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养殖什么品种蜈蚣好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蜈蚣好养吗?。(野生蜈蚣为什么不好养)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蜈蚣好养吗?。
环境好什么都好养.
蜈蚣的选种标准是:虫体要完整,无损伤;体色要新鲜,背面光泽好;活动正常,能取食,还可以从中挑选体长在10厘米以上的蜈蚣作为繁殖对象。如能鉴别出繁殖对象的性别,可按比例搭配,一般配比为3雌配1雄。另外,引种时要注意药用蜈蚣的地域性特点,当地有种不要跑到外地引种。蜈蚣有时会发生以强凌弱现象,因此,故在同一池内饲养的蜈蚣,最好是同龄的种群。
饲养蜈蚣的密度
蜈蚣喜群居,饲养蜈蚣的密度,应根据节气、虫型、沙土的厚度及气温的高低不同有所区别。气温低、沙土较厚时,饲养密度可以高些。反之,气温高,沙土薄时,密度要稀些。离开产房的幼蜈蚣每平方米以养殖6500条左右为宜,5厘米的养殖3500条左右为宜,7-10厘米的可养殖2000条,12厘米至13厘米的以养殖1100条为宜,15厘米以上养殖600条为宜。
蜈蚣对池土的要求
夏季偏湿,春秋和冬季偏干,饲养盆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如盆土过湿,应考虑换上或盆内洒一些干燥土吸去潮气。有人错误的在盆内土层里添加牛粪等肥料和一些鸡骨头,以生虫作为蜈蚣的食物,这样有碍于池内环境卫生,容易造成污染。
隔离饲养怀孕的种蜈蚣
蜈蚣是雌雄异体,将要产卵的母体体态臃肿,腹部几乎贴在地面,行动迟缓,较易辨认。蜈蚣在产卵、孵化期间最好隔离饲养。方法是:在养殖盆内放一小盆或用罐头瓶单独饲养以免受其它蜈蚣的干扰,也便于管理。
饲养室的加温方法
饲养室必须建好且具备可以加温、控温和有良好保温性能的条件。一般建立这种饲养室的大小视蜈蚣越冬数量、加温条件和热能供应充足与否而定。加温方法很多。可用煤炉、木屑炉、稻壳炉、电热管等。
蜈蚣产品的采收与加工
一般在4-6月间捕捉,捕得后,用两端削尖的竹片,插人头尾两部,然后,绷直晒或用沸水烫,一直到晒干或烘干。有些地区冬季在*湿处埋下鸡毛、鸡骨等物,引诱蜈蚣在此产卵繁殖,到立春捕捉。
蜈蚣的市场前景好吗?
蜈蚣养殖项目 进入须谨慎.虽然技术公司在宣传资料中表示投资者只需要引种,几乎不需要其他投资。可事实上,投资者在引种方面的投资要比正常情况下高出2-3倍左右,即技术公司在赚取高额的引种费。同时饲养蜈蚣时必须要建立完善饲喂环境,否则蜈蚣很容易就会爬出去,出现伤人现象。这种后续投资很多,是投资者初始投资的2倍一5倍。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适合饲养蜈蚣,相对而言南方地区更加适合饲养蜈蚣。蜈蚣虽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是在中药制作过程中的用量有限,目前市场已经供应充足,因此投资者应该慎入蜈蚣养殖领域。 诱人的广告语:养殖蜈蚣,市场紧俏,不愁销路,真正超值,一本万利。蜈蚣养殖项目尉旨一些技术公司向投资者出售蜈蚣种苗,然后向投资者回收成年蜈蚣。国内最早的—家机构于2000年初出现在河南,2003年后在投资领域消失了将近3年。2007年初,蜈蚣养殖重出江湖,国内相关的招商广告令人眼花缭乱。市场空间大蜈蚣作为传统的动物中药材已有几千年历史。一直以来,国家每年号召“大力捕捉蜈蚣”,由原来的季节性捕捉和季节性收购发展为目前的跨季节的捕捉和四季收购。每条蜈蚣的收购价格也由原来的几分钱飚升至1.5元以上,出口价更高,且供不应求,价格逐年上涨。一个百年难遇的介入时机正喜从天降。政策扶持***高度重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的“三农问题”,发展蜈蚣养殖业,既可为国家赚取外汇,又可满足国民的物质生活需求。因而,养殖蜈蚣是农村产业调整的首选项目,让农民增收,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多了一条切实可行之路;同时为下岗职工再就业者开辟了—条难得的致富途径。投资门槛低除引种外几乎不需投资。既可家庭养殖,也可以工厂化立体养殖。一般家庭喂养可利用空房、阳台、庭院、房前屋后,以缸养、箱养、池养均可;大规模养殖可圈养或立体养殖。蜈蚣性情温驯,工厂化立体养殖蜈蚣是目前蜈蚣养殖最高效、最快速的养殖方法。一次产卵5080枚,恒温养殖年产卵23次。一般一次饲喂可管2-3天,产卵期间基本不用饮食,规模养殖可人工养殖饵料,自然养殖只需要麦麸、菜叶、瓜果、昆虫、动物内脏、骨粉等,几乎无需成本。蜈蚣适应能力强,生命力旺盛,不易染病。一般晚上68时饲喂,业余时间即可养殖。蜈蚣养殖项目**:市场被虚夸国家从来也没有号召过“大力捕捉蜈蚣”,而蜈蚣的收购和饲养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最重要的是,在收购旺季时,蜈蚣的市场收购价最高时才不过1元/只,而且能达到这个价位的蜈蚣都是体型较大的野生蜈蚣,人工饲养的蜈蚣,每只最多只有三四毛钱。并无支持政策虽然增加农民收入是国家关注的问题,但是这和养殖蜈蚣的关系很小。到目前为止,全国各个省市都没有扶持蜈蚣养殖的相关政策,所谓的政策支持实际上是技术公司打的一个幌子。投资并不少虽然技术公司在宣传资料中表示投资者只需要引种,几乎不需要其他投资。可事实上,投资者在引种方面的投资要比正常情况下高出2-3倍左右,即技术公司在赚取高额的引种费。同时饲养蜈蚣时必须要建立完善饲喂环境,否则蜈蚣很容易就会爬出去,出现伤人现象。这种后续投资很多,是投资者初始投资的2倍一5倍。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适合饲养蜈蚣,相对而言南方地区更加适合饲养蜈蚣。蜈蚣虽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是在中药制作过程中的用量有限,目前市场已经供应充足,因此投资者应该慎入蜈蚣养殖领域。祝您好运吧!
什么叫高位池养殖?
高位池一般建于自然海平面的**线以上,需要机械提水,同时,随时可以排干虾池水,故称之为高位池。高位池养殖由过滤功能提水系统、位置较高的池塘、排水系统等组成,除了硬件要求比较高外,最重要的是高健康养殖技术。其特点主要是,养殖用水可进行初步消毒和过滤,这是切断部分病原体水平传染的有效措施。一般以0.1~0.7公顷为一口塘,配备增氧机,能大幅度地加大养殖密度,再配以高效、优质的饲料,高密度对虾养殖成功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图6)。控制水质,是高位池养殖的技术核心和成功的关键,其养殖技术要求比较高,所以,人们称高位池对虾养殖是一项高投入、高效益的养殖模式。
图6 高位池
蝎子,蜈蚣,蜘蛛,算哪一类动物
三者都是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但蝎子和蜘蛛亲缘关系更近,属于蛛形纲;而蜈蚣则属于唇足纲。望对你有帮助!
蜈蚣怎么养 蜈蚣如何饲养
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要告诉你,蜈蚣很难养,而且很危险,最好放了他如果一定要养:
1、春季:清明后,气温回升到17℃左右,冬眠的蜈蚣复苏活动,此时可喷洒一些带有营养的物质水(如在水中加奶粉、葡萄糖等),让其饮用。接着喂给含水分多的小昆虫和其他食物。 2、夏季:由于气温适宜,食物丰盛,蜈蚣生长较快。然而夏季也是病菌大量繁殖的季节,蜈蚣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主要是霉菌引起的疾病,症状是,蜈蚣 跗肢及身体腹面出现黑色斑块,并不断浸润扩大,导致食欲消失,行动迟缓,最后消瘦而死。因此,夏季要控制洒水量,多喂软体的、多汁的动物和植物的饲料;患病的要分离出去。 3、秋季:除注意调节饲养室湿度、要经常供给饮水和定时喂食外,要特别重视繁殖期的管理。主要措施:一是隔离怀卵雌体。把临产卵前的蜈蚣单独饲养,以便排除干扰,提高孵化率。经验介绍,用装罐头食品的玻璃瓶配上塑料盖,盖上钻十内个小孔,作通气用。瓶内放半瓶潮土(潮土以手捏成团一触即散为度)。反把临产的蜈蚣关入瓶内,每瓶1条。若关入后经4—5天还未产卵,需要换清洁泥土和补充食物。繁殖瓶放置在光线暗、湿度大、安静的地方,并要及时管理、观察和记录。二是加强产卵前后的饲养。要增加喂食量,并注意调剂食物品种,促进雌体多进食,保证其顺利完成抱卵孵化,防止吞食卵子。孵化结束后,应适时反幼体蜈蚣与母体分离。采用玻璃瓶孵化的,母幼分离容易,但在较大的容器,则应利用小蜈蚣喜群集、爱吃甜食的习性,用几块清洁的、钻有若干小洞的人造海绵,在含有葡萄糖、奶粉的溶液中浸泡片刻,然后在傍晚放入繁殖池(缸)的四角,小蜈蚣就会爬往海绵,吃饭后钻入海绵小洞中休息。次日,把海绵块钳到新的养殖器轻轻一拍,小蜈蚣即跌落下来。刚与母体分离的小蜈蚣可在普通的新搪瓷脸盆内饲养一个时期。脸盆底放2厘米厚潮湿细土,上面覆盖1张吸足水的瓦片,盆口盖一块钻有许多小孔的塑料薄膜。1个脸盆可养600条。对小蜈蚣饲养要特别细心,饲养土要细、软、干净、潮湿,喂以蝇蛆、蚯蚓、绞碎的新鲜肉,并放入少量奶粉、葡萄糖等。把食料放在玻璃片上,晚间投食,早晨取出。 4、冬季:冬龄蜈蚣停食停支,进入冬眠,主要做好保温工作。蜈蚣蜷曲在瓦片下,此时可拿走上面几层瓦片,把蜈蚣放在较底层,然后用潮湿细土和麸皮拌和,倒在瓦片上面,将瓦片覆盖住,再盖上稻草保温,不要使温度低于0℃。平时要注意检查温、湿度以有熟防鼠工作。若能利用坑道饲养蜈蚣,可
养蜈蚣怎么养?
1、挑选饲养盒。对于饲养盒,我们要根据蜈蚣的大小来进行选择。推荐通风透明的饲养盒,如果没有条件购买专业的饲养盒,也可以用打了通气孔的整理箱来代替。但一定要注意通风性。
2、挑选垫材土。
现在市面上适合蜈蚣的垫材土主要有三种——最常见的椰土、泥炭土(413或422),还有爬虫木块。这三种垫材土都是可以选用的,功能差别不大,主要在于欣赏性。这三种垫材土可以混合使用。选择好垫材土后,要记得定时清理和更换,以避免螨虫的大量繁殖。
3、选择合适的水盆。
水是生命之源,在蜈蚣的饲养环境内一定要准备一个不易被打翻的水盆以保证蜈蚣的水供应。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能马虎。
4、提供躲避物。
提供一个躲避物,有利于蜈蚣找到安全感,有利于到新环境的开食。而且对于饲养盒的美观性和艺术性也有极大的帮助。最简单的躲避物就是树皮了,小伙伴们可以考虑。
5、控制湿度。
对于蜈蚣来说,湿度尤为重要。蜈蚣本身就是喜潮湿*冷环境的,所以我们饲养的环境也要一样。垫材土的湿度最好能保持到百分之四十以上,且水盆中也一直都要有水。
6、控制温度。
蜈蚣是节肢动物,所以对于温度的要求也非常高。通常来说23-28摄氏度是最好的温度。那么在冬天我们就必须要准备加热垫。加热方法就是常见的爬宠加热方法,就不用多赘述了。
7、喂食方法。
饲养蜈蚣的主要事物就是面包虫和大麦虫。幼体一般是两到三天喂一次,而成体则每周喂养一次便可。根据蜈蚣的体型给予相应的面包虫或者大麦虫的条数。这一点也是蜈蚣饲养中最令人省心的一点。
8、伤口处理。
蜈蚣毒不具有致命性但是会产生剧烈的疼痛和明显的红肿,这种时候要保持镇定,让伤口在流水下冲洗5~20分钟,在清洗的过程中挤压伤口让毒液尽可能的排出。清洗后用酒精或者碘伏进行消毒,不要贴创可贴之类的,保持伤口的暴露。处理之后一般一两周就没事了。
扩展资料
研制成粉末
将蜈蚣捉住之后,将头部和尾部用细尖的木棍**去,之后晒干或者是烤干备用,也可以研制成粉末使用。
1、通经活络
蜈蚣味辛,药性温和,有毒性,主要入肝经。蜈蚣有解毒作用,还有通经活络的作用,蜈蚣的常用剂量是1~3g。通常是在炉子上面放一块铁板,把蜈蚣放在上面,烤后研磨成粉末后用水吞服,每次使用0.6~1g左右。
2、治疗疮疡中毒
蜈蚣可以用于治疗淋巴结结核感染后溃烂久治不愈,经常和雄黄一起合用,还可以治疗疮疡中毒,久治不愈,可以只用蜈蚣内服,也可以合用清热解毒药,外用可以配成膏药,敷贴在疮疡创面上面。
治疗疮疡中毒的时候,可以和蝎子,冰片,穿山甲,麝香,腰黄,蝉衣,五倍子一起合用,有去腐生肌,促进疮疡愈合的作用,另外,蜈蚣还可以用于治疗毒蛇咬伤,可以口服和外用,这是利用以毒制毒的原理。
3、息风止痉
蜈蚣还可以通活经络,用于因经络不活所引起的头疼,身上疼痛。如顽固性的神经性头疼,风寒湿痹所引起的身上疼痛,多和蝎子,天麻等药合用。另外,蜈蚣还可以用于治疗破伤风引起的角弓反张,有息风止痉的作用,通常和僵蚕,蝎子,钩藤一起合用。
4、治疗久治不愈的窦道,瘘管
蜈蚣还可以治疗久治不愈的窦道,瘘管,如骨髓炎和骨结核由于治疗不及时所造成的通向皮肤的管道,治疗的时候可以一条或几条蜈蚣,新鲜的也行,干的也行,焙干变黄后研磨成细末后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蜈蚣
养殖蜈蚣前景如何
蜈蚣作为传统动物中药材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近几年,随着蜈蚣解毒制药剂行业的飞速发展,导致蜈蚣货源紧缺。综合国内药市行情,从全国特种养殖信息会上了解:由于人们长期使用化肥、农药,使野生蜈蚣资源逐年减少,价格逐年上涨,由上世纪的几分钱每条到现在的1.5元/条,岂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一时难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在20年内蜈蚣养殖前景是一直看好的。从而使人工养殖蜈蚣的特种养殖业应运而生。人工养殖蜈蚣条件要求低,养殖周期短,生长快,产量高,易管理,既可家庭养殖,也可立体化规模养殖,在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今天,人工养殖蜈蚣前景广阔,给创业者出口创汇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因此人工养殖蜈蚣是农村致富的一条门路。1 场地建设养殖池
要建在比较*湿、僻静的地方,要求排水,通风条件好的安静的环境。用水泥浇制或者用砖头砌成1m见方的池子,池深85cm为宜,池内壁四周用光滑无损的塑料薄膜或用光滑的瓷砖、玻璃镶嵌四壁,池口四周用玻璃片镶一圈20cm宽,与池壁成直角的“内檐”伸出,防止蜈蚣外逃或其它有害的动物入侵。池的四周应设排水沟,池底面不浇水泥,如果是水泥要垫上6cm左右的细泥土,其土必须疏松、肥沃和潮湿,其上面铺上细石块或碎瓦片,并留有隙缝,池内还可栽种杂草、树木,尽量造成适合蜈蚣栖息的自然生态环境。放种苗后,池上要盖一层草帘来遮光。池内应保持干净、潮湿、荫凉和卫生。
大规模的饲养,可采用砖石修砌的养殖池。一般每平方米养殖池可放成年蜈蚣600~800只,雌雄搭配以10∶1为宜。小规模的家庭饲养可以采用箱桶养和缸养。另外没有专业饲养条件的人可采用野地养殖法,冬天在有蜈蚣出没的地方,挖一条长宽不限的小沟,内放鸡鸭毛、骨头、肠、鱼刺、动物残渣、碎砖等垃圾,春天即可捕捉。
2 种苗的来源
最好到饲养场购买种苗,我国人工养殖的多是少棘蜈蚣,一般红头红脚红身躯的最有价值。也可在清明、立夏到野外夜间捕捉,翻**石堆或杂草堆等发现蜈蚣后迅速捕获。冬天可寻找蜈蚣越冬的地方进行挖掘和搜寻,尽可能不用手去捕捉,以免被有毒蜘蛛咬伤,应用玻璃小瓶、铁制或竹制的专用夹子、小铁铲等工具来捕捉。一般种苗应选择4龄左右性成熟的蜈蚣,要求背乌亮而有光泽,体壮活跃。
3 饲喂方法
3.1 饲料 蜈蚣属于肉食性动物,食性广,喜吃蟋蟀、煌虫、金龟子、蝉等小昆虫类。人工养殖,也可以喂给黄粉虫、蚯蚓、蝗虫等多种昆虫及青菜,泥鳅、鲜鱼、青蛙、虾、蟹等。但是要保证食物新鲜。在喂食的料槽内放置盛有清水的小碟盘,供蜈蚣饮用。
3.2 饲喂 一般每隔2~3d喂1次,活动期每天晚上必须投喂1次,喂食的时间可在每天的17:00~19:00之间。否则蜈蚣会因饥饿而自相残食,造成巨大损失。喂食后的次日早晨须将残余食物拣掉;孵化期间不需要喂食喂水。
3.3 温度和湿度 温度:蜈蚣是变温动物,它的一切活动常与温度相关,蜈蚣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32℃,要特别注意夏天的管理,要做好降温防暑工作要及时通风散热,必须每日往池内喷洒足量的水分降温保湿。冬天低于零下5℃则要适当加温,可向池内抛掷稻草保温,必要时用炭火加温,有条件的可在温室中养殖,打破蜈蚣的冬眠习性,以提高其繁殖能力。 湿度:蜈蚣生长发育最适合的湿度为饲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窝土湿度为10%~20%时,蜈蚣的一切生命活动最为活跃。
3.4 安全措施 经常观察,防止蜈蚣天敌老鼠、石龙子、蟾蜍、蚂蚁等进入养殖池内。饲养员为防止在饲养过程中被蜈蚣咬伤,进入养殖场一定要穿长统靴,戴胶手套,穿工作服。被蜈蚣咬伤,局部处理可马上用盐水、肥皂水或5%碳酸氢纳溶液洗捺,即可止痛。解毒治疗可内服蛇药或选用蒲公英、半边莲或紫花地丁等鲜草捣烂取汁内服。
4 人工繁殖 蜈蚣的寿命仅有6年,一般野生蜈蚣生长4年才会产卵繁殖,一般在3~5月份和7~8月份雨后晴天的清晨进行交配,40d开始产卵,每次产卵40~50枚,产卵后雌蜈蚣将卵抱在怀内孵化。孵化20d左右出壳,45d后才能离开母体**生活。孵化期间应保持安静和适宜的温、温度,一般温度应控制在25℃~32℃之间,湿度应控制在50%~70%之间。蜈蚣在孵化期间不进食,不喝水,产前加强喂食,增加孵化前的营养。小蜈蚣孵化出来之后,应及时按规格大小分开饲养,因为蜈蚣有食幼仔的特性,弄不好会残食殆尽。
5 疫病防治 蜈蚣主要疾病症状为反应迟钝,很少进食或拒食,皮肤病变。主要疾病有绿僵菌病、胃肠炎、脱壳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