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母猪圈舍建设图钢管制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求规模养猪场的建筑图及平面图(养猪场总平面图)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求规模养猪场的建筑图及平面图
简单说这个是一整个系统,也要根据你的选址的实际情况决定需要增加哪些东西。
进出的大门处的车辆及人员消毒通道这是必须的,最好周围都有围墙做成全封闭的,假如在郊外,生活区需要跟猪舍分开,供水排水系统也最好分开,猪的粪便等也需要考虑周全。除了这些以外,完善的管理制度也需要跟上,不允许员工带任何外来的肉类入内等等。还有食堂、猪食加工、化验室、兽医等设施也需要考虑。再就是最好对猪的饮水及食物都有监控和检测的设备。
最后是人,如果设施及设备不齐全就只能靠人的能力去进行弥补,不要舍得花几百万上千万去建设施买设备不舍得花大价钱请人。
圈养母猪,一圈一头,需建多大规格的猪圈?
差不多3*3吧母猪圈几米成几米得呀 育肥需要多大得猪圈呀
根据母猪和育肥猪的饲养量来设计圈舍的大小和猪栏的分割。母猪圈舍的建造——保证每头母猪占地面积4平方米。
育肥猪舍的建造——保证每头育肥猪占地面积1平方米。
母猪圈
大小根据饲养规模大小而定,一般比例为:8米x30米。
母猪栏
一般每栏饲养5到6头母猪,母猪个体相仿,每栏的面积24平方米左右,这样饲养有利于母猪**配种和促进采食。每栏放食槽的一面长度保证每头猪0.5米,因此圈舍设置为4米×6米比较合适。
育肥猪
每栏面积为10平方米左右,每栏饲养8到10头,一般是一窝剔除弱小的猪,剩下的在一起育肥即可。
育肥猪猪舍
为了保证每头猪有足够的采食位置,圈舍设置成5米×2米即可。5米长的食槽供10头猪采食,槽位足够。
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要想规划好自己的人生,那么你一定要有一个人生目标,这个目标是具体和抽象的结合,具体是指我们的具体实践,抽象是指我们把目标实现的理想化状态,具体和抽象相互结合能够让我们的人生规划更加的完整。
要想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在规划自己人生的过程中一定要阶梯式的去规划,也就是有一定的时间节点,每一个规划都要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样才能够让你不断的发展和变化。
要想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在规划自己人生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学习和进步的状态,也就是在每个实践的过程中都要让自己不断的成长。
要想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就是要分析自己规划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自己找到克服实现人生规划的方法,这样才能够为实现自己人生规划后面的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想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在制定人生规划的过程中,要以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也就是要清楚明白任何事情都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要根据自己的发展计划不断的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几种方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规划好自己人生的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采用相应的方法,目的是让自己在有限的人生当中更加的丰富多彩,让自己的视野更加的宽阔。
如何进行猪舍建筑的设计?
1.猪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1)符合猪的生物学特性 应根据猪对温度、湿度等的要求设计猪舍,一般猪舍温度最好保持在10~25℃,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为了保持猪群健康,提高猪群的生产性能,一要保证舍内空气清新、光照充足,尤其是种公猪更需要充足的阳光,以激发其旺盛的繁殖机能。
(2)适应当地的气候及地理条件 各地的自然气候及地区条件不同,对猪舍的建筑要求也各有差异。雨量充足、气候炎热的地区,主要是注意防暑降温;高燥寒冷的地区,应考虑防寒保温。
(3)便于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在建筑猪舍时应充分考虑到符合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做到操作方便,降低劳动生产强度,提高管理定额,充分提供劳动安全和劳动保护条件。
2.各部分结构的建筑要求
一个完整的猪舍,主要由墙壁、地面、屋顶、门窗、通风换气装置和隔栏等部分构成。不同结构部位的建筑要求不同。
(1)墙壁 墙壁是将猪舍与外部空间隔开的主要外围护结构。对墙壁的要求是坚固耐久和保暖性能良好。不同的材料决定了墙壁的坚固性和保暖性能的差异。草泥或土坯墙的造价低、保温性能好是优点,但其缺点是容易被雨水冲塌和被猪只拱坏,补救的办法是用石料或砖砌50~60厘米高的墙基。石料墙壁的优点是坚固耐久,缺点是导热性强,保温性能差和易于在墙壁凝结水汽,补救的办法是在墙壁上附加一层5~10厘米厚的泥墙皮,以增加其保温防潮性能。砖墙兼有保温、防潮、坚固等优点,故应尽力采用砖墙。
(2)屋顶与天棚 屋顶的作用是防止降水和保温隔热。屋顶的保温与隔热作用比墙大,它们是猪舍散热最多的部位,因而要求结构简单、经久耐用、保温性能好。采用草料建造屋顶,造价低,保温性能好,但其不耐久,易腐烂。瓦顶的保温性能不及草顶,但其坚固耐用。大棚的功能在于加强猪舍冬季的保温和夏季的隔热。大棚应保温,不透气,不透水,坚固耐久,结构轻便简单。棚上铺设足够厚度的保温层,是大棚能否起到保温隔热作用的关键,而结构严密(不透水、不透气)是重要保证。保温层材料可因地制宜地选用珍珠岩、锯末、亚麻屑等。
(3)地面 猪只直接在地面上生活,要求地面保暖、坚实、平整、不滑、不透水,便于清扫消毒。土质地**有保温、富有弹性、柔软、造价低等特点,但易于渗尿渗水,难于保持平整,清扫消毒困难。石料水泥地面,具有坚固平整、易于清扫消毒等优点,但质地过硬,导热系数大,造价也较高。综合考虑,可选用碎砖铺底,水泥抹平地面为宜。
(4)门 门是供人、猪出入猪舍及运送饲料、清粪等的通道。要求门坚固耐用,能保持舍内温度和便于出入。门通常设在畜舍两端墙,正对**通道,便于运入饲料和清粪。双列猪舍门的宽度不小于1.3米,高度2.0米左右;单列猪舍要求宽度不小l.0米,高度1.8~2.0米。猪舍门应向外打开。在寒冷地区,通常设门斗加强保温,防止冷空气侵入,并缓和舍内热空气的外流。门斗的深度应不小2.0米,宽度应比门大出1.0~1.2米。
(5)窗 封闭式猪舍均应设窗户,以保证舍内的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窗户距地面1.1~1.3米,窗顶距屋顶40~50厘米,两窗间隔为固定宽度的2倍左右。在寒冷地区,应兼顾采光与保温,在保证采光系数的前提下,尽量少设窗户,并少设北窗、多设南窗,以能保证夏季通风为宜。
(6)通风设备 为了保持适当的舍内温度、湿度和空气的清新,应安装通风设备。目前的通风设备多采用流入排出式通风系统,出气管装置要求数量少而宽度大,进气管的要求正相反。进气管通常嵌在纵墙上,距天棚40~50厘米处,两窗之间的上方。排气管沿猪舍屋脊两侧交错垂直安装在屋顶上,下端由天棚开始,上端高出屋脊0.5~0.7米。有条件的可采用机械通风设备。
3.猪舍类型
用于养猪生产的猪舍类型繁多,见本书第69问。
附:建筑图纸及详解
1.配种舍、妊娠舍
生产线有124头母猪。配种母猪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妊娠母猪在妊娠舍内饲养(图1、图2)。
图1 配种舍平面图
图2 妊娠母猪舍平面图
(1)配种舍 内设配种栏,一个配种栏内养1头公猪,设在4个单体栏之后,共设8个配种栏。配种后的母猪在单体栏饲养,观察4周,确认妊娠后转入妊娠舍饲养,对未妊娠或返情的母猪送回到配种栏内接受第二情期配种。对连续两个情期均配不上的母猪建议淘汰处理,用后备母猪增补。单体栏为60厘米宽,两侧隔栏用直径33毫米钢管组成,高90厘米,限制母猪饲养,猪栏前设贯通食槽,后部有40厘米宽的横走向漏缝地板,下有粪沟,便于饲养管理,围栏长2.2~2.5米,每头猪实占面积1.3米2。共设单体栏32个。
①每个配种栏对应四个母猪单体栏,单体栏内是刚断奶的母猪及配种1~3周的母猪。到配种后第4周,利用妊娠诊断仪诊断母猪是否怀孕,怀孕的母猪转到妊娠母猪舍饲养,没有怀孕的母猪留在配种舍等待下次配种。
②124头母猪猪场至少需要2头试情公猪,每周有6头猪配种。
③后备母猪、空怀母猪可放在大栏内饲养。
④走廊的宽度是0.9米。单体栏标准是2.5米×0.6米×0.9米,配种栏及大栏的标准是4.3米×2.5米。猪舍的水泥地面一律要求用高标号水泥,地面要求光平结实,为防止床面积水和猪只滑跌,要求地面向粪沟方向微斜,并在光滑的地面上以细沟作菱形切块,以达排水和防滑的目的。
(2)后备、空怀及妊娠母猪舍 6头母猪一圈,小群饲养可有一定活动空间,每头妊娠母猪占地面积1.6米2,栏前设贯通食槽,每头猪占槽0.5米,横栏两侧各设一个饮水器,猪床后部设有40厘米宽的漏缝地板,下设排污沟。妊娠16周的母猪转入产仔舍准备产仔。
①妊娠母猪舍共14个猪栏,每个猪栏可装5~6头怀孕母猪,猪栏标准 2.5米×3.8米。
②如果猪场有条件,可在妊娠猪栏外建运动场,对母猪的健康有益。
③母猪在妊娠舍11周时间,当怀孕50、90日龄时,需要做两次妊娠检查,以确保每头母猪都能正常分娩。
2.产仔猪舍设计
即将产仔的母猪转入产仔舍(图3),产仔舍共设6间,分为5个单元,每个单元内设8个产床,共为40个产仔床。
图3 产房平面图
产仔舍是全厂投资最高、设备最佳、保温和通风换气最好的猪舍,舍内应设有保温性能良好并能排湿的顶棚,应有排风装置,每个单元屋顶安装换气扇。母猪产仔围栏2.1米×1.7米,使用面积为3.5米2,四周围栏高0.5米,围墙用铁皮等板式物相隔,并紧靠床面,不要用棚栏,以防仔猪相互接触。产仔栏内设有钢管拼装成的分娩护仔栏,栏宽0.6米,呈长方形,以限制母猪的活动范围,防止踏压仔猪,便于哺*。栏前有食槽、饮水器供母猪采食和饮水,栏的两侧为仔猪活动区,一侧放有仔猪保温箱和仔猪补料槽,箱上设有采暖用红外灯泡或红外线加热器,箱的一侧有仔猪出入口,便于仔猪出入活动。母猪舍内温度要求在16~22℃之间,最适于哺*母猪的采食与泌*。仔猪保温箱是为仔猪前期创造小气候用的,仔猪出生后的第1周要求环境温度在30~32℃,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根据舍内外环境气温的变化,可逐渐撤掉保温箱以扩大仔猪的活动范围。
①采用全进全出式生产,母猪在产房4周+3天。
②哺*仔猪28日龄断奶,因此设计5间产房,全部为封闭式,每间产房有8个产床。
③产床规格2.1米×1.7米,栏高0.5米。
3.断奶仔猪舍
仔猪断奶后从产仔舍进入仔猪培育舍(图4)饲养5周(达9周龄)。仔猪培育舍共建6间(6个单元),培育舍应吊顶棚,要达到保温、通风、排湿的目的。仔猪培育舍内每单元设有7个仔猪饲养高床,所谓高床即为高台平栏,长2.2米,宽1.25米,面积2.75米2。断奶仔猪原则上原窝转入,每头仔猪占0.25~0.3米2。床为三角铁支架,四周有60厘米高的栅栏隔墙,床底全为缝隙地板,缝隙地板用8~9#盘条焊接组成,盘条间隙为1厘米,床面另设一活动木板(1.2米×0.6米),在仔猪上床前几天使用,以减少猪的应激反应。仔猪高床的高度与产床一致,便于仔猪周转。舍内温度为16~25℃,相对湿度60%~70%。仔猪在育仔舍内达9周龄时(或者12周龄)转入中大猪舍喂养。
图4 断奶仔猪舍
①采用全进全出式生产,育仔时间5周,6个单元。
②与产房对应,每间为封闭房舍,内有5个育仔床。
③育仔床规格:2.2米×1.25米高床,前面为走道,床后有粪沟。
④如果要充分利用现有房舍,可以再增加三个单元,总长度亦为40米。仔猪在保育舍可以养到12周再转栏。
4.中大猪舍
仔猪9周龄时进入中大猪舍饲养,一般情况下再养15周达24周时,体重90千克以上时上市。中大猪舍保温设施要好,不设供暖设施。夏季注意通风,散热性能好,设66个单元,舍内小圈饲养,每圈11头左右。圈长3.8米,宽3.6米,栏高0.9米,每圈实用面积13米2,每头肉猪占用1.3米2。圈舍后部设有40厘米宽的缝隙地板,下设排粪沟,圈内设食槽和饮水器,供猪自由采食和饮水。所有猪舍的水泥地面一律要求用高标号水泥,地面要求光平结实,为防止床面积水和猪只滑跌,要求地面向粪沟方向微斜,并在光滑的地面上以细沟作菱形切块,以达排水和防滑的目的。
如何设计母猪舍?
母猪舍一般采用单列式,其屋顶可采用等坡式、不等坡式或单坡式。猪舍面向南略偏东,南边半敞开;右墙前面设运动场,右边靠隔墙设一通道,便于母仔猪自由进入运动场;运动场前墙下设一饮水槽。此墙上留一窗户,夏季开窗通风,冬季封闭保温;北墙到猪栏后腰墙设一工作走廊,宽120厘米。猪舍内部:腰墙高70厘米,腰墙下设母猪饲槽和仔猪补料间(长150厘米,宽70厘米,用铁栏或砖墙与猪床隔开,并留有通道让仔猪自由出入,不让母猪入内),每间猪栏跨度为420厘米(包括工作走廊120厘米,母猪栏300厘米)、宽250厘米。水泥砂浆铺地面,地面向运动场方向有一定的倾斜度,以保持栏内干燥,一幢母猪舍设多少间猪栏,应根据需要而定(如图6-8)。一般空怀母猪和妊娠母猪前期应合群饲养,哺*母猪和妊娠母猪后期应单圈饲养。" role="figure
图6-8 单列式母猪舍剖面图(单位:厘米)
A.后窗户 B.走廊 C.猪床 D.运动场 E.粪尿沟
建筑猪舍有哪些基本要求?其建筑形式有哪几种?
(1)一栋理想的猪舍应具备以下的要求①猪舍要求冬暖夏凉,能够保温、隔热,使舍内温度保持恒定;
②要具有良好的通风换气设施,使舍内空气保持清洁;
③要有适宜的排污系统,便于猪群**和清扫;
④要有严格的消毒措施和消毒设施装置;
⑤要有良好的饮水设施,并有在冬季能使饮水加温的设施;
⑥要具有适宜的降温系统,使夏季猪舍内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
⑦便于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在建筑猪舍时应充分考虑到符合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做到操作方便,降低劳动生产强度,提高管理定额,充分提供劳动安全和劳动保护条件。
(2)建筑形式
按墙壁结构与窗户等可分为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密闭式。
①开放式猪舍 三面设墙,一面无墙,通风采光好,结构简单,造价低,但受外界影响大,较难解决冬季防寒。
②半开放式猪舍 三面设墙,一面设半截墙,其保温性能略优于开放式,冬季若在半截墙以上挂草帘或钉塑料布,能明显提高其保温性能。
③密闭式猪舍 又可分为有窗式和无窗式。
有窗式猪舍:四面设墙,窗设在纵墙上,窗的大小、数量和结构,可依当地气候条件而定。寒冷地区,猪舍南窗要大,北窗要小,以利于保温。为解决夏季有效通风,夏季炎热的地区,还可在两纵墙上设地窗,或在屋顶设风管、通风屋脊等。有窗式猪舍保温隔热性能较好,根据不同季节启闭窗扇,调节通风和保温隔热。
无窗式猪舍:与外界自然环境隔绝程度较高,墙上只设应急窗,仅供停电应急时用,不作采光和通风用,舍内的通风、光照、舍温全靠人工设备调控,能够较好地给猪只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猪的生长发育,提高生产率,但这**舍土建、设备投资大,设备维修费用高,在外界气候较好时,仍通过人工调控通风和采光,耗能高,采用这**舍的多为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的猪,如母猪产房、仔猪培育舍。
猪舍建造价格
建材就是红砖 石灰 水泥 上面用石棉瓦盖,基本材料加工费就是2000-3000元,猪娃吃到商品猪用饲料的话2-3个月出栏,需要投资800元,母猪就贵了养5头母猪圈舍怎么设计谢谢
一排怀孕母猪饲养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1)怀孕母猪的饲养从促进胎儿发育角度出发,应削减怀孕期的饲料给量,使妊娠期增重控制在30~40千克;提高泌*期的营养水平。怀孕前期多喂青粗料(青饲料、青贮料、糟渣料等),怀孕后期加喂精料,提高营养水平。精料的具体配方为:玉米45%、小麦14%、豆类5%、麦麸10%、鱼粉1.5%、骨粉2%、草粉13%、棉籽饼8%、生长素1%、食盐0.5%。要求每千克饲粮含消化能11.7兆焦,粗蛋白质12%,钙0.6%,磷0.5%。这种饲粮在怀孕前期每日每只喂1.3千克,怀孕后期喂2.5~3千克,喂量可根据母猪体重、气候条件灵活掌握,以保持既不过瘦又不过肥。对体况较差的经产母猪,因哺*期消耗较大,配种后需加强营养。这个阶段为20~30天,除喂优质青粗饲料外,还应加喂部分精料。以后维持中等营养水平,直到怀孕的第三个月,再适当加强营养,增加精料。
(2)怀孕母猪的管理
怀孕母猪每天最好放牧1~2小时,或在大运动场地自由活动2~3小时,以增强体质,使其能顺利分娩,减少死胎。要防止母猪由于挤撞、咬架等造成机械性流产。怀孕初期,特别是第一周遇高温(32~39℃),很容易造成胚胎死亡,3周后抗热能力增强。夏季要采取防暑降温措施,不喂发霉变质和有毒饲料。
此外,还需做好临产前的准备工作。预产期的计算方法有2种:一是“三三三法”,即在配种日期上加3个月加3周再加3天;二是“四月减六法”,即在配种日期上加4个月,再减去6天则为预产期。
(3)临产母猪的护理
在产前1周,将圈舍打扫干净,铺上垫草,保持干燥,并对圈舍周围环境消毒。常用的消毒药物有20%~30%的草木灰浸出液、10%~20%石灰*、1%~3%烧碱水、2%~5%来苏儿水等。在母猪出现起卧不安、有阵痛表现、*户流出黏液等分娩的征兆时,要做好接产用具的准备。分娩中应有专人守护,若发生难产,可注射催产素,并用手按摩或用热毛巾敷母猪*房,有利于胎儿排除。分娩结束,清扫圈舍,更换干净卫生的垫草。注意胎衣排除,辅助仔猪吃好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