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黄尾鲴鱼苗基地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黄尾鲴的养殖技术(黄尾鲴繁殖条件)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黄尾鲴的养殖技术

鱼苗孵出5天后体长约0.5厘米,可进入鱼种培育。育种塘可用土池,面积1-2亩,水深1.6米左右,底质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投苗前每亩用生石灰100公斤消毒后,每亩再施入经发酵的粪肥500公斤,或每亩用绿肥1500公斤培育浮游生物,让鱼苗有充足的天然饵料。鱼苗投放前要试水检查毒性,方法是在池塘中的小网箱试养少量鱼苗,30小时后存活才真正放苗。鱼苗放养前每5万尾苗投喂1-2个熟蛋黄粉,饱食后再按每亩10-15万尾的密度投放到育种塘。随着鱼苗长大要补充饲料,可继续施放经发酵的粪肥培育水色和适量泼洒豆浆,半个月后鱼苗长至3厘米时开始投喂米糠 、麦麸等精饲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5%-20%。鱼苗培育过程中要注意调节好水质,由于经常施肥和投饵,粪渣残饵容易败坏水质,因此每隔2-3天换水三分之一,最好保持微流水。还可在育苗塘中放养一些水仙、浮萍等净化水质。鱼苗长至3-5厘米时要进行拉网锻炼的分疏放养,同一池塘鱼苗规格尽量一致,一般放养密度3-4厘米的每亩放养8-10万尾,5-6厘米的每亩放养5-6万尾。经过2-3个月的培养,可长成6厘米以上规格的鱼种,这时可进入养成阶段。池塘养殖黄尾鲴大多是和家鱼搭配养殖,每亩投放200尾左右,管理方法同家鱼,在不增加饲料的情况下可收获80公斤左右的产量。黄尾鲴也可在大水面增养殖,由于能自行繁殖形成自然种群,2-3年后可有长期的收获。

如何钓黄尾

1、此鱼口裂小,口裂上长下短,如果钩饵、子线在水中的状态不理想,出现的假信号多中鱼率低,钓组的合理搭配和调钓非常重要。针对该鱼吸饵轻,信号反应不明显等特点,钓组要体现一个小字,小浮标、细线、小钩。主线用0.8,子线0.4,钩用1至2无倒剌的好钩,鱼钩要具备一定的钢性和锋利度。浮标要选用细长身,短脚细长尾的1号高灵敏度的好浮标,浮标灵度过高好处理,如果浮标调钓起来象根木棒就不好办了。主线和子线要相差一倍的拉力,否者你心爱的小浮标与主线就去

2、黄尾鲴个头虽小,但第一次发力并不小,在选竿问题上要考虑钓竿调性,竿子的长短。竿子过长不能及时扬竿,会失去很多信号和中钩率,竿子太硬容易断线跑鱼,钓竿太软又不能将鱼儿及时入鱼护,选用3-7和2-8调性的竿子比较适中。

黄尾鲴的养殖技术

3、用饵是众钓友关心的话题,根据气温水温变化合理搭配饵料,是提高黄尾鲴钓获量的重要因素,初夏期间可以将腥饵的比例提高70%,浓腥型的饵料对初夏价段的黄尾鲴具有一定的诱食力,本人在初夏价段多次使用馨龙湾4号鲫60%,6号鲫40%的鱼饵,其效果就比较明显。随着气温、水温的升高要降低腥饵的份量,加入一定份量的超级诱一类的饵料,去调节黄尾鲴的口味,灵活掌握饵料的搭配,总而言之,黄尾鲴喜欢腥一些的饵料。

4、在垂钓黄尾鲴鱼的过程中,饵料状态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大部份钓友在水库垂钓黄尾鲴,一般情况下都喜欢选用3.6米长的手竿,斜坡45度角2.8米以上水线进行垂钓。在深水区垂钓,必须要掌握好饵料的状态,太软、太松的饵料到不了底,钓饵太硬扬竿又很难中鱼,因此,在开饵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饵料的状态。

5、想提高黄尾鲴的钓获量,引鱼诱鱼是关件,我们钓鱼人都有一种共识,窝中无鱼,钓技再高也无计与事。为什么大部份钓友在水库中垂钓黄尾鲴鱼,将钓位选在深水区45度角的钓位上,其中的道理很明白,坡度大能够将深水区的鱼群引到钓位进行垂钓,45度角的坡度,打下窝料能够将饵线延伸到10几米的深水区,将深水区的鱼群引上来垂钓。因此,在鱼头稀水面大的水库垂钓,打大一点的窝是有必要的,打窝要做到虚实结合,先将粗细不一的窝料握成团,在钓位确定,浮标定位后,直线距浮标一米处将拳头大的窝料投下,让窝料随着水下的斜坡象雪球一样到达深水区,形成饵线,然后用水库边的泥土与窝料拌均匀成泥浆状投入钓点,(一定要注意窝料的饵味要比钓饵轻淡,不然它们只吃窝食不找钓饵 ,否者你想钓获的小鱼就找不到北了),这样就可以调标垂钓了。

6、调钓,可调5钓3,也可以调3钓5,在气压正常水中溶氧量高的时候,你可以采用调灵钓灵,调灵钓钝,调钝钓灵等手法,灵活运用你的钓技。在垂钓黄尾鲴过程中,快速升标和快速黑标其中鱼率都不高,一般情况下浮标上升1至半目到2目浮标下顿中钩率最高,浮标慢慢上升中不要扬竿,等浮标瞬间停顿时扬竿中鱼。

7、总之,根据黄尾鲴鱼的上下口裂长短不一的这一生理特点,钓底比钓浮略胜,子线在水底弯曲形成一定角度,更适合和方便黄尾鲴

8、吸食,相对来讲虚假的信号也少一些,个人认为调灵钓顿比较好一些。因为黄尾鲴鱼的上口裂长,在钓饵未吸进嘴的那一瞬间,上口裂就已经碰到子线,浮标就会出现信号,此时手脚快的钓友就去扬竿了,这就是许多钓友认为黄尾鲴鱼不好钓的主要原因之一。黄尾鲴口裂小,鱼的个头也小,吸食的力度相对来讲比其它鱼类的吸力要弱一些,在深水区浮标产生的信号也就相对比较弱,因此个人认为采用拉饵垂钓,比搓饵垂钓略胜一筹,这也是许多钓友认为黄尾鲴鱼不好钓的主要原因。

9、俗语说“砍树不误磨刃工”, 黄尾鲴鱼喜欢群居生活,在钓上几条鱼后,要做到及时补窝。往往有时窝中的黄尾鲴被我们钓了几条后就停口了,这时有经验的钓友,就会搓松软的大饵,加大扬竿力度及时补窝,采取措施将远处的鱼群到窝中,等窝中有口后,又改为拉饵垂钓。

麦穗鱼和草鱼苗怎么区分

看颜色 麦穗鱼是小型淡水鱼 成年个体也就那么大。通常颜色为棕色,普遍较淡。
草鱼苗,嘴唇厚,且颜色在幼苗期间颜色较黑。随机抓两条,很容易区分。

淡水石斑鱼养殖

淡水石斑鱼为热带鱼类,淡水中生长,也可在盐度为10%以下海水中生长。 其适温范围在25~30℃间,当水温下降至20℃时,摄食明显减少,水温下降至 15℃时身体失去平衡,故冬季期间池水会降至15℃以下的地区不太适合养殖此 种鱼类,除非有保温措施。越冬期间水温保持在19℃以上为好。 淡水石斑鱼为底层鱼类,耐低氧,抗病力强,在养殖过程中很少发生鱼病, 可与罗非鱼、鲫鱼混养,以清除罗非鱼、鲫鱼池塘中的小鱼苗,达到优质高效的 目的。  三、食性  淡水石斑鱼为偏肉食性鱼类,鱼苗阶段,肉食性的特性相当强烈,主要以浮 游动物为主,个体相差悬殊的鱼苗会互相残杀,故养殖时要注意分级分塘管理。 繁殖后的小苗要及时拉出,以免被亲鱼吞食。从鱼苗开始驯食,会摄食人工配合 饲料,可用浮水性鳗科鱼类饲料投喂。  四、生长  淡水石斑鱼刚孵化的仔鱼全长为0.58-0.6cm,群集在池底不停的运动,在水 温26~28℃间,孵化后第六天卵黄囊消失,仔鱼游至中上水层,不再群集在池底, 卵黄消失后的鱼苗,可投喂轮虫、枝角类等小型浮游动物,稍大后可投喂水蚯蚓, 然后再以团状鳗饲料驯饵,经过一个月的培育,体长达10厘米左右即可下塘养 1、鱼苗地要求: 淡水石斑鱼苗种培育池以土池为好,亦可以用室外水泥池,一般单池面积为 50-100m3,水深 l-1.5米。鱼苗放养前,将池水排干,用生石灰彻底清 塘消毒,并施足基肥培肥水质,让鱼苗下池就能吃到天然饵料。  2、鱼苗放养: 鱼苗放养前,应先试水。同一池内放养的规格要求整齐,大小一致。放 养密度视饵料、养殖技术水平和培育规格而定,一般放养密度为100尾/m3 左右。鱼苗入池前要用sop的食盐水浸泡鱼体15-20分钟。  3、投喂: 淡水石斑仔鱼下池时,以浮游动物为食,随着鱼苗生长,摄食量增大, 而池中浮游动物逐渐减少。这时,一可通过追肥培育浮游动物,二可增喂豆 浆。经15-20天培育,当鱼苗达3厘米以上时,其食性开始转化,这时可投 喂鱼糜于食台上驯食,2-3天后加少量人工配合饲料拌鱼糜投喂,以后逐步 增加人工配合饲料比例,减少鱼糜用量,直至全部用人工配合饲料。日投饵 量为鱼体重的20%左右,日投饵3次。  4、培育管理:  (1)、调节水质: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由于施肥投饵,所剩粪渣残饵最易败 坏水质,为此,应每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还可在池 中移植一些浮萍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和便于鱼苗隐蔽、吃食。  (2)、及时分养:当鱼苗生长规格出现较大差异时,因其有大吃小的习性, 因此,要及时过筛分养。同一池的鱼苗,力求规格一致,以免影响鱼苗成活率。  (3)、日常管理:主要是巡塘,观察鱼苗吃食、活动、水色变化等情况,以 便及时调整投饲量和做好预防鱼病工作。  (二)、成鱼养殖技术: 淡水石斑鱼养成可采取混养,在混养中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在池塘中混养少量淡水石斑鱼,每亩水面混养淡水石斑鱼22-50尾左右,经半年时间养殖,体 重平均可达300克以上,经一年时间养殖体重可达500克左右。二是主养鱼为淡 水石斑鱼,混养种类有罗非鱼、草鱼、鲫鱼等,每亩水面放养淡水石斑鱼150-200 尾,混养鱼300尾,饲养期间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还可投喂鲜嫩牧草,当池中浮 游动物不足时,需要适量追肥,以培育浮游动物。经过半年养殖,淡水石斑鱼平均体重可达200克左右,经一年时间养殖,体重可达250克以上。

元旦节想去三岔湖钓鱼,冬天能在这个水库钓到什么鱼啊?能钓到鲴鱼——“红尾”吗?请介绍点经验呐!

千万别去,三岔湖早没鱼了,让承包商给打光了,现在偶尔有点放生的鱼可钓,基本上都钓不上鱼,承包商屁儿太黑了,三岔=XXX!

广州没拆的花鸟鱼虫市场有哪些?分别在哪里?

位于花地湾的芳村花鸟鱼虫市场现在还在经营,据估计未来两年都不会拆迁。 2017年6月29号,万科以551亿元拿下广州市区16宗、共计211万平方米的可开发土地。其中包括荔湾区花地湾地块中,占地10万平方米的花鸟鱼虫市场。一般来说,从拿地到拆迁还有很长时间,以便现在店铺档口的租约到期。

钓鲫鱼选用什么漂型浮漂好

野钓鲫鱼用什么鱼饵,野钓高手教你虾味鱼饵,钓鲫鱼不停口

什么天气钓黄尾鲴

黄尾鲴的最佳出钓时间在5~10月份,其他时间天气较冷,黄尾鲴甚少咬钩。黄尾鲴的出钓时间最好以天气晴朗的日子为主,而*雨天的时候,气温有所下降,鱼儿也很少咬钩。高温天气的晚上,黄尾鲴也是很好钓的。

钓黄尾鲴的饵料相对简单。根据黄尾鲴的食性来选择就可以了。在钓黄尾鲴的时候用腥味、香味均可,加点藻类的商品饵混合一下就可以了,为了加速诱鱼,选择开制快频率的拉饵。

黄尾鲴的钓法

底钓黄尾鲴时,因为其嘴型的特殊性,需要针对性的调钓,将子线稍稍放弯曲,使其更方便就饵,比如调2钓3或调3钓3,尽量选择调低钓高。而黄尾鲴虽然是下层鱼,但是离底觅食也是常见的,此时我们的钓法就不是钓底,而是钓离底,大约5~30cm左右即可,此时的调钓则尽量往灵调。

钓友在抛竿后浮漂到位,如果等三至五秒没有鱼儿咬钩,那么就可以提竿换饵,千万不要等,因为静态饵对黄尾鲴的吸引力很小,而且快频率的抛投有利于诱鱼续窝。

黄尾鲴鱼苗基地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