 ~70厘米的窗户4个,两山头50~70厘米的窗户两个。
4.猪圈外无粪池。猪舍外无粪池,一是收集粪尿困难,肥料易流失,肥力会降低;二是会影响猪舍清洁卫生。猪舍外必需建造沤粪池。粪池大小,可根据养猪多少而定。
5.猪舍屋顶缮瓦多,缮草少。农村猪场猪舍屋顶都是缮瓦多,缮草少。这样做一是瓦比草贵,加大了养猪成本;二是更降温、冬防寒瓦不如草好。缮瓦夏热冬冷,缮草冬暖夏凉。 6.母猪舍、公猪舍、肥猪舍都是一个模式。母猪舍、公猪舍、肥猪舍模式都有各自的具体要求, 不能都建一个样。比如,母猪舍需设护仔间,而其它猪舍就不需要。公猪舍墙壁需坚固些,围墙需高些等。所以,养什么猪,要建什么猪舍才行。
7.猪舍内无水槽。 缺少清洁饮水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所以,猪舍内必须设置水槽或自动饮水器。
8.饲槽规格不当。饲槽一般依墙而建,槽底应呈“U”形,饲槽大小应根据猪的种类和猪的数量多少而定。但有的猪舍饲槽未按要求规格建造。如,有的因饲槽太小,槽底又呈形,以致饲料外益,槽底内边沿线及四角易积存剩料,造成浪费。有的因饲槽太大,猪会进入槽内吃食,也会污染 和浪费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