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什么是13周和18周龄猪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猪的防病保健措施有哪些?(猪的防病步骤)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猪的防病保健措施有哪些?

为了保证猪的健康,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猪疫病的发生和流行,降低疾病对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养猪场必须做好猪群的预防保健工作。

(1)要做好科学的饲养管理,给猪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高温防暑,低温防冻,保证猪只健康生长,使猪群整体有一个好的健康水平。

(2)要树立养殖人员的“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思想,尤其做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制工作。

猪的防病保健措施有哪些?

(3)猪场管理和生产人员都要重视防疫工作,增强防疫观念,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并认真执行:

①做好日常的环境卫生、消毒以及灭鼠、灭虫和驱虫工作;

②搞好猪群健康检测和疫病的监测工作,同时做好猪群疫病净化工作;

③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和免疫程序,并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④对猪病做好准确的诊断,对出现症状的猪只及时对症治疗,发生疫情尽快采取有效扑灭措施。

猪高热病的症状及预防是什么?

猪的养殖周期一般多久

现在猪的养殖周期大约是6个月左右,也就是从正常普通猪出生到出栏的时间,体重能达到120-130斤左右。如果是从小猪开始养,养殖的周期会比较短,大约养殖5个多月后就能出栏。大多的养殖户会把猪养到110公斤之后再出栏,也有些把猪养到90公斤就会出栏。扩展信息养猪技术和方法需要掌握好仔猪的出生率、仔猪断奶窝重的方式、育肥猪的饲养管理、饲料的合理配制、适当的饲喂次数、饲养方法的掌握和日饲喂量,以及后期的育肥措施如何正确进行断*非常重要。在农村家庭养猪户,大都是采用骤然断奶法,即在断*时,将母猪与仔猪突然分开。这种方法主要有两大不妥之处:导致母猪犹其是泌*量高的母猪产生*房炎,甚至影响某些*头的泌*能力。导致仔猪惊慌不安,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使仔猪的体质下降,身体消瘦,甚至死亡。1、提高仔猪的出生率:要加强母猪的选育,加强妊娠母猪的管理,开展杂交育种。2、增加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重和断奶窝重。3、育肥猪的饲养管理:需要采用适当的育肥方法;合理安排去势、防疫接种、驱虫;同时,还需要适当的猪群规模和饲养密度。4、掌握合理配制饲料:配制生长肥育猪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是玉米、大麦、麦麸和米糠。配合饲料一般适合生饲,营养价值高。5、掌握适当的喂食频率:一般采用每天喂2-3次的方法。早晨和傍晚,当猪食欲最好时,可以采食,有利于增重。6、掌握喂食方式和每日喂食量:喂食方式一般分为自由喂食和限制喂食两种。自由采食日增重高,胴体脂肪沉积较多,每增重消耗较多的饲料。7、育肥后期采取措施:在复合猪舍内,夏季不仅要通风换气,还要注意防暑降温。最好安装喷洒装置,定期给猪喷洒。

猪在生长阶段,仔猪、保育猪和育肥猪是怎么划分的?

1、仔猪:即刚出生的小猪,一般是指21日龄以内的小猪

2、保育猪:仔猪的一种,是猪断奶后至保育结束前的仔猪,一般情况下,35日龄、体重达10kg时候保育结束。

3、育肥猪:仔猪保育结束进入生长舍饲养,直至出栏这一阶段,一般为16.5周(约70~180日龄)

扩展资料:

一、苗猪饲养的几个关键时期

1、出生时的护理: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使苗猪安全降生,防止新生苗猪假死、窒息 、冻死和母猪难产,做好出生后苗猪某些疾病的预防处理,苗猪要及时吃到初*,为苗猪创造温湿度宜 、清洁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

2、出生后7天内的护理:尤其是出生后3天内的护理,这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固定*头,防止被母猪压死、踩死,观察苗猪是否腹泻和其他疾病的发生,及时诊疗处理。

3、出生后20天左右的饲养管理:这时期是母猪泌*高峰快要下降,苗猪生长较快,需要补充饲料阶段。主要任务是在母猪泌*降低时,让苗猪尽快吃到营养全价的饲料,补充母猪泌*的不足和苗猪快速生长的需要。

4、断*时的饲养管理:苗猪断*后,供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发生了变化,引期生理方面变化很大,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容易发病,所以一定要为苗猪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和配置合理的饲料进行饲喂。

5、断*后的饲养管理: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保持苗猪的增重速度不受影响,保障苗猪不得病,为育肥做准备。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保育猪

百度百科——仔猪

百度百科——育肥

我们村有的养猪户家的猪得了气喘病,我该怎么办,能防止自己养的猪被传染?

  喘气病又称为猪支原体性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气喘;以肺叶边缘发生肉样实变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猪肺炎支原体仅对猪有致病性,其它动物不敏感,新发病猪场主要是通过引种引起的。
  一、猪喘气病的流行特点
  1、仔猪发病率高,成年猪多隐**染
  以往不同日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育肥猪发生较少;现如今仔猪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25~45日龄仔猪断奶期,发生率和死亡率较其他时期要高。因为此阶段由于母猪奶内的免疫球蛋白已经很少了,或者断奶后,仔猪体内的免疫球蛋白浓度过低,并且由于分群的应激作用,导致仔猪抗病能力下降,导致容易发生猪喘气病。由于目前猪喘气病病原在各猪场广泛分布,相当于给猪群进行免疫,成年猪由于感染过,对本病有一定的抵抗力,大多成隐**染,不发病。
  2、病原分布广,发病面积大
  由于目前引种或进行交易过程中,没有严格按检疫规范操作,购买猪只仅通过眼睛识别是否是“病猪”,没有进行猪喘气病的实验室检测,不能识别出处于隐**染喘气病病原的病猪,导致当前致病菌在猪场大面积流行。目前来看规模场的发病情况要高于散养户。通过对屠宰场、就诊病例商品场仔猪肺脏观察发现许多肺脏边缘都有不同程度的猪喘气病肉变。对猪场开展血清学监测,发现许多阳性样品。说明当前猪喘气病病原分布广,发病面积大。
  3、有一定季节性
  目前猪喘气病的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在秋冬季节发病率较高,由于秋天换季气候变化较快,对猪群**较大。冬季由于气温较低,许多养殖场为了保证猪舍内温度,而忽视了通风换气的作用,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容易发生猪喘气病。
  4、在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差的猪场容易发生
  由于规模化养殖,饲养密度大,人员少。如果饲养管理技术水平低下,就会导致猪只体质消瘦,抗病能力下降,防疫消毒操作不严格执行,就会导致养殖场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猪喘气病的病原可以在养殖场内长期存在,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就会发病。例如:有些猪场对通风的作用没有深刻理解,过份强调保温作用,没有起到通风的作用,其实通风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①可以祛除猪舍内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浓度②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排除代谢废物,增加氧气含量③降低猪舍温度,起到防暑降温作用④可以起到降尘和除湿的作用。尘土中有许多灰尘微粒,携带许多病原微生物和对呼吸道有**性作用的物质。又如:许多养殖场对环境消毒认识不够,偏重于投药治疗,其实仅通过给药治疗不进行环境消毒是控制不住疫情的。给药治疗仅能杀灭清除掉猪机体内的病原,而环境中的病原可以持续感染易感猪群,所以总是有新病例出现,只有把体内和体外环境中的病原同时清除掉才能有效控制疫病的发生。只有把病原从养殖场内清除才能控制疫病的发生。
  5、多和其它疾病同时混合发生
  当前由于流通环节检疫存在不足,许多携带病原微生物的隐**染猪在疫病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养殖场受到病原污染严重,多种病原在养殖场长期存在,猪群处于隐**染阶段,如果**免疫抗体低下或者营养状况**,即可发病,由于多病原存在可以导致多种疾病同时发生。
  二、猪喘气病的防治策略
  1、改善空气质量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猪喘气病只能通过病猪与健康猪直接接触,通过病猪的咳嗽、喘气和喷嚏将含有病原体的分泌物喷射出来,形成飞沫,经呼吸道感染,经伤口、皮下注射、消化道都不能感染发病。因为传染病的发生,只有在感染一定数量的病原才能致病。对于空气飞沫传播的疾病,通过加大通风,可以降低猪舍内的病原浓度,控制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2、进行**免疫接种
  **接种免疫是控制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对于常发生猪喘气病的养殖场建议进行进行**免疫,对成年**,每年用猪喘气病弱毒冻干**免疫接种一次;后备**于配种前免疫接种一次;仔猪于7~15日龄免疫接种一次。已感染的病猪,可腹腔注射接**喘气病兔化冻干苗,注射过**后尽量不要进行抗生素注射。但目前**使用后反馈的信息表明,**免疫失败的很多,仍有免疫后局部少数发病的现象出现。猪喘气病**免疫控制发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近年来**的免疫保护率有所提高,但仍不能避免局部少数的发生。
  3、抗生素治疗
  猪支原体对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不敏感,但对壮观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敏感。
  对于发病的猪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按每吨饲料中添加林可霉素200克,连喂21天。硫酸卡那霉素每公斤体重用10~20mg,肌注每天2次,连用5天。**土霉素每公斤体重30~40mg,用0.25%普鲁卡因注射液或4%硼砂溶液稀释后肌注,每天1次,连用7天。0.05%的土霉素拌料饲喂5~7天,同时肌注卡那霉素每公斤体重2~4万单位,每天1次,连用3~5天。泰乐松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用0.4ml,肌肉注射,每天2次。
  4、高发季节预防性投药
  根据猪喘气病在本场的流行特点,对猪喘气病常发季节可以预防性提前给药。在换季时节或断奶时期仔猪可以按每吨日粮添加土霉素碱400~800克拌料饲喂;对于抗病能力较弱的出生*猪分别于2、7、21日龄时各肌注0.5ml得米先长效注射液。
  5、加强饲养管理(饲养密度、环境消毒、饲料营养、氨气味、灰尘)
  加强科学管理,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冬春加强防寒保暖,夏秋做好防暑降温,减少各种**因素的**。
  降低饲养密度,一般来说饲养密度增加一倍,传染病的发生几率会增加十倍,饲养密度的降低也是控制疫病传播的重要手段。注意环境消毒,根据疫情对猪舍天消毒1~2次,粪便、脏水的附带病原微生物要经过无害化处理,常用的消毒药物有0.5%的福尔马林,0.5%的苛性钠,20%的石灰*,1%的石碳酸等,科学配制日粮,相互搭配合理。做到少给勤添。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猪舍干燥,降低氨气**,降低灰尘,灰尘中携带有大量病原微生物。
  6、建立不携带病原菌的健康**群
  对于有条件的**场可以开展检疫净化工作,建立不携带猪支原体病原的**群。无本病的地区或猪场,贯彻自繁自养原则。引种要严格检疫,严格执行各项兽医防疫制度,可以杜绝病原的引入。
  对于发病或有猪喘气病病原感染的猪群可以开展净化工作,目前猪喘气病的检测方法多种,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有猪喘气病血凝试验、猪喘气病-ELISA试验都便于在基层实施,对于检测*性的**隔离饲养,经多次净化去除感染猪,淘汰阳性猪,建立不携带猪支原体病原的健康猪群。
  7、金宝贝干撒式发酵床养殖技术
  猪在发酵床中容易得喘气病?大多数人认为干撒式发酵床垫料过于干燥会造成扬尘,猪会呼吸到鼻孔造成相应的应激反应,其实不然。
  发酵床垫料对猪的呼吸道的影响其实只限于物理层面的**,猪需要轻咳几下就好了,由于垫料中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物理**的结果是激发了猪的免疫系统,增强了非特异性的免疫功能,猪的抵抗能力大大增强,这方面的病也就大大减少了。
  冬季由于养殖区域需要保暖,需要进行关窗封闭养殖,传统养殖时养殖区域的氨气非常严重,而氨气的浓度是导致动物呼吸系统疾病的最直接原因,这就是在冬春季节动物呼吸系统疾病是多发的原因。发酵床养殖中,因为几乎感觉不到氨气的存在,所以在发酵床生活的动物发生呼吸系统疾病远远低于传统的养殖。

如何选择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应该如何选择?来学习一下

母猪几个月可以配种?

养猪的基本知识

养猪的基本知识:

1、 实行保护性饲养

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2、推行高密度养成猪

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

3、品种要优

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当前,要推广多元杂交,至少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国PIC猪,五系配套,生长速度快,158天可达110公斤,瘦肉率66%,料肉比2.8:1。

4、栏舍要简

猪舍不要造得过于豪华,达到防寒保暖通风就行了。

5、饲料要廉

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75%。饲料配方要随着市场价格、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一成不变。如夏季天热猪吃得少,饲料要配得营养好些。饲料营养要均衡,以满足生长需要为宜。

6、防疫要严

重视消毒,既要防止外来的疫病,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传播疾病,还要按免疫程序注射**。

7、出栏要适时

如二元猪体重达到70公斤、内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国PIC猪105公斤时,为出栏的适时体重。此外,生猪市场价格高时,体重相对越重越好;价格低时以体重轻些为好,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

冬季养猪要领:

1、猪舍外围墙壁要厚实严密

猪舍的后墙、山墙、前墙在冬季时要增加保温设施。为此,可以堆放作物秸秆,可以临时砌泥土坯。最好是在猪舍初建时,就把外围的四面墙体做加厚处理。陈旧的猪舍要及时封严墙体、门窗的残留间隙。

2、提高猪舍温度

提高猪舍温度的办法很多,但经济、简便、实用的办法有四种。一是开放式猪舍覆盖塑膜。最好是覆盖双层塑膜,虽然成本比单层塑膜覆盖高些,但保温效果较好。

这种办法适宜肥猪舍和非哺*母猪舍。二是封闭式养猪车间实行锅炉式暖气供热。三是开放式猪舍暖气供热加塑膜覆盖。四是暖气供热加电热器,适宜于哺*母猪舍。

3、增设床板

在小猪阶段,有条件的地方,最好用木板、竹板、加厚纤维板等温暖性床板,没有条件可铺设水泥预制板。

4、猪舍地面要干燥

粪便污水要及时排除,清扫干净。为了便于干燥,猪舍可以做成水泥地面,但是水泥地面猪易只着凉,易发生疾病白痢等。解决水泥地面的弊端,就是使用地暖,地暖可以有效保证猪整体温度,而不是局部温度,地暖电热膜广泛应用于猪舍。

5、不要让猪饮用冷水

要把冷水烧成温水后再让猪饮用。

6、增加喂料次数

增加喂料次数的目的是相对增加采食量,以填补由于温度低造成猪体内脂肪、肌内代谢产热造成的体重亏空。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取自由采食。在定次饲喂的地方,可在晚上增加一次喂料。

7、增大猪舍采光面积

在猪舍初建时,就要考虑猪舍采光面积。开放式猪舍要有较大的开放面积,以备冬季覆盖塑膜便于采光。封闭式猪舍要在南墙和舍顶预留窗口,以备冬季安装玻璃。

8、适当增加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大时,每头猪的占地面积缩小,躺卧时可互相体贴取暖。同时,猪饲养密度大时它们的身体散热量也加大,这样有利于提高舍内温度。

9、适度提高饲料中能量水平

可在原来饲料能量水平的基础上提高10%左右。大猪低点,小猪高点。小猪可添加油脂类高能饲料,大猪可加大玉米等普通能量饲料在配合料中的数量。

什么是13周和18周龄猪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