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什么是生态养鸡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如何搭建山地养鸡鸡舍(怎样搭建鸡舍)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如何搭建山地养鸡鸡舍

搭建鸡舍: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与主要于道保持一定距离的地方建鸡舍。鸡舍建在高大的乔木树下、果树林中或林地边,坐北朝南,放牧场面向果林、树林。

鸡舍采用塑料大棚。棚宽6米,长度视养鸡数而定。大棚顶内层铺无滴塑料膜,其上铺一层5—10厘米厚稻草,形成保温隔热层,在草上再用塑料膜覆盖,并用尼龙绳系牢固定。塑料大棚纵轴的两侧下沿可卷起或放下,以调节室温和通风换气。棚舍内垫沙或短稻草,舍内每平方米养鸡6—8只。为有利于防病,在一个地方养几批鸡后,可转移地方再建。在一个地方养几群鸡时,鸡舍之间应相互远离,不要搞“养鸡小区”,以防因鸡群密度过大破坏放牧场植被、引起疫病传播,或因不慎造成“火烧连营”。

鸡技术知识

适合大量养鸡的方法主要有塑料大棚养鸡、笼养鸡和山地养鸡。

如何搭建山地养鸡鸡舍

塑料大棚养鸡:

这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养鸡方法,值得在刚开始从事养鸡业、经济条件较差的养鸡户中推广应用。

塑料大棚养鸡的优点

取材方便:塑料大棚鸡舍的主要材料为普通农用薄膜,竹子和草帘,这些材料除薄膜外,其它均易获得。可随需随建,不与农争田,且能农牧结合,养鸡肥田,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便于棚舍彻底消毒,根除病菌。

造价低廉:一般鸡舍建设按每只鸡算约需投资30元,用此法仅需4元,而且搭建简便,省时省工,还可以充分利用其他原有空闲大棚养鸡,且管理方便,可提高成活率,平均育雏率和育成率分别达98%和96%以上。1座大棚只需养3批鸡即可收回投资。

光照充足:由于塑料大棚具有半透明特点,受自然光照面积大、时间长,因而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加快生长速度,降低饲料消耗。

保温性好:这一优点在冬季尤为突出,可提高母鸡产蛋率和肉鸡的增重速度。

笼养鸡:

这种养鸡方法,饲养密度高,饲养条件便于人工控制,保证蛋鸡产蛋率稳定、高产和肉鸡增重快,耗料相对少,节省空间、垫料等,也深受生产者的欢迎。

山地养鸡:

就是利用草山草坡、果园林地、荒滩等地方的天然青饲料和昆虫等动物性饲料放养家鸡。它具有隔离条件好,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投资少的特点。既降低了饲养成本,又增加了野味,养出的鸡风味独特、品质好、无腥味、味道鲜美,颇受消费者欢迎,所以价格好,效益高,是致富的好门路。

下面重点介绍这种养鸡的主要技术:

品种选择

山地养鸡的特点是放牧,在品种选择上应当选择适宜放牧、抗病力强的土鸡或土杂鸡为宜,如桃源鸡、仙居鸡、固始鸡、肖山鸡、庄河鸡、三黄鸡、杏花鸡、阳山鸡、清远麻鸡、三黄胡须鸡、中山沙栏鸡、信宜怀乡鸡、广西鸡等地方优良品种。它们耐粗饲,抗病力强,虽然生长速度较慢,饲料报酬低,但肉质鲜美,价格高,利润大,应作为山地饲养的首选品种。

棚舍搭建

场址选择。山地养鸡的场地选择是否得当,关系到卫生防疫、鸡只的生长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关系到养鸡的成败和效益。场地选择应遵循如下几项原则:(1)既有利于防疫,又要交通方便。(2)场地宜选在高朗、干爽、排水良好的地方。(3)场地内要有遮*设备,以防暴晒中暑或淋雨感冒。(4)场地要有水源和电源,并且圈得住,以防走失和带进病菌。避风向阳,地势较平坦、不积水的草坡。其中最好有树木,以便鸡到树荫下乘凉。

搭棚方法。鸡舍设计的要求是:通风、干爽、冬暖、夏凉,座向宜坐北向南。一般棚宽4-5米,长7-9米,中间高度1.7-1.8米,两侧高0.8-0.9米。通常用由内向外油毡、稻草、薄膜三层盖顶,以防水保温。在棚顶的两侧及一头用沙土砖石把薄膜油毡压住,另一头开一个出入口,以利饲养人员及鸡群出入。棚的主要支架用铁丝分四个方向拉牢,以防暴风雨把大棚掀翻。

清棚消毒。每一批鸡出栏以后,应对鸡棚进行彻底清扫,更换地面表层土,清洗工具。对棚内地面及用具先用3%-5%的来苏尔水溶液进行喷雾和浸泡消毒,然后再进行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25毫升福尔马林加12.5克高锰酸钾。原饲养过鸡的草山草坡,也应先在地面上撒1层熟石灰,然后进行喷洒消毒。最好是利用无污染的草山草坡建新棚。

铺设垫草。为了保暖需铺些垫料。垫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松软,干燥,吸水性强的锯屑、小刨花、稻草、谷壳等,可以混合使用。使用前应将垫料曝晒,挑出发霉垫草。厚度以3-5厘米为宜。

饲料选择

一般来说,优质土鸡的生长速度较慢,对饲料营养水平的要求比较低,但也不能只喂单一饲料,以免造成营养缺乏,影响生长发育,降低成活率。应当选择优质土鸡系列全价颗粒料或混合饲料。另外,可以用山地种植的南瓜、蕃薯、木薯等杂粮代替部分混合料。

雏鸡饲养管理

雏鸡的生长发育特点是体温调节能力差、生长速度快、消化机能不完善、抗病能力差、敏感性强、喜群居、胆小。因此,在饲养管理上要抓好如下几点:

饮水与开食。雏鸡进入育雏室后,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便可喂水。一般喂水先于喂料。水温以32℃左右为宜,不可饮冷水。头2天可饮用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有利于消炎、杀菌,预防雏鸡白痢。雏鸡饮水后,能迅速排出胎粪**食欲。一般开饮后即可开食。把开食饲料撒于铺在垫料上的浅颜色的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雏鸡的消化力差,必须喂给容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饲料。雏鸡出壳2天后,食欲旺盛。喂料时要定时定量,一般以喂八成饱为宜。过饱会引起消化**;不足时会影响雏鸡生长发育,甚至会引起啄食恶癖。每次喂料量以15-20分钟吃完为宜。

环境温度与湿度。育雏的关键是给予雏鸡适宜的温度。以育雏器下的温度为例:1-2日龄时是34-35℃;3-7日龄是32-34℃;第2周为30-28℃;第3周为28-26℃。育雏期在冬春季每周下降 2℃,夏秋季每周下降3℃,降至21℃为止。雏鸡对湿度的要求,第1周相对湿度在70%-75%,第2周下降到60%,第3周以后尽量保持在55%- 60%的水平上。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容易诱发球虫病。湿度过小、干燥会使雏鸡呼吸加快,体内的水分随呼吸而大量散发,腹内剩余蛋黄吸收**,影响雏鸡的发育。

注意分群,加强巡查。强弱雏鸡和病雏要分群饲养,检查弱雏最好在早晨第1次喂食的时候,弱雏易被挤出来。对患病较重的雏鸡立即淘汰。经常巡查鸡群,其意义有三点:一是通过观察了解饲料的适口性和投喂量;二是能及时从雏鸡的饮食、活动、粪便状态中发现和诊治疾病;三是及时发现意外情况,及时处理,减少损失。

生长鸡饲养管理

生长期的鸡生长速度快,食欲旺盛,采食量不断增加。饲养目的是使鸡得到充分的发育,为后期的育肥打下基础。饲养方式是放牧结合补饲。一般应注意以下两点:

公母鸡分群饲养。一般公鸡羽毛长得较慢,争斗性强,对蛋白质及其中的赖氨酸等物质利用率较高,饲料效率高。母鸡由于内分泌激素方面的差异,增重慢,饲料效率差。公母分养有利于提高整齐度。生长期采用定时补饲,把饲料放在料槽内或直接撒在地上,早晚各1次,吃净吃饱为止。

驱虫。一般放牧20-30天后,就要进行第1次驱虫,相隔20-30天再进行第2次驱虫。主要是驱除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可使用驱蛔灵,左旋咪唑或丙硫苯咪唑。第1次驱虫,每只鸡用驱蛔灵半片。第2次驱虫,每只鸡用驱蛔灵1片。可在晚上直接口服或把药片研成粉,再与饲料拌匀进行喂饲。一定要仔细将药物与饲料拌得均匀,否则容易产生药物中毒。第2天早晨要检查鸡粪,看是否有虫体排出。并要把鸡粪清除干净,以防鸡只啄食虫体。如发现鸡粪里有成虫,次日晚上可以同等药量驱虫1次。

育肥鸡饲养管理

即10周龄至上市的时期。此期的饲养要点是促进鸡体内脂肪的沉积,增加肉鸡的肥度,改善肉质和羽毛的光泽度,做到适时上市。在饲养管理上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随着肉鸡的日龄增长,体内增长的主要组织与中鸡阶段有很大差别。肉鸡沉积适度的脂肪可改善鸡的肉质,提高胴体外观的美感。此期一般应提高日粮的代谢能,相对降低蛋白质含量,肉鸡育肥期的能量一般要求达到12.54 兆焦/千克,粗蛋白在15%左右即可。为了达到这个水平,往往需增加动物性脂肪。二是育肥期采用放牧育肥的,一方面可以让鸡采食大自然的昆虫及树叶、杂草等节约饲料;另一方面,提高鸡的肉质风味,使上市鸡的外观和肉质更好。在进入育肥期,应减少鸡的活动范围和运动,以利于育肥。三是搞好防疫,重视杀虫、灭鼠和清洁消毒工作。以预防疾病发生。

疾病控制

导致鸡病发生的原因很多,物理因素,如饲料配合不当、温度过高过低、应激与外伤等;化学因素,如药物过量、误吃农药吸入有害气体等;生物因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入侵。所以,在疾病防治上应抓好如下几点:

牢固树立防重于治的观点。这是疾病防治的基本方针,但在养殖户当中,很多人都是重治轻防,导致鸡只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成本高、效益低。

树立用疫(菌)苗防治疾病的观点。这是防治疾病最重要、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多数重大传染病都可通过接种**进行预防,**接种成功与否,与鸡只的母源抗体、接种方式和接种时间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不同的鸡场各有不同的免疫程序。

树立综合防治的观点。即从建场、进苗到饲养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从有利于防疫的角度去考虑,这是防疫规则的总要求,是养鸡业走向产业化、集约化的基本要求。

不知道我这样介绍是否满意,养鸡技术的书很多,你真的想养鸡致富的话,不仅要看有关的书籍,更要通过实践。

山地怎么养鸡

山地生态养鸡是指将传统的农家养鸡方法与现代科学养鸡技术相结合,利用林地、果园、荒地、冬闲农田等资源,实行规模放养和舍养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养鸡模式,优势明显,成为当前农村经济的新亮点,山地生态养鸡的优势 :

1、减少疾病发生。自1980年代以来,室内养殖肉鸡和蛋鸡发展很快,但由于室内养殖密度大、通风光照条件差,鸡抵抗力下降,容易产生疾病,引发疫情。在此情况下,养殖户往往违禁用药,禽产品安全性没有保障。而山地养鸡则大不一样,鸡活动于室外,空气清新,阳光充足,运动充分,体质好,抗病力强,很少发生疾病,很少用药,肉鸡和鸡蛋质量安全有了保证。

2、提供绿色有机食品。鸡白天在林地、果园、农田、荒山自由活动,以自由采食野生天然饲料为主﹙如昆虫、嫩草、腐殖质等﹚,可以提高蛋黄颜色、蛋白质含量,降低胆固醇含量,从而提高鸡蛋的品质,使鸡蛋口味好、风味浓郁。其鸡蛋、鸡肉味美而安全,受到消费者喜爱。

3、投资少,经济效益高。山地养鸡无需笼具,规模少则几十只,多则几千只,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采用。鸡自由采食嫩草,捕食多种虫体,适当补充饲料即可满足营养需要,可节省2/5的饲料。由于生产成本低,而产品售价高,效益可观且稳定,市场风险小。

4、节约土地资源。山地养鸡鸡舍简易且分散,不占耕地,尤其不需占用大块平整的土地,意义重大。

5、减少环境污染。山地养鸡,远离居民区,饲养密度低,鸡的排泄物直接培肥土壤,变废为宝,提高土地生产力。放养鸡的林地,树木生长很快,提高林业效益。果园养鸡少用农药可以保证果品质量安全。茶园养鸡每667平方米节约成本200元,增加收入300元,同时还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6、节约粮食。山地养鸡,鸡饲料以嫩草、虫为主,可以节约精料。

化隆县甘都镇马丽娅生态养鸡场怎么样?

化隆县甘都镇马丽娅生态养鸡场是2009-12-24在青海省注册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注册地址位于青海省化隆县甘都镇阿河滩村。

化隆县甘都镇马丽娅生态养鸡场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3212769854616XF,企业法人马丽娅,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化隆县甘都镇马丽娅生态养鸡场的经营范围是:鸡、牛、羊养殖、加工及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青海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502997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1947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化隆县甘都镇马丽娅生态养鸡场更多信息和资讯。

林下散养鸡技术,什么是树林养鸡

一、树木品种

要选择树木较高、树龄较大,病虫害较少的品种。

二、土鸡品种

选择像凤头特种土鸡一样抗病力以及肉和蛋的品质都明显优于普通品种的土鸡品种。

三、养殖密度要合理

密度大小因品种、日龄、饲养方式而定。密度过大的话,则不利于日常管理,也会使鸡群自然净化困难,造成环境污染,特别是盛花期或者挂果期,养殖密度太大的话,青饲料不够,会引起减产;密度过小,则会削弱土地的利用效率和鸡群的经济效益。可由像农家营一样种养结合方面的专业团队指导。

四、科学的饲养管理

土鸡养殖涉及土鸡生长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又牵扯到很多影响因素。其中一个因素没有处理好,都可能使土鸡养殖的整个“金字塔”崩塌。只有对养殖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上的专业知识都系统的掌握,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只靠一腔热血是做不好养殖的。

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科学的种养结合,能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率,配置适宜的种养品种、规格、密度,既能降低植物的病虫害和畜禽的发病率,又能提高种植的效益和养殖的品质,实现真正的双丰收。

养鸡技术怎么才养的好?

1、饲喂加料:在生产时间中通常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鸡的采食**,所以育雏期每天加料不少于5次,每次加料的数量不要太多。鸡吃完以后,料桶空置一段时间后再加下次料。
2、换料加砂:换鸡料时要有一个过渡,一般需要三天的时间完成该过程。第1天喂70%原鸡料和30%新鸡料,第2天喂50%原鸡料和50%新鸡料,第三天喂30%原鸡料和70%的新鸡料,第4天全部喂新鸡料。20日龄后,每周每百只鸡供给500克的干净细沙,放养鸡可不用加砂。
3、分群饲养:要进行强弱分群和公母分群饲养。对公鸡要增加垫料的厚度,提高日粮蛋白质和赖氨酸的水平。公鸡的生长速度较快,对饲料营养要求较高,增加营养的目的就是满足其需要,以便提前上市。

4、鸡舍通风:鸡舍通风条件好,特别是夏天,一定要创造条件使鸡舍有对流风。即使在冬季也要适当进行换气,以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换气好的鸡舍,人进入后感觉不闷气、不刺眼、不刺鼻。
5、密度适当:如果密度不合理,即使其它饲养管理工作都好,也难以培育出高产鸡群。育成期在平面饲养的情况下,每平方米的合适密度为7~12周龄8~10只、13~16周龄8~6只、17~20周龄6~4只。
6、减少应激:日常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尽量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抓鸡时动作不可粗暴。接种**时要慎重。不要穿着特殊衣服突然出现在鸡群,以防炸群,影响鸡群正常生长发育。

请问现在是做养殖生态土鸡前景如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但是由于近几年来的瘦肉精,药物残留严重等食品安全问题此起彼伏,生态养殖的肉类日益受到重视,因此,生态养殖的前景相当可观,但是如果要大发展的话,还是需要有自己的品牌。

养蛋鸡赚钱,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蛋鸡生产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旺盛需求,促进了我国现代蛋鸡业的迅速发展。尽管一段时间以来蛋鸡业处于周期性的滑坡阶段,但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鸡蛋作为一种单一食品,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日常消费品,蛋鸡业将是一个永久存在的行业,并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是农户增收的一个有效途径。从未来几年看,养蛋鸡、想赚钱,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机遇。在进行蛋鸡生产时,具体应从蛋鸡品种、饲料、饲养管理、健康体系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入手。
1.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优良品种的蛋鸡是提高养鸡户经济效益的首要措施。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优良品种的蛋鸡比当地土种蛋鸡产蛋量可提高50%左右。良种作为整个蛋鸡饲养的第一个环节,就像是在春天播下的种子一样,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秋天的收获。随着蛋种鸡业的迅速发展,养殖户对蛋鸡质量的认知越来越深,保证蛋鸡质量成为迫切需要。高质量蛋鸡要求具有高生产性能的遗传基因、群体间不存在遗传差异、环境适应能力和疾病抵抗能力强等。优良祖代鸡品种在良好一致的饲养环境下,能确保品种一致,生产出高遗传性能的父母代种鸡;高遗传性能的父母代种鸡经过科学饲养管理能够保证种鸡健康一致,生产出合格一致的种蛋;合格一致的种蛋依托规模生产、精细孵化,能够保证商品雏鸡大小一致,结合严格执行的免疫程序,从而确保雏鸡抗体一致,得到行业最高质量的4A级雏鸡。
现代生产实践中饲养的蛋鸡,品种繁多,来源复杂,而且品种间、群体间的生产性能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现在我国推广的优良品种蛋鸡比较多,在选择时要根据经营方向、饲养方式及其产品的市场价格等因素,在经济效益上进行总体对比后选择。
2.选择投入产出效益好的饲料
饲料选择得好与坏,直接影响鸡群生产性能的发挥,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饲料作为蛋鸡生产所需营养的提供者,其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而且直接影响蛋鸡的免疫应答和健康水平。已知蛋鸡需要几十种营养物质,蛋鸡的不同生理阶段应该选用相应的蛋鸡饲料,不同生理阶段的蛋鸡饲料,是按相应阶段配制的,能较好地满足该阶段蛋鸡的营养需要,但不适合其他生理阶段。选择好饲料,特别是性能价格比高的饲料是充分发挥蛋鸡生产性能,实现农户养殖回报的关键。
目前,市场上有三类饲料产品,即全价(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1)全价(配合)饲料 即按蛋鸡的营养需要配制,并经充分混合,用户不需要添加任何饲料即可直接用于饲喂蛋鸡,并能满足蛋鸡对代谢能和各种营养物质的要求。
(2)浓缩饲料 是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微量元素、维生素和非营养性添加剂等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均匀混合物,再与一定比例的能量饲料配合,即成为营养基本平衡的配合饲料。实践证明,推广使用浓缩饲料不仅可以减少农村中能量饲料的重复运输,节省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弥补当前农村蛋鸡养殖户蛋白质饲料短缺的问题。蛋鸡用浓缩饲料,一般粗蛋白质在30%以上,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也高于蛋鸡需要量的2倍以上,因此不能直接饲喂蛋鸡,而必须按一定比例与能量饲料相互配合后饲喂,才能发挥浓缩饲料的真正效果和作用。
(3)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是一种或多种微量成分(单一添加剂)组成的、加有载体与稀释剂的均匀混合物。它是浓缩料、全价配合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蛋鸡饲养效果的关键部分,它可以完善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蛋鸡生长,增进蛋鸡健康水平,改善蛋鸡产品品质,最终达到提高蛋鸡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另外,具备动物营养和饲料专业知识的农户还可用自产或自购原料配制全价料,但需注意,应按蛋鸡不同生理阶段配制相应的全价饲料。
3.科学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程度,往往高于遗传因素造成的影响。蛋鸡的饲养环境可直接影响鸡的生长、发育、繁殖、产蛋和健康,通过人为控制鸡舍的小环境,在光照、温度、湿度、空气、通风等方面使其尽可能接近蛋鸡的最适需要。注意饲养方式与设备的选择,减少应激因素对蛋鸡的影响,防止饲料采购、保管、加工、投料和其他途径造成的饲料浪费。
(1)育雏期(0~6周龄)是蛋鸡生产的关键时期。产蛋性能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雏鸡的良好发育。育雏的目的是通过给雏鸡提供适宜的鸡舍环境条件和充足的营养,使蛋鸡的体型能均匀生长发育,并达到合适的骨架和标准体重。1~4周龄是雏鸡各个系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雏鸡各组织**从功能的不健全(或不具备)逐渐发育,对外界各种应激因素抗逆性很差,极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发病甚至死亡。因此,必须根据其生理特点加强管理。
(2)育成期(7~20周龄)饲养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给鸡群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和理想的营养供给,使鸡在达到性成熟之前,能建立良好的体型并使鸡群有良好的均匀度。良好的骨架发育是维持产蛋期间高产能力的必要条件。若鸡骨架小而体重大,则会出现肥胖、产蛋性能不理想、早产、脱*多、产蛋初期死淘率高等。通常以12周龄为界分前后两个阶段,前12周着重骨架的发育,注重胫骨的生长,到12周龄末鸡群胫长能否达标相当重要,这影响到该品种能否发育到应具备的体型(包括体重和骨架部分)。若前12周骨架得到充分发育,以后骨架会长到应有的高度,从第13周起到准备初产,着重在体重的增长,即要有适宜的周增重。在正常情况下,大约到18周龄时完成蛋鸡的体型发育。
(3)产蛋期(21~72周龄)饲养管理的目的是给鸡提供适宜的光照**和营养**,确保蛋鸡尽快地达到产蛋高峰,并通过加强鸡舍细节管理,维持产蛋高峰、保持产蛋的持久性,生产出大量安全的产品。此期饲养管理的重点是鸡从开产到40周龄,这期间体重还在增加,体重必须保持在标准之内,这时达成理想产蛋的基本条件,每周照样测定体重,40周龄后改为2周一次。若鸡群体重不能达标,则平均蛋重会变小,产蛋率下降也快。所以从测定体重可判断鸡群是否正常,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0周龄后可每4周测定一次体重。因此,产蛋期最准确、最经济的饲喂方式是以产蛋率、蛋重、体重、日龄和采食量等为依据而进行饲养管理。
4.健康安全保障体系
现代蛋鸡生产具有饲养数量多、密度大等特点,利用有限的空间进行规模生产,因此一旦鸡群感染疫病,损失巨大。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健康体系,保证蛋鸡健康安全,实施规范合理的卫生防疫制度和重大疫病发生的预案与应急措施,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净化生产环境,是蛋鸡安全生产的关键。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重视鸡场环境卫生,包括鸡群的小环境(鸡舍)和大环境(生产区和生活区)卫生两方面。
(2)重视鸡场的规划与布局,合理规划,包括鸡场选址、鸡舍构造、通风、光照等因素的综合考虑。鸡场的布局要合理,场内应分设净道和脏道。净道是专门运输饲料、产品的通道。脏道是专门运送鸡粪、死鸡、淘汰鸡及垃圾的通道。
(3)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把消毒工作制度化、经常化,根据蛋鸡的生产特点制定相应的消毒、防疫制度,养鸡场应对鸡舍进行定期打扫、定期消毒,鸡群出栏后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还应注意对鸡舍通道、进出人员和车辆的消毒,重视带鸡消毒,一般每周1次,高温季节每周2次。
(4)建立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是指在一个蛋鸡的生产周期中,为预防某种传染病而制定的**接种规程,其内容包括所用**的品系、来源、用法、用量、免疫时机和免疫次数等。制定免疫程序时应根据本地区鸡主要疫病的发生规律及流行特点、家禽的种类和用途、鸡的日龄、**的免疫特性及母源抗体的影响等,以保证免疫程序的切实可行。
(5)坚持全进全出制度,是防止疾病传播的有效措施,是控制鸡体外和鸡舍病原菌长时间存活的最有效方法,有助于控制大多数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目前,很多养殖户常常在一个很小的区域里,把雏鸡、育成鸡、成鸡都养在一起,有的甚至在同一鸡舍内又育雏又养大鸡,形成一个小而全的生产模式,而且从开始养鸡就连续不断,老鸡还没淘汰,新雏又进场,鸡场没有间歇的时间,也就不能进行全场的彻底消毒,极易造成一些疾病的传播。科学的养鸡是把成鸡和育成鸡、雏鸡分开饲养,绝对禁止把不同日龄的鸡放在一栋鸡舍饲养。
(6)确定有效的药物预防方案,**性传染病都是通过**接种来预防的,而大部分细菌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则要靠定期投放药物来预防,这些疾病一般有日龄性和季节性的特点。确定正确的用药时间,了解不同日龄、饲养阶段、饲养方式、季节、气候等因素,适时而有效地投药才能达到预防的目的。
(7)严格执行废弃物处理制度,一般有死鸡、病鸡、**瓶、低值易耗工具、鸡粪、垫料等,处理时都应从感染疫点或使用点开始,沿脏道运出鸡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8)建立疫情的预警系统与应急预案,及时了解周边地区和国内外疫病流行情况,建立检测体系、免疫监测、消毒监测和鸡群日常状况观测体系,及时了解鸡群的健康状况,以便有效控制疫情。
5.现代经营管理
近几年,按现代企业模式建立起来的一些鸡场,进行了经营管理模式改造和技术改造,观念新、起点高、决策科学、技术先进、生产水平高、经济效益好,是动荡的蛋鸡业中令人振奋并寄予希望的亮点,成为传统养鸡场改善经营管理的典范。目前,我国多数蛋鸡场不具备全面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条件。因此,就要针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严重影响企业生存的关键问题积极改进,使之尽量贴近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企业科学决策、规范管理、提高生产、增加收益。概括来说,应注意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1)改进组织管理机构和决策机制,家族式企业应将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以解决企业管理跟不上企业发展的矛盾。
(2)改善用人机制,花大本钱改善工作条件,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福利待遇,吸纳聘用管理人才参与决策,并注重责、权、利的合理分配,加强职工的培训,不断改变传统意识下雇用关系的内涵,逐步实践“人本管理”,知识经济的优势就能充分发挥出来。
(3)强化生产管理,树立生物安全大环境意识,严格按养鸡场卫生管理要求,完善防疫设施,健全防疫制度,创造安全卫生的养鸡环境。尤其要加强对鸡粪和病死鸡的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原扩散。强调卫生间距,实行单一品种全进全出,使蛋鸡生产的大小环境都得以改善。
(4)改进财务管理,建立健全会计账目,标准的会计账目应由专业财会人员或经过培训的合格会计来完成。
(5)做好成本分析和生产效率分析,提高企业诊断和改进方案的准确性。

散养鸡场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散养鸡场首先要注备的条件是安全,防盗防走失。在鸡场四周最少要有二米以上的围网。其具体归纳以下:
  一、向阳通风,日日照时间不能低入6小时。
  二、禁入警示,杜绝外人和未经消毒的人员进入鸡场。
  三、山坡度不要超过30度,若超过则需要设置收蛋沟。
  四、防逃网下面最少有80公分高是钢丝网,这样可以防小型走兽侵入。
  五、要给鸡搭防雨棚,冬天要搭防风墙。
  六、定期给鸡剪翅,防止飞走。
  有了上述设施,就可以投入鸡苗了。

什么是生态养鸡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