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水产饲料高峰季节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什么是水产饲料(水产 饲料)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什么是水产饲料

水产饲料就是用来饲养水生动物的饲料,水产饲料种类繁多,但从形状上来说就可分为粉状饲料、软颗粒饲料、硬颗粒饲料和膨化饲料。

要从用途上来说那就更多了,什么鲤鱼料、对虾料、甲鱼料等等不胜其数。要想在众多的水产饲料中挑选出质优价廉的,还真不太容易。在购买水产饲料时要明确买那种料,“对鱼下料”。如果您养的是鲫鱼,就要买鲫鱼料,不能用其他料代替,而且还要看清是种鱼料还是成鱼料,别喂错了。

南美白对虾各养殖阶段如何护理?像对虾转肝期?对虾转料期?对虾蜕壳期?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肝胰腺的健康程度是关系到成活率和出成率的重要因素,所以南美白对虾肝胰腺的护理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在转肝期、转料期、蜕壳期和偷死期这几个关键时期。

什么是水产饲料

对虾转肝期:一般在对虾养殖18~22天以后,是肝胰腺快速发育成熟期。在转肝期,肝胰腺后部逐渐出现一层白膜,白膜逐渐发育,渐渐包围整个肝胰腺后缘和底部,这是肝胰腺功能成熟的标志。此时是肝胰腺功能转型的关键时期,易出现转肝慢、肝胰腺发红、脂肪肝等现象,是整个养殖过程中预防肝胰腺病变的最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候肝胰腺发育不好,那么在养殖后期就会导致对虾容易出现肝胰腺病变,并且很难修复。

转料期:苗种期是对虾整个养殖过程中体质最弱,摄食能力最差,又是影响到后期成活率及产量高低的关键阶段。转料期一般出现在对虾养殖的12~20天(虾长至2.5~4公分)、25~40天(虾长至5~7公分)这两个时期,虾苗从苗场转移到虾塘,从吃浮游生物变成吃饲料。转料期的虾苗存在环境与食性转换的问题,虾的肝胰腺负荷非常大,一般都会出现摄食减少或停食的症状,应注意做好肝胰腺的保健以减少应激。

蜕壳期:对虾的生长必须依赖蜕壳。对虾蜕壳期的机体免疫力会比较弱,容易遭受病原和毒害物质的侵袭。此时若是肝胰腺受损,会导致对虾机体免疫系统崩溃,间接影响对虾的顺利蜕壳。

偷死期:主要发生在苗期和养殖后期,主要由弧菌感染引起,以肝胰腺萎缩、坏死、空肠空胃为主要特征。弧菌是条件致病菌,对虾机体抵抗力差时容易感染,因而偷死病的防治关键在于保护肝胰腺增强机体抵抗力。

选择营养搭配合理、质量稳定的饲料是保障对虾肝胰腺健康的首要条件。其次,我们在饲料储藏方面也必须注意,最好是在*凉、干燥、通风处保存,不能让饲料受潮发霉产生黄曲霉,投喂这样的饲料,会导致对虾肝胰腺中毒。此外,在对虾饲料中添加胆汁酸也是护理对虾肝胰腺必不可少的措施。

饲料再涨价对养殖业造成了什么影响?

养殖业的成本里,饲料的成本占了60%左右,饲料涨价,首先造成的就是养殖业成本的大量增加。

无论是水产业还是畜禽业的养殖,饲料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喂养材料,并且饲料始终占据着养殖成本的大块头。饲料涨价,意味着养殖业成本的增加,对于一些小的养殖企业来说,饲料价格的提升甚至能够影响到公司的发展,对于大的养殖公司,饲料的涨价也会对企业造成不小的影响,很多养殖业里的人都知道,饲料一涨价等于白白给饲料厂打工。

一、饲料涨价造成企业成本的大幅增加。

饲料一再的涨价,养殖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的成本增加。很多人觉得饲料涨价涨得并不厉害,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养殖大户来说,每天饲料的用量极大,每吨价格只要有小幅的上涨,对企业来说就会造成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会降低养殖业的生产水平。

二、饲料涨价不得不带动肉类涨价,造成销量的下降。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销售链,因为饲料的涨价增加了养殖企业的生产成本。于是养殖企业不得不把销售出去的肉类价格提高,但是肉类现在已经处于一个比较高的价格了,再上调价格会造成销量的下降。对于消费者来说,肉价贵可以少买两次,但是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少生产了就会造成公司维持不下去的局面。

三、饲料涨价会关系到部分养殖企业的生存。

养殖成本的增加会引起生产水平的下降,对于很多小的养殖业来说,这个打击是比较大的。因为疫情的原因,农产品价格上涨,随着豆粕、玉米等原料价格增高,饲料的价格可能还会有所增涨,如果饲料价格一再上涨,有些养殖企业将难以生存。饲料涨价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简述水产配合饲料和畜禽配合饲料的异同点

饲料的优点1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膨化过程中的热、湿、压力和各种机械作用,使淀粉分子内1,4—糖苷键断裂而生成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及麦芽糊精等低分子量产物,膨化加工可使淀粉糊化度提高,纤维结构的细胞壁部分被破坏和软化,释放出部分被包围、结合的可消化物质,同时脂肪从颗粒内部渗透到表面,使饲料具有特殊的香味,提高了适口性,因而摄食率提高。另外,植物性蛋白饲料中的蛋白质,经过适度热处理可钝化某些蛋白酶***如抗胰蛋白酶、脲酶等,并使蛋白质中的氢键和其他次级键遭到破坏,引起多肽链原有空间构象发生改变,致使蛋白质变性,变性后的蛋白质分子成纤维状,肽链伸展疏松,分子表面积增加,流动阻滞,增加了与动物体内酶的接触,因而有利于水产动物的消化吸收,可提高营养成分消化利用率10%-35%。2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膨化浮性鱼饲料在水中稳定性能好。以挤压膨化加工而成的饲料颗粒,是靠饲料内部的淀粉糊化和蛋白质组织化而使产品有一定的黏结或结合力,其稳定性一般达12h以上,最长可达36h,故可减少饲料营养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及沉淀损失。有数据表明,一般采用膨化浮性鱼饲料比粉状或颗粒饲料可节约5%-10%,并能避免饲料在水中残留,减少水体污染。3减少病害的发生饲料原料中常含有害微生物,如好气性生物、嗜中性细菌、大肠杆菌、霉菌、沙门氏菌等,动物性饲料原料中的含量相对较多。而膨化的高温、高湿、高压作用可将绝大部分有害微生物**。有资料显示,每克原料中大肠杆菌数达10000个,膨化后仅剩不到10个,沙门氏菌在经85℃以上高温膨化后,基本能被**,这就有助于保持水质和减少水产养殖不利的环境因素,同时降低水产动物的死亡率。4提高养殖密度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养殖密度的提高,就意味着养殖者所得到的回报率越高。当单位水体的养殖密度提高后,鱼类在养殖水体中的空间缩小了,对水质的要求也就要大大高于自然环境的水平。因为使用膨化配合饲料能降低饲料系数,使排入水体中的残饵和排泄物大大降低,便有可能使养殖密度大幅度提高。5延长饲料贮藏期挤压膨化加工通过降低细菌含量和**作用,从而使原料稳定性提高。挤压膨化产品干燥、**时,已将饲料水活性(AW)降低到0.6,甚至达到0.4,这相当于水分含量在8%~10%,更好地提高了饲料的贮存稳定性。6投饲管理方便水产膨化饲料能较长时间悬浮于水面(水中),投饲时不需专设投饲台,只需定点投饲即可。鱼摄食时需浮十水面,能直接观察鱼的吃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饲量,并能及时了解鱼类的生长和健康状况。因此,采用水产膨化饲料有助于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既节约大量时间,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7可以满足不同摄食习性的动物需要膨化饲料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漂浮性、缓慢沉降性、迅速沉降性3种类型。目前,约80%的鱼饲料为沉降饲料,如虾、**哈鱼、鲑、黄尾金*鱼都喜欢沉降饲料,而鲇鱼、罗非鱼、鳗、大部分鱼类的幼鱼则喜欢漂浮饲料,鲇鱼、罗非鱼对沉降饲料和漂浮饲料同等喜好。此外,膨化饲料还能满足一些特殊的要求,如低水分饲料、高纤维饲料等。

水产饲料添加剂有危害吗

向饲料中添加添加剂是国家允许的,只要是添加农业部规定合法的添加剂,那对水产养殖动物是没有危害的,如果是添加的非法添加剂,那就会对水产动物和人造成危害。

功能性水产饲料和普通饲料有什么区别?

功能性水产饲料是指为了提高饲料品质或增加饲料用途而生产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水产饲料,功能性水产饲料中添加了增强动物机体免疫能力、调节机体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发生、促进机体康复的功能性成分。功能性饲料应用在功能性水产饲料中可以改善养殖动物的生产性能或健康水平,提高饲料吸收率, 降低水产养殖的自身污染,改善养殖水体质量,最后达到保证养殖动物快速、健康生长的要求, 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通常根据功能性饲料的功能上的差异,将它们分为药物饲料和保健饲料。其中药物饲料又可以分为预防**物饲料和治疗**物饲料,它们是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防病治病的药物制成,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疾病,平时较少使用,只有在疾病流行季节才根据病情来合理使用。保健饲料则是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功能性的添加剂制成,它们主要是用于动物平时的保健和一些机能的调节,通常不具备治疗疾病的功能,不能代替药物使用。
普通饲料则不具备这些功能。

怎么判断水产饲料的好坏呢?

1、 看:首先看饲料有无产品质量合格证。二是看有无饲料标签。饲料标签在包装袋的封口处,其标准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发布。生产企业必须附具饲料产品标签,没有标签的饲料,根据有关规定不能经营,更不能购买。三看保质期。保质期是饲料标签注明的内容之一,凡超过保质期及没有注明保质期的配合饲料,不要购买。四看原料色泽。根据原料的色泽可大概判断饲料是否稳定,但色泽不是决定饲料好坏的唯一标准,看看色泽是否一致均匀,颗粒度是否均匀,有否结块、发霉现象。
2、 闻:饲料中常用各种调味剂,用于对动物的诱食调整其适口性,因此,不要根据气味来判断某种原料的多与少。要抛开香味剂气味,闻闻有没有其它气味,如发霉气味、油脂哈喇味、酒糟味、氨气味(尿素等非蛋白氮形成的)及其它异味。好的产品能闻到其特有的香味。
3、 尝:优质产品(配合饲料居多)香甜可口,不喇喉咙,不苦,无异味。
4、 喂:好的饲料适口性好,有时甚至不需要过渡,换料后直接采食。否则,大多数不采食,甚至拒食,但有病除外。
5、 便:优质饲料进食后排便不拉稀,成条状,色泽暗黄稍黑,表面有光泽,落地呈塔状。如呈球状或过干,说明饲料中纤维含量或药物含量过高。如拉稀(过渡期、疾病现象除外)说明饲料中原料存在问题,不要继续饲喂。但有些饲料进食后软便并不是拉稀,不应响长势时可继续饲喂。
6、 长:好的饲料饲喂半月后长势明显,或与其他饲料对比日增重胜出。

福寿螺的养殖技术

福寿螺又名苹果螺或大苹螺,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是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贝类。近年我国许多省市引进,进行繁殖和试验,取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福寿螺肉色金黄,脆嫩味美,是供人们享受的佳肴。据测试,螺肉蛋白质含量为29.3%,脂肪含量为0.3%,此外还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是一种很有发展的养殖水产品。福寿螺生命力强,很少患病;适应性广,容易饲养;食性广泛,麸皮、豆饼粉及鲜嫩水陆生草类,都可作为福寿螺的饵料;生长迅速,产量高,周期短,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幼螺经半年饲养,个体可达200g,一般亩产可达2000—3000kg;繁殖力强,孵出后的幼螺,饲养4个月便可产卵,在水温适宜时,每15—30d产卵一次,每次产卵100—200粒,卵产出7—15d后孵出幼螺。因此,积极开展养殖福寿螺的生产,不仅可丰富市场水产品花色品种,也可解决动物蛋白饲料源,促进农村养殖业的发展。一、生活习**寿螺的螺体呈圆椎状、宽螺蚊,黄褐色,个体大;喜*怕光,喜洁怕脏,适宜在清新的浅水中生活。螺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30℃,12℃以下活动力减弱;水温8℃时基本停止活动,进入冬眠;6℃以下会被冻死。在适宜温度下螺摄食量大,生长快,尤以傍晚食量最多。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食物构成主要以人工饵料为主,辅以天然饵料。幼螺喜食绿萍、麸皮、豆饼粉、腐殖质等细小饵料,成螺主食鲜嫩水生植物、青菜和各种**刺的青草,辅以商品饲料。雌螺个体大,螺身短,厣微凹;雄螺个体小,螺身长,厣凸起。生产中一般以每4—6只雌螺配一只雄螺为宜。交配后雌螺傍晚爬离水面,在植物茎叶、地壁或竹竿上产卵。卵呈胶块状,粉红色。产卵后10—20h,饲养者可轻轻将卵块收集起来,集中孵化。7—15d后,卵粒逐渐变为白色,小螺即可破壳掸入水中,开始摄食生长。二、养殖方式螺的养殖一般采用单养法。目前螺的养殖方式有水泥池精养、小土池精养、池塘养殖、水沟养殖、网箱养殖和稻田养殖等方式。1.水泥池或小土池精养。此种养殖方式适用于农家庭院。一般每个池塘长5m、宽2m、深。0.6m。由于池塘面积小,在管理中应注意水质变化。水泥池底铺上20cm厚掺有一定沙质的塘泥,以供螺体钻泥栖身避暑和防寒。新建池应先放水浸泡10—15d,然后换水养螺。2.池塘养殖。池塘水面较宽阔,水质稳定,故池塘养殖福寿螺生长快,单产高。池塘面积3亩以下为宜,水深lm以下。有些养鱼产量低的浅水塘改养福寿螺效果更好。一般每亩投放幼螺5-10万个,一次放种,多次收获,捕大留小,同时让其自然繁殖,自然补种。 3.水沟养殖。可利用水沟或在低洼田挖沟养螺。养螺用的水沟宽lm,深0.5m左右为宜。养螺水沟要搞好排灌水设施,用栏栅把沟分成数段,以便投饵和管理。筑起的土基可以种瓜菜或青饲料。三、养殖技术要点1.选择适宜的养殖环境。福寿螺要求水质清新,所以养殖水面应排灌方便,水深以0.3—lm为宜。面积大则3—5亩,小则几平方米均可。养殖水面应栽植水生植物,为螺提供避暑避光栖息的环境,同时又可为其提供天然饲料。一般水生植物密度可占水面30%—35%。为了便于投饵和管理,可用竹竿将水面拦成数区。在成螺池水面中多插竹木条等,为雌螺提**卵场所。鲤鱼、罗非鱼、鳖都吃食幼螺,可以投放点白鲢鱼种;故放螺前应用药物除害。排、进水口应拦挡密眼网,防止螺随水漂走。2.螺的放养。放养密度应根据水源、饵料、管理条件以及苗种大小和计划收获规格等条件确定。一般每平方米可放刚孵出的幼螺5000个左右;20d长至3g左右可稀疏为2000个左右;以后又可随螺体长大而酌减稀放;也可一次放足,随个体长大,逐步捕大留小。 螺体规格不一,摄食能力也不一样,有条件的地方,应将不同规格的螺分开饲养,以求其摄食均匀,同步生长。3.投喂饵料。日投饵总量,一般为螺总重量的10%左右,其中精料为螺总体重0.5%以上,青饲料以满足其摄食需要而定。饲料要求新鲜不**变质。青饲料与精饲料同时投喂时,可先投喂青饲料,待其基本吃光,再投喂精饲料。福寿螺忌光线直射,白天沉入水底或躲在*暗处,晚上浮到水面活动摄食。因此,投饵应在傍晚进行。4.水质管理。福寿螺的食量较大,排泄物多,池水易**变质,因此,水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为了保证螺能持续快速生长,要经常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新。水质恶化时螺生长减慢,甚至死亡。有条件的地方,可使养殖水域保持微流水效果最佳。静水养殖一般7d左右换一次水。5.孵化。为了提高螺卵孵化率及便于强化幼螺培育,须将卵块集中孵化。方法是在孵化池(或幼螺培育池)水面上20—30cm,平架设一竹箔(上有许多小孔),将卵块平铺于箔上。卵块上盖有遮荫物(如树枝等),防止烈日曝晒。幼螺孵出后落入水中,开始摄食生长。6.除害防逃。鼠类及黄鼠狼对福寿螺的危害较重,鼠类特别善于吃靠近水边的螺,故要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同时应随时检查排进水口处设置的密栏栅牢固程度,防止螺随水而走。四、越冬保种技术1.干法越冬。据实验,福寿螺在全干燥环境中,紧闭厣甲,可以安全渡过208d,成活率达91%。因此采用干法越冬简便易行,安全可靠。 具体做法是,当水温降到12℃左右时,将螺捞起用净水冲洗干净,放在室内晾干。在晾干过程中螺即排放粪便,紧密封闭厣甲,不遇水不再出来活动。3—5d后剔除破壳螺和死螺,然后装入纸箱。为了给螺创造一个干燥环境和防止挤压外壳,在装箱时应放一层螺,垫一层纸屑或刨花,然后捆好,放在通风干燥处(6℃—15℃)。越冬过程中不可受冻害,如果结冰,螺将被冻死。待来年水温上升到15℃以上时,把螺放回水中,螺即开始活动和觅食。2.湿法越冬。在室内空闲地方,用板或砖石墙隔成一个个方格,每格长2m,宽lm,深25cm,在格内铺上无毒聚乙烯薄膜,做成一个个小水池,灌入20cm深的水,每池均具有**的排、进水系统。水温保持在6℃以上。然后每池放1.5—2.5g螺种3000—5000个,或亲螺300—500个(亲螺池深50cm,水深30cm),便可安全越冬。越冬期间,若水温多在15℃以上,要适当投喂饲料。若水温经常在20℃以上,亲螺会产卵,要做好孵化工作。投饵过程中,应加强水质管理,防止因水质恶化而死螺。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