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养罗非鱼先放小池吗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罗非鱼怎样养(罗非鱼怎样养过夜)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罗非鱼怎样养
主人公的老家位于温泉地带,常年有一股温泉水,主人公觉得可以饲养热带鱼,于是觉得养殖热带鱼
请问罗非鱼在水池饲养怎么养?
罗非鱼鱼苗培育期的饲养 罗非鱼有互相残食的习性,主要表现在鱼苗培育期间,大苗吞食小苗的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在鱼苗培育时期饲养必须认真。在繁殖池中见苗后第5-7天可进行幼苗的经一次起捕。第一次苗的规格整齐,且数量多。以后则按每隔15-20天左右再捕苗一次。苗种池每亩可放养10万尾左右,同池鱼苗要求规格整齐,以防大苗吃小苗。鱼苗培育池进苗前要施足基肥,放苗后要坚持每天泼洒豆浆。在水温25℃左右,经15-20天培育,幼苗可长至体重1g左右,这时可转入成鱼池进行饲养。也可在原产卵池继续培育大规格鱼种,再转入成鱼池。奥尼罗非鱼苗培育技术编辑本段
“增福”罗非王属于奥尼罗非鱼品种,它继承了其父母本的优质基因,头小、肉厚、身宽,生长速度快,适合加工出口;由于其雄性率高,饲料系数低,适应性强,特别适合珠三角地区淡水养殖。在苗种培育阶段,清塘培育好水质后每亩可放养1至1.5厘米鱼苗4至5万尾,鱼苗长至4至5厘米便可以分塘进行成鱼养殖。经5个月养殖一般可达500克以上,捕捞上市或存塘越冬养至800克以上的大规格成鱼售价可观。据专业人士分析,按常规计算,“增福”罗非王亩产1500斤,市场售价每斤3元,亩产值可达4500元;养殖成本每斤1.5至1.8元,亩均利润为1800至2250元;再加上搭配鲢、鳙、鲤等鱼的产量200斤,产值为500元,那么每亩鱼塘的利润就能达到2300元以上,可为养殖户每亩增收800元。现将“增福”罗非鱼苗从吐口花至进塘前这阶段池塘培育法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户参考。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2-3亩,水深1.5米左右,塘基坚固,池底平坦,塘底於泥10-20厘米为宜。
2、清塘消毒。池塘清塘消毒方法很多,可带水或干塘消毒。最好的方法是在鱼苗培育池清除杂草、杂鱼后,排干池水,投放50公斤/亩的生石灰进行消毒,有泉水眼的池塘用茶粕50公斤/亩毒塘,**野生杂鱼类,曝晒2-3天后,再放进新水。
3、进水回塘。清塘消毒完毕,向池塘放进新水,进水时要用40目的网布过滤水进塘,第一次进水深度控制在80厘米后即停止放水,待放苗一周后,再注入新水20厘米,保持池塘水深1米深度左右培育鱼苗。
4、育肥水质。奥尼罗非鱼苗幼苗阶段浮游动植物为饵料,采用肥水池塘放苗,使鱼苗下塘后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因此,池塘进水后,鱼苗下塘前3-5天,按每亩投放动物粪便200公斤或施放绿肥300-500公斤。在池塘周边沤浸,培肥池塘水质,控制透明度在30-40厘米为宜。
5、放苗培育。在已准备好放苗的池塘里,经试水,确定鱼苗能否安全生长后,按10万尾/亩的标准投放奥本奥尼罗非鱼苗,投苗时要注意先将装有鱼花的鱼苗袋浮在池塘水面上约30分钟,待鱼苗袋中水温与池塘水温一致后,在上风处放苗进塘。
6、投饵管理。池塘培育奥本奥尼罗非鱼苗,可以通过经常施放有机粪便来培肥水质,培育浮游动植物作鱼苗饵料。也可以定时、定量投放人工配合饲料培育。在吐口花至3厘米规格前投放鳗鱼饲料,投放量是每天500克/万尾鱼苗,第三天起适当增加投投饵量。待养到3厘米规格时,投放量改为每天1000克/万尾鱼苗,经这样培育25-30天,可达4-6厘米左右规格鱼苗。
7、鱼病防治。奥尼罗非鱼苗在幼苗阶段相对成鱼阶段较易发生鱼病,如遇天气差,水温低,操作不当时易生水霉病,防治方法是全池施放2-3ppm的水霉灵或鱼虾康。有时也会患车轮虫病,防治方法是用百虫净或敌百虫鱼药适量防治。
养殖罗非鱼水质管理技术编辑本段
罗非鱼具有食性广、耐低氧、生长快、发病少、繁殖能力强等优点,而且易饲养,市场好,目前在我国养殖比较广泛,是许多地方渔农及养殖单位增收的主要养殖品种,尤其是罗非鱼在目前国际市场上比较活跃,因此集约化养殖方兴未艾。但是集约化养殖也逐渐带来一些问题,不少养殖户因片面追求产量,不断向养殖水体投放过多的饲料及肥料等,使水质不断恶化,鱼类生存环境每况逾下,时常发生大量死鱼以及因卫生问题遭遇市场壁垒等现象,给养殖经营者带来很大的损失。同时,罗非鱼属于热带鱼类,对养殖环境及饲养管理要求比较特殊,对水质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在养殖中水质管理成为罗非鱼养殖成败的关键。
一、慎重选择水源
罗非鱼属热带广盐性鱼类,水温在18℃~38℃能生长,最适生长的水温是28℃~32℃,能耐低氧,在溶氧低于0.7毫克/升的水体中仍能摄食,水中溶氧在1.6毫克/升时能生长繁殖。可在淡海水中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在pH值4.5~10的水体中生长。在养殖中,水源是最基本又是最重要的方面,它决定着水质条件和养殖成败。一般水源条件要求水源稳定、充足、清洁、卫生,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无任何污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同时要求注、排水方便,且单注单排。在注、排水口处要建好拦鱼网具,既避免敌害生物及野杂鱼入池,又可防止逃鱼。水源进入养殖池前要在蓄水池中过滤和消毒,以杀灭水源中的病原体和敌害生物,一般可用25克/立方米~30克/立方米生石灰或1克/立方米漂**(含有效氯25%以上)全池泼撒,需杀灭虫害时,还可用0.5克/立方米敌百虫药液(90%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网箱养殖时,必须水温常年在18℃~38℃之间,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水源稳定且无污染源,冬季不封冰,水面开阔,避风向阳,光照充足,环境安静,水源地不可有工业或农业污染水流入。
二、严格清塘消毒
清塘消毒可杀灭水体致病因子,使良好的水质条件得到保证。在投放苗种前,新旧池塘都必须清整消毒。老池塘应清除过多淤泥,只保留底泥10厘米即可。放养鱼种前10天~15天用药物进行清塘消毒,以杀灭养殖水体中的病原体和敌害生物。一般可采用干法清塘或带水清塘两种方法,干法清塘时,可按每亩使用生石灰75千克左右或漂**4千克~5千克;带水清塘时每亩可用生石灰150千克左右全池泼撒,尽量使池底泥土与生石灰拌匀,以彻底杀灭寄生虫、病原体及野杂鱼等。网箱养殖时可使用药物挂袋的办法进行消毒,新网箱下水前要充分浸泡、消毒。
三、科学施肥投饵
肥料、饵料等养殖投入品的多寡既影响着罗非鱼的生长,又影响着水质的变化。罗非鱼对水质肥瘦要求不很严格,在天然水域中,主要摄食对象是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动物、轮虫、有机碎屑及大型藻类等,它可以吸收水中浮游生物作为食物,对人工饲料更是喜爱有加。在养殖时,也可以通过适度培肥,使浮游生物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和营养物质,保持良好的水质,辅助鱼类生长。一般在鱼种放养前,可施足基肥,改良水体中底泥的营养状况,增加池塘营养物质,利于天然饵料的生长。具体方法是按每亩施用经过腐熟的鸡粪250千克~300千克。在养殖中期,还可以根据水体中水质情况等施用追肥,一般每15天~20天施1次为好,每次每亩可施氮肥2千克~3千克和磷肥1千克,池中还可放入少量的绿萍或红萍,也可根据水温、水质情况施用有机肥或生物肥料。罗非鱼是目前流水高密度养殖或“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集约化养殖需要投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但在投喂中如不把握科学方法,不但会浪费饲料,而且还会败坏水质,诱发各种病害,所以饵料投喂要科学。罗非鱼的食性很广,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可以投喂各种饲料,如小麦、玉米、饼粕等均是它的优质饲料。初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为32%~35%,每天投饲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当个体规格长至200克左右,投饲量可调至鱼体总重的2%,并保证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27%~29%。当其个体达到300克左右时,罗非鱼进入生长最快的时期,日投饲量保持在鱼体重的1%~2%,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35%以上。饲料可自配混合料,但最好加工成颗粒投喂。在投喂方法上要讲求“四定”原则。每天投喂2次,时间分别在上午8时~9时和下午3时~4时。每亩池塘尚需搭2个~3个饵料台,以便定点投喂
四、定期调节水质
水质调节是培养良好水质条件的根本途径。池塘养殖时,要经常更换池水,保持清新的水质,严防浮头和泛池,溶氧应经常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一般每15天左右加换新水一次,每次换水10厘米~20厘米,使池塘水位保持在1.5米左右,高温季节时可适当增加换水次数。在养殖期间,还要视天气、水温及鱼类摄食情况,适当开增氧机增氧,在天气变化,气压低,水中溶氧低于3毫克/升鱼类浮头时,要加大开机频率和开机时间。水库网箱养殖时,要经常刷箱,洗掉网箱污物及附着藻类,使水体充分交换,还要定期查箱,发现破损及时修补,以免跑鱼或凶猛鱼类入箱。必要时还要不断调整网箱,随着水库水位涨落,把网箱调节到水深适宜的位置。
五、注意合理放养
合理的放养密度,可以保持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搭配品种,可间接调节水质,互利共生,达到水体中的和谐。要使罗非鱼养殖成活率提高,必须控制好放养密度和配养鱼类。目前的养殖方式主要是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适宜于与罗非鱼混养的鱼类,主要有鲢鱼、鳙鱼、草鱼、鳊鱼和淡水白鲳等。每年春季当水温回升稳定在15℃以上时便开始放养冬苗,池塘主养一般每亩放养罗非鱼种1500尾~3000尾,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40尾~70尾,以控制水质;与其它鱼混养时可亩放200尾~500尾。罗非鱼在网箱中可以单养、主养或搭配养殖。鱼种应以大规格为好,进箱规格一般为尾重10克~50克,平均以30克为好。放养量应根据水质条件确定,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时,放养密度每立方米水体放养3千克~20千克,鱼种放养前要进行药浴消毒处理。另外,随着鱼体不断长大,为调节好养殖密度,提高效益,可分批起捕上市及轮捕轮放,以调节水体中的载鱼量,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
六、严防各种病害
在罗非鱼的养殖中,定期防病是培养良好水质条件的保证。一般使用生石灰防病较合适,因为它可以调节水体的pH值,杀灭水体中的有害病菌,并可使底泥释放出无机盐,增加水体的肥度。首先要定期消毒,池塘养殖时每10天~15天施生石灰按每亩15千克~2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每月1次~2次调节池水pH值至微碱性,用生物制剂改善池塘微生物结构,改良水质;同时要适时开机增氧,使池水中pH值保持在7.0~8.0之间,透明度在25厘米~30厘米之间。网箱养殖时,可以通过药物挂袋或投喂药饵的办法,进行定期消毒防病,改善水质条件。其次要加强日常管理。坚持日夜巡塘,每天坚持测量水温、气温3次,每周测一次pH值,测2次透明度。清晨、夜晚各巡塘一次并做好养殖日记;定期调节水质,鱼种下塘后,要保持池水呈茶褐色,透明度为25厘米~30厘米。在高温季节,一般每周换水1次~2次,每次换去池水的20%~30%。另外要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禁止一切有害生物进入水体。
罗非鱼亲种的培育及繁殖编辑本段
罗非鱼的繁殖,不需要进行人工**和流水**,只要水温稳定在20℃以上,将成熟的雌雄亲鱼放入同一繁殖池中就能自然繁殖。在水温稳定在25-29℃的情况下,每隔30-50 天即可繁殖一次鱼苗。在我国南方地区,罗非鱼一般一年可产苗五至六次,在控温条件下可终年繁殖。
繁殖池条件
1、位置繁殖池应选择在靠近水源,注排水方便、环境安静、交通便利的地方,最好能选择在靠近亲鱼冬季越冬的池塘,以减少亲鱼过塘造成的损伤。
2、面积与水位繁殖池面积一般以2-6亩为宜,面积过大不利于收集鱼苗,面积过小,水质难以控制,水温变化也较为明显,亲鱼刚入池时水位控制在1.4 -1.5 米间。亲鱼繁殖时,水位应减少到0.8 -1.2 米为宜,在夏季高温期间,可适当加深到1.2 -1.4 米。
3、池形与底质池形以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池为好,池边要有浅水滩以利于亲鱼挖窝产苗,池底应平坦或略呈锅形,底质以壤土或砂壤土为好。塘边浅水滩不能有杂草,否则不利于收集鱼苗。
繁殖池清整、消毒
亲鱼入池前,必须对繁殖池进行清整消毒,清整时应将池水抽干,捕去杂鱼和清除搪底杂草、杂物,特别是塘底至塘边1.6米内的杂草,并严格检查塘边、塘埂,注排水过滤网是否牢固,最好能让塘底暴晒至龟裂。在亲鱼入池前10-15 天,回水10-20 厘米,再用药物进行毒塘,常用的药物有茶粕、漂**、生石灰,其中以生石灰和茶粕的效果最好。茶粕的用量为40-50 千克/亩、生石灰为150-200 千克/亩、漂**为15-20 千克/亩(有效氯为30%)。
培育水质
消毒数天后,用密眼网拉网,检查池内是否已消毒干净,在确认繁殖池内无其它杂鱼、杂物后,即可回水(进水时进水口一定要用密网过滤,并要经常检查和清洗密网),施放基肥,每亩施放发酵粪肥300-600 千克或绿肥500-800 千克,把水质控制呈茶绿色或黄绿色为宜(如施放绿肥,应经常翻动,待全部腐烂后将草渣捞起,消毒7-10天后,便可试水放鱼)。
亲鱼放养
1、亲鱼的选择用作亲本的罗非鱼,必须要纯种,在同一种群中应选择生长快、较大的个体,一般越冬鱼种应在250克以上,雄鱼略大,留大去小。选择时,选用的亲本要求背高肉厚、鳞、鳍完整、色泽光亮、斑纹清晰、无病无伤,体形整齐,外部形态符合分类学标准。
2、放养时间亲鱼放入繁殖池时水温宜稳定在20℃以上,广东地区一般在3月中下旬即可进行配对产苗。我所因建有温棚和控温设备,在2月中旬即可进行配对产苗。放养亲鱼要选择在晴天进行,并要一次放足数量。亲鱼入塘前应对鱼体进行消毒,用3‰-3.5‰的盐水浸泡亲鱼5-10分钟后才放入繁殖池,运输亲鱼时操作要轻快,尽量减少鱼体损伤,缩短亲鱼恢复时间,提早产苗。待全部亲鱼入池后,用0.3 ppm 浓度的二**氯进行消毒,预防亲鱼伤口感染和水霉病的发生。
3、放养密度和雌雄配比亲鱼放养密度应根据池水溶氧能力、池塘条件、生产数量来确定,在常温池中,按2000立方米(约3亩)水体配1.5-2.2千瓦增氧机一台,放养密度可达1500-2000 尾/亩,规格250-300 克,在无增氧设备的条件下,每亩可放300-500 克的亲鱼600-800 尾,早晚有塑料薄膜盖的静水保温增氧池,亲鱼放养密度为1000-1200 尾,规格为250-300 克。
放养时必须适当控制好雌雄配比,根据几年来我所的生产经验,雌雄配比以2.5:1-4:1获苗量较为理想,因雄鱼配入较多时,若无足够的饲料会大量吞食鱼苗,严重影响获苗量。
培育与管理
亲鱼经过长时间的越冬后,体质较弱,性腺发育较差,必须加强培育。按施肥与投料相结合的成鱼饲养方法强化培育,投料和施肥应视天气和亲鱼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日投喂量为池塘亲鱼重量的3%-4%,为促使亲鱼性腺尽快发育成熟,投料要求精、青饲料相结合,多样化,使营养全面化。亲鱼的精饲料蛋白含量应在35%以上,常用的饲料有豆粕、鱼粉、玉米粉、花生粕,黄粉作为亲鱼的饲料,最好是自购原料后自行制配成颗粒料。
亲鱼入塘后,要坚持早、中、晚巡塘,及时捞掉池中蛙卵和杀灭敌害,特别要加强对水质的管理,水色过浓或显示乌褐色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换部分新水或泼洒石灰,以防止因水质恶化而使亲本缺氧浮头和泛塘造成的损失。坚持定期对繁殖池进行消毒和调节水质,一般每半月施用一次生石灰,用量控制在每亩10-15 千克。定期施放一些微生物制剂,以改变池塘微生物群落,改善水生环境。
亲鱼产苗
1、产苗水温亲鱼放养后,当水温上升到22℃时,培育成熟的亲鱼便开始**产卵,受精卵的孵化和鱼苗的哺育是在雌鱼的口腔内进行的,在水温25℃时约5-6天孵化出膜,28-30 ℃时4-5天孵化出膜,从亲鱼**产卵到鱼苗脱离母体**生活,整个过程约10-15 天,所以在亲鱼放养10天后要坚持每天沿池四周仔细观察是否有鱼苗活动,做到及时捞苗,以提高获苗率。
2、捞苗捞苗一般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比较好的方法是用手操网,小拖网,沿塘四周捕捞,每3-4米起苗一次,幼苗放入网箱中暂养,如此反复进行,每天应捞4-5次,做到每天尽量将幼苗捞干净。捞苗时动作要轻快,待捞到一定数量后,即可计数将幼苗移到培育池,转入鱼苗培育阶段。
由于罗非鱼在幼苗阶段有互相残食的习性,体长1.5厘米的鱼苗,已能吞食刚离开母体的幼苗,在生产中,可以用捞苗与捕苗相结合,捕苗时要用密眼网,底纲上的沉子不宜过重,让亲鱼能从网底逃逸。
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水温亲鱼在越冬池移到繁殖池之前,要对越冬池进行降温,待水温与外界持平并在出池前3天停料和加冲新水,过池时操作一定要小心,减少鱼体受伤,因一般这个时期的水温都不高,亲鱼伤口极易患水霉病,移池时除要选择晴朗天气外,一定要进行消毒后才放入繁殖池。
2、水质亲鱼产苗量的多少,水质是个十分关键的环节。水质不能过肥也不能过瘦,过肥亲鱼极易缺氧浮头;过瘦不利于培育亲本和幼苗的开口饵料。调节好水质,定期使用生石灰,在高温季节经常换走部分老水,注入新水,建议使用一些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增加溶氧。
3、饵料亲鱼产苗量的另一个关键环节就是饵料。作为亲鱼的饵料,一定要达到强化培育质量,而且要十分清楚饲料中所含的各种成分,亲鱼只有吸收到足够的蛋白能量,才能缩短产苗间隔期,增加产苗次数,提高出苗率。
4、雌雄分离罗非鱼在夏季高温期间出现停止产苗或减少产苗等现象,幼苗极难收集,此时可将亲鱼雌雄分开,进行隔离分塘培育,待到水温降到30℃以下,再进行配对产苗,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收集一批较为集中的幼苗,有利苗种培育以及越冬。
资料http://baike.1688***m/doc/view-d1590922.html
鱼可以用自来水养吗?为什么?如果要用自来水养鱼,该如何处理?
自来水养鱼的方法罗非鱼鱼苗放养有哪些注意事项?
罗非鱼鱼花放养时一般只有1厘米,鱼苗2~3厘米,由于规格较小,鱼苗体质较弱,免疫力较低,抵抗力也较差,对外界环境要求较高,如果放养时不注意一些细节,对养殖成活率及生长速度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罗非鱼鱼苗放养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避免消毒药物残留对鱼苗的危害。
在放养前,都要对鱼塘进行清塘、晒塘与药物消毒处理。鱼苗下塘前,要注意池塘的清塘药物是否有残留,大量残留药物可使鱼苗畸形,甚至造成鱼苗死亡,使产量降低。一般用漂**、茶麸等药物清塘消毒7~10天后,清塘药物毒性基本消失,可放养鱼苗。检查清塘药物的毒性是否消失,通常用试水的方法:在池塘内放一口小网箱,用数十尾鱼苗放入网箱内,半天后若鱼苗活动正常,就可以大量放养鱼苗;也可取池水于盆中试养3~5尾鱼苗,第二天若鱼活动正常,也可以向池塘内大批放养鱼苗。(2)清除敌害。
鱼苗放养前要察看池塘情况,如发现池塘内有水蜈蚣、蝌蚪、野杂鱼等有害生物,要及时用网捞掉,避免攻击或吞食放养的鱼苗,影响鱼苗正常的生长,进而影响养殖经济效益。水蜈蚣是蜻蜓的幼虫,一条水蜈蚣一天最多可咬死100多尾鱼苗。(3)注意水温。
鱼苗放养时,必须注意鱼苗袋内水温与池塘水温的大小差别应在±3℃范围内。超过3℃时,应调节鱼袋中的水温,使其接近池水温度。具体方法如下:先将鱼袋置于池水中浸泡0.5~1小时,待鱼苗袋水温与池塘水温一致后,再打开鱼袋,慢慢与池水混合,最后将鱼苗倒入池塘中。这样可以避免鱼苗因温度差异而出现应激反应。(4)注意放苗时间及地点。
一般选择在晴天上午或下午放养鱼苗,可避免中午太阳直照,水温过高,早晚时段池塘水体溶氧含量较高,池塘水温变化不大,可提高鱼苗放养到池塘后的成活率。如果有风,应在池塘的上风岸边处放苗,不应在下风处放养鱼苗,主要是因为鱼苗在风的推动下,容易被大量吹到池边,导致鱼苗大量集中缺氧死亡。(5)鱼苗入塘前,应该进行药物浸洗消毒。
由于拉网及运输过程中有可能对鱼苗造成损伤,加上放养池塘后生活环境的改变,鱼苗会出现应激反应,体质脆弱,体抗力降低,故鱼苗入塘前可用食盐、高锰酸钾等药物进行浸洗消毒,可提高成活率。
(6)鱼苗放养下塘时,操作要细心,避免损伤鱼体,造成死亡或感染疾病,影响鱼苗成活率及生长速度,降低养殖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7)鱼苗放养时,应做好天气、水温、水质情况、鱼苗规格及数量等各项放养记录,以备查阅。
罗非鱼要喂什么?罗非鱼要养多久?
罗非鱼需要养殖5-6个月左右再进行出售。罗非鱼鱼苗的投放一般是在4月中旬进行,开春以后气温逐渐回升,当水温稳定在15度或更高的时候就是最佳的投放时期。增加水体容积、降低水质肥度、食用增氧机、加强鱼病防治等方法均可缩短罗非鱼的上市周期。罗非鱼的养殖周期是五六个月左右。罗非鱼一般是在开春之后进行鱼苗投放,4月中旬左右,这时气温逐渐回升,水温慢慢稳定,达到15度或以上。养殖罗非鱼要注意鱼塘的水位变化,水位过低会影响罗非鱼的生长。气温的变化能够影响水质的肥度,温度过高的时候可以减少施肥,或者加入新水调节水质,以保证水中有足够的氧气溶解量。水温过高的时候还可以使用增氧机进行增氧。
要注意鱼病的控制和预防,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池塘和鱼群进行消毒杀菌。根据天气的变化或者鱼群的生长情况,合理的进行投喂。在养殖期间要将已经达到上市要求的鱼群清理出塘,降低池塘里的密度,这样能让规格小的鱼群更快的生长。
如何缩短罗非鱼的上市周期
1、增加水体容积,提高水位。每年6月份左右,天气逐渐变的炎热,水温随之上升,导致水体蒸发加快,水位线下降,影响罗非鱼的生长。要增加水体的容积量,提高水位线,并且要随时加入新水,水位应该保持在2-3m,避免水位过低影响了上市的时间。
2、高温季节要降低水质肥度。罗非鱼在鱼苗期对水质肥度要求较高,可以采取投喂饵料和施肥的方式养殖,增加肥度。但是在高温季节的时候要控制施肥量,保持水质的清洁和干净,水体的透明度在25-30cm即可,水质过肥的时候可以加入新水冲淡或者用生石灰调节,以增加水中的氧气溶解量。
3、使用增氧机。水温过高,养殖密度过小,都会造成水中的溶氧量过低,一般除了采用加入新水或者生石灰调节水质之外,还可以用增氧机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在温度较高的季节,可以选择在晴天的中午之后开1-2小时,增加溶氧量。养殖密度较高的池塘,在晚上也要开动增氧机,避免缺氧。注意*雨天气和突然变天,适时开动增氧机。
4、加强鱼病的防治和鱼塘管理。气温高的季节,是罗非鱼的生长速度最快的季节,同时也是鱼病的高发季节。因此要密切观察鱼体的生长、水质状况,加强巡逻次数。可以在鱼饲料中加入防治鱼病的药,定期对水和鱼群进行消毒。每个月对饲料台和池中的水体用浓度为0.25ppm~0.3ppm的二**氯进行消毒。每隔15-20天用15-20千克/亩的生石灰水对整个池塘进行消毒杀菌。
5、饲料投喂。投喂次数每天2次,要均匀的投喂,要让大部分的鱼都能吃到,而且要控制好投喂的时间,每次大概在40-60分钟。一般情况下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3.5%,但是也要根据鱼群的生长情况、天气情况来进行调整。罗非鱼的饲料一般是颗粒饲料或者是膨化颗粒饲料,而且蛋白质含量要在28%-30%左右。
6、减少存塘量,适时出塘。罗非鱼的生长会受到水温的限制,因此在高温季节的养殖期间会有一部分罗非鱼达到了上市的规格,要将这些鱼群捕捞出来,降低存塘量,减少密度。这样可以使没有达到出塘要求的小鱼有足够的空间,更快速的生长。捕捞罗非鱼的时候尽量在天晴的时候进行,捕捞之前要停止喂食,并向池中加入新水。为了降低出塘的鱼在运输过程中的难度,可以先进行一下拉网锻炼。
本文链接地址:http://b.niaojidi***m/yz/2094.html
分享或转发请注明内容出处:鸟基地博客(短称鸟基博)
我想卖罗非鱼不知怎样才不会死?
需要用原水,还要不停地打氧。花鸟鱼虫是什么意思
罗非鱼怎样喂?
罗非鱼的喂养方法罗非鱼的育苗有繁殖池育苗与分池育苗二种方式。
繁殖池育苗就是在亲鱼产卵繁殖后,鱼苗就在原来的繁殖池中进行培育,让亲鱼在繁殖池中继续繁殖鱼苗。第一批繁殖的鱼苗,大约经过20天左右的培育,可以长到3厘米大小,称夏花鱼种,此时可将夏花鱼种捕出,移到成鱼池中进行商品鱼喂养。 分池培育法就是将繁殖池中的鱼苗,待长到0.7厘米时捕出,移到专门的鱼苗池中培育一专门的培育池面积1—2亩,水深1米。一般当发现亲鱼在繁殖池中作窝准备产卵时,就应将培育池清塘、施肥,培育好水质。 一般每亩放养鱼苗5—10万尾。喂养期间要根据水质情况追施肥料,以保持水质稳定,一般每天泼豆浆2次,每万尾鱼苗在20天的喂养期内用豆饼10千克。待鱼苗长到1—1.5厘米大小的夏花鱼种时即可捕出移放到成鱼池中进行商品鱼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