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猪场发酵池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猪场粪污处理和利用有哪些途径?(猪场粪污处理方法)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猪场粪污处理和利用有哪些途径?
妥善处理猪场粪污,避免造成环境污染,还能将其作为资源利用变废为宝。猪粪通常有两种利用方式:一种是直接用做肥料或鱼饲料,另一种是通过发酵生产沼气。尿和污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猪粪是极好的有机肥,但其施用前应进行堆肥腐熟。可自然堆肥或采用发酵塔、发酵池堆肥。固态或液态粪污均可用于生产沼气,但需修建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用于照明、发电、供热或做燃料利用,沼液、沼渣仍可作肥料。粪污处理的工艺和方式主要有固液分离、多级沉淀、厌氧发酵、好氧发酵、生物降解。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农业,是根本解决猪场污染实现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该如何处理养猪场的死猪
答:①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发现的病猪,由兽医负责处理,科学选择隔离或淘汰。②凡有死亡病猪,必须经过兽医检验,必须对病死猪及其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③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为深埋、焚烧等。深埋处理的地方必须远离生产区、生活区,且深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焚烧时使用柴油为燃剂,有条件者可以使用焚烧炉焚烧。④参与无害化处理的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帽、筒靴。处理后,处理人员必须彻底洗手消毒,所穿戴的工作服、帽等物品必须消毒或焚烧销毁。⑤对病死猪污染的场地环境和用具必须用消毒液彻底消毒。⑥无害化处理要有完整的记录,处理人员必须签字。
出栏1万头猪,大概需要建多大的沼气池,需要多大的储气池
1000立方的池子(最好做钢罐的,池子的工艺不适合这个规模的),贮气的话要看沼气是怎么使用的,有设计规范的。
养猪场的污水怎么处理?
用DCW次氯酸处理养猪场污水,效果非常显著。DCW次氯酸具有很强的**性,能彻底杀灭养猪场污水中的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从而达到彻底除臭。DCW次氯酸杀菌完成后,可完全降解为盐和水,无残留、无异味,不会产生新的污染物,从而避免造成二次污染。我们养猪场一直用的都是DCW次氯酸,效果非常好。
农村养猪场500头的规模,需要建多大的沼气池?投资大概多少?如何取得**补贴?
100立方的自动出渣沼气池就可以造价大约是4---6万左右,主要是看你的材料的价格**补贴一个地方一个样,不统一
小型养猪场猪粪怎么处理?
养猪场猪粪怎么处理
小型猪场猪粪怎么处理
处理方法如下:1、一般采用干清粪方式的,污水比较少,容易处理;采用自动清粪方式的,污水量大,先要经过固液分离后再做处理,进行利用。
2、日常生活中动物的粪便基本都是可以做植物肥料的,一般养殖场的动物粪便可以通过卖给农村,或者养殖人员自家用来给植物做肥料,将粪便埋藏于植物根部土壤,这种肥料可以向植物提供一些植物生长周期所需的营养元素,让植物更健壮的生长。
3、其次也可以将猪粪用来做沼气照明,燃烧做饭等,然后将做过沼气的废猪粪再次提供给植物做肥料。
4、猪粪堆肥发酵法以其成本低廉,能有效杀灭病原菌和除臭,改善畜禽废物**的物理性状,使畜禽废物减容和达到彻底稳定的效果等优点而备受人们的关注,并已成为当前畜禽废物无害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粪便发酵剂,可针对猪粪发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大大优化这一过程,生产出更让人放心的有机肥料。
5、建立一个沉淀池,至少是**沉淀池,粪水经过**沉淀之后,基本上就变清了,可以往外排了。建立一个**沉淀池对于一个小型养殖场来说,问题不大。
拓展资料:
养猪注意事项:
1、养猪温度
温度过低过高都影响猪的饲料的消耗和增重。猪的饲养适宜温度范围,取决于猪的品种、年龄、生理阶段、饲养条件等多种因素。育肥猪最适宜温度,可根据公式:T=-0.06W+26来计算 (T表示温度,W表示猪体重公斤数),如体重100公斤的猪,最大增重速度的适宜温度为20℃。
2、空气湿度
湿度大,猪的抗病力减弱,有利于病源微生物的繁殖生长,猪只易患疥癣、湿疹和呼吸道疾病。当相对湿度由45%增高到95%时,猪的日增重下降6%~8%。在气温11℃~23℃,相对湿度50%~80%时,对猪的育肥效果最好。
3、气流速度
热天,气流有利于蒸发散热,猪舍要多通风换气。冷天,气流增强猪的散热,加剧冷的程度。当气温4℃~19℃时,不受气流影响的猪同经常受气流影响的猪相比,采食量小25%、增重快6%。冬天猪场的气流速度每秒0.1~0.2米为宜,最高不要超过0.25米.
4、知采光度
光照的强弱对猪的代谢有明显的影响。适当减弱肥猪的光照强度,可使饲料利用率提高3%、增重提高4%。
5、圈养密度
提高饲养密度,可以充分利用有效空间,降低养猪成本。而降低密度,保证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空间,可以减少饲料的摄取量,并可减少因空间狭小而引发的恶癖,如随处排粪尿、咬尾等问题。因此要合理控制饲养密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养猪场
一个养殖场需建多大沼气池
建造沼气池,事先要进行池子容积的计算,就是说计划建多大的池子为好。计算容积的大小 原则上应根据用途和用量来确定。池子太小,产气就少,不能保证生产、生活的需要;池子 太大,往往由于发酵原料不足或管理跟不上去等原因,造成产气率不高。中国农村沼 气池产气率普遍不够稳定,夏天一昼夜每立方米池容约可产气0.15立方米,冬季约可产气0 .1立方米左右,一般农村五口人的家庭,每天煮饭、烧水约需用气1.5立方米(每人每天生 活 所需的实际耗气量约为0.2立方米,最多不超过0.3立方米)。同时,应考虑生产用肥。因 此 ,一般家庭养猪存栏6~10头,日光 温室面积在100~150平米,可建6、8、10立方的沼气池为宜。对于建在野外的四位一体生态型大 棚模式,一般“模式”面积为667平方米(1亩)左右,这时,养猪头数可增 加,沼气池容 积大一些为好,但这不是绝对的,因为若沼气池容积满足不了炊事用能及蔬菜生产用肥的需 要,可由外界补充能源及肥料,从而使“模式”正常运行。猪场粪污处理和利用有哪些途径?
妥善处理猪场粪污,避免造成环境污染,还能将其作为资源利用变废为宝。猪粪通常有两种利用方式:一种是直接用做肥料或鱼饲料,另一种是通过发酵生产沼气。尿和污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实现达标排放。猪粪是极好的有机肥,但其施用前应进行堆肥腐熟。可自然堆肥或采用发酵塔、发酵池堆肥。固态或液态粪污均可用于生产沼气,但需修建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用于照明、发电、供热或做燃料利用,沼液、沼渣仍可作肥料。粪污处理的工艺和方式主要有固液分离、多级沉淀、厌氧发酵、好氧发酵、生物降解。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农业,是根本解决猪场污染实现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沼气池污水可以用于种菜吗?要加水后施用吗?
经绿狐尾藻湿地系统处理后的污水已经可以种菜、养鱼、养鸭。未处理前的污水又黑又臭。
1000多头猪的排泄物在沼气池里简单处理后,每天会形成100吨的黑臭水,这些黑臭水如果直接排放会造成多大的污染?如果这些水流入乡村的河道会在美丽的乡村形成多么触目惊心的“疤痕”?江门明确提出了“到2017年底前市区基本消除重度黑臭水体,到2020年底前市区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的工作目标。目前,各市区、各相关部门、社会各界都在全力以赴地进行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但进行水环境整治难度不小。
处理后的污水比较清澈。
绿狐尾藻的透氧性非常好。
不过,近日记者听闻有一种叫做绿狐尾藻的浮水草本植物在生态科学技术的辅助下,可以改善农村水环境。经过其处理出来的水不仅达到了养殖污水排放的标准,还可以养鸭、养鱼、养小龙虾,甚至浇灌蔬菜。这是真的吗?为此,记者走访了鹤山市粉洞村资源再利用全生态循环农业基地,探寻其利用绿色“美容师”——绿狐尾藻进行水体污染生态治理的成功模式。
经绿狐尾藻湿地系统处理后的污水已经可以种菜、养鱼、养鸭。
未处理前的污水又黑又臭。
A 水污染让美丽乡村“疤痕”累累
“我们去年底和今年初对新会区一些乡村进行了污水检测,其中崖门镇南合村的污水在2016年11月的采样值(mg/L)为ph7.83、氨氮382.80、总氮449.72、总磷37.64、COD(化学需氧量)299.45;会城镇黄屋组的污水在2017年3月的采样值为ph7.96、氨氮572.19、总氮608.24、总磷40.23、COD280.36。”中国科学院**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水污染生态治理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专家齐兰贵告诉记者,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B排放标准(mg/L):氨氮≤8、总氮≤20、总磷≤1、COD≤60。一些检测点的数据说明,农村的水环境污染还是比较严峻的,这一问题不仅出现在江门,在全国不少农村还是很普遍的。
据悉,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人居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很多地方的水污染问题却日益突出,威胁着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安全,推进治理迫在眉睫。农村问题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问题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而农村水环境问题则是与农村的经济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特别是在当今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村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更不能被忽视,因为水资源是农村生产、生活的根本,是关系民生的大事。
齐兰贵告诉记者,当前,农村水污染的形式很多样化,且面积不断扩大,后果具有不可逆转性:一是规模化养殖污染越来越重。以农户为单位的畜禽养殖越来越少,农村集约化畜禽养殖程度越来越高,但大多数养殖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大量畜禽粪便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入乡村的池塘或河道,造成了水体水质恶化,土壤板结和盐渍化。二是农村生活污水任意排放。虽然农村人口分散,但由于人口数量众多,大多未经任何污水处理的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或沉积在沟渠和地地里,最终对饮用水源造成污染,严重威胁着河流水环境安全,而且这种情况还在随着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加剧。三是农业面源污染逐步扩大。农药、化肥以及地膜等的大量应用,使自然环境受到较大的污染,影响了土壤的自净能力。目前我国的化肥施用量平均在每公顷400公斤以上/年,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每公顷225公斤/年的安全限值,且化肥的有效利用率很低,化肥的流失不仅加剧了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还令**水和蔬菜中的硝态氮含量超标,破坏了生态平衡。
B 传统农村水污染治理成本居高不下
“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水、工业类污水、农业施肥污染,是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多样化复杂的因素给农村水污染治理带来了很多困难,各地区的污染态势不尽相同。许多贫困地区的水环境污染更是雪上加霜,所以迫切需要对症下药,找到治理农村水污染的良策。”齐兰贵表示。
据悉,在江门的农村水污染中,畜禽养殖水污染是其中很严重的一种,但目前治理这种污染仍大多采用治理工业污染的思路,以常规“工厂化”工程治污方式治理畜禽养殖水污染,这种治理方式的成本居高不下:一是前期要投入大量的建设成本——需要建立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的厌氧发酵罐等设施,5000头存栏猪规模的养殖场需一次性投资300万元左右。二是后期运行成本颇高。由于常规“工厂化”工程治污方式需要耗电1600—1800度/天,同时需要配备2—3个专业技术人员维护管理,因此,年运营管理成本在90万元左右。如此昂贵的运行成本,是利润较低的养殖企业难以承受的。
“传统的‘工厂化’工程治污方式还存在弊端,极易造成资源浪费。”齐兰贵告诉记者,常规“工厂化”工程治污方式,对于消除COD和氨氮污染有较好的效果,但是不能有效解决水体磷污染的问题,氮磷排放很难同时达标。同时,这种治理方式不仅会大量消耗电能,还需要添加脱色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乙胺等化学药品,而这往往又会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另外,农业污染主要是氮磷对水体的污染,而氮磷对于种植业而言其实是肥料资源。目前推行的常规“工厂化”工程治污方式,尤其是废水治理方法,主要是采取工程方法将氮磷去除,而非综合利用,因此还造成了氮磷资源的浪费。
除了常规“工厂化”工程治污方式,很多地方虽在探索人工湿地生态治理方法,尝试用芦苇、水竹、美人蕉、龙须草、铜钱草等植物治理水污染,但是由于这些植物都存在**,比如有的只能一年生且生长期短;有的营养价值低,再利用的价值小,不便收获,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绿狐尾藻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记者决定实地探访一下。
C 借绿狐尾藻生态科技“治疗”水污染事半功倍
从鹤山市龙口镇高速路口下高速,沿着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