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水产养殖与气象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进入酷暑天气,水产养殖要注意哪些东西啊?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进入酷暑天气,水产养殖要注意哪些东西啊?
盛夏高温开始了,水温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此时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全年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为了确保水产动物健康生长,安全度过盛夏季节,从而达到稳产高产之目的。做好以下管理工作及注意事项。
一、加强饲料的投喂
7月是鱼、虾、蟹类摄食旺盛期,生长也快,要抓紧时机,增大饲料的投喂量,促进养殖动物快速生长。每天具体的投喂数量和次数要根据鱼、虾、蟹摄食的快慢,天气,水温水质等状况灵活掌握。从摄食情况来看,一般鱼类在0.5~1小时以内,虾、蟹在1~2小时以内吃完比较合适,青饲料摄食时间可适当延长。每天的投喂次数以2次为宜,上、下午各1次。当天气晴朗,水中溶解氧高时,可多喂;当天气闷热或下雨时,以及水质恶化,水中氧气含量下降,鱼、虾、蟹类食欲下降,摄食速度放慢时,可少喂或停食。在虾蟹养殖中投喂的饲料鱼要保证新鲜,以防出现内脏病害和污染水质。
二、合理施肥
以养殖鲢、鳙、罗非鱼等肥水性鱼类为主的池塘,要保持一定的肥度。7月高温季节也应注意合理施肥,既要经常补充肥料,保持肥度,又要防止过多施肥,导致水质变坏。具体施肥数量要根据透明度、天气、水色、水质状况等综合考虑。透明度过大,水色清淡,浮游生物数量少,对鱼类生长不利;透明度过小,水色过浓,易缺氧。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比较合适;水色以黄绿、绿褐、茶褐色为佳。天气晴朗可适当增加施肥,否则要停止施肥,具体施肥时要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掌握。肥料的种类分有机肥与无机肥,有机肥肥效长,但分解时需消耗大量氧气。水温低时,可多施些有机肥;水温高时,为防耗氧量增加,可多施些无机肥,一般5~7天施用1次。
三、加强水质管理
7月水温高,天气变化快,饲料投喂多,水质不易控制,因此要十分注意水质的变化,严防出现缺氧浮头,甚至死鱼事故的发生。要经常加注新水,不断加高水位,虾蟹塘加高水位至1.5米以上,高产成鱼塘水位应加深到2米以上。要定期换去池中的老水,及时补充新水。一般5~7天换1次水,先排后加,一次换去10~15厘米。当水质恶化时,要加大换水量,一次可换去1/4~1/3。及时清除池塘中鱼、虾、蟹吃剩的残余饲料和其他污物,防止恶化水质。每天要视天气、水质等情况及时开增氧机增氧,如遇到阵雨或闷热天气,应适当延长开机增氧时间。同时,每隔15~20天,可施用20×10-6浓度的生石灰1次。有条件的地方,提倡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尤其在虾蟹塘,最好每隔15~20天施用一次光合细菌或EM菌等,全池均匀泼洒,能有效分解池内有机物,降低有害物质,抑止病菌繁衍,保持水质良好。
四、注意防治病害
7月为鱼、虾、蟹疾病高发期,各种细菌性、**性和寄生虫**害都可发生,预防措施不力,还有可能大面积流行。疾病以预防为主,主要措施是定期进行水体消毒,一般15~20天消毒1次。采用二**氯、二溴海因、漂**或生石灰等药物进行水体的定期消毒工作,防止病害的发生。同时,应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免疫多糖及**灵等药物添加剂,以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对疾病要认真检查,力求准确诊断,选用优质、高效、低毒药物,及时、精确用药,做到合理施用,谨防用药过量造成药害事故。鱼类可能发生的病害有**性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病、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打印病、白皮病等,寄生虫感染的锚头蚤病、中华蚤病等;河蟹可能发生的病害有黑鳃病、纤毛虫病等;虾类可能发生的病害有烂鳃病、红体病等;甲鱼可能发生的病害有红底板病、腐皮病、疖疮病等。
以上信息来自于12582农村信息网。
几月份的虾最好?
六到八月虾口感最好。虾(Shrimp),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节肢动物,属节肢动物甲壳类,种类很多,包括青虾、河虾、草虾、小龙虾、对虾、明虾、基围虾、琵琶虾、龙虾等。 虾具有很高的食疗营养价值,并可以用做于中药材。
虾按出产来源不同,分为海水虾和淡水虾两种。海虾又叫红虾,包括龙虾、对虾等,其中以对虾的味道最美,为食中上味、海产名品。北大西洋的普通欧洲虾,亦称普通褐虾)约8公分(3吋)长,灰或暗褐色,有褐色或淡红斑点。刚毛对虾分布于北卡罗来纳至墨西哥一带沿海;长18公分(7吋);幼体生活于浅湾,后入深海,食小型动植物。以上两种与褐沟虾和粉红沟虾均有重要经济价值。
虾含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如果把它们与含有鞣酸的水果,如葡萄、石榴、山楂、柿子等同食,不仅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而且鞣酸和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结合物**肠胃,引起人体不适,出现呕吐、头晕、恶心和腹痛腹泻等症状。海鲜与这些水果同吃至少应间隔2小时。
为什么防城港的气候和水质特别好?
为什么防城港的气候和水质特别好?防城港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海冰城市,位于广西地区的一个边境城镇。很多人觉得为什么防城港气候十分宜人,同时水质会非常优异呢,其实这里面有几个原因造成,下面给大家具体的说明一下:一、防城港之所以气候十分不错,实际上跟防城港的地理位置有非常大的关系:
防城港是一个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的地方,可以说占据了很好的地理优势,让防城港气候十分宜人。上山下海这个词生活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就会想到长途跋涉。因为在大部分地区的山林和大海分布来看,都属于十分遥远的距离,两者几乎没有什么地理上的联系。可是防城港是一个例外,因为这里有高山,也有大海,来到防城港的人,可以上山入海,而且是在短时间内全部实现。有了这样的条件,防城港虽然属于海洋性气候,可是由于大山的影响,所以温度不会太高。因此防城港一年四季温度变化非常不明显,年平均气温大约在二十一度上下徘回,由于有大山的影响,防城港有旱季和雨季,因此气候兼具各种特色,因此成为最佳的养老城市,
二、防城港水质比较好的原因,跟周边河流的支流比较多有很大的关系:
防城港的水质非常好,大家有兴趣在这里喝茶的话,你会发现茶水的味道和其他地方完全不一样,充一次茶可以喝好几泡,原因就是这里的水质十分清纯。防城港水质如此好,其实跟这个地区的河水支流比较多有关系,由于不断注入山泉水,因此水质非常好。
三、防城港水质好,还有一个原因是重视环保工作:
防城港十分注重环保,该地区没有什么大型的企业,也不允许破坏山林植被,因此人们注意环境保护,也是水质能够保持的重要因素。
中国目前商业养殖两栖类有那些?
这方面的例子主要有:甲鱼、鳄鱼、蛙类(林蛙、牛蛙、田鸡等)等等
水温对水产养殖有何影响
(1)水温对水产养殖的影响不同水生动物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同类水生动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温的要求也有差异。水温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养殖动物呼吸频率和新陈代谢的改变等方面。在适温范围内,水温升高,呼吸频率增快,代谢作用增强,耗氧量增大;反之,温度的迅速变化将会导致新陈代谢速度的改变,渗透压调节和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等问题,甚至会导致水生动物体内各种酶的失活,从而引起鱼类的死亡。在适温范围内,如遇寒潮、暴雨、换水、转池等发生的水温变化,也会给水生动物带来**影响,轻则发病,重则死亡。水温突变对幼鱼的影响更为严重,初孵出的鱼苗只能适应±2℃以内的温差,6厘米左右的小鱼能适应±5℃以内的温差,超过这个范围就会发病。此外,水温的变化明显影响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水温上升,溶解氧减少;水温升高还能使病原微生物活力增强,诱发疾病。
水温的高低对鱼类的摄食影响明显。草鱼在水温27~32℃时摄食量最大,20℃时摄食量显著减小,水温低于7℃时,就会停止进食;鲤鱼在水温23~29℃时吃食最旺盛,4℃以下基本停食。因此鱼类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即春季吃食逐渐加强,夏季摄食旺盛,冬季摄食停止或基本停止。
(2)提高养殖水温的主要措施
①增加光照可提高水温。因此池塘应为东西走向,周围不种植高大的树木,不建高建筑物。
②春季池塘水位应降低,在0.7~1.0米即可,以利于池水温度的提升,增加养殖动物食欲;随水温的升高和养殖动物产量的增加,逐渐加深水位,高温季节达到最高水位,以降低水温;秋后随水温的降低,应保持高水位池水,以保持较高的池水温度,利于养殖动物摄食和生长。
③如果水源温度低,入塘前应使水经过一段较长曝气的流程,或在贮水池贮存一段时间,以提高水温。
④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温热泉水或工厂温排水,进行水产养殖。
气象灾害有哪些 造成了什么影响
气象灾害有20多种,主要有以下种类:(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造成森林火灾、农作物减产
(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巨浪、暴潮;毁坏农田、房屋、威胁生命安全。
(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11)雪害:暴风雪、积雪;
(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14)***:局部毁坏性灾害;
(15)雷电:电器等雷击、伤亡;
(16)连*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
(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池塘可持续养殖对周围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负面影响。表面上看渔业的迅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就业而实际上养鱼经济效益远远不能弥补水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损失。 池塘新手养殖水产怎么学技术?
水产养殖技术学什么,足矣,感觉好像还不错建议你养殖南美对虾,这是现在非常热门的养殖项目每年夏天当南美白对虾养殖进入了高温期管理阶段,池内对虾养殖密度大,对虾生理机能旺盛,
对虾处于生长的高峰期;饵料投喂量大,池内残饵和排泄物不断增多,水质污染加重,水色透明度降低;藻类、细菌等生物繁殖旺盛,生物量大,水体容易出现温跃层、氧跃层等分层,
易使池塘水体产生氧债而致的缺氧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尤其在台风、暴雨时候,对虾养殖池塘常会出现水质恶化,并伴随着泛塘,引起养殖对虾大批死亡;红体病、白斑病和红腿病等疾病高发,其中水环境的突变,容易对虾应急反应,
导致产生红体病的情况比较常见。根据以上高温水质特点,为确保南美白对虾的健康养殖,顺利度过难关,获得高产丰产,结合3年来水产养殖病害测报资料积累,提出以下高温季节养殖管理要点。
1 适时换水,科学增氧 有条件的地方,要根据水质变化,适时适量换注新水,换水以少量多次的方式,切忌大排大灌,并适当提高水位,
尽量保持在1.5m以上,使中下层水温仍能保持在32℃以内。一般虾场的日换水量为池水的8%~10%,如提高到20%,对虾生长速度则明显提高;日换水量提高到30%,对虾在盛夏出现的生长低谷基本消失。
随着水温升高和对虾的成长,要不断增加水深,尤其在养殖中后期,水位一定要增高到1.8m~2m,高温期要保持2.2m以上。为此,在大潮期,要保持每d换水1次;在低潮和枯水期,
要进行机械排灌,最好使换水量在30%~50%之间,达到了降低水温的目的。在换水时,要防止携带对虾暴发**毒的**侵入,最好在进水口用80目网片滤水。
到了夏季,由于水温高,容易出现温跃层、氧跃层等分层现象,导致虾塘缺氧,针对高温期池塘水体的这个特点,应坚持每天凌晨、中午开机增氧数小时,及时消除水体分层,避免形成氧债。
由于天气多变,每天要注意天气预报,作好雷雨大风的防范,发现缺氧预兆应及时注水、开机增氧或抛洒颗粒氧等,以免泛池死虾。有条件的池塘在安装增氧机基础上,可使用纳米管底层充氧机,未装增氧机的池塘,
可使用水泵搅动-亡下层水体。高温期间通过对宁海长街等地养殖池塘水质的现场测定,大部分池塘氧跃层明显,池塘中底层的溶解氧低于4mg/L,有的只有1.5mg/L,长期处于低氧和缺氧状态,这是导致夏季白对虾养殖摄食量下降、生长缓慢、疾病发生和浮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 调节水质、改良底质
养殖南美白对虾理想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这此绿藻或硅藻是池塘微生态环境中一种良性生物群落,对水质起到净作用。到养殖中后期一般池塘水色发生变化,
水色度深,主要是绿藻或硅藻繁殖所需的镁离子不足所致。每10~15d全池泼洒2×10×E-6~3×10×E-6浓度的磷酸氢钙1次,20×10×E-6浓度的白云石粉1次,可以调节养殖水环境营养盐类的平衡,
补充水体中钙、镁、磷的含量。一般每隔3~5d全池泼洒沸石粉1次,用量每亩10~15kg,晴天上午,溶解后泼洒;每隔7~10d,使用一次有益微生物。目前,常用的生物制剂有光合细菌、EM原露、
鱼虾生长素(CBS)、活水宝(芽孢杆菌)等,常用的底质改良剂有沸石粉、优得净或(1+1)底改净、颗粒氧等,光合细菌可与沸石粉一起使用,
芽孢杆菌应在晴天上午使用,使用应同时开动增氧机或使用增氧剂。南美白对虾适宜的pH值为7.8~8.5。但养殖的中后期曾出现过9.2的峰值,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特别注重调控pH值,不宜过高,否则会增加氨氮的毒性,抑制虾的生长。对pH值较高(pH值:8.6~9.0)的池塘可使用"绿威"(复合多元有机酸盐,用量1×10×E-6~2×10×E-6浓度)、醋酸(1×10×E-6~2×10×E-6浓度)
等全池泼洒,调节pH值;对pH值很高(pH值:大于9.0),同时透明度低,藻类密度高的池塘,先用"绿威"1×10×E-6~2×10×E-6浓度,2h后,
再用复合高铁酸锶0.15×10×E-6~0.3×10×E-6浓度全池泼洒。若突降暴雨或持续*天引发pH值降低至7.5以下,则全池泼洒生石灰每亩6~8kg。
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过程中,随着虾体的增长,对水中溶氧量的需求量也越大,因此应逐渐延长开启增氧机的时间,
对精养池和高密度高产养殖池,必要时需24h开机,以保证池水溶氧量在5mg/L以
水产养殖中晾水池与放养池的水温温差最多是多少?
1、鱼的疾病爆发率比较高2、鱼的摄食速度比较快导致新陈代谢也加快,水质容易恶化
3、病原体的繁殖速度也会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