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怎么养殖地瓜苗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红薯苗的栽培技术?(红薯苗的栽培技术与管理)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红薯苗的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冬前或早春深耕,覆膜红薯生长期不宜追肥,再加上覆膜栽培由于温度高、湿度大,养分分解利用快,容易脱肥。因此基肥要一次施足,一般每公顷施用优质农家肥45000-60000千克,碳铵600千克,过磷酸钙450千克,硫酸钾225千克,最好在起垄时顺垄集中施入。然后捡干净垄上作物根茬,打碎坷垃,整平埂面。2、适时早栽为了充分发挥地膜覆盖作用,有效利用早春低温时的盖膜效果,做到适时早栽。以秧苗不受晚霜危害为宜,一般比露地栽培提前5-7天。3、合理密植一般垄距70-80厘米,高20-30厘米,垄面宽50-60厘米,株距18-22厘米,每公顷60000-67500株。4、栽秧盖膜起垄后,要清除坷垃,使垄面细平光滑,然后栽插。栽插后盖膜前,最好在垄面上喷施除草剂。在秧苗上部割一个丁字口,可用手指把苗勾出来,苗子露出膜外,用土把苗基部封严。要经常检查,发现膜被风刮起或膜面破损,要及时用于封严。5、田间管理地膜红薯早衰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干旱缺肥常使叶片枯黄脱落,生长受阻。
种植红薯的方法与技术?
首先要先育苗,把红薯埋在潮湿的沙土里,让红薯发芽,长出红薯苗。
第二,把土地起垄,挖窝,放水。
笫三,红薯苗长到20公分左右,选粗壮的插入地里,埋土要内松外紧。注意事顶,红薯发芽时要注意在温暖的环境里。栽种的土壤要肥沃。红薯还是很容易成活的
地瓜秧怎么栽?
甘薯栽插方法较多,主要有以下5种栽插法,一般以水平栽插法为佳。 水平栽插法:苗长20~30厘米,栽苗入土各节分布在土面下5厘米左右深的浅土层。此法结薯条件基本一致,各节位大多能生根结薯,很少空节,结薯较多且均匀,适合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各地大面积高产田多采用此法。但其抗旱性较差,如遇高温干旱、土壤瘠薄等**环境条件,则容易出现缺株或弱苗。此外,由于结薯数多,难于保证各个薯块都有充足营养,导致小薯多而影响产量。如是生产食用鲜薯,则小薯多反而好销。 斜插法:适于短苗栽插,苗长15~20厘米,栽苗入土10厘米左右,地上留苗5~10厘米,薯苗斜度为45度左右。特点是栽插简单,薯苗入土的上层节位结薯较多且大,下层节位结薯较少且小,结薯大小不太均匀。优点是抗旱性较好,成活率高,单株结薯少而集中,适宜山地和缺水源的旱地。可通过适当密植,加强肥水管理,争取薯大而获得高产。 船底形栽插法:苗的基部在浅土层内的2~3厘米,中部各节略深,在4~6厘米土层内。适于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水肥条件好的地块。由于入土节位多,具备水平插法和斜插法的优点。缺点是入土较深的节位,如管理不当或土质黏重等原因,易成空节不结薯,所以,注意中部节位不可插得过深,砂地可深些,黏土地应浅些。 直栽法:多用短苗直插土中,入土2~4个节位。优点是大薯率高,抗旱,缓苗快,适于山坡地和干旱瘠薄的地块。缺点是结薯数量少,应以密植保证产量。 压藤插法:将去顶的薯苗,全部压在土中,薯叶露出地表,栽好后,用土压实后浇水。优点是由于插前去尖,破坏了顶端优势,可使插条腋芽早发,节节萌芽分枝和生根结薯,由于茎多叶多,促进薯多薯大,而且不易徒长。缺点是抗旱性能差,费工,只宜小面积种植。 栽插注意事项 1)、浅栽。由于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昼夜温差大的土层最有利于薯块的形成与膨大,因此,栽插时薯苗入土部位宜浅不宜深,在保证成活的前提下宜实行浅栽。浅栽深度在土壤湿润条件下以5~7厘米为宜,在旱地深栽也不宜超过8厘米。 但在阳光强烈且地旱的条件下,要注意如果过浅栽插,因地表干燥和蒸腾作用强烈,薯苗难长根,茎叶易枯干,导致缺苗,应考虑适当深栽等措施。 2)、增加薯苗入土节数。这有利于薯苗多发根,易成活,结薯多,产量高。入土节数应与栽插深浅相结合,入土节位要埋在利于块根形成的土层为好,因此以使用20~25厘米的短苗栽插为好,入土节数一般为4~6个。 3)、栽后保持薯苗直立。直立的薯苗茎叶不与地表接触,避免栽后因地表高温造成灼伤,从而形成弱苗或枯死苗。 4)、干旱季节可用埋叶法栽插。埋土时,要将尽可能多的叶片埋入土中,埋叶法成活率高,返苗早,有利增产,由于甘薯的叶面积较大,通常需要较多的水分供其生长,特别是薯苗栽插后对水分需求较高。此时如果将大部分叶片暴露在土壤表面,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需要大量的水分供其生理调节,但刚栽插的薯苗没有根系,仅靠埋入土中的茎部难以吸收足够的水分,结果造成叶片与茎尖争水,茎尖呈现萎焉状态,返苗期向后推迟,严重时造成薯苗枯死。而将大部分叶片埋入湿土中可有效地解决薯苗的供水问题,叶片不仅不失水,还可从土壤中吸收水,保证茎尖能够尽快返青生长。
红薯苗种植如何管理?
红薯苗期管理: 红薯育苗期间根据苗情适时追肥,肥料用经有机认证的或经有机认证机构许可使用的生物有机肥(NPK养分总含量≥6%,有机质含量≥40%),育苗期追肥总量每667平方米一般为250kg。第1次“红芽”期,一般施稀薄肥水;当苗高10~13cm时,可进行第2次追肥。每次施肥后,都要用清水泼浇洗苗,防止肥料粘附幼苗而引起烧苗现象。 培土可分2~3次进行,苗高10cm左右,即可进行第1次培土,隔7d进行第2次培土,共培土3~5cm。培土最好用肥沃疏松细土拌和焦泥灰或腐熟堆肥,均匀撒入苗床中。培土可与施液态肥料结合进行,做到先培土后施肥,使土壤和幼苗基部密切结合,以利早发、多发新根。 下种后每隔15d喷施1次Bt等有机生产许可的生物菌剂和300倍茶麸水,撒1次草木灰;并在苗床周围或育苗棚外放性激素诱捕器。 苗床管理还要抓好保温、保湿、通风等措施,以温度为主。出苗前,晚上要盖草帘,保持床温25~35℃。出苗后温度控制在20~25℃,要防止高温灼苗,如膜内温度超过30℃,要及时通风散热,防止烧苗。寒潮来临时要做好保温工作。 种薯出苗前一般不浇水,以利高温催芽、防病和出苗。如苗床过干,可用喷雾器在苗床上喷清水。出苗后要注意苗床湿度,当苗床发白时要及时浇水,湿润床土和浇洒稀肥水,以促进薯苗生长;苗床过湿时,及时揭膜通风。 肥水管理: 红薯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因生育时期不同而异。氮肥以茎叶生长时期吸收较多,块根膨大时期吸收较少;磷肥在茎叶生长中期吸收较少,块根膨大时期吸收较多;而钾肥的吸收从栽插到收获都比氮、磷多,以块根膨大时期更为显著,因此,红薯施肥应围绕这一特点进行,N∶P∶K=5:6:20 。最好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红薯有机种植禁止施用任何化学肥料,以基肥施用为主,一般基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60%~80%,基肥结合整地起垄施入。 待移栽苗活棵后,结合补苗追施1次沼液或充分腐熟的稀薄粪水,作为提苗肥。第2次在红薯结薯期,即春、秋植种后60d左右,冬植种后70d左右追施1次催薯肥。催薯肥以钾肥为主,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自制有机肥(或有机认证有机肥)500kg、草木灰250kg或矿物钾镁肥25kg。施用方法一般是用犁破开垄两边,或用小锄在垄腰部开小沟,然后把肥料与益生菌拌匀进行条施,施后应进行1次浇水,以促其尽快发挥其肥效。同时施肥后可结合人工除草进行培土。 红薯在定植时浇了定苗水后,在栽插后30~40d,开始分枝、拖蔓,需水量增大,此时若遇干旱,要及时浇水,可采取沟灌方式,但灌水量不能超过垄高1/2。整体来看,水分管理掌握土壤基本湿润为宜。若遇雨天应及时排涝,以防积水造成薯苗徒长,出现只长柴根不结薯的现象。
毛地瓜的种植方法?
1.选种地瓜的种植方法比较简单,但选好种子是高产的关键,因此在选种的时候,需要观察地瓜种薯是否健壮、无病害,然后选择体积较大、芽点多的品种进行种植。2.种植将地瓜种薯放入多灵菌溶液中浸泡10分钟左右,捞出后进行种植,种植的时候,要分清楚头和尾,不然会导致长出来的幼苗不齐。如果实在分不清的话,也就可以进行斜放,并在种薯上面撒一层枯草腐木,再覆盖少量土壤即可。期间怕温度没达到要求,可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保温,等到地瓜幼苗长至30-40cm的时候,再将塑料薄膜掀掉,将幼苗茎叶剪下来,然后以3片叶子为一节,剪成小节据进行扦插。扦插的时候,每株间隔为30cm左右为宜。3.施肥定植后需要进行第1次施肥,促进扦插的地瓜苗长出新的根系,一般可施人类的粪尿水。第2次施肥是在地瓜成活后,施适量尿素,促使地瓜幼苗生长整齐。第3次是施提苗肥,可施尿素加复合肥,然后就是壮果肥,一般是施钾肥和硼肥。3.顺苗为方便后期的采收,以及多余的枝叶消耗养分,需要及时将田间的地瓜苗进行顺苗。可将地瓜藤理清,顺着一个方向生长,在收割的时候也会方便很多,在顺苗的同时,还可将多余的枝叶给摘除。4.防治病虫害地瓜的虫害有卷叶虫、蚜虫、蛴螬,还有田鼠的侵害,卷叶虫、蚜虫会危害地瓜叶,影响地瓜进行光合作用,而蛴螬与田鼠比较喜欢吃田地里的地瓜,它们会将田间的地瓜咬坏。对于危害枝叶的害虫,可用敌百虫溶液进行喷杀,而田鼠可在田间放入它最爱的食物,然后拌上灭鼠药来进行诱杀。5.采收采收时间为9-10月份,期间可将地瓜茎叶割除,然后再将地瓜从田地挖出来,再放入地窖进行储藏,确保水分不易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