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保育猪用什么药保健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育肥猪的饲养管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育肥猪饲养管理要点)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 所采用管理技术排第位增加利润策略早期断奶全进全制相结合
2. 仔猪至6千克体重至少需要1千克饲料
3. 旦仔猪保育舍呆1-2周并始积极采食降低夜间温度式**采食
4. 新母猪第二情期配种并配种前二周其**补料则每窝产仔数明显增加
5. 配种间确定取决于母猪进行**鉴定频度**鉴定每进行母猪应该刚见表现站立反射及12内进行配种:**鉴定每进行两第配种应该观察站立反射12进行第二配种与第则应间隔12要配种二**期进行配种造胚胎死亡增加导致窝产仔数减少二配种间掌握增加配种数没任何意义
6. 妊娠期喂料标准:0-71.8-2千克:7-372.2-2.7千克:37-1002-2.2千克:100-1122.7-3.6千克:112-娩1.8-2千克
7. 推荐泌*期间通提高采食量提高能量摄入量要泌*粮添加高水平脂肪
8. **应于没遭任何应激猪使用每种**都引起母猪些反应所配种前2周或妊娠期1周左右宜注射**注射**2周进行配种
9. 娩泌*第2-3周注射保护母猪**能早早干扰泌*能晚太晚影响排卵
10. 同间同部位注射两种**同注射两种**母猪免疫反应即母猪血液抗体水平低所注射
猪的保健药主要都有那些?
猪用保健品 -瑞附康主要成分:茵陈、栀子、大黄、索米胆素、胃力素 功 能:清热解毒、利湿、利胆、退黄、通淋、攻积导滞、泻火解毒、活血化瘀。 药理作用:茵陈主要含黄酮类、内酯、氨基酸、酚类以及槲皮素极其3-鼠李糖甙7-鼠李糖 甙和3-葡萄糖甙。作用于动物机体后具有清热利湿、消肿退黄之功效,对猪附 红细胞体、弓形体、引起的湿热黄疸、皮肤结膜发黄有治疗作用,辅以栀子清 热利湿、凉血散淤,大黄攻积导滞、润肠通便、对附红细胞体引起的高热便 秘、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适 应 症: 1.猪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焦虫病、梨形中等血液寄生虫引起的高热不退、气 喘、毛孔出血、耳部及腹下变蓝发紫、全身发红、后期苍白、贫血、黄疸、可视 粘膜发黄。 2.附红细胞体与链球菌、圆环**病、蓝耳病、胸膜肺炎、混合感染引起的高烧、 皮肤发红、痘疹、结膜潮红、关节肿大、以及食欲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严重 便秘等。 3.开胃增食、健肝利胆,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 4.禽:弧菌性肝炎、盲肠肝炎及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等引起的肝脏肿大出 血、肝变性、肝坏死。细菌性肠炎下痢,有较好疗效。 用法用量:每吨饲料加入本品1000克,连用5-7天预防减半。 经典验方: 1、治疗猪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引起的贫血黄疸时,使用茵陈蒿散和磺胺间甲 氧嘧啶+泰乐菌素+甲氧苄啶(1000kg饲料/1000g)混合拌料,连用5-7天。病重者 肌注附弓血康。 2、治疗禽类肝炎性疾病时,用本品拌料,连用5天;用肠肝康饮水(100kg 水/100g)连用3天。 包 装:100g/袋×10袋 止痢散主要成分:雄黄、藿香、滑石、当归、*酸环丙沙星、痢菌净、654-2、粘膜修复剂等。 产品特点: 1、本品为多种天然植物、名贵中药精制而成; 2、雄黄具有杀菌消肿、解痈疮毒、藿香中含有藿香黄酮醇、**油酚;对多种细 菌、真菌有较强的抑菌、抗菌作用;口服具有和胃健脾、芳香化湿、止痢镇 吐、化谷、宽肠之功效;再加上石膏具有清热泻火、解热、收湿敛疮、清除痘 疹;对临床上猪场常见的仔猪、中猪肠道感染具有特效。 适 应 症: 1、仔猪黄、白痢,表现为出生后13天或20天拉黄白色稀便,迅速消瘦脱水,死亡 率极高。 2、断奶仔猪不明原因腹泻,表现为断奶仔猪应激、消化**,环境改变等原引 起。 3、仔猪或中猪的消化**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 4、细菌或**引起的各种肠道炎症感染、久泻不止或长期应用抗生素造成肠道菌 群失调、肠黏膜脱落、多种药物应用无效。 5、家禽的顽固性大肠杆菌、白痢、禽霍乱、鸭传染性浆膜炎。 用法用量:母猪:产仔前15-20天在饲料中添加2kg/吨拌均喂给,可有效防止仔猪出生后 黄白痢的发生,同时增加仔猪抗病力。 仔猪:仔猪断奶后立即在饲料中添加本品1-2kg/吨对仔猪的断奶性腹泻预防有效 率可达98%。 中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肠炎痢疾等发生时,可配合益生素每吨饲料加 入2kg,连用5-7天。 家禽:各种细菌、**、支原体、原虫引起的腹泻发生时,在饲料中添加2-3kg/ 吨,连用3-5天,效果极佳。
猪加药保健时和驱虫荮能否同时添加饲喂
这就是高热病的典型症状,建议刚开始3、4天用抗生素类的药,然后用免疫增强剂类的药。刚开始抗生素是预防继发感染,后用免疫增强剂是让猪自己抵抗**。 下面是从网上找的资料,供你参考:猪无名高热综合征 严防猪无名高热综合征 “猪无名高热”即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期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喘气,部分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毛孔有出血点。病原主要为多种**和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包括猪瘟**(HC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V)、猪流感**(SIV)、伪狂犬病**(ADV)、猪圆环**2型(PCV-II)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猪链球菌属2型(SS-II)、副猪嗜血杆菌病(HP)、多杀性巴氏杆菌(PM)、猪支原体肺炎(MH)、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猪霍乱沙门氏菌(SC)等细菌的混合感染。 从2006的5月底开始,某些地区的许多猪场,生长育成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暴发猪无名高热病,大部分发病猪场患猪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给猪场和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有些猪场因此而破产。 由于该病病因复杂,一般为多病原的混合感染,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造成猪群生长缓慢或停滞、病残猪和死亡猪只增多,饲料效率、生长速度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降低,治疗成本增加,使养猪生产蒙受严重的损失。 发病特点 1.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季节,病程长,一般在5~20天左右,病死率高。 2.猪场对防疫工作不重视、技术人员保健观念差,没有严格封闭猪场、没有对猪群进行系统的保健的猪场发病严重。 3.发病猪的体重一般在20~80kg,发病率最高,也有断奶后的仔猪发病。 4.药物治疗效果不太理想,乱用药的猪场死亡率更高。 临床症状 发病猪体温升高至40~42.5℃,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废绝,患猪皮肤发红,耳后耳边缘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等身体多处皮肤有斑块状,呈紫红色;呼吸困难,喜伏卧,部分猪出现严重的腹式呼吸,气喘急促,有的表现喘气或呈不规则呼吸;部分患猪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眼分泌物增多,大部分猪有泪斑,出现结膜炎症状;部分猪群便秘,粪便秘结,呈球状,尿黄而少、混浊,颜色加深。病程稍长的病猪全身苍白,出现贫血现象,被毛粗乱,部分病猪后肢无力,个别病猪濒死前不能站立,最后全身抽搐而死。发病猪群死亡率很高,有的猪场甚至高达50~90%。部分母猪在怀孕后期(100~110天)出现流产,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 剖检变化 所有病死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炎,剖检可见以下症状: 1.肺肿胀、变硬;呈不能收缩的橡皮状肺,间质性肺炎症状明显,肺部呈现斑驳状到褐色病变(大理石样);大多数都是混合感染肺炎,有化脓灶,部分猪肺出血,出血性肺炎,间质明显增宽。 2.淋巴结广泛肿大,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 3.有的病死猪肝脏肿胀,颜色变淡,有的肝则呈黄土色,质脆,个别猪肾、膀胱、喉头、心冠状沟脂肪及心内外膜等有出血点;部分病死猪肾肿大,颜色变深,呈褐色或土**,质地较脆,有瘀血现象。有的病猪脾脏肿大,质脆。 4.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胸腔及腹腔有纤维蛋白的渗出。个别猪肺浆膜与胸膜或心包纤维素性粘连。 防制措施 该病病因复杂,病猪一般愈后**,防治上应坚持预防为主,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防暑降温工作,提前保健预防,加强消毒工作,对症治疗等措施,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购入隐**染猪。 2.重视猪群的饲养管理工作,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①夏天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加大猪舍通风量和用凉水喷雾等降温措施,通过对流促进蒸发和散热;猪舍门窗应全部打开,让空气对流。气温较高时用冷水冲洗猪体或加装喷雾装置,每天喷洒4~6次; ②夏天应降低饲养密度,生长猪应有0.8平方米以上的生活空间,育成舍最好为1.2平方米/头,每栏猪的数量最好在10~12头左右,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和降温可有效地控制猪无名高热和呼吸道病。 ③从分娩、保育、到育成均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避免把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做到同一栋猪舍的猪群同时全部转出,在每批猪出栏后猪舍须经严格冲洗消毒,空置几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 3.猪舍及环境均需定期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含量。 由于**对普通消毒剂不敏感,特别是猪圆环**,一般消毒剂对它不起作用,消毒时应选择新型、**性较小的消毒剂,如复合醛类消毒液,在发病的10天内应提高消毒药液的浓度,对疫区及疫区附近外部环境每天进行4~6次严格消毒,母猪和大中猪中午时可带猪(连猪一起)喷雾消毒,猪场生活管理区每日消毒1次。第10天开始,可加大一倍稀释进行消毒,减少健康猪通过呼吸道感染流感等**的几率,以防止本病扩散蔓延,对控制疫病的传播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4.药物控制措施: 该病重在预防,当猪群大规模发病时,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应在疫病未发生之前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生素进行预防,应在猪无名高热发病高峰期前加药预防,当疫病发生时,针对细菌和支原体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可减少损失,应及早采取措施在饮水和饲料同时投药,结合注射对病猪进行治疗,以减少细菌二次感染引起的死亡。目前猪场临床较敏感药物有支原净等,猪场可根据本场情况采用联合用药的法,制定本场的预防保健用药计划。从母猪用药保健开始控制细菌性疫病的源头。 ①对已发生“猪无名高热”的猪群: 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氟甲砜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300克/吨;由于患病猪群采食饲料减少,不能摄取足够治疗量的药物,应同时在饮水中加药,使用对细菌和**均有效的抗菌素和中药提取物复合制剂,让猪群自由饮用5~7天。对已发病的猪只应隔离饲养,精心护理,并使用黄芪多糖和长效磺胺类针剂进行注射治疗,1天2次,连用3~5天,同时在饮水中添加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病猪混合感染猪瘟等**性疾病,则治疗效果不佳。对病情特别严重和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猪,应及时、果断淘汰,防止疫病传播。 ②生长育成期: 在12~13周龄和17~18周龄使用有效药品进行预防,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氟甲砜霉素+强力霉素250克,也可在饮水中添加可溶性抗生素,采用脉冲给药的方式,连用1周,停药1周后,再用药1周。 ③在炎热高温的天气或猪群转栏、注射**时,应在饮水中添加**电解质等抗应激药物,尽量降低因应激导致猪群抵抗力下降而发病的机会。 ④哺*母猪: 可在母猪分娩前后各1周的母猪料中添加抗菌素,每吨饲料中添加氟甲砜霉素+洛美沙星1000克进行预防;或用80%支原净125克/吨+金霉素300克/吨+阿莫西林150克/吨添加,减少母猪排出病菌污染分娩舍,切断疾病从母猪到仔猪的水平传播。 ⑤断奶仔猪: 仔猪断奶前1周至断奶后4周的仔猪料中添加抗菌素,在每吨饲料中添加氟甲砜霉素+强力霉素200克/吨;或用80%支原净125克/吨+金霉素300克/吨+阿莫西林200克/吨,切断仔猪与仔猪间疾病的水平传播。 ⑥定期驱虫: 蛔虫、鞭虫等体内寄生虫损害机体免疫系统使猪群抵抗力下降,蛔虫幼虫经肺移行和肺丝虫都会加重呼吸道病的病症,所以配合药物驱虫对控制本病发展有一定意义,应在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2周后,选择对体内外寄生虫效果明显的驱虫剂进行驱虫。 ⑦做好蓝耳病和猪瘟的预防;发病猪群饲料饮水中添加大量酸制剂和电解**、葡萄糖(或使用康复星饮水),能大幅降低死亡率。
仔猪九十日龄保健用什么药
消化**引起。用*酶生片或食母生片助消化,用蒙脱石散配合康恩贝肠炎宁片止泻。可以用**黄连素片消炎,避免用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或头孢类等消炎药。
仔猪三针保健用什么药好
小猪下痢的情况比较复杂,不能光考虑母猪,还应该改善注射的饲养环境,注意温度、湿度。小猪下痢应该全群治疗,不能只治疗某一只下痢的仔猪。此外,小猪下痢专门针对母猪用药效果也不明显,所以应该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对症用药。
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高发原因是什么?
副猪嗜血杆菌病在猪场的发生越来越普遍,该病之所以高发的原因是什么?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王贵平研究员 1.副猪嗜血杆菌是猪上呼吸道(鼻腔、扁桃体和气管前段等)的常在菌,此病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仔猪的一种散发性,应激性疾病。 各种应激因素可诱发和促进本病的发生与流行,如气温突变、空气污染严重、通风**、寒冷潮湿,不同日龄的猪只混群饲养,密度过大,管理不当,饲料质量差,长途运输等,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2.就本人对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来看,该病更多的被看作继发**原菌。有研究结果表明,猪群中存在蓝耳**感染或一些免疫抑制**毒病存在,本病更容易继发。 3.血清型和毒力,以及毒力因子这一方面到现在都不是很清楚,血清分布又有地域性,**免疫在不同的血清型之间所引起的交叉保护率很低等等,由于没有很好的预防应对措施,所以该病爆发越来越严重。 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 罗满林 多种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尤其是圆环**,猪繁殖和呼吸道综合征等存在,猪群集约化饲养,养殖环境恶化。 山东菏泽宏兴远**繁育有限公司 牛月波 因为该病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主要寄生在猪上呼吸道黏膜,临床上常以继发感染形式出现,由于近年来很多猪场流行免疫抑制性疾病(如蓝耳病、圆环**Ⅱ型、猪瘟等),再加上肺炎支原体、流感**、呼吸道冠状**感染严重,副猪嗜血杆菌乘虚而入,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如去年南方多个省份发生高热病,副猪嗜血杆菌就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技术部总监 蔡少阁 主要是猪群免疫力低下所造成的。 导致猪群免疫力低下的原因有: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如蓝耳病、圆环**病等;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普遍存在;某些促生长添加剂的滥用,如高铜、高胂和高锌等;某些抗生素的长期添加,如氨基苷类抗生素和氯霉素族抗生素等;长期的应激等。 四川恒通动物制药有限公司技术部 张瑞杰 1.在实际中,副猪嗜血杆菌已经成为猪体内一种常宿菌,只要猪体抵抗力降低了就有可能爆发副猪嗜血杆菌,只要猪感染某种疾病就有可能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 2.另外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现有15个血清型)较多,还是有大量的分离株不能被分型,实验室检测存在很多困难,另外不同的血清型对药物的敏感度不同,并且耐药性极强,更为实验室诊断及其药敏试验添加了新的挑战。 3.发病猪场常年带菌,治愈或耐过猪常年带菌,带菌猪和慢**染猪为本病的传染源。 福建威耳动科药业有限公司 曾佑全 高发的原因: (1)副猪嗜血杆菌是猪上呼吸道中的一种共栖菌,常可在鼻腔、扁桃体和气管前段分离到,而不见任何临床症状。 (2)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或引起免疫抑制的因素(如转群、断奶、混群、饲料的突然改变或通风**、免疫抑制性疾病)存在时,会导致该病发生。 (3)最近几年整个猪养殖业中呼吸道疾病的复杂化,**性疾病的不断复发是导致副猪嗜血杆菌病不断高法的原因之一。
我想养猪,求养猪技术!
给楼主推荐一个很好的学习养猪技术的网站,你可以通过百度搜索“福建畜牧网”就可以找到这个网站,里面有上万篇的养猪技术资料,还有许多专家做指导,是学习的好帮手,我也是兽医,就在里面学到很多专业知识。
猪场喂新玉米,新玉米有哪些危害?
新玉米的危害有三:
1、水份含量大而不稳定。
2、新玉米成熟滞后性易引起拉稀现象和过料。这个危害陈玉米中就没有。
3、霉菌的危害。注意霉菌和霉菌毒素危害的区别。新玉米中不但有毒素的危害、霉菌的危害要大于陈玉米。新玉米下来了,大家一定要注意新玉米的问题,已经有部分养殖户反应新玉米引起的问题了!!!大家要提前注意预防!!
由陈玉米作为主要能量来源的,换成新收获玉米,过渡期一周以上,每日替换量不高于的10%.新收玉米籽粒需继续完成内部的生理生化变化,逐步达到生理上的完全成熟.并且水分差别大.更换过快一样造成消化系统的不适应.已见到为数不少的初产鸡群产蛋率不升反而下降10-20%.高产鸡产蛋下降10%左右.常伴有拉稀现像。
多少日龄的猪是保育猪
现在一般21天断奶,保育猪一般在保育室呆45天,所以21天-66天算保育猪。
算体重的话应该是在8KG-20KG左右。
保育猪问题,请大家帮忙!!!
你的那个猪场应该是圈里就带菌,圈里的猪到保育阶段的时候最好在日粮中添加一些抗生素如大观霉素或者太妙菌素,替米考星一类,进行预防,只做一次保健是不够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