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猪场排粪沟设计图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养猪场粪便处理有哪些方法(养猪场所产生的粪便怎么处理?)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养猪场粪便处理有哪些方法
教你一套完整的有机肥生肥有机技成,资料,照术就行了。
怎么建设猪舍最好?
建设主要做好防寒保暖通风就可以了。
在建设猪舍的时候要注意栏舍要简。猪舍不要造得过于豪华,达到防寒保暖通风就行了。并且出栏要适时。
如二元猪体重达到70公斤、内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国PIC猪105公斤时,为出栏的适时体重。
此外,生猪市场价格高时,体重相对越重越好;价格低时以体重轻些为好,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
扩展资料:
在农村,许多养猪户有饲喂熟食的习惯,认为熟喂可以缩小饲料体积,软化粗纤维,猪可以多吃,又可以提高消化率。
据试验,饲料的类型不同,生喂与熟喂有所区别,青、粗料类型日粮熟喂比生喂好,干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也是熟料组高,蛋白质和粗纤维的消化率二者无显著差别。
精料类型日粮中,豆料籽实熟喂比生喂好。但多数精料类型日粮,生喂比熟喂好,一般煮熟后的精料要损失5%~10%的营养成分,生料饲喂肉猪,平均日增重比熟喂提高10%。
每增一公斤毛重可节省精料0.2~0.3公斤,干物质消化率二者无差别,蛋白质消化率生喂比熟喂高。此外,生料喂猪可以节省许多人工和燃料。然而,有些有毒或易污染饲料,如菜籽饼、棉籽饼、泔水等经过蒸煮可以起到解毒或消毒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猪(圈养)
粪便无害化处理应满足哪些标准要求?
目前粪便无害化处理相关的标准主要有《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 7959—87)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 1168—2006)。《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 7959—87)规定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后应符合以下卫生标准:
项目 卫生标准堆肥温度 最高堆温达50~55℃以上,持续5~7天蛔虫卵死亡率 95%~100%粪大肠菌值 10-1~10-2苍蝇 有效地控制苍蝇滋生,堆周围没有活的蛆、蛹或新羽化的成蝇《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 1168—2006)规定畜禽粪便经过堆肥处理后必须达到卫生学要求。如果条垛堆肥,发酵温度45℃以上的时间不少于14天;采用机械强化槽式和密闭仓式堆肥时,保持发酵温度50℃以上时间不少于7天或发酵温度45℃以上的时间不少于14天。
养猪场污水处理:怎样让育肥猪圈舍清粪省力
1、水冲粪:水冲粪的方法是粪尿污水混合进入缝隙地板下的粪沟,每天数次从沟端的水喷头放水冲洗。粪水顺粪沟流入粪便主干沟,进入**贮粪池或用泵抽吸到地面贮粪池。2、水泡粪:水泡粪清粪工艺是在水冲粪工艺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工艺流程是在猪舍内的排粪沟中注入一定量的水,粪尿、冲洗和饲养管理用水一并排放缝隙地板下的粪沟中,储存一定时间后(一般为1~2个月),待粪沟装满后,打开出口的闸门,将沟中粪水排出。粪水顺粪沟流入粪便主干沟,进入**贮粪池或用泵抽吸到地面贮粪池。
3、干清粪:干清粪工艺的主要方法是,粪便一经产生便分流,干粪由机械或人工收集、清扫、运走,尿及冲洗水则从下水道流出,分别进行处理。
猪舍建造应在多高为最好?
为了保证养猪和蔬菜生产过程中有个适宜的环境,以便于温度、湿度及有害气体的调控,也为了便于生产管理,在日光温室和猪舍之间必须砌筑内山墙相隔。当猪舍南北跨度一定时,内山墙的位置将决定猪舍的面积。一般按每头猪占1平方米计算,如养猪的头数多,建内山墙时向日光温室方向移动,但东西长度不得小于4米。内山墙地基用砖或石材砌筑,宽24厘米,高70厘米,顶部宽12厘米。长度从北墙到南棚脚。顶部高度要与日光温室拱型棚面形状相一致。在内山墙靠近北面留门,作为去日光温室的通道。内山墙中部还要留两个通气孔,孔口为24厘×24厘米,高孔底部离地面1.6米,低孔底部距离地面70厘米,高孔为氧气交换孔,低孔为二**碳交换孔。因为二**碳比重大于氧气比重,这两个孔便使猪舍的二**碳与日光温室的氧气进行交换。内山墙的顶部要用水泥砂浆抹成平面。养猪场一般需要哪些养猪设备
猪场猪粪如何处理
养猪场猪粪怎么处理如何制造,沼气池?
网上 书上有相关资料看一看第一章 沼气池的建造
第一节 标 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750?4752──84,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主要技术标准:
1、气密性:池内气压为800毫米水柱时,24小时漏损率小于3%。
2、单位有效池容日产气量,每m3平均日产气量在0.15m3
至0.30m3。
3、正常贮气量为日产气量的50%。
4、强度安全系数K≥2.65。
5、正常使用寿命20年以上。
第二节 池型和建池技术
一、恭城(蒙山)式池型
1、特点
该池型经改进,装有2条塑管,一条是出料水管,一条是自动排渣管。
2、结构
恭城式沼气池结构分八部份,(见附图1)。 ①进料,②发酵池,③排渣池, ④水压池, ⑤出料管,⑥排渣管,⑦进料管,⑧活动盖(密封盖)。
3、建池技术
⑴容积计算
正、反削球容积=(池径)3×0.133
圆柱体容积=(池半径)2×3.14×池高
总池容积=正、反削球容积+圆柱体容积
⑵备料
建一座8m3沼气池,需要粗砂2.5m3、细砂1m3、水泥1吨,钢材10公斤,碎石1m3,红砖1300块,进、出料管各一条。
⑶水压间设置
一般水压间大小约等于池容积的1/8强,水压间底线略高于贮气位上10公分。
⑷建池步骤方法
①放线开挖土方。根据需建池大小,确定池半径长度,画成圆圈比实际半径大10公分,撒石灰作线,即可挖土。一般挖深1.8至2.2米,底部成锅督形,凹下25至30公分。
②用砖和黄泥浆砌成模墙1米高左右,然后顺着周围现浇150#混凝土,厚10公分池墙并充分震荡混凝土起浆均匀为止。
③池顶施工有二法。一是采用拱尺施工,拱尺(竹竿)=0.725×池径。将竹竿一端固定于池底**部位,顺着拱尺向四周砌侧砖,直至天窗。然后现浇混凝土8至10公分厚,硬透后拆掉砖块,进行批荡。二是预制板盖顶法,用模具制好预制板,在池墙现浇好后,将预制板盖上再现浇4至5公分厚混凝土。
④池墙池顶现浇好混凝土后,在池内壁和内顶用1∶2.5水泥细砂浆作底、中、面层的批淌,每层厚约5毫米。用棍子,木档子出力擦实,不现砂粒,不离,③水压间,④进料,⑤进料管,⑥循环水管,⑦连通管,⑧出料,⑨导气管,⑩活动盖。
3、建池技术
①发酵池、贮气间、水压间的池壁均可采用预制件或混凝土现浇而成。
②发酵池顶和贮气间顶均采用预制件砌成,然后再现浇凝土厚5公分。层层压实,互相粘连,批淌后抛光表面,杜绝漏气。发酵池顶为拱形。
③施工工艺同恭城池要求一样。
④该池直径2.4m,发酵池高1m,气室和水压室高各0.5m
(包括隔层约0.1m)。进料管、活动盖直径0.6m,其中管直径16至18公分。循环水管直径12至14公分。出料高0.5m、宽0.6m。拱顶和水压室底预制板,每块加2条Φ6mm钢材。
家用
沼气池如何建设呢
(1)如果采用单纯粪便做原料进行沼气发酵,沼气池的启动就比较简单,只要有足够量的接种物就可以了,接种物的量一般占发酵料液的15%~30%。可直接取正在运行的发酵池出料间料液即可。也可取来自池塘底部的污泥、粪坑底部的沉渣、城市下水污泥等做接种物进行富集培养,逐步扩大直到产生大量的接种微生物。投入的发酵原料总固体含量在6%左右,一般简单计算为投入1份粪便、3份水量,投料的总量达到沼气池容积的85%,就可以将沼气池的活动盖密封好,当沼气压力表的水柱压力差达到40厘米以上时,将气体全部放掉。此时的沼气不能点燃,是因为沼气池气室内的空气没被排放掉。当沼气压力再升高时随着气体中甲烷含量的增加,沼气即可点燃使用,正常情况下2~4天即可。(2)以秸秆为主要发酵原料启动时,先将风干铡短或粉碎的作物秸秆铺于沼气池旁空地上,其厚度约30厘米左右,泼上拌和均匀的粪类原料、接种物和适量的水(其用水量以淋湿不流为宜,一般不得超过总加水量的1/3,在此用量范围内,冬季宜少)。拌料时要求边泼洒边拌匀,操作要迅速,以免造成粪液和水分流失。没有条件拌料入池的地方可用分层加料、分层接种的办法进行,先加一层秸秆再加一层粪类和接种物,每层不宜太厚并要层层踩压紧实。堆好后用塑料膜覆盖,进行堆沤处理,一般夏季2~3天、冬季5~8天。经过堆沤的秸秆体积减小便于入池发酵,在堆沤过程中发酵细菌大量繁殖,温度上升最高可达60℃。堆沤也可以在沼气池内进行,温度上升到40~60℃后,即可加水调整pH,如pH低于6,可适量加入草木灰、石灰水调整pH至7,即可将活动盖盖上封池,封池2~3天后就可在沼气灶上放气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