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稻田养殖基地有哪些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稻田农场名字?(稻田农场名字的由来)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稻田农场名字?
生态粮食健康农场水稻种植基地
在稻田里养殖什么?成本低,风险小,容易养,求指点,推荐?
水稻田里养水鸭,在插秧前7天买水鸭苗回来,在育鸭苗棚里养半个月,半个月后鸭子就可以下田了,水稻插完7天基本上秧苗已定根了,鸭子放田里就不会踩死秧苗了,鸭子可以吃田里的虫子和草,有的草鸭子不吃的就会被踩死!鸭子拉的屎可以作肥料!一举两得,放养的鸭子长的快,肉质也很好!一亩田适合放养多少只鸭子呢?具体沒试过,应该50只左右不成问题吧!水稻在喷洒农药的几鸭子不能放稻田里,怕喝到田里的农药水,以免发生鸭子中毒的情况。水稻在插好一个月后,稻田里得排水晒田,有利于水稻的生长,稻田里的泥土晒裂开了而且泥土变白就得放田到田里了,晒田期间鸭子放稻田时得给鸭子喂水,用水壶装水放田埂上,鸭子吃了虫子就会回田埂上喝水。
稻田罗氏沼虾共生养殖方法?
1、稻田建设最好选择距离村庄比较近,水质好,而且水源充足,并能及时排灌的稻田作为养殖基地。先在地块**挖一条深0.8米,宽6米的养虾沟,养虾沟的面积约占稻田面积的20%左右。然后将田埂加高至0.7米左右,并建成上口宽约1米的外堤坝。在进、排水口上各安装一个筛网,以防虾逃跑。2、插秧放苗水稻品种选择抗倒伏的杂交稻,这样能够保证整个生态系统有较好的稳定性,而且能够保证水稻的成熟期与罗氏沼虾保持一致。在插秧之前还要对稻田进行施肥处理,在栽秧前两到三天对秧苗进行高效农药喷洒,然后通过浅水移栽的方式完成稻苗种植。根据罗氏沼虾放养的要求,在5月底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开始放养虾苗,选择那些体质健壮、没有病伤、规格整齐的虾苗,每平方米投放150尾虾苗,虾苗入水之前要连同氧气袋缓水10分钟。
3、水质管理加强水质管理,防止高温期间养殖基地的水质,首先要保证虾池的水深达到1.5米以上,水体大也就意味着溶氧多,使得水温和水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水质不可过肥也不可过瘦,过肥容易导致微生物制剂降解过多的有机质和有毒有害物质,对养殖虾造成严重影响,过瘦则不能起到最佳的养殖效果。4、饲喂管理投喂专用的罗氏沼虾全价颗粒饲料,每间隔6小时投喂1次,应该沿虾沟周围多点投喂。在初期,每万尾虾苗应投饵0.5公斤左右,以后逐渐增加投喂量。一般情况下,每隔15天应增加0.5公斤的饵料。
5、合理施肥一旦虾池透明度大于40cm时就需要适当施肥,高温期间投饵量大,虾的代谢量也大,虾池比较缺少的元素是微量元素和菌相以及藻相,所以对水质清瘦的虾池采用生物专用肥。6、定期消毒常用生石灰、漂**、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等药物对虾体、场所、工具以及水体进行消毒,以保证水质健康
世界三大稻种?
一、超级杂交稻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的示范基地,是全国第六期超级杂交稻“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工程示范点之一。10月15日,该基地水稻种植通过了该省科技厅组织的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即每公顷17.2吨。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 此次,该基地种植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 测产专家组对该基地种植面积达102亩的“湘两优900”高产攻关片进行了现场测产。专家组在现场考察基础上,随机抽取了3块地进行人工收割、机器脱粒、实打实收,总收面积3.126亩,三块地亩产分别为1181.00公斤、1129.68公斤和1136.38公斤,平均亩产1149.02公斤。 二、海水稻亩产超600公斤 袁隆平牵头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试种的第一批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近日迎来测产考。 在场的专家首先检测了灌溉用水的盐度,测出这块田的灌溉用水盐度达到了6‰。研发中心的博士杨红燕形象地解释称,这种盐度大至相当于吃剩的菜汤的咸度。 在对该小面积收割、脱粒、除杂、测水分、称重后,再通过一个固定公式计算,专家组给出了亩产的最终结果。在四种水稻材料中,小面积测产最高亩产量为620.95公斤,按照大田种植产量的8折计算,亩产量也可达500公斤。即便是最低产量的那种耐盐碱水稻材料,小面积的亩产量也达到438.14公斤。 该研发中心副主任张国栋介绍称,中国有3500多万亩沿海滩涂、15亿亩内陆盐碱地,其中近3亿亩可以进行改造利用,研发团队计划在5到8年内在全国推广1亿亩耐盐碱水稻种植。 三、“巨人稻”亩产1000公斤 湖南长沙县金井镇湘丰村百亩巨型稻试验田里,巨型稻像高粱一样身形笔挺,个头高达2米,亩产可达1000公斤。 高达2米的“巨人稻”在长沙试种成功,八成已齐穗进入成熟期,第一批收割的巨型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 “巨型稻个头高,产量高,效益也高。”夏新界算了一笔细账,巨型稻单季亩产在1000公斤以上,以出米率60%折算,产出的生态米在市场上是备受青睐的“香饽饽”,每斤价格在20元左右,仅稻米一项,每亩收益近2万元。“鱼、青蛙、泥鳅在自然无公害的环境中生长,效益比单纯种植水稻翻番。”夏新界介绍,每亩稻田产出的青蛙在1000公斤以上,泥鳅约300公斤,预计每亩稻田收益在5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