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猪蓝耳能在什么细胞上繁殖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什么是猪蓝耳病?什么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什么是猪蓝耳病?什么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蓝耳病(PRRS,porcine reproduction respiration syndrome))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尤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该病以母猪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难、败血症、高死亡率等为主要特征。猪蓝耳病已发现30余年了,最早于1987年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首次爆发。最初人们不能确定其病因,故此一度被称为“神秘病”;猪蓝耳病**为单股正链RNA**,在第10次国际**大会上将该**归属于新设立的动脉炎**科、动脉炎**属。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近期国内发现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就是由nsp2缺失30个氨基酸的变异株引起的,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
一头猪感染了蓝耳病会不会传染整个猪场
猪蓝耳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求解
蓝耳病发病原因是因为感染了蓝耳**。通常来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蓝耳病不死无病的猪”,这句话的意思是:蓝耳病**攻毒于SPF猪(无特定病原体猪),结果证实猪虽然感染了蓝耳病,但却不会因此而死亡,一切生长正常。所以即使得到高致病性蓝耳病,也不一定死很多猪,死亡率在0%~100%都有可能,死亡率受猪免疫力高低、营养好坏、环境条件、管理方式、卫生状况及毒株强弱影响。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爆发猪场的临床处理:
A.饲料中添加药物拌料,用复方花青素1000G+泰乐菌素600G+强力霉素300G/T。
处方说明:复方花青素纯中药复合提取物 产品中主要含绿原酸、黄酮、植物血凝素、总皂甙等成分。本产品通过促进机体T细胞介导的 免疫反应与NK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对**易感细胞的免疫功能。临床试验观察:有明显的调理猪群机体健康的功效,并且能控制**复制和**净化等作用。
泰乐菌素+强力霉素配伍有协同作用,对防治继发细菌感染和立克次体病有很好的效果.
B.高热不退的病猪治疗:复方花青素1000克+牛磺酸2000克+阿司匹林1000克/1000公斤干净水中饮用,连续用3-5天。尽量不要给猪群注射针剂,防止应激导致心力衰竭。
C.加强消毒:用含酸类消毒药(如过氧乙酸)每天进行消毒,坚持使用一段时间,后期改换其它类型消毒药消毒。
D.猪群疫病稳定后.建议全群接种一次猪瘟**,为避免接种应激,可以分次接种注射。(如接种5头份苗,先接种2头份,过3天在接种3头份)。
E.猪群稳定后,要求做好药物保健,加强营养,经常消毒(每2-3天就一次),不要乱接种**。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预防措施:
A.平时做好药物保健,保健方案中建议不要使用氯霉素类药物(氟苯尼考),慎用磺胺药物。药物治疗方面,要考虑应激、毒副作用、免疫抑制和诸多并发感染。
B.平时要经常消毒,消毒要使用多种类型的消毒药进行更换使用。(如卤素类、酸类、醛类、双季铵盐和双胍类、酚类和碱类消毒药)加强猪场消毒对预防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很好一种的方法。
C.不要胡乱接种**,猪场接种过多的**,对猪群健康稳定是有绝对性的影响。(如:自家苗、PRRS弱毒苗、PR弱毒苗、猪瘟脾淋苗、还有进口的多联苗等)想依靠**来预防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那是不可能的,最终是越打越乱,最后容易机体免疫失调。
D.搭配合理的营养,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质量差的原料最好不要使用,避免导致慢性中毒,免疫力下降,诱发猪高致病性蓝耳病。
E.夏季注意降温通风,猪场卫生干净。要求对猪群冲水洗浴来防止热应激、中暑等可以诱发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环境因素。
F.控制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稳妥高效办法:用复方花青素1000克+牛磺酸2000克+阿司匹林800克/拌1000公斤饲料,临床治疗效果很好.
猪蓝耳病有哪些临床特征?
临床表现:母猪病初表现厌食,体温达40℃以上,呼吸困难,少数病猪的耳尖、四肢等躯体末端皮肤呈蓝紫色。妊娠后期的母猪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或木乃伊胎,多数产弱仔。产后母猪泌*量下降,无奶或缺奶。母猪生产后的再次**间隔期延长,有的达3个月,用催产素治疗无效。恢复后的母猪所产仔猪抗应激能力差。早产仔猪有的立即死亡或数日内死亡。正产或早产的仔猪体弱,个小,有的四肢外展呈八字形,全身震颤,站立不稳。有的生后拉稀、脱水、皮肤发红、脐带发紫,眼周围及臀部水肿。早产仔猪拉稀更为严重,体质弱,死亡率高,有的仔猪出现呼吸困难,耳尖发紫。存活者应激能力差,生长缓慢,发育**,甚至成为僵猪。
育肥猪,表现呼吸道变化,初期呼吸症状轻微,随着病程延长,抵抗力下降,随后继发细菌感染,使病情加重,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咳嗽和腹泻等症状,肺炎、肠炎加剧。眼睑水肿、结膜炎、打喷嚏。部分病猪耳尖、四肢、外*等末梢皮肤呈蓝紫色,生长缓慢。公猪暂时性嗜睡,食欲减少,消瘦,被毛粗乱,性欲降低,**品质下降,有的继发膀胱炎。
病理变化:病死猪眼睑肿胀突出,头部和臀部皮下水肿,胸腔积水,心包积水,心室扩张、心脏变性萎缩,脑水肿、淤血,肝炎,间质性肺炎,卡他性或出血性肠炎,肾皮质部点状出血。
什么是猪蓝耳病?
猪蓝耳病又称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动脉炎**科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引起的,由国外传入我国,严重影响养猪业的传染病,以繁殖障碍、呼吸困难、耳朵蓝紫、并发其他传染病为主要特征。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做好本病的预防十分必要。1、流行特点:猪蓝耳病在通常情况下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该病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患病猪和带毒猪可向空气排毒,污染周围环境,如果消毒措施不到位,**可在猪舍内长期存在。气候骤变、猪只引进等往往成为引发本病的诱因。
2、临床特征:①母猪:发热、厌食,沉郁、昏睡,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咳嗽。妊娠晚期流产、死胎、弱仔或早产。产后无*,少数病猪耳部发紫、皮下出现血斑。个别母猪可见神经麻痹等症状。②育成猪:双眼肿胀、结膜炎,有眼屎或脓性分泌物,并出现呼吸困难,耳尖发紫、沉郁昏睡等症状。公猪感染后表现咳嗽、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急促,暂时性**减少和活力下降。③仔猪:以一月龄内仔猪最易感染。体温可达40%以上,呼吸困难,有时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后肢麻痹,共济失调,眼睑水肿,死亡率高达80%。④猪蓝耳病常继发猪瘟、附红细胞体等病,如果治疗不及时,猪只死亡率较高。
3、病理变化:皮肤色淡似蜡黄,鼻孔有泡沫;气管、支气管充满泡沫,胸腹腔积水较多;肺部大理石样变,肝肿大,胃有出血水肿;仔猪皮下水肿,体表淋巴结肿大,心包积液水肿。
4、防治措施:目前,猪蓝耳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由于本病常继发猪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猪附红细胞体等病,因此,猪场一旦感染蓝耳病,除对死胎、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圈舍消毒外,还应给病猪投喂高能量饲料、多种维生素和足够的电解质。
综合性预防措施是减少蓝耳病发病的有效途径。具体措施为:
①把好猪只引入关,加强检疫,杜绝引种及购买仔猪时从疫区带入**。
②定期消毒,做好灭鼠,保持清洁卫生。
③育肥猪坚持“全进全出”,猪出栏后猪舍彻底消毒。
④密切注意猪群变化,发现母猪有流产、死胎,仔猪有呼吸道症状,公猪有嗜睡、食欲不振等症状时,进行必要的兽医检查,做出科学诊断,便于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
⑤及时接种**。一般情况下,未免母猪所产仔猪可用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油剂灭活苗在12日龄时首免1/2头份,30日龄二免1头份;已免母猪所产仔猪25-35日龄接种灭活苗1头份;后备母猪和哺*母猪均在配种前半月至1个月免疫1头份。
另外,猪蓝耳病未发生地区的综合防疫措施
1、**免疫。用猪蓝耳病**对全部母猪和公猪进行免疫,基础免疫进行2次,间隔3周,以后每隔5个月免疫1次。
2、种源控制。严禁到猪蓝耳病疫区购买**或商品猪,规模饲养场应坚持自繁自养,慎重引种。
3、加强饲养管理。及时清除并无害化处理猪的粪、尿,严格消毒制度,每2周全场大消毒一次,每周一至二次带猪消毒。猪场尽量做到全进全出,改善猪舍环境。
4、加强猪瘟、口蹄疫等的免疫工作。定期开展免疫抗体监测,根据免疫抗体消长规律和免疫程序及时免疫 哦
保育仔猪蓝耳病**可以进化吗?
蓝耳病**净化吧?2010年10月,产床的一批小猪产后三四天开始表现出严重的腹泻,精神萎靡,扎堆,皮肤苍白,整个产房显得很脏很乱。小猪断奶后部分出现渐进性消瘦、呼吸不畅、体温升高、厌食、皮肤粗糙或出现红色突起,关节肿大等症状;体温在40-41.5℃,最后慢慢死亡。
附近一些购**奶猪的养猪户也反映,他们的小猪抓回去也非常难养,副猪、圆环很快出现,死亡率比较高。
当时用的治疗方案:
使用替米考星和一些调节免疫力的中草药搭配治疗后,有所好转但仍不断反复,这一期间猪场损失比较严重,死亡猪只超200头。
广州华南农大的技术指导为病猪做了病理学检测:切片显示淋巴细胞几乎完全损坏,患蓝耳病的潜在危险大。
华南兽医推荐“普清”+“佳免”母仔平安保健方案
母猪群一个月在饲料中添加普清、佳免10天,连续使用半年,然后转入哺*料跟胎饲养。
使用3个月后,产床小猪得到很大改善,腹泻现象大大减少,扎堆、无神、皮肤苍白等症状消失,断奶后也没有出现以前的情况,小猪状况一批比一批好。
“普清”+“佳免”方案使用心得
“普清”+“佳免”在猪群使用对调节免疫力、防控蓝耳病、提升健康水平方面都有很出色的功效,特别是在母猪产前产后使用,极大减轻母猪小猪感染蓝耳病的危险,提高猪群的免疫力,给猪场带来很大的效益。
猪蓝耳病与附红体病的区别
附红体病1、附红细胞病简称附红体病,是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散发的热性、溶血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呈现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全身皮肤发红,故又称红皮病。病猪感染后可大批死亡。3、临床症状:体温升高到42℃,呈稽留热:病猪不愿走动,喜爬卧挤堆:呼吸困难,可视黏膜苍白,黄疸。全身皮肤发红,以耳部,鼻镜,腹部皮肤最为严重,有些猪耳部、腹下、腹股沟及四肢部位可见先发红后出现不规则的紫斑,指压不褪色。耳尖放血稀薄,血红蛋白浓度降低。2、治疗方案:**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3ml,静脉注射;血虫净外粉,每千克体重10mg, 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卡那霉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4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土霉素,每千克体重5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纳加诺尔,50kg体重1.5g,溶于7ml柴胡注射液中,肌肉注射。注意:对于病程稍长和症状严重的猪无效;土霉素每天每千克体重1.5g,分2次肌肉注射,可以连续应用,如果用来预防,可在每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600g,连续应用。
3、防治措施:预防该病的重点工作是灭蚊,驱蚊和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断尾时应注意器械的消毒工作;注射时应注意更换针头,减少人为传播的机会。
猪蓝耳病又称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动脉炎**科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引起的,由外国传入我国、严重影响养猪业的传染病,以繁殖障碍、呼吸困难、耳朵蓝紫、并发其他传染病为主要特征。由于春季温差大、气候异常,极易引发本病,加之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做好本病的预防十分必要。
临床特征:①母猪:发热、厌食,沉郁、昏睡,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咳嗽。妊娠晚期流产、死胎、弱仔或早产。产后无*,少数病猪耳部发紫、皮下出现血斑。个别母猪可见神经麻痹等症状。②育成猪:双眼肿胀、结膜炎,有眼屎或脓性分泌物,并出现呼吸困难,耳尖发紫、沉郁昏睡等症状。公猪感染后表现咳嗽、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急促,暂时性**减少和活力下降。③仔猪:以一月龄内仔猪最易感染。体温可达40%以上,呼吸困难,有时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后肢麻痹,共济失调,眼睑水肿,死亡率高达80%。④猪蓝耳病常继发猪瘟、附红细胞体等病,如果治疗不及时,猪只死亡率较高。
三、防治
1.不论是单一感染还是混合感染,圈舍消毒,加强饲养,减少应激是其重要环节,单纯控制达不到效果,只有配合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消毒可选用齐鲁百毒净;治疗可选用紫锥败毒针,每1kg体重0.3ml,连用3-5天;同时配合富络欣注射液以防止细菌性继发感染。
2.**预防:采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浓缩型:公猪,采精或配种前2-3个月首免,皮下或肌肉注射2ml/头,间隔20天后以同样剂量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每6个月免疫1次。母猪:配种前5-7天首免,皮下或肌肉注射2ml/头,间隔20天后以同样剂量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6个月免疫1次。仔猪:在21日龄时皮下或肌肉注射1ml/头。
猪蓝耳病的治疗方法
一、临床症状猪蓝耳病主要侵袭繁殖和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仔猪断奶前高死亡率、育成猪的呼吸道疾病三大症状。
经产和初产母猪多表现为高热(40-41℃)、精神沉郁、厌食、呼吸困难,少数母猪(1-5%)耳朵、*头、外*、腹部、尾部发绀,以耳尖最为常见。出现这些症状后,大量怀孕母猪流产或早产,产下木乃伊、死胎和病弱仔猪,死产率可达80-100%。早产母猪分娩不顺,少奶或无奶。
仔猪特别是吃奶猪,死亡率很高,可达80%以上。临床症状与日龄有关,早产的仔猪出生时或数天内死亡。大多数新生仔猪出现呼吸困难(腹式呼吸)、肌肉震颤、后躯麻痹、共济失调、打喷嚏、嗜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断奶仔猪感染后大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肺炎症状,有些下痢、关节炎、皮肤有斑点。
育肥猪体温可升高至41℃左右,食欲明显减少或废绝,多数全身发红,呼吸加快,咳嗽明显,个别病猪流少量黏鼻液。无继发感染的病猪死亡率较低。
种公猪发病时症状轻微,持续时间短,但**品质下降,死精增多。
二、防疫措施
(一)猪蓝耳病发生场(户)的综合防疫措施
1、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尸体。养猪场(户)要及时通过深埋、焚烧等无害化方法处理死胎、死猪,严格控制病猪的流动,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2、开展紧急免疫工作。从省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看,蓝耳病疫情中常同时伴有猪瘟发生,有蓝耳病存在的地方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明显下降。因此,要加强猪瘟的免疫工作,规模饲养场户要按照免疫程序及时接种**。接种**时要保证质量,可适当增加剂量,注意接种消毒,防止免疫失败或人为传播疫源。另外,根据各场实际,积极做好口蹄疫、猪气喘病、猪伪狂犬病等的免疫工作。规模饲养场建议使用猪蓝耳病**对全部母猪和公猪进行免疫,基础免疫进行2次,间隔3周,以后每隔5个月免疫1次。
3、积极做好对症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可用下列方法减少损失。母猪分娩前20天连用数天水杨酸钠或阿司匹林等抗炎**物,以减少流产。母猪分娩前后各一周喂服氟甲砜霉素或支原净+金霉素,以减少细菌性继发感染。对发病母猪,应推迟一个泌*期配种。对初生仔猪可补给电解质、葡萄糖,对仔猪断奶前后、转群等,按预防量适当在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阿莫西林、金霉素、土霉素等抗菌药物,及时淘汰、无害化处理无治疗价值的病仔猪。对年龄较大的发病猪,可用安乃近和相应的抗菌药物治疗,防止继发感染。
4.加强养猪场(户)的饲养管理。加强环境消毒,实行带体消毒,保持饲养用具的清洁,减少饲养密度,通风、降温,改善猪舍环境。调整日粮,对病猪饲喂高能量饲料、青绿饲料,提高维生素含量5-10%(其中维生素E可提高100%,生物素可提高50%),矿物质5-10%(Fe、Ca、I、Se、Mn),注意氨基酸平衡。
5.防止猪群流动。发病期间停止猪只出售,停止从外地购猪,隔离治疗病猪,场内健康猪群应努力做到停止或少移动,减少疫病传播机会。
(二)猪蓝耳病未发生地区的综合防疫措施
1、**免疫。用猪蓝耳病**对全部母猪和公猪进行免疫,基础免疫进行2次,间隔3周,以后每隔5个月免疫1次。
2、种源控制。严禁到猪蓝耳病疫区购买**或商品猪,规模饲养场应坚持自繁自养,慎重引种。
3、加强饲养管理。及时清除并无害化处理猪的粪、尿,严格消毒制度,每2周全场大消毒一次,每周一至二次带猪消毒。猪场尽量做到全进全出,改善猪舍环境。
4、加强猪瘟、口蹄疫等的免疫工作。定期开展免疫抗体监测,根据免疫抗体消长规律和免疫程序及时免疫。
参考资料:http://****nhnw***m/njzx/viewarticle.asp?id=2648
猪蓝耳病的治疗方法
给你一个经典猪蓝耳病的治疗方法一.保护易感猪群
A.复方花青素1000克+牛磺酸1500克/T,拌料饲喂15-20天。
B.紧急接种PRRS灭活苗。
C.复方花青素1000克+牛磺酸2000克/T,饮水15-20天。
D.0.5%过氧乙酸对猪群进行带猪消毒。
E.加强猪群的环境卫生。
二.治疗感染猪群
A.柴胡10ML+利巴韦林2ML+恩诺沙星10ML注射,50公斤/体重用量,一天两次。(用于退热,适用于发热在41.5°C以上的猪群)无效反弹的猪群建议淘汰。
B.复方花青素5克+阿司匹林1克+牛磺酸5克/500ML水喂服,一天两次。无效反弹的猪群建议淘汰掉。
C.紧急加强接种PRRS灭活苗,使用建议量的2倍接种,间隔7-9天后再接种一次。
D.0.2%过氧乙酸对猪群进行带猪消毒。
E.加强猪群的环境卫生。
三.猪群保健净化
A.猪群经过20天左右开始逐渐恢复,但恢复后建议给猪群接种一次猪瘟**,按常规量接种。
B.建议继续使用复方花青素1000克+磺胺六甲氧+800克+TMP300克/T,拌料饲喂9-10天.进行药物保健。
C.加强猪群消毒和栏舍卫生干净,做好定时驱虫和不用霉变饲料工作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